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梦之草

时间:2015-07-13 19:24:11  作者:梦之草

    罢了罢了,就满足他们一回,他本身擅长的是理工科,文科上的成就有限,若像潘宏力那样发奋图强,还有望考中进士,像如今这样,顶天也就能中个举人。别看他是作者,就以为他在文学方面有造诣,他写小说只是因为他爱看小说,这和做学问是两码事,并不能混为一谈。
    让季宣和自己选择的话,他宁可去考武举,转而一想,他又放弃了这个还算诱人的想法。季家就他一人顶门立户,他没了,留下邵云辰一人,这份不算多丰厚的家业估计很难保住。季氏一族族人众多,季府并不是最兴盛的一支,到时候没了季宣和的庇护,眼红季家家业的不要太多。
    只要季宣和活着,无论他是病病歪歪,还是纨绔不事生产,季府都不会允许族人将手伸向季家。一旦他亡故,季府不会为一个分家守寡的孙君郎过多与族人置喙,帮个一次两次尚有可能,七次八次的谁会乐意管?
    潘宏力闷头埋在书海之中,这让同样要参加科举的季宣和看了颇不是滋味,他放着大好的资源不用,有些人却求而不得,他没好意思再到处溜达,下午有空时也会上几堂甄老夫子的课,这又让甄老夫子乐了半天。
    如此一来,季宣和闲着的时候就大为减少。他如今一天的行程是这样的,上午两堂课,下午处理事物,闲了就去听甄老夫子的课,晚上他得进写手系统码字,字数不多,保持每天一章更新就成,一周就休息的两天才能歇口气。
    邵云辰将一切看在眼里,常吩咐绉妈妈炖些补品给季宣和,顺手捎带上甄老夫子和表兄。季家就这点家当,天天燕窝人参的吃着,那是不可能的。邵云辰让邱伯寻摸的,多为品质不错、价格不算昂贵、营养又丰富的食材,补品不能乱吃,吃之前都让常给季宣和看病的李朗中验看过,免得虚不受补,将人给补出毛病来。
    时光匆匆,仁泰十七年二月。
    科举取士至关重要,要求考生家世清白,非奴仆之子孙,本身亦未犯案操践业,还需要有两名本县癝生作保,才有参加科举的资格。
    其他还好,要两名癝生作保却是有些麻烦。季宣和、潘宏力两人师从甄老夫子,与其他学子几无接触,哪里去认识什么癝生?
    季宣和同潘宏力的户籍都落在康平县城,两人有两种选择,要么在康平县城考学,要么回云州府城考县试。回云州府倒是省事,让季老太爷出面,癝生具保的问题很容易解决。只是季宣和不想为这点小事就去麻烦季老太爷。他在季府众人眼里,可是会妨碍他们的,能不出现在她们眼前自是最好不要出现。
    季宣和正在犹豫间,几年都没怎么动静的甄老夫子出手了。
    他让邱伯去康平县城打听众癝生的品行,从中选择了两个还算能入他眼的,然后让甄书递上名帖。甄老夫子也没做什么,只是说两人若愿意为他的两名学生担保,那他可以为他们指点一二。
    秀才前几名则为癝生,每月有一定的粮食可领。
    甄老夫子找的两个癝生,顾笙越和孟陆,其中顾笙越家境不错,交际更广一些,他收到下人递上的名帖,起初不以为意,当帖子上的署名映入眼帘,他才觉得不可置信,直到将帖子内容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才确信这一切都是真的。
    甄老夫子名应德,是有名的大儒,他早年为官,中年丧妻丧子,从此便无心仕途,辞官在江南的阆山书院潜心教学,十几年下来,也算是桃李满天下。后来他年纪大了,想着落叶归根,这才回了老家康平县城。
    只是甄老夫子从未正式收过弟子,帖子上说的两名学生不知是否拜了甄先生为师?顾笙越没再多想,按照他的意思是要登门拜访,只是帖子上说得清楚,不欲让他人知道,免得扰了甄先生的清静,便着下人准备了拜见礼,等到约定的时间,去茶馆见上一面。
    孟陆家境贫寒,消息没有顾笙越灵通,没能在第一时间得知甄老夫子的身份。能被甄老夫子看中的,必有其过人之处。孟陆将帖子里外翻了个遍,看字里行间的语气,甄应德应不是无名之辈。他便亲自出门打探,过后才发觉甄老夫子果然有来历。
    到了约定那天,顾笙越和孟陆先后进了茶馆丙字号雅间,此时,甄老夫子携着季宣和同潘宏力,早已在雅间就座。
    看着两人略有些拘束,甄老夫子率先开口打破沉默:“坐吧,不用讲这些虚礼。看来,两位是认识的,那最好不过。”
    “甄先生,帖子上说得都是真的?”顾笙越家境不错,却只是普通的商家,出了他这么个秀才,家中已是高兴万分,若能再进一步,那真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孟陆也是两眼格外有神地看着甄老夫子,生怕他眼前的一切成了泡影,随风消散。他家可是盼星星盼月亮地盼着他能高中,家人押上了全副家当,可就指望他出人头地。
    “坐,别站着,老夫人都在这了,哪会拿这种事忽悠你们。来,这是季宣和,我的二弟子,这是潘宏力,算是我的记名弟子,你们几个年轻人好好聊聊。”甄老夫子说完才想起似乎忘了点什么,忙补充道,“以后你们两人在学问上遇到问题,可以写在纸上递给季宅的门房,我已经打过招呼,他们会收的,到时候你们隔几天派人去取回信就成。”
    顾笙越和孟陆听了都没意见,两人看名帖时就知道甄老夫子不想被盛名所累,能不打扰他就尽量别打扰。
    季宣和听了甄老夫子的说辞,很是诧异,心中腹诽道:这是吃定他不会在人前拆他的台?他什么时候成了甄老夫子的弟子?还是个二弟子,这称呼略有些微妙。是云辰成了大弟子,还是甄老夫子之前有收弟子?
