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微红着脸看着他,嘴里问着路,头上飞快跑过一长串问题:『好想让他上我的直播怎么办?怎么会有人长得这么好看?可以要电话号码吗?要微信好像也不太好?怎么跟他多说几句话?……』
文灏对此已经习以为常,表情未变地扮演好一个路人的角色。这具皮囊对人类,尤其是女性人类的冲击力超过了他的预计,他不会刻意拿一个幻化出来的形象去做什么事,但也明白自己客观上享受了不少颜值便利,与人交往要更注意分寸。
见他指完路就不再说话,姑娘晃了两下肩膀,还是没能问出心里的问题,胡乱找话地扔下一句“你去做直播肯定特别多人喜欢”,然后才揣着一颗乱跳的心像颗弹珠一样弹走了。
直播?文灏脑中那根老蜡烛亮了。
他有如山如海、从古至今的知识储备,却没有相应的生活经验来灵活运用这些储备,遇到具体问题才会针对性地搜索相关内容,有时还会因搜索出来的结果太多而不知道该怎么选择。
“怎么挣钱”就是个结果太多的问题。钻空子、破坏市场规律的事不能做,需要文凭、证书的事不适合做,占用时间太多的事不方便做,结款周期长的事来不及做。选来选去,就他刚到人类城市时蹲马路牙子上想的街头表演最符合条件。
但街头表演也涉及一系列问题,最主要的,人类都爱面子,应安年和乐乐知道了,会不会觉得丢脸,他也不想事先告诉他们为什么想挣钱。
这个“问路”的姑娘给了他提醒,现代人已经不流行街头表演了,改线上表演了,时间方式都灵活得多。
想到就做。文灏加快脚步走到罗梁停车的地方,在车上就开始研究各直播平台,很快选定了“来钱直播”,就一个原因:打赏日结。其他平台款项月结,那时节都过完了。
“来钱直播”主打投资理财就业相关,口号是让主播挣钱,也让观众挣钱,有各种各样的“教学”直播,但同时也涵盖生活文娱体育游戏等板块。文灏觉得自己的定位和这个直播平台是契合的——自己是老师,“来钱”主推“教学”;自己是幼儿园老师,“来钱”上不缺想赚钱为孩子提供更好教育的家长。
是的,做直播,文灏还是准备当一个幼儿园老师,提供价值、创造乐趣、挣钱钱三不误。
晚上九点多,乐乐睡着后,文灏进入房间,注册好账号,熟悉下操作,架好手机,开始了ID为“幼儿园文老师”的直播。
一两分钟后,陆续有人点进他的直播间,当人数达到十五,文灏站开位置,开口:“大家好,我是一名幼儿园老师,今天跟大家分享怎么教小朋友背诗。”
第一次直播不能太枯燥,何况纯粹说教是最低效的教学方式,文灏准备的开场秀是“活力背诗法。”
这是金贝在用的教孩子们学简单古诗的方法,结合动作、声音,让小朋友手、口、脑并用,记住并浅层理解古诗,同时锻炼口头和肢体表达。文灏觉得有趣又有用,放在家庭里还能增加孩子和大人的互动,作为开场很合适。不过金贝里那些舞蹈一样的动作都是老师们的创作,直接拿到外面来用不太好,文灏特意自己设计了几组动作。
他站得远,没看清评论区里那些留言不是观众的问好,而是……
[幼儿园老师?这真不是明星?]
[同问,真不是明星?]
[以为会看到萌萌哒小朋友,结果是那么帅的老师!]
[冲着头像的棉花糖点进来的,不想看网红脸和讲股票的秃头大叔,没想到运气那么好]
……
文灏简单介绍了“活力背诗法”,按计划表演了一遍《春晓》。
“春眠不觉晓”,长发青年双手划了个圈,收回颊边偏头“入眠”;“处处闻啼鸟”,双手比作翅膀在空中“飞过”;“夜来风雨声”,手臂起伏如风吹雨落;“花落知多少”,食指轻晃,定格在太阳穴处。
[天呐,这个声音!!!]
[老师你是怎么把那么傻的动作做得那么迷人的?]
[从不知道这首诗那么美]
[我学的肯定不是同一首《春晓》]
[长发!美颜!声音!手指!猝及不防萌点全中!]
[刚来就看到美人,他在做什么?]
[同刚来,不管在做什么,冲这颜先打赏]
……
直播间里的人数在增加,评论数也直线上升,文灏做完一轮“教学分享”,走近看评论。
随着距离的拉近,他的脸也清晰地出现在了镜头里,评论区静止了两秒,然后更快地向上滚动。
[我不关心你是不是老师了,你是不是真人?]
[刚才有种被甩到外太空又拉回来的晕眩感]
[关注!主播我跟定你了!]
