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梦之草

时间:2015-07-13 19:24:11  作者:梦之草

    如今已是六月,气温渐高,正适合出行。
    山西比较缺水,荣金镇就有专门卖水为生的。
    季宣和夫夫是第一次出行,这些自然考虑不到。还是常年行走在外的镖师老道,水囊之类早有准备。季宣和夫夫这趟寻人之旅,与其说是长途跋涉,其实跟游山玩水也没多少差别。
    回程时有老太太在,行程安排得更慢。老人家身体不是很好,一切以舒缓为主,省得将人给累出毛病。
    收拾了好几天,总算将行礼整装完毕。当初回老家时,老太太就将带不走的笨重家具或卖或送,他们现在用的都是到了荣金镇之后重新置办的,与潘家兴盛时不能相比,不值几个钱。这次去投奔外孙,这些自是不要了,到时候让大儿子一并处理掉。
    到了出发那日,天刚蒙蒙亮,潘家就灯火通明,出摊的出摊,送行的送行,闹腾了好一阵子,才重新归于平静。望着车队缓缓前行,潘明杰忽然觉得让他一个人留在荣金镇,真是好寂寞啊,他巴不得现在就身处车队之中。
    这也只是想想罢了,他还有事情要做,哪能放手不管?潘家的大部分银钱都投在铺子宅子上,贱卖他肯定是不肯的,所以才会将开铺子的人手都留下,只让潘宏力陪着老太太。
    铺子宅子已经上了中人的册子,他只要等着买主来看就成。平日里铺子还是照样开,直到将店铺兑出去为止。荣金镇是个小镇子,想找个好买主并不是那么容易,指不定他还得在这里待上个把月。
    每天什么时候出发,走多少路都是提前算好的,只要做到这点,就不会错过投宿时间。第一天目标就是赶到最近的大城,老太太他们要在这里换马车。东西搬上搬下都花了半天,一切弄好时,以是月上柳梢头,以至于第二天半上午才出发。
    本身行程安排就比较有弹性,这个时辰出发,马车稍微走快点,还是能在城门关闭前赶到下一个投宿点。
    古时出行真是个体力活,身体不好又没钱的,还是老老实实待在家中吧。像老太太这样的身体,亏得有马车可坐,吃食也好,不然还不知道得折腾成什么样。这还是在马车防震性能好,官道被维护得相当平整的情况下,若不然的话,晕马车也不是不可能的。
    天干地燥,马匹奔腾而过,那是尘土飞扬。如此情况,季宣和是一点赏景的兴致都没了。漫漫长日,不做点事情实在太过难熬。季宣和拿出围棋,和邵云辰在十九路纵横上,杀得昏天暗地。
    棋盘和棋子都是特制的,马车的颠簸丝毫影响不到两人下棋的雅兴。
    除了围棋之外,邵云辰还准备了其他方便在马车上打发时间的玩乐用品,尤以各种棋为主。季宣和看着手中的扑克牌,神色莫名。穿越前辈真是将能挖掘的都挖掘了,剩下的多为技术难度比较大的,若没有专业知识,不知道要钻研多少年,花费多少银钱,才能将这些东西研究出来。
    “一对a,我赢了。”潘宏力难得赢一回,可把他高兴坏了。也不知道表弟夫夫脑子怎么长得,玩牌都跟下围棋似的,哪家有什么牌都能算出来。几把下来,他可是输得一塌涂地,要不是这把牌抓得好,他想赢都赢不了。
    季宣和耸耸肩,将手中剩下的牌扔回桌上。他不怎么算牌,那样太费脑子,只是以前打多了,多多少少总会记得一些,这才不像潘宏力输得那样惨。潘宏力好不容易赢一回,就差没一蹦三尺高,季宣和看着都有些无语。
    对于邵云辰来说,记牌就跟记棋谱一样,只是刚开始累,习惯之后并不那么费脑子。他这样是下棋养成的习惯,一摸到牌,大脑就自动运转起来。
    “老太太,您看把宏力给乐得,不就是赢了一把牌吗?”田氏几个也无聊,她们一车四人正在打叶子牌。
    “他年纪最大,输得却最多,好不容易赢一把,就让他开心开心。”老太太乐呵呵的,孙子这几年给耽误了,只要一家子好好的,比什么都好。
    “娘,大姐就这么一个孩子,您如何看宣和?”老太太三女儿潘淑琳难得开口,她原非是这样沉闷的性子,只是被休回娘家后,性子改了不少。亏得老太太还在,大哥大嫂也不嫌弃,不然她都不知道还有没有未来可言。
    世道如此,实非人力可抗。能像潘淑琳这般依附娘家过活,已经是不错的际遇。休妇,不少都是青灯古佛了此残生。你说再嫁?那能嫁什么好人家?就算家道中落,潘淑琳也从未吃过苦。当了半辈子小姐,让她嫁给普通百姓,估计艰辛的生活很快就能将她磨得香消玉殒。
    家世相当的,很少有愿意娶休妇的,别人才不管她是因何被休。潘淑琳就这样耽搁了一年又一年,如今已二十有九。她早歇了这个心思,安心在家接点刺绣活,也好贴补点大哥大嫂。
