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竹马王爷——余不知

时间:2017-03-15 17:28:59  作者:余不知

    先皇后与先帝同去的时候,所有人都忙着新皇登基,根本没人要记着真切的为他们哭上一次,这一次,也算补上了。

    杨念觉得鼻头渐酸,也扶着马车边缘下了车来,吹一吹寒风让自己清醒一点。

 第二章

    回去的路上,三人在马车里静坐无言,李晟像想起什么似的,摇摇椅子边的水壶,发现已经空了。杨念注意到他那个动作,立刻不好意思的看窗外。

    刚到宫门口,前来接驾的宫女就赶紧俯身行礼,贴在杨凤儿的耳边说了几句话。

    杨念料得神准,翻了个白眼,“刚吩咐完解意去给你备软垫了,跪着去罢。”

    “还得谢谢你,”杨凤儿瞪一眼杨念,“给晟儿准备姜汤了吗。”

    “送到郡王府上了,”杨念打个哈欠,朝杨凤儿挥挥手,“我明早再来看你。”

    李晟疑惑,“为什么皇嫂要跪着?”

    “你们俩哭得全京城都快听见了,总得有个人得受点责罚吧。”

    “那我……”

    “你什么你,你昨日封的郡王,今日就跪宫门?”杨念一逮着理,就不让人。

    杨凤儿刚想怪杨念说话没有分寸,李晟就直挺挺跪了下来,“皇嫂对我此恩,晟儿必不会忘。”

    他这一跪惊着了姐弟二人,他们都知道李晟心思单纯,甚至有些愚钝,要不也不会被送出宫外,但这么认真的人,在这人心诡谲的京城里确是真的难寻了。

    杨凤儿一个吸气,又要掉下眼泪。

    杨念赶紧使眼色让宫女搀着皇后进去,自己则去搀了李晟,“我的郡王爷,要跪也不是现在跪,这份心我替我姐领了。”

    李晟这才想起来,宫中耳目众多,自己这么一跪,不知又要被怎样嚼舌根,对自己,对杨凤儿皆是无益,想起舅舅回京之前的叮嘱,神色有些愧疚。

    杨念这时候一把挽过李晟的手臂,“来来来,天色已晚,先回府吧,咱们改日好好叙个旧。”

    隔了几日,杨念提着食盒,夹着棋盘就往李晟府里走。

    郡王府是前朝一位王爷的宅子,荒废了许久,这次直接赏给了李晟。没人在乎这个还没成年的小郡王,这王府除了匾额是新换的以外一切都是破破烂烂的。门口的家丁正举着扫帚够着大门上的蛛网,也没留意猫着腰刻意躲过他们溜进来的杨念。等转过身,发现杨念已经直奔后院了。

    杨念是奉姐之命,带了宫里做得新鲜花糕,来和李晟套套近乎。他早料到这片萧索,就先往打扫得干净的那点地方去。

    “诶!私闯王府的小贼!”门口的家丁朝着里院喊。

    杨念回头,心想自己这功夫还是没练到家。

    “胡闹什么?”李晟的管家赶紧制止了家丁,“这是相爷家的公子!”

    “宋喜!”杨念一下子就认出了这有些老态的家奴,这是先皇后家里的人,从李晟小时候就跟在身边,杨念也熟,毕竟总陪着自己和李晟胡闹。

    “诶,念少爷啊,”宋喜赶紧俯身,“郡王殿下说你要来叙旧,我还想着要什么时候呢。”

    杨念这才想起自己早前和李晟说过的话,不好意思道,“嘿嘿,他人呢?”

    “后院练剑呢,您顺着这路直走就到了。”

    杨念一听练剑就一阵风一样飞到后院去了,宋喜正准备接过食盒的手扑了个空,他笑笑,心想这杨公子也是没变,转身招呼厨房去做些吃食。

    杨念四肢不协调,练剑一直找不到法门,再加上家中重文轻武,也不常督促他,剑术就一直没什么进步。而李晟的天赋几乎是全集中在武艺上了,自小就没少受长辈表扬。杨念常常妒忌,所以近几年也算是努了努力,想着他日比起来怎么也不至于输的太难看。

    李晟压低重心,凭借手腕的力量持起重剑,向后一撤,弯下腰去,重剑砸在地上发出沉重的响声。

    杨念的心也跟着震了一下,这黑小子有这么大力气?

