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人们行礼称是下去。
这时,苻柳才对苻武说道:“苻家已有两位兄弟惨死苻坚之手,难道我等坐以待毙?秦国君主之位,理应由我等兄弟坐之,岂能轮到苻坚?如今三公欲联合反坚,不知?”他没有继续说下去。
生性好斗的苻武一拍桌子,说道:“反!”
苻柳见状,高兴地说道:“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与此同时,身在陕城的苻瘦在听完赵公苻双所言之事以后,脸色大变说道:“王猛李威能力卓越,且苻坚手下能征善战之将军不在少数,此事恐难成。不如”他还没有说完。
苻双双眼一瞪厉声说道:“此事已箭在弦上。如若败之,苻坚能否放过你?”
苻瘦低头不语。
苻双轻拍其肩膀,说道:“当年苻坚斩杀苻生之时,亦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若不如此,何来今日九五至尊?”
苻瘦思索片刻之后,抬头说道:“好。”
就这样,一场潜在的大危机悄然而生。它对秦国影响之重大,难以言表。正如王猛所说,这时一次生与死的考验。如若君主手中兵权不能集中,何谈一统天下之大业?秦国正在发生裂变之时,燕国亦如此。
第23章 五公之乱【二】
已是午夜十分的洛阳万籁俱寂阒无人声,偶有几只乌雀拍打着翅膀从夜幕中划过。城上的官兵们照例巡逻。
突然,从远处有近百名身着匈奴服侍的人骑马朝这里冲了过来。城上的官兵一边立即鸣钟示警,一边拉满弓箭御敌。
睡梦之中的杨武将军沈劲被手下将士所叫醒。沈劲立即起身问道:“发生何事?”
手下问道:“启禀将军,近百名匈奴人骑马而来,欲攻城!”
睡意正浓的沈劲听完之后,心中大为不快,说道:“区区百名匈奴便敢攻城,真是跋扈自恣逞性妄为!速速点兵三千,将尔等歼灭!”
将士行礼称是下去。
一炷香后,披挂整齐的沈劲带着三千兵丁直眉怒目地冲出洛阳城门。沈劲拔出腰间佩剑大声喊道:“众位将士听令,速将匈奴小儿全数歼灭!”
三千将士异口同声地应道:“是!”
当众人将这百名匈奴团团围住欲动手时,突见从城外两侧飞来数以千计的雕翎箭。这才知道中计的沈劲急忙大喊道:“赶快回城!”
但却为时已晚,慕容恪和慕容垂带领四万燕军身先士卒地冲向洛阳。一路斩杀秦军无数的慕容垂终于来到正由几名秦军保护欲回城的沈劲面前。
久经沙场的沈劲见眼前这位金盔金甲高大威猛粗眉阔口的将军,虽已年过中旬,但却气宇轩昂稳如泰山好不威风。故而心虚的沈劲急忙调转马头,打算逃跑。但却被慕容垂所拦。二人无话,战到一处。没过二十个回合,沈劲便死在慕容垂的手上。
主将一死,秦军大乱。于是,慕容恪命令燕军攻城。一时间,喊杀声震耳欲聋横尸遍野血流成河。
一个时辰之后,喊杀声渐渐小了,停了。燕军高兴地欢呼跳跃。
慕容恪来到早已浑身是血的慕容垂面前,拍着他的肩膀说道:“五弟真是勇冠三军所向披靡!”
慕容垂略有含羞地说道:“三哥说笑了。”
慕容恪笑着说道:“哪有自夸之理!既然如此,便让苻坚亲口讲吧。”
接下来的几天内,慕容恪略地至崤,渑。同时,并命慕容垂领兵一万镇守鲁阳。
金殿之上的苻坚得知这个讯息之后,脸色大变。李威从朝班之中出列行礼说道:“启禀天王,臣愿领兵一战!”
苻坚点头说道:“寡人御驾亲征!”
这时,杨安亦出列行礼说道:“御驾亲征固然鼓舞士气,但”他还没有说完。
苻坚则说道:“国之存亡,岂能安身于宫中!”
