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一代名臣的制作方法(穿越 重生)——半空住人

时间:2016-12-29 18:16:07  作者:半空住人

  王道长没想到范铉超居然一点也不信神佛,连声说道:“大人明鉴啊,贫道日日在此,乃是前面清风观的观主,我连整个观都拿出来给百姓住了,还有什么地方给我作威作福啊。更何况,贫道自从下雨那天起,带领着徒弟在此做法,今日正有成效,您看,雨不是小了吗?想必在坚持两日,定能叫雨停了。”
  范铉超冷笑,鄙视道:“你见过永远不停的雨吗?台风过境,日子本就不会太久。我本以为你还颇有能力,没想到也是招摇撞骗的货色。”
  他上前两步,看到供桌上摆放的都是好酒好菜,一只烧鹅正中躺着,问道:“你们前几日祭拜完了龙王,剩下的贡品,都哪儿去了?”
  王道士搓着手,连说:“都丢到靖江里,送给龙王大人了。”
  “那你们这几日吃什么?”
  “呃……我们……我们吃……吃粥,吃粥棚里的粥。”
  范铉超上下打量他,“我看周围百姓,吃了这几日粥,淋了这么些天的雨,个个都是形容枯槁,脸色蜡黄,精神不济。怎么你和你的徒弟不但不见憔悴,反而比初见那天……还胖了点?”
  王道士尴尬笑笑,“我们修道之人,每日只需一些风露羹汤……就……就行了。”
  范铉超斜睨一眼王道士,见他神色慌张,冷汗淋漓,心想:我本还以为这人说不定只是单纯的封建迷信,还想放他一马。现在看来,更像是故意装神弄鬼,来诈骗的。
  范铉超招来分管布粥的人,指着王道士和他的两个徒弟问:“你可见过他们来领粥吃?”
  那人仔细看了看三人,王道士拼命给他打眼色,他又看看供桌上的贡品,咽了咽口水。
  范铉超冷眼看着,一抽马鞭,抽在地上发出一声脆响,“你实话实说。”
  那人赶紧低头,也不敢乱看了,闷声道:“没有,王道长和他的徒弟都没来过盛粥。”
  范铉超满意地点点头,指着他拿盘烧鹅,说道:“那烧鹅赏你了。”
  那人赶紧千恩万谢地捧着烧鹅下去了。
  范铉超问:“修道之人多辟谷,还能御风而行,我看王道长,还是要吃俗世五谷杂粮不说,就连鸡鸭鱼肉都不放过。”
  “大人,大人啊……”王道士叫范铉超一点面子都不给,直接在这么多乡里乡亲面前揭穿他,不给他活路,差点没跪下来抱大腿,“我我也是一时鬼迷心窍,太饿了,才出此下策啊。”
  范铉超一点也不想理他,吩咐左右:“将这龙王庙拆了,木头砖瓦都拉到河边筑堤,至于龙王爷……将龙王爷搬到靖江边上,我倒要看看,究竟是龙王镇住了江水,还是江水把他吞了。”
  这个命令一下,不但王道长愣住了,连本来要执行命令的官兵也呆了呆,外面原本对王道长的行为愤愤不平的百姓听到命令的更是炸开了锅。
  “大人!不行啊!”
  “使不得啊,龙王爷要是发起火来,我们都要没命的。”
  “大人,雨可不能再下了呀……”
  范铉超高抬起手,示意民众安静下来,他刚刚戳破了王道长的骗局,威信正当时,百姓们下意识就渐渐安静下来。
  “龙王大人乃心慈的神仙,他若是知道靖江正经历这番凶险,定然会将雨停下来。我将龙王大人搬到河边,更是为了让他看清这场雨已经造成了多大损失。”
  范铉超就用叫他自己都不信的随口编出来的话蒙混过关,亲自将木头做的,涂着彩的龙王像搬到了河边。
  ——一个大浪打来,龙王塑像就被卷到河里去了。
  范铉超“啧啧”两声,摇摇头,径直向所有跪拜和看热闹的人说:“各位,王道长他并不能向龙王求情,龙王也不打算管了。攻克水灾,还是要靠我们自己。本官在此招募增筑堤坝和疏通水渠的劳工,每人每日可多加一餐。待日后水患退去,参与工作的人家还能优先向官府租借种子、工具和耕牛。”

