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贵若没有做出伤害谢二娘的事情,顺娘不会那么快原谅谢乙夫妻,心里始终有个结,面对谢二娘时,也难以恢复到以前那样,宠她爱她。
“你的脚今日好些没?来,让我看一看。”顺娘去拿了药酒来,端了根凳子坐在了谢二娘面前。
谢二娘说:“还有一些疼,今日冯小娘子来,我让杏儿带她到底下坐着,我跳着下的楼。还有,那个御用的祛疤药我扔了……”
顺娘闻言却问她扔哪里去了,那么好的药为什么要扔。
谢二娘期期艾艾地道:“今日杏儿过来,我让她拿出去扔了,不晓得她扔哪儿了。我想过了,用那御药顶多好得快些,用你给我买的药虽慢些,可终究是能好的。顺娘,是我没见过世面,见了一瓶子御药就稀奇,我以后都不这样了……”
顺娘听完撇撇嘴:“何必呢?你呀……”
她不晓得该怎么说谢二娘了,不过,她心里此刻还是欢喜的。
因为在顺娘看来,谢二娘不只是丢掉一瓶子御药,她丢掉的是很多人都会有的虚荣心,她明白了什么对她来说是更重要的,她想要保有的东西。
“来把袜子脱了,脚放我腿上,好,就这样……”顺娘一边说一边倒了药酒在手上,替谢二娘揉搓已经消了一些肿的脚腕。
谢二娘看到顺娘的脸色明显和缓了许多,忍不住翘起了唇角,跟顺娘唠起了别的事情。
比如说开封府尹要是传自己上堂去她该咋办。
那么大的官,她见了也会害怕。
顺娘道:“别怕,我会陪你一起去。如今我可不敢让你一个人出去了,嫂嫂跟我说呢,说等到你‘生娃’之前都不能出去了。你得平平安安的在家,到时候平平安安‘生下’孩儿来……”
一听到这话,谢二娘一下子就乐开了花,她深深吸口气,然后问顺娘:“你不怪我了么?你的气消了么?你还愿意跟我养孩儿,一起过日子么?”
顺娘道:“我从来就没想过换娘子,即便发气,即便小心眼儿。有时候我烦了,我累了,你让我自己呆着,缓过去就好了。有些事情急不得,好比一句话,心静自然凉,有些事情搁一搁,要不了多久,自然也就过去了,有些人……”
她住了嘴,专心专意地替谢二娘搓脚腕,将那些淤青揉散开……
谢二娘坐在顺娘跟前,耳朵尖,她听到顺娘说到“有些人”时没往下说了,就猜测顺娘是不是会说有些人搁一搁,也会过去了呢?
要是的话,那个人是不是说的宋玉姐?
她又想,宋玉姐要是晓得了宋贵被请去了开封府衙,她以后会不会还那么理直气壮地到喜家来,还会不会对自己怀着那么深的恨意呢?
宋玉姐就像是冯珍给自己的那一瓶子御药一样吗?好是好,但终究不合适,所以得扔了?
