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穿越之青青麦穗——金垚

时间:2015-07-15 20:23:43  作者:金垚

  “那得多少钱啊?你给娘买啊!”西远娘有些迟疑,他和西明文手里现在只有不到二百文的私房钱,回去老爹过生日,娘家那头虽然不会大办,可是邻里亲戚的知道了也得去,总得开两三桌酒席,她和西明文都商量好了,这钱他们给出,要是花了,拿啥给置办啊,老爹老娘手里也一定没钱。
  “行,你儿子给你买,养儿子干啥,不就是给老娘长脸的嘛。”西远跟他娘开玩笑道。
  “真的?你真给娘买啊?”,西远娘有些高兴又有些纠结,哪有当娘的抠搜孩子钱的!“要不别买了,娘就穿这个也不错,娘刚才就想着你二姨他们一家也得回去,穿好点,省得让他们笑话。”
  毕竟不是一个娘的姊妹俩,二姐比西远娘大了十岁,日子过得还不错,以前回娘家的时候遇上,人家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西远娘都有阴影了,所以每年过年回家她都有意识的和那边错开,现在给老爷子过生日,躲不掉了。
  “哎呀,娘,你儿子兜里的铜钱只进不出,都快发霉了,正好借这个机会花花,你就放心吧,有你儿子呢。”西远这才明白他娘为啥翻来覆去地捯饬一晚上。
  “还是我大儿子好!”西远娘也不纠结了,儿子有本事她知道,答应她的事一定不会黄牛,想伸手摸摸儿子的脸又停下了,这两年,西远虽然跟他总和和气气的,有时候还开个玩笑,但是却总让她有种距离感,不像西韦,是儿子大了的原因?
  “哎呀,娘,你快把你明儿要穿的戴的准备好,省得明儿早晨临时忙不开耽误时间。”西远看出他娘的迟疑,跑过来抱着他娘的胳膊说。没办法,这种距离感要慢慢地才能消除。
  “啊,好,你说娘是戴那个木头簪子还是那个银簪子啊?”西远娘一下子被转移了注意力。
  “啊!银簪子吧。”西远都想去撞墙了,女人真的好麻烦啊!
  “那人家不得说娘瞎显摆啊。”
  “瞎显摆也得有才能显摆出来吧,咱有为啥不显摆啊。”西远都无奈了。
  “娘,银簪子好看,上边有花儿。”西韦这时候跑到屋里来了,听到他娘和他哥说的,接话道。
  “还是我们小儿有眼光,那娘就戴这个银的。”西远娘把簪子在发髻上比划了一下子。
  “嗯,好看。”西韦又认真地趴到他娘头发边瞧了瞧,再次肯定到。
  西远这时候无比的稀罕西韦小天使,终于把自己从娘这里解救出来了。
  西韦昨天被哥哥伤了自尊,西远哄了半天也没哄好,一个劲儿地嚷嚷“不跟你好了”,西远憋着笑,小孩子闹矛盾经常用不跟你好了来威胁,觉得是对对方最大的惩罚。
  后来还是投其所好,给西韦做了一份双皮奶,又放到井里弄得冰冰凉,才哄得西韦回心转意,西远又陪着玩了一会儿,人家西韦才傲娇地原谅了哥哥的“过失”。
  第二天,西远一家早早收拾好,坐上毛驴车,得得得的驶往万德镇。天气暖的时候,西明文就把车厢卸下去了,所以现在毛驴车还是四周用挡板挡起来,西远小哥仨或坐或躺地在车板上,旁边放着几篮子蔬菜和一篮子鸡蛋、两只老母鸡。
  西远家今年又养了三百只小鸡仔,加上原来剩下的老母鸡,有四百多只。鸡的数量年年增加,反正家里有地方养,西远合计以后可以办个养鸡场,加大烧鸡的数量,冬天的鸡蛋也是一大笔进项。