    季宣和心中的想法,甄老夫子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这小家伙能有什么好话?指不定心中怎么磕碜他。
    潘宏力听到甄老夫子认他为记名弟子,感觉整个人都轻飘飘的,好似踩在软软的棉花堆上。他们来之前,甄老夫子大致讲了他的生平,具体多了不起他不清楚,但至少他知道康平县城的夫子是拍马也赶不上甄老夫子的。
   
    ☆、第35章
   
    将作保的两名癝生搞定之后,其他的事情就容易了,季宣和同潘宏力只要按部就班行事就成。
    因着被甄老夫子摆了一道,季宣和夫夫两人的拜师礼被提上日程。
    拜师是很庄重的事情,季宣和夫夫虽是被赶鸭子上架,却也是真心实意,否则这师不拜也罢。
    甄老夫子光顾着高兴了,后来回到杨家埠,才想起这个弟子排行貌似不大对劲。他原本打算将邵云辰定为大弟子,他比季宣和大三岁,这么算是没问题的,但一想到邵云辰的身份,这就有点不妥了。
    只是话已经说出去了,甄老夫子也不能往回收,他权衡再三,最终决定将邵云辰定为三弟子。自此季宣和夫夫身份确定,季宣和为二弟子,邵云辰为三弟子,至于大弟子去哪里了,谁还会当面盘问甄老夫子不成?就连季宣和追问,甄老夫子都是打着哈哈,给糊弄了过去。
    潘宏力是记名弟子,也要走一套程序,只是没拜师礼那么繁琐。
    拜师当天,邵云辰大舅出席观礼。
    季宣和同邵云辰送上六礼以及两人自备的私礼,六礼都有例可循,邱伯一早就备上了。本是应当送上束修的,只是甄老夫子早就教他们好几年,现在只是补上拜师礼,这一步就省了。至于私礼,季宣和送的是他自己编的一则小故事,邵云辰则是一幅画,礼物不贵重,却胜在心意。
    甄老夫子回赠了两人一人一方砚台,受了两人的礼后,拜师礼算是成了。
    之后就轮到潘宏力,简单的过了一遍,甄老夫子和季宣和三人的师徒名分算是抵定。
    文卓成收到季宣和的来信,大外甥向他抱怨甄老夫子为老不尊,强迫他和外甥君郎拜他为师。文卓成笑笑,与其说是抱怨,还不如说是显摆来着。甄应德,这人他似乎在哪里听到过。以往去看外甥,他也曾在季宅见过,那时看着就觉得这位先生气度不错,没想到还真有些来头。
    文卓成让人去打听了一下,确定没有问题之后,就搁置了。外甥没甚野心,有甄老夫子在旁鞭策一二,也能让他省心些。
    文卓成压根就没想过借着与外甥的关系,将自己的孩子送到甄老夫子门下。像甄老夫子这样不图名不图利,窝在小小的杨家埠季宅,一窝就是五六年,甄老夫子的心思再明白不过,他还是不要让外甥为难了。
    三月,县试的日子。
    这一天,康平县城辖下所有参加县试的考生都早早赶到考场。
    县官一一点名,考生挎着考篮,鱼贯而入,经搜查确定没问题后,领上考卷,按卷上的号码找到相应的座位,县试自此开始。
    县试有好几场,第一场为正场,过了之后就能参加府试,至于以后的那几场,由通过第一场的考生自行决定参加与否。若第一场没过,还有机会,他们可以参加之后的几场考试,越往后的场次,录取人数越少。
    县试每一场都只有一天时间,不算太难熬,黎明前进考场,只中午吃一顿自带的午饭,考完就能提前交卷,最晚掌灯前清场。
    县试不难,季宣和这点信心还是有的,要是连县试都不能过,他还是洗洗回家抱着云辰混日子吧。
    甄老夫子了解自己的弟子,于县试上并不为两人担忧。季宣和在充斥着众多体味的考棚内辛苦答卷,甄老夫子则悠哉悠哉去杨家埠找老头子聊天去了。
    要是让季宣和知道甄老夫子如此不上心,估计得恨得牙痒痒。
    季宣和参加县试对季家来说算得上是一件大事,邵云辰自是亲自陪同,段妈妈几人也一并捎上。县试之后他们要在康平县城待上几日,一直等到县试成绩出来为止,这几天,就由段妈妈掌勺。
    季宣和书法练了五六年,字还算能看。凡科举,无论是考哪一科,都需要用正楷答卷。就季宣和会的字体中,楷体排位前列,一手楷体还算能见人。