  ☆、第67章
  
  自从范铉超冲入龙王庙里将龙王塑像丢进靖江,王主簿就成天唉声叹气。“大人,就算那些无知百姓求神拜佛,您也不必如此大动干戈啊。那王道士要是有骗救灾粮的情况,叫官兵捉拿了就是,可您千不该万不该,将龙王塑像丢进靖江里去啊。现在城里百姓都惶惶不可终日,生怕龙王生气,再下个七天七夜的暴雨。”
  “咳,咳咳。”
  范铉超的身体本来就不好,这段时间来神经紧绷,日夜操劳,那天有淋了一场大雨,加上气愤非常,一回来居然就病了。
  他们给范铉超找了一间屋子,收拾干净住下。只是现在正是水灾期间,即使找来了大夫也找不齐药材,这病居然拖了几天都没好,断断续续发着低烧。
  范铉超脸色绯红,此刻靠在坐在床沿,有些困,头有些重。他本来强打起精神要处理一些公务的,听到王主簿说了这些事,不免有些不耐烦,眼睛都懒得睁开,语气重了一点:“一个木头像,丢了就丢了。何况也不是我将它丢下去的,分明是河伯将它卷走的。一个龙王都打不过河伯,要来有什么用,你们还指望他停雨,滑天下之大稽。”
  王主簿被他这阵强词夺理的辩白堵得哑口无言,那木头塑像放在河边,河水暴涨,肯定会被卷走的!怎么到了他嘴里就成了龙王不敌河伯?
  但王主簿也没心思和他计较这么些个乱七八糟,拿出一本册子,“大人,我们粮仓里的粮食不够了。”
  范铉超一听,睁开眼,“还剩多少?”
  “您说每日两顿粥,现下每日两顿粥也撑不起了。”王主簿将手上的册子递给范铉超,范铉超一页页翻过,脸色越来越难看。
  “大人,您说,要不要每日粮食,减少到一日一顿?再……再少加些米,我想也能坚持到林县丞回来。”
  “林县丞到哪儿了?”
  “说是五六日就能到。”王主簿说着也发起愁来,“只是林县丞说现在米价飞涨,那些银子能筹到的粮食不多,只能坚持大半个月的——即使林县丞回来了,我们也得省着些粮食用。”
  范铉超长叹一声:“要再没有粮食来,我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不只是粮食。”王主簿也不希望这时候再来打击范铉超,但情况危急,他不得不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我们现在人手和药材都不够,到时候怕是要……现在再不准备,到时候要来不及的。”
  头痛欲裂。范铉超撑着脑袋,一瞬间迷茫,甚至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那些富户呢?不是有钱吗?叫他们拿一点出来。”这话说得不像是官员,倒像是土匪。
  “可……他们……富户也拿了许多钱出来了。”
  范铉超眉头一挑,“王主簿,你也是城北王家的人吧?”城西王家,靖江县乃至整个常州府都数的出来的赫赫有名的粮商家族。范铉超原本是不打算打富户的秋风的,毕竟他们再有钱也是普通百姓,也是需要官府保护的对象。
  人家的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凭什么就要给你拿出去分?
  只是现在已经到了不动大户活不下去的情况了,辽东百万流民,还有前几年的地震引发的人食人的惨状,还历历在目,范铉超一点也不像靖江县也变成人间地狱。
  当然,他要动王家,也要掂量着点,毕竟王家家大业大,不可能只靠着王主簿一个不入流的小吏护着,朝中也有打点官员。
  又想要到粮食,又不想王家反弹,范铉超也要把握好度。
  王主簿是王家的族亲,别的不敢说,至少在靖江县这儿,他是护得住的。现在听说范铉超要动王家的粮食,王主簿顿时有些发愁,于情于理,他都应该劝告族里拿出一些来赈灾。但明显今年的灾情超过了往年,要拿出再多来,那就不是给范铉超卖好了,直接就是白送做善事了。
  王主簿这些日子白天黑夜地忙,范铉超也看在眼里,勾了勾嘴角。王主簿看到他那似笑非笑的模样,突然就想起这人发起狠来,将龙王塑像直接丢到河里的模样。
  虽然范铉超不可能直接将整个王家丢进河里,但这个人惹急了能做出什么来还真的不确定。
  出了范铉超的院子,王主簿擦擦汗就要往孤山上王家别院赶。小满看他着急忙慌的样子,略有不解,端着汤药进去,还说道:“王大人出门看起来很是慌张呢。”
  范铉超笑着接过药,几口喝完,“再不着急,我就要派人去搜他家了——我要睡了,有事叫我。”
  “是。”小满给他捏了捏被角,拿上空了的药碗,轻手轻脚地退出房间。
  雨势已经小了很多,淅淅沥沥的雨水让那些怀疑马上就要被龙王惩罚的人闭上了嘴。
  小满抬头望天,“也不知道,能不能到。”
  ————————————————————————————
  京城,皇宫。
  天启帝是一个非常注重生活之乐的皇帝,即使山西地震、常州水灾,阁老和各部尚书彻夜商议国事,他也能乐得每日做木工,和客氏、小太监游湖,只是每隔一两人听一听阁臣报上来的赈灾情况。
  朱由检得到天启帝召见,手里正拿着范铉超从靖江发来的求援,正满腹心事,听到下人来报,说道:“来得巧了。”
  天启帝正在花园游船,便让人将接上岸边的朱由检到湖心台来。
  天启帝和客氏坐在小舟上,还有两个小太监服侍,朱由检踏上小舟,正要上前行礼,小舟一个摇晃,天启帝赶紧叫他坐下来,“我这小舟是我近日来的新作,今日是第一次下水,不想有些不稳,幸好若是不乱动还是没问题的。信王也别行礼了,直接来坐下来吧。”
  湖心台上丝竹乐声不断,围着天启帝乘坐的小舟,还有七八条游船,上面各式舞女轻歌曼舞,身后是一片荷叶连天,一副画般的美景。
  朱由检见到此景,心中眉头紧皱,脸上也不由自主带出来了。
  天启帝见他面色不虞,还问到:“信王为何心事重重的模样?”
  朱由检回答:“常州风灾连着水灾,民不聊生——”
  朱由检说到这儿,天启帝脸上就挂不住了,你这么说,是要指责我只知享乐了?
  “——可朝廷下发的赈灾粮草迟迟未到,臣弟为含元担忧。”
  “范铉超是个聪明人,魏忠贤一案就能看出他既是个有想法的,又能动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朕自然相信他。”
  客氏正在旁边,一听到魏忠贤的名字,忍不住心中想手撕杨涟范铉超朱由检的冲动。她和魏忠贤也算是有情,自己“丈夫”被人干掉了,她又不能干掉皇帝,只好将怨恨投射到朱由检等人身上,而作为弹劾案关键一环的范铉超也是她想手撕的榜单前三名之一。
  “我听说常州也是江南富裕之地,范大人这次去也算是享福了,就算有一两次风灾,怕也不会伤筋动骨。”
  天启帝虽然不怎么处理国政,但“受了灾不会伤筋动骨”这种话还是不会轻信的,只是他突然想起一事来:“听闻范铉超在靖江判了一个颇为有名的案子?”
  “是,是继母毒杀父亲,儿子报仇的案子。刑部尚书还称赞这案子判得巧妙。”朱由检说,“这案子里的儿子,也正是这次第一个发现风灾的人。可算得上是巧合了。”
  “这哪算是巧合,分明是他做事认真,有了好报。”天启帝笑着说,客氏却阴阳怪气道:“我看他这案子判得不好。若是让我来判,定能查出这个儿子不想赡养继母,这才将继母杀害,又骗过了范铉超,这才能逃脱凌迟。”
  朱由检和天启帝都是一呆,朱由检是不知道这老太太怎么脑洞那么大,天启帝不愧是客氏养大的孩子,略略思索就知道客氏是暗示担忧自己老无所依。
  天启帝安慰道:“我是奶娘养大的孩子,日后我的孩子也定会孝顺奶娘。”
  “可圣人现在膝下无一儿女,我一想到圣人回到宫中,没有儿女相伴,不免为圣人唏嘘。”
  天启帝勉强笑笑,“我这几年没有子孙缘,但幸好还年轻……”
  “陛下!”客氏正色道,“皇家血脉,自然是越多越好。我已为您物色了宜男宜生的民间女子充实宫廷,来年定能为陛下生下皇子。”
  换了哪个皇帝,一个奶娘如此独断专权,是留不得的。可现在的皇帝是天启帝,大约是他将对早逝的母亲的孝顺都放在客氏身上了吧,对客氏也是百依百顺。
  见天启帝如此听话,客氏感到自己在宫中的地位还是稳固的,又想到她的亲侄女也在这次进献的民女之中,免不得做起了“亲侄女生下太子”的美梦,脸上也带上笑了,一时忘了这是在哪,下意识往后一靠——
  朱由检正走神,突然只感到一阵天地旋转……还来不及扶住什么东西,噗通就掉水里了。
  待他挣扎着够到翻了的小舟爬上来喘气,就听到耳边一阵尖叫哭泣。
  “陛下——”
  “皇上——”
  “来人啊,皇上落水了!”

