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代表赶紧回去向国王报告,各国立即跟俄国练习,俄国刚跟明军在乌拉尔山血拼了一场,血还没有舔干净,再被各国施压,只能答应,不再派正规士兵进入鄂毕河以东的地区。
暂时解决了俄国的问题,李云崖加紧在北方建城,派中科院的专家去按照气候、风俗等因素重新划定草场,新筑北溟城、新月城、玉山城三座,用最快的速度吸纳人口,使得最北边的北溟城很快达到一万余户。
孙传庭留下三万骑兵常驻新月州,自率领剩余人马到青海驻扎,厉马秣兵,为将来进攻西藏地区做准备,事实上,西藏原来被大元统治,还在这里驻军,请查户口,设立万户,修建驿站等,后来明朝推翻元朝,在这里任命宣慰司、招讨司、万户府、千户等,但多是任命当地人,而且没有驻军,而西藏始终跟蒙古人保持联系,后来的四世达赖竟然是俺达汗的曾孙。
在原本的历史上,就在崇祯末年,蒙古人再次进军西藏,消灭了藏巴汗,建立了统治青藏高原的和硕特汗廷,如今蒙古各部落,要么被明军消灭,要么吸收同化,要么被迫西迁,西藏名义上还是明朝地区,但跟中央已经基本上不怎么有太多的来往了。
西北地广人稀,军费所需巨大,现在主要战略都放在东方,西方只能暂缓,让孙传庭加紧做战前准备,只等将来一声令下就杀过去。
第92章 建交
在南方,朱由检下令成立南方战区,由曹变蛟任总司令,朱由检又给他派去两个人,其中一个是明朝就是明朝开国元勋,永镇云南的沐家当代国公沐天波。
沐天波比朱由检小了七八岁,早在他十六岁的时候就被李云崖提议接到北京来,进入小学、中学接受新学教育。沐天波父亲死的早,朱由检问他未来志向,他表示仍然愿意为大明开疆拓土,于是朱由检就让他进入军校,今年虚岁二十二,已经在北京军区服役历练过两年时间,他们沐家在云南已经营了很多代人,对那边的土司山民,路径风俗都很熟悉,因此被重新派到云南。
跟随沐天波一起动身的,还有一个人,叫做李定国。
李定国比沐天波还小了两岁,当年李云崖出兵山西,大破张献忠的时候,他还没有被张献忠收做义子,跟随俘虏流民一起被带来北京,他年纪小,进入了北京城外的通州小学读书,后来考入了军校,毕业以后曾在西北军中历练过一年,获得二等功,李云崖无意中看到他的名字还以为是同名,等查过籍贯和来历之后,才知道应该就是历史上的那个把洪承畴打得满地找牙的李定国,于是特地栽培,先让他到朝鲜跟随卢象升打了一年仗,积攒经验,这回也把他派去南边。
曹变蛟原来的广州军区跟秦良玉的西安军区一样都被裁撤掉,曹变蛟总管东南沿海以及广西云贵一代的所有军务,这边地形复杂,山川沟壑数不胜数,不可能面面俱到,李云崖跟朱由检的意思是让曹变蛟主要的精力仍然放在广州福建一带,云贵地区就交给这俩人,特地从北京军区调了一万七杀卫给他俩当作骨架,各自再训练处最少五万适应南方山地战的特种兵,沐天波在云南,李定国在广西,准备将来攻略越南跟缅甸。
到了崇祯十三年,整个明朝军事行动告一段落,维持三个战区和两个军区,即孙传庭率领的西北战区,卢象升率领的东北战区,曹变蛟率领的南方战区,吴三桂率领的北京军区,满桂率领的南方军区。兵力总计达到恐怖的七十万,其中有三分之二是全火器武装!