  现在园子里应季的茄子豆角都没下来,老太太考虑的周全,头一天晚上就嘱咐西远娘明儿早早起来,一样摘一篮子,这样摆生日宴席的时候就可以少花些钱,而且这些东西现在能吃着可是稀奇物,到时候只要再买些肉就可以了。
  路两边的田里,庄稼长得绿油油,看着特别舒服,路旁树木随着车子移动一点点向后退着,豌豆荚脖子上的铃铛“叮铃铃”地响,撒下一路的欢快。
  西韦和卫成躺不住,坐在西远旁边,手把在车挡板上向四周的原野上望着,有时候还探身子去够两旁的树枝,西远怕他们被带到车下去,连忙喝止了。
  “二哥,你看那是大树林。”西韦和卫成虽然老实地在车上坐好了,不过还是能给自己找到乐子。
  “嗯,那个露房顶的是李家屯。”卫成也把知道的指给西韦看。
  驴车很快到了万德镇,在一个布庄停了下来。西明文把驴车拴好,他在外面看着,西远领着两个弟弟和他娘进去。
  这个布庄很大,里面既卖布,也有做好的衣服卖,不过样子不多,家家女人都会做衣服,谁也舍不得多花钱买现成的。不过既然是成衣,卖的是手艺,就一定有其独到之处,手工或者刺绣,常常不是一般人能够学得来。
  西远家过年时候在这个店里买过布,店里的伙计知道他们就是附近村庄的村民,所以很热情。
  西远娘转了一圈,看好了一套衣服,一问价格,嫌贵,又看别的,最后买下来一套颜色朴素,在衣襟和袖口绣着莲花图案的衣服,正好和她头上的簪子搭配起来,西远不得不承认他娘选东西还是有眼光的。
  接着西远又领他娘给姥爷和姥娘挑衣服,挑了几件他娘都犹犹豫豫的。
  “远啊,这儿的衣裳太贵了,要不咱别给你姥爷姥娘买做好的了,咱买两块布,娘到你姥家和你姥一起做,一天差不多就能做好一套,反正你姥爷后天才过生日。”西远娘想了下,做了决定。庄户人家以实用为主,她这么多年也就今天奢侈了一回,但还是舍不得钱,况且这钱还不是她和西明文自己的。
  “行,你说咋样就咋样。用不用给大舅和小舅也买一套?”西远想起还有两个舅舅呢。
  “不用了,我把你爹穿旧的衣服给拿了两件,还有你二叔的,够他们穿的了。”不能花起儿子的钱没够。
  他爹穿旧的衣服,那得多旧啊,还能穿吗?西远没吭声,给姥爷买布的时候,顺便问伙计有没有价格便宜又耐磨的布料卖。
  “这您还真问着了,前两天我们刚进的布,里面有两匹染色没染匀,不过不仔细看不明显,我们掌柜也懒得跟染坊那边计较,就让我们看看能不能便宜点给卖出去。”伙计边说边把布料搬了出来。
  西远和他娘仔细看了看,还真是,只是有一些地方没上好色有些白芥子,庄户人没那么多讲究,穿几天磨磨,洗两水基本上就瞧不出来了。
  “都拿着吧。”西远问了下价钱,真不贵,就拍板都买下来了。
  “远啊,都买啊,这要好好裁剪,把边角用上,都够你俩舅一人做两身的了。”西远娘总觉得花儿子钱过意不去。
  “那要不要一半?”西远逗他娘道。
  “哎,别着啊,您要都买了我再给便宜几文钱。”西远娘还没反应呢,伙计那边着急了。西远娘一听人家又给便宜,也不纠结了,高高兴兴地把布拿在手里。
  西远姥家离万德镇不远,驴车不一会儿就到了福和庄。庄子名字取得很好,但是村里人生活状态和幸福还有很大距离。因为离万德镇近,村里土地不像西远家那边多,姥爷家有六亩田都算是多的了。
  姥爷家住在村里靠南的位置,驴车还没到门前呢,一位个子高高的男人就迈着大步向车子走了过来。
  “大舅!”西韦大声喊了一声。
  “啊,来了。”大舅回应了西韦一声,就跟在驴车后面走,也不再吭声,一看就是个老实人。