    她出嫁时,父亲还在,虽说日子不如以往,却还没败得太过,至少面上还看不出来。后来父亲没了,家里一下就没了支柱。大哥一心学业,骤然间接手庶务,被外人联合掌柜们给耍得晕头转向,这些铺子不仅没赚到钱,反而赔了不少。为了替兄弟还债,她和大姐的大部分嫁妆都给填了进去。
    如今潘淑琳手头上只有几十两私房。这些钱得留着傍身,轻易动不得。父亲还为官时,她的日子过得舒心,她享受了父亲给予的好处,自然也要接受被休这样的结果。这没什么好抱怨的,对于这么势力的夫家,她是一点都不稀罕。
    潘淑琳现在的日子也过得挺好,她没有自怨自艾,除了轻易不好见客,其他和在家当姑娘时其实并没多少区别。
    “看着是个好的。你瞧瞧,外头那十几个镖师,还有护院下人之类,拉拉杂杂加起来有二十几人,跑一趟可得不少钱,一般的夫家哪舍得为自己的君郎出这份力?你瞧好了,宣和小小年纪就有这个魄力亲自走一趟,光这一点,我就承他这份情。”老太太一边摸牌,一边说道,“谁又能想到,我们如今落魄了,最终还将我们放在心上的居然是云辰这个孩子。说来也惭愧,是我没将老三教好,不然他怎么会丢下我这个老母亲,自己去投靠岳家?”
    “娘,别想三哥了,各人有各人的福,希望他好自为之。”潘淑琳对此看得很透,一样米养百样人,选择什么样的路就要承担因此而带来的后果。就像大嫂,她娘家想要她和大哥和离,大嫂没同意,几乎和娘家断了往来,大嫂娘家的支助更是想都不要想。
    可如今再看看,除了不能山珍海味之外,大嫂日子过得可舒心。没有妾侍通房的烦恼,也不用夫妻分房居住,虽然不像贵妇那样十指不沾阳春水,大嫂却也一点都不显老。
    马车随行随远,轻柔私语随风飘散。
    一路平安无事,季宣和一行人于七月初到达康平县城。和镖师结完帐,两拨人便各自分开,驶向不同的目的地。
    大家伙都累了,狠狠睡了一觉,才又变得生龙活虎。
    老太太一家被安排在季宅第三进院落,季宣和夫夫则住在第二进。
    休息好后,季宣和送走二舅给的护院,顺带给二舅捎上一路买的各地特产,之后才开始打理自己的事物。邵云辰陪着大舅妈和表兄看宅子,季宣和则去看邱伯买下的海鲜干货铺子。
    因着鱼市在西市上,季家海鲜干货铺子也就选在附近。
    康平县城生意最好的就要属各种海产品,靠海吃海,来康平县城采买海产品的外地商户很多。如今是七月份,烈日炎炎下,新鲜海产品只能靠冰运输,内陆人想要吃到鲜货所费不赀。
    季宣和还没踏进店内,浓烈的咸腥味就扑鼻而来。这还只是海鲜干货,据此可以想象鱼市上的味道得有多难闻。
    原本季家杂货铺的二掌柜,如今已荣升为大掌柜的苏源,忙出来迎接。铺子是两个月前买下的,货源都出自季家海鲜干货作坊。两个月以来,邱伯和苏掌柜已发展出几个固定客户,每隔一段时间,这些客户就会过来提货。
    当然这些客户要的量都不是很大,季家目前也没有能力接待大客户,便宜货源并不好弄,要是在西市里采买鲜货,那赚头就小了。
    季宣和对此不甚在意,看着铺子运作一切正常,他便没多待,那味道真是难以令人苟同,真难为掌柜他们能长时间待在铺子里。
   
    ☆、第33章
   
    老太太他们人都已经接到家里了,季宣和并不在乎吃食上这点小钱。他原想着让老太太他们先住在季家,等潘明杰过来时再寻宅子搬出去。
    老太太却没同意,这些日子足够她了解外孙郎的情况,知道季宣和小小年纪就支撑着一大家子,她一把年纪了,哪能占这个便宜?所以第二天就让大媳妇出门找落脚的地方,已经拖累外孙了,再不能连他夫家都要带累。
    田氏手上的银子,不足以在康平县城置办一套像样的连铺子带后院的宅子。这个邵云辰早就知道,他本想直接贴补,老太太不愿意,说就当是先借给他们,等以后有了银子再还。用大女儿的嫁妆已经亏了外孙,再用外孙的,那真有些不知好歹了。
    邵云辰没再多说,人都是有自尊的,老太太一把年纪了,最好还是按她的意思做。
    在康平县城住了几日,季宣和夫夫就准备回杨家埠。那里有作坊,有庄子,还有甄老夫子在,他们出去几个月,得回去看看。
    走之前,邵云辰问季宣和,要是表兄潘宏力想考学,能否跟甄老夫子进学?这种小事,季宣和哪有不同意的。
    康平县城,季宅第三进堂屋。
    老太太一家人都聚在一起,邵云辰斟酌之后才开口:“外祖母,我和宣和几年前请了位先生,学问很好,表哥还有意进学吗?若有这个意向,在甄老夫子底下学个几年,不说举人进士,至少考个秀才应当问题不大。”
    “云辰,你说的是真的?”还不等老太太说话,田氏先开了口。事关唯一儿子的出路,哪个做娘的会不上心?