虽然古书上写动辄百万大军,实际上都是夸大其词,水分大得很,能超过五十万就是倾全国之力以上,还得是多年的积攒,并且只能是战时,一旦战争过后要么解散,要么回归屯田卫所,几乎没有朝代能够长久维持这样庞大的军队数量。
好在此时的大明帝国跟崇祯元年以前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土面积增加了一倍多,连通东西南北的铁路,勾连各省的公路,以及新建成的桥梁等基础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快速兴建,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农业产值、工业产值翻倍猛长,在重新纳入版图的东北,新开大型铁矿多达二十多个,煤矿过百,在广袤的蒙古草原上,驯养了三十多匹战马,以及数不尽的牛羊。
中国打开大门,迎接西方人进来,将用电力机械生产出来的各种制造业产品卖出去,白花花的银子赚进来,对外贸易的关税连年呈井喷式上涨,南宋偏安一隅,贸易所得占全国总收入达百分之六七十,如今明朝的潜力更大,贸易占比从原来的不足百分之一,数年时间猛涨到百分之十八。
正因为进来的钱多,才能够支撑起如此庞大的军费开资,并且丝毫不耽误教育、基建、科研等方面的发展,以及李云崖力排众议搞得堪称烧钱的移民和筑城政策。
欧洲的战争愈演愈烈,大家都杀红了眼,而且开始从欧洲向非洲、亚洲、美洲等地蔓延开来,将战火烧到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明朝的军火在西方打响了名头,欧洲各国不愿意被荷兰的军火贩子从中间赚取差价,纷纷直接找上门,直接跟大明交易,李云崖拉着朱由检,跟众多知洋的官员们探讨一番,制定出来一系列两国交往的礼仪准则,第一个适用的就是英国。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英国跟日本很像,仿佛“欧亚火锅”两边的铜耳把手,但不同的是,英国经历了长达百年的英法战争之后,已经彻底放弃了对登陆的幻想,转而走上了甘心当欧洲搅屎棍的道路,永远帮着欧洲的老二去打欧洲的老大,绝不会容忍欧洲大陆上出现一个统一的强国,那样的话,他就会被彻底孤立边缘化,他也不愿意彻底融入欧洲,那样他会失去主导权,在体制内被边缘化。而跟他在地理位置极为相似的日本,哪怕到了二十一世纪也没有放弃登陆的野心。
英国的这个目的,十分符合大明帝国的利益,对于大明来讲,一个分裂的欧洲绝对比一个统一的欧洲要好,于是李云崖跟外交部的官员研究制定出了一套新的建交规则,一改原先的藩属朝贡的架构,说服朱由检放下天朝皇帝的架子,跟英国平等建交。
于是,在崇祯十三年的四月,朱由检穿上龙袍,在紫禁城内接见带着英国公使,对方带着国王查理一世已经签过名的国书,朱由检在上面盖上玉玺,确定双方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又签订一些列的条约细则,如在对方国家互设外交使馆,派遣大使,并在相互贸易当中减免一定的关税等等。
李云崖知道英国也是海洋五霸之一,很快就要成长为日不落帝国,于是跟朱由检敲定,只加深经济来往,尽量避免军事来往的基本策略,两国贸易明朝处于出超地位,所以并不会吃亏,至于英国提出来,要在中国传教的议题也被拒绝。
英国代表带来了查理一世送给朱由检的礼物,两木桶最好的威士忌,朱由检拿不准主意,问李云崖:“既然是‘平等’交往,是不是就不必像藩属国那样,加倍赏赐回去?”