    如此长时间的考试,季宣和还是第一次尝试。若以前没有考试经历,尚还能忍受,当下有了对比,季宣和就觉得考试实在有些难熬。说是能提前离场,这离场的时间可也大有学问,走早了肯定不成,会给考官留下轻狂的印象,走晚了,他自己不乐意。
    好容易等到有学子交卷走人,季宣和又等了一会,才离开考棚。
    考场远离闹市区,如今门前却挤满了人。
    县试汇集了整个康平县城所有有志于仕途却还未考取童生的士子,小到十来岁,大到连孙子都有了。没亲眼见过的人,真是难以想象那样的场景。
    季宣和看着这样的场面,颇为感慨。他实在是运气好,甄老夫子这样的先生不是谁想请就能请到的。甄老夫子以前在阆山书院授课,学子同他请教的机会并不多。一个班上那么多学子,他哪里顾得过来?这下倒好,甄老夫子做了季宣和三人的先生,随时都能为他们指点一二,季宣和算是赚了大便宜。
    邵云辰在附近的茶寮坐着,邱成则在考棚门外等候,他一眼就瞅见季宣和,忙上前取过考篮,将人引进茶寮。
    天色渐晚,已接近黄昏,季宣和在茶寮里坐了坐,等潘宏力也考完之后,便和邵云辰一起回季宅,潘宏力则回潘家。由于今天县试开考,考棚附近马车禁行,季宣和往外走了一段路,才找到自家马车。
    来到锦朝之后,季宣和还从未像今天这样,一动不动,一坐就是一整天,就算他现在身体素质不错,他也觉得累了,靠在邵云辰肩上,不一会就沉沉入睡。
    三月气温尚低,邵云辰给季宣和披上毛毯,静静地不发出一点声响。
    县城里行人多,马车行进不快,就算这样,马车也没走多久就到了季宅。
    “宣和,醒醒,到家了。”邵云辰拍了拍季宣和的脸,好让他清醒一些,“回去先洗个热水澡,一会就能吃到段妈妈做的拿手菜。”
    “嗯。”季宣和清醒时间通常很快,这是他在末世养成的习惯,到现在都还没改掉。
    洗了澡之后,季宣和顿觉通体舒畅,再吃着段妈妈做的小菜,这日子那是再美不过。
    县试设在春耕之前,再过些日子,农户们又将忙碌起来。
    县试成绩出得很快,第三天,季宣和就收到了成绩,排名还挺靠前,潘宏力也差不多。得了消息之后,季宣和一行人没再多留,乘着马车回了杨家埠。五月份还要参加府试,这一个多月的时间自是不能浪费。
    甄老夫子见一行人皆有喜色,不用问也知道两人过了,不过他还是确定了一下,结果和他想的一样,难得严肃着脸教育道:“你们两个可别骄傲,要摆正心态,不过小小的县试罢了,府试就没这么简单,别最后弄得阴沟里翻船。”
    潘宏力诺诺应是,季宣和这种时候也不敢造次,虚心受教。
    今年的气候还是那样,比以往要冷上一些,作物成熟时间更晚。这些对只能种一季作物的杨家埠来说,影响不大,倒是江南,从去年开始,低温就已经起了效用,第二季或第三季作物有所减产。
    学习的间歇,季宣和也没忘记打理自己负责的作坊、店铺。这些是他生活的根本,不用心些怎么行?
    到现在为止,家里的余钱足够他在京城开一间不太大的铺子,当然是地段一般的。京城作为锦朝的都城,消费很高,宅子铺子价格也一样水涨船高。想在京城讨生活的人很多,能不能留住就看各自的本事。
    这些暂且不提,眼看离府试的日子越来越近,就算季宣和不那么在乎,心里也有点小紧张,潘宏力就更别提了。
    甄老夫子如今多了一项任务,那就是为潘宏力解压。带着这样的心态上考场,不用考,甄老夫子就能想象他的成绩好不了。
    过了最初忧心的那段日子,潘宏力倒也镇定了。他就是想得太多,潘家就他一根独苗,家庭的重担全压在他身上,他又是个有责任心的,将潘家以后日子的好坏都一肩扛起,才使他压力那么大。县试还好说,甄老夫子早就说了,卷子不难。府试可是很多个县城的学子汇聚到一起,大浪淘沙,那无形的战场是极其惨烈的。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