    李晟以剑做支点,连着做了几个旋子,动作行云流水,毫不拖沓,紧接着就是向前急奔,挥舞着手中重剑……

    宋喜听见后院一阵惊叫,心说不好,赶忙奔了过来,正好看见杨念双目呆滞的坐在地上,食盒里的花糕震的稀碎。

    李晟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他本以为是他军中的兄弟来探望他,还想着吓唬吓唬对方,这算是搞砸了,望向宋喜求助。

    宋喜赶忙扶起来杨念,“念少爷,您还好吧?”

    “……”杨念眨了眨眼,回了魂,“好剑啊。”

    “啊?”李晟一头雾水。

    “我说好剑啊!”杨念跳起来,情不自禁去摸李晟的那把重剑,“你怎么能练得这么好!怎么使上的劲儿啊,来,你教教我。”

    杨念比那重剑高不了多少,小手握住剑柄都很费力,李晟有点愣的捉着他的手,支支吾吾的念着口诀,教他把剑举起来。

    宋喜呼了口气,“两位小主子,厨房那边做的差不多了,先用过膳再切磋吧。”

    “好好好,李晟你可得告诉我你这是拜得哪个师傅。”杨念兴奋地牵着李晟的手,往主厅里走。

    宋喜捡起食盒,想着自己主子虽是个郡王,但在这京城里的地位其实远不如这个相爷家的嫡子,若不是杨念和李晟从小玩到大,又是好相处的人,想必这事也不好解决。宋喜心里默默佩服起先皇后的决定来。

    只是,宋喜端起那磕了一角的象牙棋盘,这可不是件能赔得起的玩意啊。

    杨念在桌上滔滔不绝的讲起自己学艺路上的艰难险阻,有一万个理由让他练不好这剑,偏偏不提自己懒得动这一件。

    李晟当然听得明白,“我是在军里试练地多了才有长进。”

    “是吧!”杨念点头,“这你总是自己练就是练不出什么来,就得有个对手。”

    “教我练剑的将军,此次也跟着回京了,”李晟说,“你无事的时候去他那坐一坐,让他指点你一下,也许就会有大进步。”

    “好啊,”杨念兴奋,“这是我家丫头做的,用得进贡的花蜜,可惜那一食盒里就这么一样还幸存。”

    李晟拿筷子夹起花糕,放嘴里嚼了嚼,甘而不甜,很是好吃。

    “我姐特意叮嘱过不能给你做得太甜,我都没让人加砂糖。”

    “谢谢凤儿姐姐这么上心了,”李晟赶紧道谢,宋喜站在他边上耳语几句,李晟又说,“你的棋盘砸坏了,我也不知赔你些什么,你看看这府里有什么贵重的就拿去罢。”

    宋喜低头,这主子说话也是直接。

    “贵重的?你这宅子,估计能算的上贵的只有你这个主子了。”

    “……”李晟想了想,“那……”

    “诶,我可不要你以身相许啊,”杨念连忙摆摆手,“你那把重剑我看着不错,方便借我玩两天吗?”

    “借你倒是没什么问题,可是那剑重近三十斤,你不容易拿得回去。”

    杨念一想你这是瞧不起我啊,当天下午就拖着重剑往家里走,直到夜色上浮才堪堪进了府。

 第三章

    后花园的凉亭里,杨凤儿拇指食指一按,轻轻取出瓜子仁放到一旁的瓷碗里。皇上轻阖着眼,随一旁的琴声用手指打着节拍。

    杨念站在亭下,用着未开刃的剑,给帝后展示展示自己的水平。他拼命着回忆看李晟舞剑的几个架势,应着急拍使力刺出一剑,剑身随他的动作抖了一抖,仿佛有了气势。

    皇上看这样子鼓了鼓掌,“念儿这剑术进步了不少啊。”

    “……”杨凤儿翻了个白眼,“皇上你可别瞎夸他了,我看这与那些作法吓人的鬼道士差不多。”

    “你总得多鼓励他啊,不然怎么再有长进。”

    “皇上说的是,”杨凤儿迎合,“解意你等他完了,给少爷递杯糖水,别累着他。”

    “我听说你和晟儿去皇陵,回来就被母后罚了?”

    杨凤儿动作迅速,沿着桌边赶忙跪下来,“臣妾坏了陵里的规矩,惊扰了先人,当罚。”

    “起身吧,”皇上伸出手,“你知道母后向来在意宫中规矩,也不是针对你。”

    杨凤儿不敢迟疑,搭上皇上的手,又重新坐回位置,“我当然知道,我位分不同,最当好好守规矩的。”

    “晟儿那边?”