杨安无语。
与此同时,王猛出列行礼说道:“不如天王带领四万将士与慕容恪对峙,而李将军则带兵一万突袭鲁阳。只要击败慕容垂,慕容恪自然退兵。”
苻坚点头说道:“此计甚好,便有劳爱卿与太子留守长安,暂行处理朝政。”
王猛行礼称是。
一个时辰之后,大军离开长安。苻坚带兵四万赶往陕城,以防慕容恪率兵继续进攻,而李威则带兵急速行军欲偷袭鲁阳。
但是早已在鲁阳十里之处布下暗岗的慕容垂在得知秦军到来之时,不由地微微一笑。
当李威等人走到距鲁阳不到九里之地时,他下令道:“就地安营扎寨。”
但话音未落,便从树林两旁冲出近五千燕军,为首之人正是慕容垂。只见他带领燕军犹如下山猛虎一般冲进秦军阵营。
而面对这些从天而降的燕军,秦军呆若木鸡。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李威一见大事不好,立即下令道:“速将钱财之物扔到地上!”秦军纷纷照做。李威又大喊道:“秦军听令,随本将冲出去!”
这时,慕容垂身旁的一员副将着急行礼说道:“王爷,此乃金蝉脱壳之计,不可放虎归山以防后患啊!“但慕容垂却镇定自若地说道:“燕军听令,拾起地上之物,回城庆功!”副将虽有心再想说些什么,但慕容垂则调转马头离去。
跑了近四里的秦军早已疲惫不堪,李威命大军原地休息并同时派人打探燕军情况。
半个时辰之后,探子回来禀报,慕容垂正带领燕军慢行回城。李威听完之后,心中暗自说道:“此次带兵前来,目的为了打压燕军气焰,迫使其退兵。可如今却在此地失势。”想到这里,他对秦军说道:“诸位将士,此时燕军定是料定我等刚才小挫锐气,必是逃之夭夭,故此不急于回城。但兵法有云‘骄兵必败,出其不意’。若此刻返回,定会杀得燕军片甲不留!”
求胜心切的秦军高声喊道;“片甲不留!”
一炷香后,探子骑马来到慕容垂的面前,行礼说道:“启禀王爷,李威带兵已向这里驶来。”
慕容垂处之泰然地点头说道:“下去吧。”
探子行礼称是下去。
身旁的副将则如坐针毡急不可耐地行礼说道:“请王爷速速带兵回城,末将断后!”
但慕容垂则微微一笑,轻轻地拍了拍其肩膀,然后回身说道:“原速前进。”
半个时辰之后,李威带领万名秦军来到慕容垂的面前。但让众人意想不到的是,慕容垂并没有下令与秦军交手。
李威不解其意,用手一指慕容垂说道:“这是何意?”
慕容垂则看着李威,双手抱拳说道:“小王久闻将军美名,今日得见真乃三生有幸。本愿与将军一较高下,但将军却一路风尘。如若此时动手,恐胜之不武。不如原地休整,三炷香后决一胜负。如何?”
李威心中暗自说道:“慕容垂为何提出一个对自己不利之条件?恐其中有诈。但自己身后这些满脸写着疲倦二字的将士们”于是,他点头说道:“好!”
就这样,双方原地休息。三炷香后,双方皆手持兵器战到一处。但却不知为何,原本人数占有优势的秦军竟然不堪一击。短短半个时辰之内,只有李威和不足两千秦军仍在坚持战斗,其他人等或死,或伤,或投降。李威一见大事不妙,急忙带人突击一点并成功逃走。
这时,副将对慕容垂行礼说道:“王爷,末将愿将其追回!”
慕容垂则摇头说道:“此次前来秦国,一是试探其底细,二则借机占城夺宝。但李威乃苻坚左膀右臂,如若杀之,苻坚必会血债血偿。”
副将点头说道:“王爷言之有理。但恕末将愚钝,依旧不解王爷此次作战之法?望请明示。”
慕容垂看着他,说道:“其一,众将捡财慢行,乃是迷惑秦军让其返回。其二,返回之秦军虽疲劳不堪,但士气正旺,故而让其休息。不但会使长久奔波之人腿脚肿痛站立不稳,而且亦会使其士气减弱。我军方可以少胜多。”
副将听完之后,不由惊叹道:“王爷用兵之神,无人可及!”
慕容垂一笑说道:“收兵回城!”
带着两千残兵的李威一路狂奔来到陕城。苻坚看到丢盔卸甲大败而归的李威,大惊失色。
李威双膝跪地行礼说道:“末将无能,请天王责罚!”
苻坚急忙亲手将其扶起,并询问道:“慕容垂果真如此厉害?”
