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古代生活记事——曲水临江

时间:2017-03-19 17:52:28  作者:曲水临江

  英钰从弟弟那边过来,不知怎的绕到了这里。这会儿听了秦嘉泽的话,看看厨房觉得自己确实帮不上忙。最后只得退了出来。
  英钰一走,秦嘉泽就开始准备做菜,蒸的蒸,炒的吵。不过一刻多钟,红烧肉就开始放在瓦罐里,小火慢炖收汁儿。秦嘉泽开始准备准备给豆腐填馅儿。
  一旁的刘叔,犹豫许久才开口道,“少爷,刚才那位是个哥儿吧?”
  秦嘉泽看了一眼刘叔,说道,“是啊,怎么了?”
  刘叔得到肯定,继续说道,“少爷,您别嫌我多嘴。您对人家是有意吗?您这请人到家里来,还亲自下厨。若是无意,这怕是对您和那位公子都不太好。”
  刘叔看的出来,那个哥儿家里肯定非富即贵。就是这样才更不好,这要是被人传出去说嘴,到时候两家就难做了。
  秦嘉泽摆好最后一块豆腐,这才叹气道,这该死的封建社会啊。交个朋友,都得小心翼翼,请朋友吃饭,单独相处,都是错啊!看来自己还是太大意了,万一被人乱说,确实影响不好。
  想到这儿,秦嘉泽严肃起来,对刘叔叮嘱道,“刘叔,我们就是普通朋友,今天我做的是欠妥当了。这件事你不要往外说,谁也不行。若是有人问起,你就说是我带着亲戚家的孩子和弟弟们出来跑马。中午在这里吃顿饭,歇歇脚。记住了吗?绝不能让他们胡言乱语。你记住了!”
  刘叔一看少爷的脸色和警告,就知道自己多嘴了。少爷平日对下人最和气,可再和气,那也是主家少爷。忙诚惶诚恐的回道,“少爷。我记住了。跟街坊四邻也会这么说,一定不让人传出闲话来。”
  “好了,你记住了就好。去把青芽菜洗了,我来做素菜。”秦嘉泽说完,开始继续做菜。
  豆腐翻到一半,秦嘉泽叹着气,想到刘叔刚才的话,忽然没了做菜的兴致。


第34章 聊天
  一盘红烧肉,一盘酿豆腐,凉拌的青芽菜和黑木耳,再加上紫菜蛋花汤。另外还有专门给三个小孩子准备的牛奶鸡蛋羹,一桌不错的家常菜就准备好了。
  “哇,太好了。哥哥,可以吃了吗?”早早等着桌子前的秦嘉然,双眼紧盯着盘子里的红烧肉,俩眼发亮一副按捺不住的神情。
  不大的圆桌英钰和三个孩子围坐在一起,三个孩子跑闹了一上午,早就饿的不行了。这会儿全都拿亮晶晶的眼神看着秦嘉泽,秦嘉泽把最后一道鸡蛋羹放到桌子上,然后挨着弟弟坐下。笑着说道,“好啦,可以吃了。不要着急,先请客人动筷子。”说着秦嘉泽伸手示意英钰,“来,尝尝看味道如何?”
  英钰也不推脱,选了孩子们一直讨论的红烧肉,肉块切得不大,入口酥软,肥而不腻,咸香满口。英钰没想到这看着肥腻的肉块,入口这么好吃。这个菜连王府的厨子也没做过,味道上佳,实在难得。
  秦嘉泽挨个给小家伙们盛好汤,一人一小碗牛奶鸡蛋羹。看到英钰夹了第二块儿,就知道自己这菜还是合胃口的。
  英钰吃了两块,方才说道,“没想到你的手艺这么好,这两道菜王府和京城的厨子也没做过,是你自己琢磨出来的吗?”