不管宋玉姐怎样,谢二娘觉得顺娘心里要是真把宋玉姐搁一边儿了,以后就会全心全意跟自己,还有两人将要抱养的孩子过日子了。
一想到这个,谢二娘满心欢喜。
顺娘替谢二娘用药酒揉了脚腕,去洗了手吹灯上床,刚钻进被窝,谢二娘又挪过来了,八脚章鱼一样抱着她,然后小小声地腼腆地问:“你累不累……”
“……再累都想。”顺娘接话道,噗嗤一声笑了,手探入了谢二娘的中衣,“你这淫娃……”
……
宋贵在开封府衙被羁押了十几日,后又被打了二十杖,被宋家人抬了回去。
曹侍郎晓得了此事,差点儿把宋贵赶出曹府,还是曹绮红去替他求了情,曹侍郎才让他留了下来,只是他的大管家的职务被撸了,成为了曹府普通的管事。
宋玉姐对于她哥跟她娘合谋去做的一出“蠢事”无比头痛,埋怨他们是在害自己,跟当初那谢乙夫妻做的阴损事害了自己的姻缘一样。她说,这下子自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喜顺一定会怀疑她参与其中。她呢,即便去与喜顺说明自己没有参与到劫持谢二娘的事情里面,喜顺也信了,但以后她还有脸去喜家吗?而且这件事还闹到了开封府衙,这让知道的人会怎么想她,她要是再去找人家喜顺,怕是要被人戳脊梁骨。
从前谢乙夫妻阴自己,现在自己的大哥派人害谢二娘,两边这下子扯平了,两不相欠了。
宋玉姐的娘文氏还说那谢二娘运气太好,竟然有禁军的斥候去帮忙找她,否则的话,一切都会像她跟儿子谋算的那样,让谢家一家人都倒霉,谢二娘名声受损,肯定是跟喜顺过不下去的。
“这大概就叫做报应罢……”宋玉姐垂头丧气道,“此事到此为止,你们千万不要再心怀怨恨,再搅合进来。我也不怪你们弄砸了此事,只当是我跟喜顺无缘……”
宋贵后来跟他娘说,没想到谢二娘竟然攀上了冯家的关系,她是碰不得了,心里再不心甘情愿,这事情也只能撒手不管了。
于是,没过多久,谢乙夫妻发现隔壁的肉铺关了门,那个姓马的屠户带着他的人离开了杨柳镇,铺子也被卖给了镇上另一个做米面买卖的人。这着实让谢乙夫妻大喜过望,吴氏提前进了城去看望女儿谢二娘,并告诉了她这个好消息。
谢二娘其时已经有五个月的“身孕”了,听了她娘的话,别提多高兴了。
她呢,也告诉了吴氏,顺娘已经知道了当初他们做的那害宋玉姐的的事情,本来顺娘是不会轻易原谅他们的,幸好发生了宋玉姐的大哥派人来绑自己的事情,只是这件事他们做失败了……
最后,她笑眯眯地摸着自己的肚子说:“果然大相国寺的法师说得对,否极泰来。宋玉姐后来上门来向我致歉,官人还做了饭菜招待她,后来她就再也没来过家里,还有咱们谢家旁边的肉铺也关张了,等爹好了,谢家肉铺再打开做买卖,生意还跟以前一样……”
吴氏也欢喜道:“咱家的坎儿,还有你的坎儿都过去了,剩下就是等你生下孩儿来,你跟女婿的日子定然和美非常,哎呀,娘说着说着竟然想哭哩。”
如此说着,她还掏出手帕擦了擦眼角。
谢二娘见了忙劝慰她一番,母女两个又说起了别的闲话,吴氏告诉女儿那梁三郎的媳妇杏花昨日生了,生了个小郎君,把胡家夫妻高兴的,也不晓得城里的梁家人晓不晓得。
听到杏花生了个儿子,谢二娘不觉有些头疼,因为她完全可以想到一个月后杏花抱着儿子进城之后,会跑到喜家来怎样炫耀。以及,杏花一进城,又不晓得要如何作怪,弄些令人讨厌的事情出来。
“娘,梁家人晓不晓得跟咱们没关系,你就在这儿安心呆几日,陪着我吃吃喝喝,说说话就行。”
“我哪能呆几日,下晌我就回去,你爹这腿还没好,需要人伺候,娘进城来就是来瞧瞧你,再跟你说下你不用再为隔壁肉铺的事发愁了。你如今是双身子的人,这心上越少一分事越好。瞧瞧,别的妇人怀上了就跟蒸的炊饼一样发起来了,看你,我咋没觉着你胖呢,你是不是素日操心的事多,胃口不好。这样下回我进城,给你寻些开胃养胎的方子来,你吃一吃……”
谢二娘听了忙说不用了,她说她听了娘进城来说的好事,一定胃口大开的。
恰好这一日顺娘早回来,晌午饭还亲自下厨去炒了两个菜招待丈母娘,吴氏见了顺娘讪讪的,后来见顺娘待自己如常,才自在点儿了。吃完饭,顺娘让石头跑一趟杨柳镇,送吴氏回去,还给她拿了一百贯钱,让她带回去先花着,说过两个月再给岳父岳母送一百贯去。吴氏推辞,说现在家里还有钱,这些钱给顺娘做买卖去。顺娘就说,她的买卖做得不错,这些钱是活动钱,岳母还是拿回去用。
谢二娘也在一边让她娘拿着,吴氏最后接了钱,坐上石头赶的驴车高高兴兴地回杨柳镇去了。
顺娘和谢二娘目送着石头赶的驴车驶远,两人并肩回院子里时,碰见了高大郎的娘路氏。
这个路氏一见到谢二娘,就笑着向谢二娘行了福礼,并说她是来找齐氏的。
“找嫂嫂?那你且在外院易娘子那里坐着,我就去叫她。”谢二娘回以一笑道。
“那好,我就去易娘子那里等着。”路氏陪笑道。
顺娘等着路氏走开,就对谢二娘说:“这路娘子也跟嫂嫂没什么交道,不晓得她来做什么?”