“那当然了!人家是外人,不是藩属,所以平等还礼回去就好,依我说,就弄两大坛大明皇家火龙酒给他就完了。”
“这不好。”朱由检想了想,提笔写下礼单,“岁寒三友瓷器一套,明前龙井一包,富贵万年玉佩一枚,琉璃转心灯两盏。”
中国人送礼讲究寓意,而且要成套,朱由检选了四样,命小太监弄上好的礼盒装好,送给英国代表,还附带了一封朱由检写给查理一世的亲笔信。
随着英国驻明大使馆挂牌营业,其他各国都心急起来,两国建交之后,英国人可以进入中国的数量增加了十倍,拿着临时身份证明,沿海多达二十四个城市可以随便走,而且还开放进入内地的暂时居住证明,每个月增加到一万人,能够进入内地,就可以直接从厂家拿货,不必再被中间贩子剥皮,这意味着更大的利润,从英国埋进来的东西,关税也降低了三分之一,还开放英国人可以在中国内地租屋开店……
各国代表齐集北京城,要求见朱由检或是李云崖,迫切希望能够跟大明建交。
李云崖让外交部的人把他们无论是否敌对的都安排在一家宾馆里,西班牙是天主教联盟一方,对自面对新教联盟的各国,倍感压力,偏偏朱由检迟迟不肯召见他。
朱由检选中的第二个国家是瑞典,当今的瑞典十分强大,等打完三十年战争之后会更加强大,堪称北欧小霸王,目前在欧洲混战之中,瑞典是新教联盟中的主力军之一,战斗力相当强悍,就在数年前,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率军亲征,攻占慕尼黑,距离神圣罗马帝的首都维也纳不过千余里地,差一点就取得了整场战役的胜利,虽然战败,但收缩兵力以后,跟法国联手,仍然是新教阵营当中的主力国家。
对于这种又是主力,未来的威胁又不会太大的国家,朱由检按照李云崖的建议,对他十分亲近,不但送了跟英国同样丰厚的礼物以及亲笔信,还邀请瑞典国王将来有空到中国来玩。跟瑞典的贸易比跟英国更加放宽,更扩展到军事方面,打九折卖给瑞典大量的武器,既有陆军的火枪、火炮,也卖战舰给他们,一方面让他们在陆地上打得欢,将来海上力量强大了,还能遏制英国发展。
紧跟着,第三个建交的是法国,在欧洲历史上,法国一直都比较强大,不过他比较尴尬,像德国是陆权国家,陆军欧洲第一,英国是海权国家,海军欧洲第一,法国总想二者兼得,只是哪边都不行,总体上的趋势是,陆军干不过德国,海军干不过英国,当然这很多是后话。
李云崖建议朱由检,只卖军舰给法国,不卖陆军武器,以免法国独霸欧洲,让他成为海洋大国,然后去跟英国争去,朱由检都按照他说的去做,只肯卖给法国人军舰。
第四个建交的是丹麦,丹麦这些年虽然每况愈下,总被瑞典压一头,但破船还有三分钉,实力还是有的,丹麦人擅长造船,航运业和海外贸易发达,这次代表送给朱由检许多珍贵的琥珀,朱由检按照李云崖说的,只卖给他陆军武器,不卖给他海军战舰。
四个国家纷纷跟大明成功建交,外交部的宾馆大楼里还住着的西班牙跟荷兰代表着急起来,随着时间一天天地过去,始终得不到朱由检的召见,他们越发地像是热锅上的蚂蚁,花重金贿赂李云崖和外交部部长,询问其中关窍,得到的答案是:必须立即马上退出台湾岛,才有建交的可能。
第93章 联合舰队
两国代表得到朱由检的答复,立即用最快的办法给本国发信汇报,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当场下令,在台湾岛上的西班牙人立即马上全部撤走!
腓力二世做出这样的决定不奇怪,不说西班牙在欧洲战场上连战连败,不管是海军还是陆军,先后败给法国、英国、荷兰诸国,从上个世纪以来攒下的家底都快败光了,在亚洲地区西班牙也处于劣势,他们占据了被台湾,荷兰人占据了南台湾,荷兰一样封锁航线,让他必须绕大圈才能踏上中国的土地,双方在岛上打了好几年仗,西班牙所在的基隆连经台风,不但没有出息,还得需要马尼拉那边的经济供给,因此腓力二世早有撤离台湾之心。
当拿到西班牙大使带来的国书,以及腓力二世的亲笔信时候,朱由检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把国书和信反复看了好几遍:“云崖,你看这个是不是翻译搞错了?西班牙人就这么轻易地走了?经营多年的城池都不要了?”
李云崖笑着捏了捏他的脸颊:“那当然了,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咱们的国力上来了,以后很多仗都不用打,咱们的外交部你要重视起来,以后发挥的能量不会小于国防部呢。”
朱由检愤然:“西班牙如此大国,都答应了,荷兰不过弹丸小国,竟然不肯!还有葡萄牙,依附西班牙久矣,也不肯离开澳门!”