  秦嘉泽闻言,笑道,“你觉得好吃就多吃点,不过这两道菜可不是我想出来的,是跟旁人学来的。你若是喜欢,我把菜谱写给下来,你回去可以让王府的厨子学一学,他们的手艺一定比我好。”
  “哥哥,真的很好吃啊,我喜欢这个豆腐。让王府的厨子学了,做着吃好不好?”英杰尝过了小哥哥嘉然积极推荐的红烧肉,感觉一般。却爱上了看着卖相一般的酿豆腐,这才说想要以后常常吃到。
  英钰原本不想答应,毕竟这时候菜谱也是各家秘方,不会轻易给人。听到弟弟这么喜欢,犹豫一下还是答应下来。
  秦嘉泽见了感叹道,这时候菜谱应该还是很值钱的。这此时的厨师见识远远比不上现代的水平,毕竟社会生产水平落后,沟通不便,比不得上辈子厨艺界百花齐放的壮观场景。
  或许自己可以多想出几道菜谱来,换点银子做本金,是该打算一下赚钱的事情了。伯府的银子可不是自己的银子,还是自己赚钱花比较舒坦。
  一顿饭吃的宾主尽欢,三个孩子吃的也非常开心,这让掌勺的秦嘉泽非常满足。毕竟下厨的人,最开心的就是自己做出的饭菜受人喜欢。
  不过秦嘉泽没想到的是,英钰最喜欢的居然几个小家伙到最后没动过,靠他们两人解决的甜味牛奶鸡蛋羹。秦嘉泽心下觉得,面上冷清淡然的英钰喜欢甜品,无端的让人觉得,这人原来这么可爱的想法来。
  夏日的中午,外头日光正烈。秦嘉泽和英钰自然不会选在这个时候回城。午饭之后,五个人一起坐在小厅里,摆上两盘水果,坐着消食。
  秦嘉泽和英钰闲刚刚聊几句,就发现三个孩子已经开始打盹了。秦嘉泽抱起已经睡着的得弟弟嘉然,招呼还算清醒的嘉欣。带着抱着弟弟的英钰,把孩子们放到房间去睡,吩咐好下人守着。
  秦嘉泽等着三个小家伙都睡着了,才回身问道,“英钰,你要不要休息一会儿?”
  英钰低头略想一下,在这里休息怕是不太合适。便摇头道,“不了,你若是困了,就去睡一会儿。我在小厅坐坐就好。”
  秦嘉泽自然不能把客人扔在这里,自己跑去睡觉。就建议道,“我们去书房坐坐吧。认识这么多年,我们两个居然没有面对面好好聊过天,机会难得,一起坐下聊聊吧。”
  英钰听完也轻笑起来,“说来也是。我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你比英杰年级还小,算来竟然有十几年了。当年绑架的事情,我都没有当面谢过你。”
  “都过去那么久了,还提它干什么?当时我也不过是自救而已。若是没有当年的事情,你我恐怕也没机会做朋友。走吧,我们去书房。”秦嘉泽提起当年的事情,觉得也是两个人的缘分。虽然这缘分太危险了点儿!
  秦嘉泽中午被刘叔一提醒,才发觉以两人的年纪,确实容易引人误会。俩人进了书房,秦嘉泽也不敢关上房门,还请英钰的侍从守在门口。
  秦嘉泽也大大方方的对英钰说道,“今日多亏有人提醒,才发觉你我竟然也到了能成婚的年纪。比不得小时候自在,想单独一起坐坐,竟然也得有人做个见证了。”说完自己都忍不住笑出来。
  英钰对秦嘉泽的爽快和直白有些惊讶,不过这样明明白白说出来,相处起来更自在。“是啊,不知不觉,你我都到这个年纪了。”
  秦嘉泽搬过一把椅子,与英钰隔着书案坐下。“哈哈,听你这口气好像自己一把年纪似的。不提这个了,我现在是能拖一年是一年,还没有成婚的打算。对了,本朝律法允许哥儿为官,就是不知道朝廷上真的有哥儿为官吗?”