    “晟儿确实长大不少,也很懂得规矩,还让我代他谢谢皇上的恩情。”

    皇上嘴边含笑,“是很懂事啊,前些日子杨统领和我讲了禁军缺人的事,我就打算让晟儿领了那个空缺。”

    杨凤儿一惊,“禁军守护整个京城,这责任是不是太大了。”

    “他带过边境上的那些兵,管理禁军那几个兵还能是问题?”皇上端起茶杯底座,“他是朕的兄弟,自然会尽心尽力。”

    杨凤儿知道自己的反应有些大,拿手绢掩饰了下自己的表情,“皇上说的也是有道理的,我只看晟儿刚回来,已忙得乱转,连他那郡王府都没收拾好。”

    “那你着几个人去替他整理整理就好了,不讲这些,念儿准备科举了?”皇上轻轻闻着茶香。

    杨凤儿看着围着一块巨石疯狂乱刺的杨念,露出担忧的神情,“他啊,就是凑热闹,大家都没有当真。”

    “你可不要这样讲,念儿是着着实实有天赋的。”

    “晟郡王到。”内侍的声音高亢。

    杨念怕献丑,赶紧停了动作,解意站在他身边连忙递上准备好久的糖水。

    李晟路过杨念,看杨念往身后藏着什么,也没去在意,向他点了个头之后就朝皇帝直接跪下请安。

    “晟儿安顿的怎么样?”皇上也没叫李晟起身,只问。

    李晟抬头,大概讲了讲自己的郡王府,说雅致的很,比军营里好得太多。

    杨念在心中腹诽,说当真是雅致,景观全是自然天成,那苔藓几乎爬满了整个花园。

    “你满意就好,”皇上笑了笑,朝向杨凤儿,“我听你说的还以为亏待了晟儿呢。”

    杨凤儿窘迫,“都是臣妾道听途说的,不是故意混淆圣听的。”

    “你最近也是,什么都很郑重似的,朕开玩笑呢。”

    杨凤儿勉强笑笑,她最近的确是揣摩不好圣意了。

    她去年落了孩子,身体还没痊愈,就被太后逼着给皇上选秀。那时候哭肿了的眼睛只是能看清递上来的画像里的影,她没力气指,索性全部都批了。

    宫里一下子就热闹起来,变成了太后想要的人丁兴旺的样子。

    平时最爱和皇上一起逛的那条碎石路多了几抹扎眼的颜色,搔首弄姿的样子让她觉得没来由的羞耻,只得绕道;夏日里她本是最爱在御花园里听着蝉鸣来阵小憩,也因为蝉鸣中混着莺声燕语而觉得刺耳,让她放弃;后来她发现即使成天躲在自己的寝宫也逃不过每日没完没了的行礼和琐事,便常常称病,把事务全交给了她那闲不住的姑母,只招杨念来解闷。

    她的计划实在成功,越来越清净了,原本还经常来陪伴她的皇上也很识相的半月才问她一次。她随遇而安,既然自己太后眼里是生不出来的废女人,那就老老实实做个贤惠的好皇后吧。她甚至劝着皇上去那些新纳进宫的秀女住处去,她越来越不会难过,越来越放的下了。

    杨凤儿侧头看着皇上的侧脸,想,我把你推得远了些,你还真的远了那么多。

    “谢主隆恩。”李晟磕头,接受了禁军次统领的职位。说是个统领,但这算是禁军基层的位置,管的人只有天天换防巡逻的一队不过十余人,这对一个刚下沙场的将军实在大材小用的很。

    杨凤儿十分欣赏李晟这份逆来顺受,想让杨念多和他亲近一下,“晟儿,我听念儿说你的剑术十分了得啊,不如收我们念儿做个徒弟。”

    李晟愣了一下,推辞,“我也只是略通门路,还不到可以教人的地步。这次和我们一起回朝的任勉将军是使剑的好手,常指导我,皇嫂若是愿意,我可以做个顺水人情,把杨念介绍给他做徒弟。”

    “好啊,”这回是皇上答,“朕小时候也听过任将军的名声,杨念,你还不快谢谢晟儿。”

    杨念心想,你们夫妻俩是打算合着伙卖我啊,谁问过我的意见了,但他当然不敢说,只低着头向李晟行礼道,“有劳郡王了。”

    杨凤儿看盛瓜子仁的小碗满了,便招呼来解意,“在核桃酥上多撒点。”

    “你倒是会吃,”皇上笑,“也快到午膳时候了,咱们一起,等糕点熟了,你们再出宫,一人好带上点。”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