[妈妈,快来看男神!]
……
文灏有些困惑,这些人的关注点都偏了,语气也不像是家长。
“你们不是家长吗?是不是进错直播间了?请看看直播介绍。”他问道。
文灏给直播间取了个中规中矩的名字,叫“宝贝成长路”,今天的直播主题是“幼儿园老师教小朋友背诗”,以为进来的观众大部分都会是几岁孩子的家长。
实际上,在直播网,名字并不能代表什么,大学生表演唱歌跳舞、学校老师直播打游戏的多了去了,“幼儿园老师教小朋友背诗”也可能是个搞笑直播啊,有闲心去看一个新主播的还是以年轻人为主。
在观众们眼中,俊逸非凡的男子轻启朱唇,眉头微蹙,眼带疑惑,以乐器般动听的声音,问他们是不是进错直播间了,好像要把他们赶出去,或者因为没有家长而停掉直播,那答案还用说吗?
[没进错,绝对没进错!]
[就是来看老师你的]
[我也需要学习]
[我喜欢背诗]
[记忆力不好,要提升,求教老师]
……
要学习啊。虽然跟开始想的不一样,但本质上没有区别。不过对象变了,内容也要调整。
“方便告诉我年龄吗?”文灏又问。
[18!]
[我17]
[宝宝才16岁]
[不好意思,比你们都小,14岁哈哈]
……
文灏经常看的都是资源型、问答型的网站,社交平台上那些介于日常吐槽和诚意分享之间的公开信息他虽然能连接,但并不了解,实在太碎片化了,而且很多网络用语都限定在一个圈子内,对圈子外的人天然有种阻隔。他的网络文化等级刚到学会用表情包的程度,去考试肯定是要不及格的。看到评论里的答案,他真心把观众们当成了中学生。
“既然这样,那我们就来背中学的必备篇目吧,先来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中学生需要的就不是幼儿园小朋友那种浅显的记忆了,那些诗词也不适合做幼稚化的表演,文灏没有再拉远镜头,认认真真、带着感情地念诗,并引用大家之言做简评,偶尔还会提到“这是必考点”,“这句在填空题中出现的比率很高”。
从岑参到李白,从《西江月》到《赤壁怀古》,一个化身中学语文辅导老师的幼儿园老师,和一群越来越多的伪中学生,一起认真地学习了一个半小时。
文灏教得全神贯注,“学生”们的注意力开始还分散在他的容貌、神态、音质上,渐渐就全部投入他用声音构建的诗词世界,夜望星辰,江边怀古,寒鼓声里思报国。
除了新进来的人会在评论区发出感叹,大家都安静下来,不自觉地真的学起来。
这个文老师那么年轻,语言却那么有感染力,无论是诗词本身,还是诗词里蕴含的情感、背后的历史都如解渴之水顺利流进听者心中。他不需要停顿,也不需要思考,好像这些内容就长在他脑中,与他融为了一体。当他的朗诵和解析告一段落,听众才惊觉他说的内容自己竟然完全记住了,仿佛他的声音拥有魔力。
这并不是他们的错觉,文灏的声音确实有“魔力”。
大家诗词是文化瑰宝,是历史上最有才华的一类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这样具有充足分量的内容经由文灏这个本就代表求知和分享的存在传导出来,其效果不是S+1,而是S的平方。
这也是文灏愿意采用这种近似于“静止”的方式直播的原因,不能给别人带去乐趣,也一定要有价值,不然就成了浪费双方的时间,纯粹用皮相换钱了,明星们还要表演呢。
直到他宣布“今天就到这里了”,评论区才陡然活了过来。
[别走,没听够!]
[老师我还想继续学习!]
[居然忘了打赏,怎么可以?!]
[这是我看直播最认真的一次]
[没错了,文老师你就是我的新男神!]
……
金灿灿的视效很快淹没了直播间,那是观众在投打赏。
等文灏退出直播一看,不到三百的观众,居然打赏了两千多!
这怎么行?他们都还是中学生呢!
第17章
不像其他直播平台把打赏设置成礼物,以棒棒糖、香槟、高跟鞋、跑车等虚拟物品来代表不同额度的“平台币”,每种礼物对应的“平台币”通常还要去掉一到两个零才能得到人民币价值,“来钱直播”的打赏系统设计得十分赤裸。
打赏按钮是一个金元宝,点开来只有五个数字选项,0.1、1、10、100和1000,单位全部是“元”,再往上,用户可以选择重复打赏,或自行填写大于1000的打赏额度。除了金钱打赏,其他不要钱的诸如鲜花、爱心通通没有。这意思就是你要么送钱,要么什么都别送,非常刺激人。曾经有土豪观众连续一周每天给喜欢的主播送六位数的打赏,看得人眼热。
因为这个设计,“来钱直播”被称为最具铜臭味直播平台,但这并不影响这个直播网中的后来者快速发展,聚集起一大批在金融、娱乐等领域活跃的有钱且愿意花钱的用户。
可就是这样一个金钱至上的直播平台,却还有另外两个同样被同行嘲笑为脑子有坑的设计:“关闭打赏”和“打赏限额”。
会到“来钱”这种风格的直播平台注册的主播谁不是冲着钱来的?哪个冲着钱来的主播会给自己设置“打赏限额”?何况平台要靠打赏抽成来盈利,这是嫌自己挣太多?