  英钰翻着手边的刚看过的游记,回道,“本朝律法明文记载,允许哥儿为官,与寻常男子同例。只不过实际上,没有哥儿在朝为官。前朝伊始还有哥儿,科举及第,入朝为官,甚至沙场上也有哥儿一席之地。
  只不过风气渐变,世人对哥儿要求越来越严苛,甚至与女子等同。倒不是看不起女子,只是说哥儿和女子一样,渐渐被关在后院方寸之地,围墙之内,难有作为。也只有内宫之中,哥儿还能做有品级的侍官。”
  秦嘉泽看过律书,原以为现实里会有几个个例,没想到现实远比自己想的残酷的多。“世人的看法和礼教的约束,远比律法来的严苛。把哥儿关在后院,实在是太不公平。这也是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许多哥儿比爷们儿有才华,能干的多。”
  “你竟然会这么想,倒是与时下男子看法不同。很多爷儿见不得哥儿比他们能干,宁愿把他们关在围墙之内,也不愿让哥儿去挑战他们的威严。”提到这里,英钰的语气有些冷漠。
  秦嘉泽觉得这种想法很普遍,就像现代社会,女人能干仿佛就会伤了男人的自尊。所以才有那么多强势能干的女人,感情不顺。在封建背景之下,爷儿的自尊和掌控欲被无限放大,这种想法就更是根深蒂固,难以动摇了。
  不过对于有一个强势能干姐姐的秦嘉泽来说,倒不喜欢这种看法。每个人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取得最大成就,这是本能也是必然。当然有条件的可以自由选择。这跟是男是女或者哥儿,没有多大关系。
  秦嘉泽不排斥女人或者哥儿,比自己能干。谁让他曾经有个能干的姐姐,现在有个能干的阿爸呢!
  秦嘉泽反倒更佩服这种人,因为他们在劣势的条件和背景之下,付出了无数的辛劳,才能取得成就。无论从心性和能力上,他们都十分出色,值得敬佩。
  秦嘉泽听出英钰的不以为然,“我这么想很奇怪吗?眼下风气如此,不代表我也会这么想。唯才是用,能者居之,这才是真正的用人之道,当然也得看人品如何!听你的意思,你是有意为官吗?”
  英钰抬头看了一眼秦嘉泽,对他的平静感到意外,“你为什么会这么想?你不觉得我有这种想法不对吗?”
  秦嘉泽轻皱着眉头道,“为什么奇怪?更没有什么不对。只要当今圣上,不是绝对反对哥儿为官,律法上也清清楚楚的写着。你不缺才干,不缺地位,只要有机会,一定能有一番作为。何况定阳王府,也需要你扛起这副担子。
  只要你想,我就一定支持。虽然我没什么权柄,只能在精神上支持一下了。你不嫌弃就好!说不定,到时候我还会大树底下好乘凉,靠你帮扶呢!哈哈!”
  英钰知道这只是玩笑之语,嘴角忍不住翘了起来,“好,到时候你尽管来找我,一定赏你口饭吃!”
  说到这儿,俩人不禁大笑起来,仿佛有种无言的默契。
  “皇上已经下旨封我为郡公,过阵子,我会和永宁伯共平海上匪患。虽说还没有具体官职,不过要干什么倒是知道了。”英钰放松的靠在椅背上,说起了自己的安排。
  “这样告诉我,没关系吗?”秦嘉泽对英钰的坦白,有些意外。
  “这不是什么隐秘的事情,该知道的都已经知道了。再说了,你会告诉别人吗?”英钰自信的发问道。
  “哎,你说的对,谢谢你的信任。无论是平匪患,还是建水军,开海禁,都不是简单的事情。你和舅公要多加小心啊!”秦嘉泽上辈子历史学的不错。看舅公前些年的准备,若不是有北疆大战,说不定匪患已平,水师也有个影子了。想也知道朝廷准备干什么。
  “你竟然如此敏锐,知道皇伯父的目的。比朝中某些人明白的多。”英钰与秦嘉泽书信来往两年多,对他不喜朝政的习惯很了解,却不知道他对朝政如此敏锐,“你参加科举,以后有什么打算?有意为官吗?”