  西远细看大舅,个子很高,有二叔西明武高了,脸膛黑黑的,长得和母亲有点像,估计是像姥娘。
  到了院门口,车刚一停下,屋里人听到动静就都出来了,前面是小舅,个子没有大舅高,中等个头,比西明文稍微高些,也是黑脸膛,但是长得和大舅不一样,大眼睛,面庞有棱有角,竟然是个帅小伙,西韦的面庞和小舅有些相似之处,原来是随了姥家人。
  “咋才到啊?”小舅跑到车前,一把就抱起西韦,还抱着转了两圈,惹得西韦嘎嘎直乐,嘴里喊着“小舅”。
  “来了?”小舅后面是姥娘,个子不高,瘦瘦的,穿着青布衣裳,上边打着补丁,但是很干净。姥娘也是话不多的人,把院门又打开了点让驴车进院子。
  西远和卫成也跳下了车,跟姥娘和两个舅舅打招呼,小舅抱着西韦还用手摸了摸卫成的头。
  “这都快晌午了,咋才到啊?”驴车进了院,屋门口才出来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头发已经全白,但是个子高高的,腰板也挺得笔直,一看就是个有威严的老头,和小舅面庞似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啊,去了一趟镇里,给你和我娘还有他大舅小舅都买了块布做衣裳。”西远娘近前去扶着老爷子。
  “买那干啥,有钱自己攒着花吧,搭帮多少是够啊。”姥爷也没转身进屋,就站在那看西明文和大舅卸车。
  “你这个臭小子,就知道成天招猫逗狗的,也不知道帮着干点活!”姥爷看小舅在那同西韦耍闹,也不帮姐夫卸车,拿着拐棍指着骂道。
  小舅也不恼,和西韦两个互相吐了吐舌头,他们都已经习惯老爷子没事骂人了,反正他看什么不惯张嘴就骂,要说拿拐棍打还不可能,年纪大了腿脚不好,根本就撵不上。
  “嗨,这个家呀,是败到我手里了。一天天,除了吃不想别的,就知道吃。”老爷子看车卸完了,拄着拐杖往屋里走。
  “爹,我二姐他们还没回来呐?”西远娘一边扶着老爹,一边问。
  “没有,说是今儿回,也没回,谁知道咋想的。”
  “姥爷。”
  “姥爷。”西远和卫成帮着把车上的东西拿下来,提着往屋里走,到姥爷跟前同老人打招呼。
  “哎,来了,小远啊,几年没来姥爷家了,不想姥爷啊?”
  “想,咋不想呢,这不您过生日跟我娘赶紧过来了嘛。”西远赶忙解释。
  “还寻思着你把姥爷给忘了哪。小的时候来姥爷家,就找姥爷抱,别人一抱就哭,现在抱不动喽。姥爷老喽。”
  “姥爷,看,我奶让给您和姥娘拿的老母鸡。”西远急忙转移话题,以前的事儿他真是不知道啊!
  “哎,好,好,这是成子吧,一看就是个好孩子,还有小韦,都好都好。”姥爷一边叨咕着一边往屋子里走。


☆、第65章 姥家

  简单吃过午饭,西韦和小舅早就跑没影儿,估计逮蝈蝈去了,叫卫成一起,卫成没去,他得留在家里帮哥哥干活。
  卫成现在颇以小大人自居,家里有什么活计他都跟着伸把手,西远觉得他年龄还小,怕把孩子累坏了,只让他干些轻省的活,这未尝不是一种娇惯。
  屋里西远娘和姥娘正在裁布料给姥爷做衣服,别人的可以先放放,过生日,一定得让老爷子穿的崭新崭新的。
  姥爷坐在炕头,和姑爷西明文唠嗑,问西家的情况。他旁边炕头那块的地上,有一个立柱,上面叮叮当当挂了许多小物件,什么烟袋锅、小锤子、小凿子、小磨刀石、小捣杵,……总之琳琅满目。话说捣杵不应该放在灶房里吗,姥爷为啥要挂在炕头啊?