    “大舅妈,是真的。表兄,你愿意吗?”潘宏力不小了,这事情还是得他自己乐意才成,邵云辰可不想好心办坏事。
    “表弟,我愿意的。”潘宏力听到这一个好消息,眼睛都亮了。他们还在云州府时,他已经开蒙几年,之后到了荣金镇,他虽然没再进学,却跟着父亲学习四书五经,干活的间歇也不曾忘却温故知识,就是想着有朝一日去碰碰运气,兴许能考上童生,继而考中秀才。
    “那成,不过这样的话,你就得跟我回杨家埠,我跟宣和大部分时间都待在那。”邵云辰笑了,他自己空有学问,却没有这个机会,宣和呢,又志不在此,如今遇到有志考学的表兄,他不介意帮上一把,“那外祖母,大舅妈,你们给表兄收拾下行礼,我跟宣和明天一早就走。”
    时间已经不早,邵云辰说完就回了自个儿屋里,留老太太他们为潘宏力收拾随身物品。
    “宏力,这几年是我们耽误你了,这次有了这么好的机会,你自己上点心。”潘宏力临睡前,老太太仍不忘谆谆教导。
    他们在荣金镇时,省一省,让潘宏力进私塾的银子还是能拿出来的。只是潘宏力人虽小,却很懂事。他不想全家省吃俭用,就为了供他一个学子。况且,即使不上学,他也能跟着父亲学上一些。父亲虽不是秀才,至少也考中了童生,教他还是够的。
    翌日一早,季宣和夫夫就带着潘宏力乘着马车向杨家埠急驰而去。
    康平县城虽好,两人在杨家埠住惯了,离开几个月,倒甚是想念。
    “你们两个小兔崽子,自己倒是爽了,把老夫一个人留在这,你们好意思吗?”一进门,甄老夫子连形象都不顾了,哇了哇了抱怨了一堆。
    绉氏在边上捂着嘴乐,甄老先生也好意思这么说,这几个月他的日子过得甭提多逍遥了,天天往村子里凑,一帮子老头子待在一起,谈天说地,哪有半点不开心?
    “先生消消气,给您带了云雾茶,还要不要了?”季宣和买的当年的好茶都留着给二舅喝,他自己也只喝去年的陈茶,连带甄老夫子也只能如此。这云雾茶比较清淡,适合老年人喝,路上碰到,就顺手买了。
    “你小子还算有良心,得了,几个月没进学,不会把之前学的都忘了吧?”甄老夫子乐呵呵地接过学生的孝敬,挥手打发两人下去,“都耽误那么久了,明天上午照常开课!”
    “先生,这是我表兄潘宏力,想跟着一起进学,您看?”邵云辰拉过站在边上的潘宏力,介绍给甄老夫子。
    “教一个是教,已经教了两个,再多来一个也不废什么事。这个不会也不考学吧?”想起这事,甄老夫子就有些小忧伤,两个学生资质都不错,一个与仕途无缘,一个却没这份心,再来一个这样的,他估计得愁白了头发。其实甄老夫子的头发已经白了一半,好在他只是心里想想,不然,季宣和准保又得噎他一回。
    “这点放心,先生,我表兄目标最少也得考个秀才功名才成。”邵云辰为人厚道,轻易不会拿夫子取乐。
    “行了,宣和、云辰,你们忙你们的。”甄老夫子说完便不再搭理季宣和夫夫,他面向潘宏力,说道,“你是叫潘宏力,对吧?你留下,我看看你学问做得如何。”
    潘宏力比邵云辰还大,季宣和夫夫没什么好担心的,两人招呼着即墨邱成,将一路上买的各地特产搬回后院。
    等将这些琐事处理完毕,两人一起出门去巡视季家产业。季宣和去查看作坊,邵云辰则去看庄子。两人一路同行,直到庄子前才兵分两路。
    季宣和走到作坊门口,门房认识他,立即殷勤地将他迎了进去。
    作坊院子内晒了不少海产品,鱼虾蟹都有。除了这些干货,作坊还生产海鲜酱,产品不再单一,抗风险能力就能提高一筹。
    院子味道比鱼市好上许多,这是季宣和特别要求的。杀鱼的地方要每天冲洗干净,环境好了,上工之人也能好受一些。
    作坊不再是原来那么三五人,在季宣和夫夫踏上寻亲之旅时,邱伯就致力于发展壮大作坊。新添加的都是杨家埠村民,多数为姑娘媳妇子,男子只有少少几人,红花之中点缀着几片绿叶,看着还算入眼。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