第35章 志向
  谈到今后的志向,秦嘉泽轻轻拨弄着桌案上的竹制得镇尺。沉吟片刻才说道,“我考科举,说来只是为求一个功名罢了,并无意为官。虽说依照秦家现在的家室,入朝为官自是应该的。可惜我没这个本事,也没这个心思。
  文武我都不出色,心机手段也比旁人差上三分。官场险恶,不是我能应付的了的。况且我继续考下去,算起来正赶上朝中势力交替之际,太危险了。有舅公在,我和爹爹做官,都是现成的靶子。”
  秦嘉泽这话,说的意有所指,含而不漏。英钰瞬间就明白了,他话里的意思。的确皇伯父年纪渐老,年长的皇子背后各有依仗,京城乱局已经初现端倪。
  永宁伯手中有兵权,北疆沿海都能使得上劲儿,自然被诸位皇子看着眼里,想拼命拉拢。可是永宁伯在朝中没有任何掣肘,是绝对的纯臣。
  秦家人近期为官,若不是聪明玲珑的人,很容易被陷进去,卷进京里的漩涡里。虽说秦家父子都不从政,是有些因噎废食的下策,但绝对是最安全的了。
  英钰面上不显,心里却感慨道,秦家如此也好。与王府的打算相同,不涉入皇子争斗,可以放心交好。等朝中局势明朗,储君之位有了定数。秦家两个小儿也正是好年纪,如果有天分,必有所成,那时再入朝也来得及。
  秦嘉泽自然不知英钰心中所想,不过他提到京城的局势,也是有意为之。也不算试探,而是间接表明舅公永宁伯的立场。秦嘉泽不喜欢政治,但好歹学了那么多历史,又不是真的小白,对皇权更迭的残酷也知道一二。
  父亲秦文礼进士及第之后,为何舅公轻易就答应父亲不入官场。一来是父亲性格的确不合适,舅公疼爱小辈,不欲强求。二来也是不想让秦家卷入这场风波。
  否则上次舅公离家前,就不会千叮万嘱阿爸和爹爹,不可轻易与人结交,不可收重礼。而自己的婚事,更是要事先说明,让他看过,与朝中没有牵扯才行。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真正知道局势危急,行事必须谨慎小心。
  秦嘉泽又继续说道,“至于功名,就像一块敲门砖,一个招牌,无论打算做什么,有功名在身,总比白身要容易得多。再者有个功名,至少证明我不是个纨绔子弟不是?哈哈!”
  秦嘉泽不避讳谈到自己的不足,他最大的优点就是有自知之明了。
  英钰听完就笑起来道,“照你这么说,你岂不是一无是处了!难不成你要学令尊,为人师长,钻研经史子集,做个儒者学士。”
  秦嘉泽闻言摇摇头道,“非也,非也。我读书不如父亲,也不爱经史子集,不擅吟诗作对、写文作赋。我的志向若是让父亲和学院的先生知道了,说不定要被他们,骂一句不务正业,离经叛道。呵呵,实在不知爹知道了,会是什么脸色?”
  听他这么说,英钰也好奇秦嘉泽有什么想法,能让师长有如此想法,“你只管说来听听,到底想干什么?”
  秦嘉泽也不再卖关子,直接说道,“往近了说,至少我也得考个举人回来。至于进士及第,我怕是力不能及,到时姑且一试吧!
  我自己想做的是写小说,也可以说是话本。不过与现在坊间流传的话本有所不同。我称之为小说,正所谓‘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浅识小道’。
  连先贤都这么评价‘小说’,时下的文人儒者,皆不重视此道,甚至看轻它,认为小说非文人钻研之道。所以我才说师长们,恐怕是极不赞同我以此为业,更免不了要斥责我,认为我荒废正途。”
  听到这里,英钰也微微皱眉,说道,“你真的打算今后以此为业吗?倒不是我和文人雅士一样,看不起小说之流。只是写书撰文,恐怕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这又与文人们倡导的正道不同,你也会很辛苦吧!”
  秦嘉泽点点头,“的确,什么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长久的积累。我想着这一辈子我能有一本书能流传后世,就是最大的荣幸了。
  再者,具体来说,我想编一本初级常用字字典。就是比‘字书’和‘辞源’更简便具体的训诂(用通俗的话解释字意)之书。
  我才学能力有限,初步打算收录三到五千的常用字,按照新颖的方式编录。光这样就足够我花费几年时间了,到时候还得请儒者验证,也不知可不可行。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