  西远有疑问却没敢表现出来,估计这是姥爷的嗜好。果然,没过一会,姥爷就从柱子上把一个小锤子摘下来,用手仔细摸搓着。
  “哎,你家啊,是个过日子的人家,把冬至嫁给你是做对了。”姥爷听姑爷把家里情况跟他讲了,感叹道。
  “爹,你过完生日跟我去我们家待两天吧?”西远娘把剪子放下,看着老爷子说。
  “爹倒是挺想去的,看看你家新盖的房子……”姥爷想了下,“还是不去了,现在腿脚都不利索,岁数大了,就在家蹲着吧,别没事儿讨人嫌。”
  “瞧您说的,我们家老爷子和老太太还能嫌弃您,小远他们是您外孙,就更不能了,您和我娘去待两天呗,赶明儿让小远他爹再赶车把您和我娘送回来。”西远娘其实很想让自己老爹和娘去自己家待待,自己住那么好的房子,自己爹娘连住都没住过,心里不是滋味。
  “不去啦,我和你娘要是不在家啊,那俩夯货都得吃不上饭。”老爷子还是推辞了。闺女和公婆一起生活,不是自己单另过,去了给闺女添麻烦。
  “爹,您就去我家待两天吧,我爹和我娘那边啥说法也没有。”西明文也劝老丈人,老爷子英勇一世,现在岁数大了,家还过成这样。但是,他还是挺佩服老爷子的,老爷子别看过平常日子不行,但是在许多大事上很有眼光。
  当初他相亲的时候,老爷子看了看他家,看了看他本人,就同意了。老爷子知道自己闺女不会过日子,又看出西家是正经过日子人家,西家老两口是有正事的人,西明文又老实肯干,闺女跟着不能遭罪。
  事实证明老爷子的决定是对的。在西明文心里,他家小远就继承了老爷子的性格,你看他平时懒踏踏的,可是在大事儿上能拿主意,不然他们家还过不成这样。
  西远要是知道他老爹是这么想的,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他远搁时空的过来,竟然让老爹和姥爷扯上了关系。
  “我再想想,你们不是还能住几天吗?”姥爷放下小锤子,又拿起小凿子。
  “住啥几天,您过完生日我们就得走,家里又是鸡鸭鹅,又是庄稼的,老爷子老太太看顾不过来。”西远娘低着头缝衣服道。
  “就不能多待两天?”一听说闺女待两天就走,连不爱吱声的姥娘都说话了。
  “现在不行,等过些日子地里活儿都忙完了,我自己回来住几天。他爹还得往人家聚德楼送吃食,走不开,这还是托他二叔给帮着送一次,才有功夫过来的。”西远娘给老人解释道。
  “不待就不待吧,好好过日子是正事。”老爷子发了话。
  西远和卫成听了一会大人们讲闲话,就出来到了另外一个屋子。西远歪在炕沿那,打量着姥爷家的房子。
  是普通的草房,比他家原来的草房还破败,有的墙角都裂缝了,用泥巴塞着,但是,还是能看到从裂缝中透进来的光线,也不知道冬天西北风往屋里灌的时候,屋子里有多冷,怎么住得了人。
  家里摆设也很简单,一个屋子里两个木箱子,上面放着叠好的被褥,都是补丁摞补丁,姥爷他们穿的衣服也是上面打满补丁,有的地方补丁磨破了,又补上一层。灶房里也就简单的锅碗瓢盆。西远知道姥爷家日子过得不好,但是没想到这个样子。
  “远啊,”西明文站在门口,迟迟疑疑地招呼西远,西远正打量姥爷家房子呢,卫成靠在哥哥身上,手里摆弄着他的小弓,即使出门走亲戚他都拿着。
  “哎,爹。”西远连忙起身,跟卫成使个眼色,让他别跟出来,看老爹的样子是有啥难为情的事情要跟他讲。
  爷俩来到姥爷家的灶房,西明文啥也没说,把米缸上的盖子揭起来给西远看,里面只有不到一个小缸底的米。
  “爹?”
  “爹想问问你还有钱没,借给爹点儿,爹赶明儿再还你,爹想给你姥家买点米,不然不等咱们走,就得没米下锅。”西明文了解岳父家的情况,在里屋探了探话,老爷子可能觉得他们都给买衣服又拿那么多东西,不好意思再搜刮闺女了,含含糊糊地不肯说,西明文就找机会出来自己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