像是为了证明这确实是智商从门缝里流走后做的策划,“来钱”开通至今,从没有人用过这两个功能。
但今天,今天——当初坚持上线这两个功能的产品经理在心里深深记下这个日子——有一个主播接连使用了两项设置!不是点错!他真的使用了两项设置,并且开始了新的直播!
产品经理怀着感激和好奇摸进了这位主播的主页,这好奇里也有那么一点“看看是哪个傻X和我傻X到了同一个频道”的意思——在长时间的打击下,他已经怀疑自己真的是在犯傻了。
晚上九点半,文灏按昨天因“学生”们的强势挽留而约定的时间打开直播,直播间的人数已经上千,还在持续上升中。
他知道自己辅导的效果,那些学生听了觉得好,邀请同学同来,达到这个人数并不奇怪。不过他昨天已经见识到“误入”的概率有多高,还是决定问一下。
“大家好,我是幼儿园文老师,这不是个称号,我真的是幼儿园老师,但辅导其他学段的功课还是可以的。今天来的都是学生吗?不是的话可能会浪费你的时间哦。”
评论区已经刷了一波对他全方位的赞美,还有对昨天的学习成果的惊叹。
[今早起来发现昨晚学的一个字都没忘,学渣感动哭了( ╥ω╥)]
[简直像吃了记忆面包]
[我已经不是我了,我已经在知识的洗涤下升华了!]
[昨晚不想睡,今天睁眼就起了,从没想过有这么爱学习的一天]
[文老师赐我力量]
[文老师赐我力量!]
……
听到他的问题,大家纷纷默契地回答“是是”、“是学生”,也有新来的表示“不是”,这样的回答刚出现几句,马上有人发出[!!新来的请先看第一次直播回放!!],重复的感叹号表达了TA的急切,只恨“来钱”的评论没有加大高亮功能。
[!!新来的请先看第一次直播回放!!]
[!!新来的请先看第一次直播回放!!]
这句话很快就排起队来,穿插其中的是另一个队形。
[看过,懂]
[看过,懂]
……
这些“看过,懂”的人基本都来自微博。文灏不知道,昨天的直播结束后,有人在微博贴了一张直播截图,上面只有他的微笑瞬间,配文:你们会求我的。
这个博主只有一百多关注数,这条微博却在第二天晚上前被转了一千多次。在各种花式求指路的评论之后,博主贴出了文灏第一次直播的视频地址,循路而来的人早就等着他再次出现。
此刻,帅绝人寰的文老师诚恳地谢过老观众的提醒,补充道:“对的,新来的朋友可以去看下上一次的回放,了解一下这个直播间的定位和内容。”
这以后,每有不知就里的新观众发言,[!!新来的请先看第一次直播回放!!]这句话就会出现,老观众们自发地当起了场控,暗暗结成“坑主播联盟”。被提醒的人要么就去看回放,要么就留下来安静了解情况,但在这之后,他们无一例外地默默加入了“联盟”。
知识储备碾压所有人的文老师没想到他在直播之初就被贴上了“傻白甜”的标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发现他的很多“学生”已经离开中学或大学校园多年。
当他发现时,这已经不重要,他们在他这里找回了学习的状态才是最重要的事实,而那些人早已心甘情愿地尊称他:老师。
回到现在,大部分观众都是学生,文灏就还是针对学生们继续开场解说:“直播主题我改成了‘学习内容记忆辅导’,想通过直播的方式把知识讲深入是不现实的,也做不到针对性辅导,因此在这里只带着大家记忆一些基础性的内容,同学们的重心一定要放在认真听课和自行学习上,基础学得扎实、记忆力不错的同学就没必要看我的直播了。”
有人问:[直播间名字怎么没改啊?]
“需要改吗?所有学生都是父母师长的宝贝,都还在成长阶段,‘宝贝成长路’这个名字有问题吗?”文老师问。
[没问题没问题,我们都是你的宝贝~]
[是我们是你的宝宝,你是我们的宝贝!]
[我们是你的宝宝,你是我们的宝贝!]
10/58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