李威虽不情愿,但却毫无办法地点了一下头。
就在这时,一名报事官从外走了进来,行礼说道:“启禀天王,燕国使者求见。”
苻坚立即说道:“宣。”
报事官行礼称是下去。而李威则站立一旁。
片刻之后,燕国使者走了进来,拱手行礼说道:“此乃我家主帅亲笔书信,还请天王过目。”说着双手呈上书信。
苻坚身旁一名将士接过书信,并双手交给苻坚。苻坚打开书信,看完之后脸色大变。良久之后,他慢慢地抬起头,情绪低落地说道:“寡人答应,七日之后定当交出。”
使者听完之后,笑着拱手行礼说道:“多谢天王成全。”然后离开大帐。
李威着急地询问道:“天王,不知这信?”
苻坚六神无主地说道:“交出白银五十万两,便会退兵。”
李威睁大眼睛地说道:“五十万两!”而后低头不语,懊悔自己没能打败慕容垂,致使天王蒙羞秦国失财。于是,他再次跪下行礼说道:“请天王降罪!”
苻坚苦笑一下,然后亲手将其扶起说道:“舅父,胜败乃兵家常事,何苦自责?何况秦国本就不抵燕国。”
李威这才起身行礼谢过。
苻坚又说道:“慕容恪早已日落西山,不足为患。只是这慕容垂。如若寡人得此将才,秦国必兴。”
李威无言以对,不语。
七天之后,秦国调集白银五十万两并如数奉上,慕容恪这才退兵。
回到长安的苻坚情绪低落,故而张慕媱亲自下厨,做了一碗银耳莲子雪梨粥来到其面前,柔声说道:“天王。”
苻坚回身看到张慕媱和其手中托盘之内的粥,这才露出一丝笑容说道:“让宫人做便好,何必亲自下厨?”说着双手接过粥,并拿起银勺喝了一口。
张慕媱试问道:“如何?”
苻坚点头说道:“夫人所做之物,皆乃天下美味。”
看着苻坚心情有所好转的张慕媱又说道:“臣妾深信凡是皆有定数,秦国虽无慕容垂之将才,但却有如孔明之王公。再者,人生在世,世事难料。不知哪日,这慕容垂会投奔天王,为天王所用。”
苻坚虽知此事不能发生,但却依旧说道:“若当真如此,寡人定当委以重任。”
张慕媱笑着点点头,而苻坚将盛满银勺的粥放进其嘴内,张慕媱含笑吃下。
第24章 五公之乱【三】
燕国都城邺城,皇宫之内大摆宴席,庆祝燕军得胜还朝。
席间,小皇帝慕容喡双手举杯对慕容恪笑着说道:“皇叔英勇,天下无敌,故朕敬之。”
慕容恪急忙双手举杯,恭敬地说道:“陛下谬赞,臣愧不敢当。不过此次攻秦,吴王功不可没。”
小皇帝慕容喡点了点头。
慕容恪又说道:“吴王将相之才十倍于臣,先帝以长幼之次,以臣代之。臣死之后,愿陛下委政吴王,可谓亲贤兼举。”
坐在一旁的上庸王慕容评和太后可足浑氏立即对视一眼,然后太后可足浑氏一笑说道:“此言甚是有理,只是三弟身体康健,便说此话恐不吉利。来,喝酒。”
众人继续饮酒,唯有慕容评用手狠狠地握着手中酒杯,且目露凶光。
一个时辰之后,群臣散去,独慕容评未走。可足浑太后让宫人退下之后,焦虑地说道:“四弟,这可如何是好?”
慕容评则阴森地说道:“树倒猢狲散!”
可足浑太后试问道:“四弟之意,待恪死后,排挤垂之?”
慕容评点了点头。
可足浑太后却为难地说道:“慕容恪老当益壮,待他病故,恐垂早已羽翼丰满,不受你我所控?”
慕容评则问道:“不知皇嫂可知,蜀汉诸葛孔明因何而死?”
可足浑太后答道:“积劳成疾。”然后突然眼前一亮地说道:“如此一来,慕容恪不但速死,而且他日史书工笔只能记载,燕国深信太原王慕容恪,故简能而任委重投艰,虽仙游,却流芳传世。”
慕容评得意地笑了。
世间总有这样一种人,虽无才能,但却总想居高临下手握大权。对于国家而言,最怕遇到这种人。故而燕国灭亡,这二人有着不可推卸之责任。
22/62 首页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