“不用生气,西班牙既然已经肯了,他们两个不答应也得答应。”
西班牙人很快撤离台湾岛,朱由检令曹变蛟派军从基隆港登陆,三个野战师沿中央山脉向南方逼近。荷兰人跟西班牙人为了争夺全部台湾岛没少打仗,这回西班牙军换成了明军,他们有点不知所措,一面派人到北京告诉朱由检,不要让明军继续向南,一面派出军队,向北阻拦明军。
朱由检命人把荷兰代表赶出北京:“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大明领土,我的军队在自家地盘上爱到哪就到哪,反而是你们应该立即马上滚出台湾岛!”
曹变蛟开始增加军队,这会不仅限于海军陆战队,用运兵船把南方战区的陆军往岛上运,一船一船,短短半个月时间就运了七万之多,加上先前三个师,总数操过十万人,从北向南,步步紧逼,曹变蛟又调动南海舰队封锁台湾南部水路。
在台湾岛上的荷兰人见大明要动真格的,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面又派人来跟明朝谈,一面加紧向欧洲传信,讲诉东方情况的艰困。
荷兰国会研究来研究去,东西方毕竟相差太远,信息传递太慢,得到的资料也太少,众多议员们对于明朝的了解,仅限于丝绸、瓷器、茶叶、铁甲战舰这些,知道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有的议员建议继续跟大明交好,放弃台湾,但也有为数不少的议员觉得荷兰人经营台湾时间日久,付出心血太多,就这样放弃实在不甘。
就在荷兰人还没有吵出一个结果的时候,大明动手了,李云崖出的主意:“咱们应该找个帮手来分摊军费,毕竟咱们现在也很困难,西北练兵用钱,东北两大舰队合围日本更是要钱,台湾岛上那些兵看着多,但大多是新招募来的,还有移民过去建成的劳工,实际上能战的还是那三万海军陆战队,现在要强行把荷兰人撵走,是有些吃力的。”
“所以,就把西班牙人也拉进来!”已经摸透李云崖逻辑的朱由检,心有灵犀地说,“一面可以让他帮忙打下台湾,一面也可以给欧洲新教联盟国家增加压力!”
“就是这样!”李云崖搂过朱由检狠狠亲一口,“吾皇越来越聪明睿智了!”
朱由检找来西班牙驻明大使说这事,很快西班牙在亚洲地区管事的将军就来了:“这事不用请示我们国王,皇帝陛下要去打荷兰人,我们都是求之不得的,我们做梦都想给那些荷兰恶棍们一些血的教训!”西班牙将军目露凶光攥紧了拳头。
就这样,明朝跟西班牙组建了一支联合舰队,明朝这边是南海舰队,以火蛟号为旗舰,共二十五艘大吨位,蒸汽动力的铁甲战舰。还有海象船坞登陆舰,海龟抢滩登陆舰,海牛装甲运兵船,海蛇滨海战斗舰,二十四艘,共四十九艘战船。
西班牙的船比较多,以一艘从大明买去的老式巡海夜叉为旗舰,两艘虎鲸护卫舰,十八艘海鲨驱逐舰为主力战舰,再加上他们自制的西班牙大帆船,火炮战船,以及仿制的大白鲨战船,共三百余艘,加入进来,接收曹变蛟指挥,合力攻台。
荷兰人不敢跟联合舰队打,把所有船都收回港口,紧急派人去找明军谈判,曹变蛟得了朱由检和李云崖的死命令:“荷兰必须立即马上离开台湾岛,否则绝无谈判的可能。”
荷兰人见打不过,只得退一步,愿意让出台湾:“但我们这些年在岛上建了城市、房屋、道路、桥梁,还指挥岛民开垦出不少荒地,总而言之算是建设了不少,大明是不是给点银子赎买?就算不赎买给点补偿也好。”
曹变蛟回复:“你们在我国土上窃居了这么多年,所捞到的好处比你付出多了何止百倍千倍?你只说开垦建设,你怎么不说你们奴役屠杀岛民的事情呢?三日之内,不答应撤走,我军将自己去取!”
57/65 首页 上一页 55 56 57 58 59 6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