  ☆、第68章
  
  歌女舞女们一齐尖叫起来,天启帝随行的小太监们一个猛子扎下去赶着救人。闻声而来的侍卫们也乱做一团。
  朱由检也是愣住了,天启帝落水身亡应该是明年的事啊,他上辈子也没遇到天启帝落水。难道是提前杀了魏忠贤,才……
  正发愣间,一个侍卫游到他身边,“信王殿下!”说着就将他推上了一边的舞女游船,朱由检好不容易爬了上去,再看去的时候,天启帝也被救上来了,正躺在另一艘船上,竟然昏过去了。
  皇帝落水昏迷,自然是一件大事,内阁大臣都来探听消息。但张皇后在魏忠贤下台后就牢牢把持了主要宫殿,内阁大臣再想打听到什么消息都不容易了,得到的回复一律是太医正在医治。
  可谁都知道,这不是没事正是有事。见宫中探听不出消息,他们又转向了朱由检,朱由检仔细想来,估计是天启帝新学会了做木船,那天正是第一次下水,本来就不稳,客氏又身体肥胖,晃一晃就翻了船了。
  “客氏体胖,没坐稳。”
  总之,这都是客氏的锅,和天启帝一点关系都没有,更不可能是我推天启帝掉下水的。
  大臣们将客氏恨得牙痒痒,皆要求张皇后将其治罪。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