谢二娘也猜不着,只管进了内院去把这路氏求见的事情告诉了齐氏。
齐氏答应了就出去了,她因为跟梁二娘来往密切,而梁家租的是高家的房子,齐氏去买豆腐时碰到过路氏几次,也跟她聊过天,但路氏亲自上门来找自己说话,齐氏也猜不到为了什么。
出了内院,到了外院易氏所在的大厨房,她见到了坐在一张小杌子上的路氏。
路氏一见到齐氏来了,就把自己坐着的小杌子让给了齐氏坐,自己站在一边笑着说她这一趟来是想求齐氏一件事,还请齐氏帮忙。若成了,她去大相国寺烧香为齐氏的一双儿女祈福,求菩萨保佑齐氏的儿子喜可成将来高中状元,女儿嫁入高门。
齐氏本来对这个路氏冒昧求自己帮忙觉得突兀的,但听到了路氏祈福的内容,马上脸上就有了笑,说:“你有什么事就尽管说罢,但凡我能帮的都帮。”
路氏忙笑着说这事情齐氏能帮忙,且是手到擒来。
齐氏就问是什么。
路氏道:“老身晓得齐娘子和梁娘子是闺中好友,故而,想托齐娘子去向梁娘子探个口风,就是她可曾想过改嫁,还有她可否瞧得上俺家大郎?”
齐氏是万万没想到路氏来找自己竟然是说这个,瞬间脸色就不太好看了。
然而这会儿这里除了路氏,还有曲大郎的媳妇易氏在,她也不好垮下脸来说不好听的话。
所以,默了默,她说:“此事我也不晓得,待我问过梁娘子才可。”
路氏连连点头:“好,好,老身就等着,等着齐娘子去传个口信儿给梁娘子。”
旁边的易氏听了笑,说路氏眼光倒好,竟然想让人家梁二娘做媳妇。那梁二娘模样又好,又有手艺,这豆腐店开起来个把月,天天一开门,门口早已经排了老长的队等着买豆腐呢,就连远处的大户人家的婢女也来买,还买得多,梁家三郎还要去送货。她还说,谁要是娶了梁二娘,那就是娶了摇钱树进门儿,怪不得路氏心急火燎地来请齐氏去为高大郎说和,这要迟了,这样的儿媳妇怕就得飞了。
路氏听了,呵呵直笑,倒也不否认易氏说的那些话,自打梁家人租了高家的房子做豆腐之后,她越看梁二娘越喜欢,觉得这梁二娘要是能成为自己儿子的媳妇,她睡着也得笑醒。
因见梁二娘素日跟喜家的齐娘子交好,她就上喜家来求齐氏帮忙说和了。
大厨房里三个妇人,路氏跟易氏说笑声不断,齐氏却是坐不安稳,她对于路氏打梁二娘的主意十分生气,好想这就把路氏给撵出去。但又想到梁家才租了高家的房子做买卖,实在是不合适这就得罪路氏,这件事情不好好处理,说不定会影响到梁家的豆腐买卖。
第140章
齐氏一晚上没睡好, 次日起来跟易氏一起去买菜,便去了梁家豆腐店买豆腐,梁二娘正在铺子里忙碌,见到齐氏来,忙上前来招呼她。给齐氏拿豆腐的时候, 梁二娘见到齐氏不像往日一般见到自己就笑, 就悄声问她可是有什么事。
“你下晌来我那里一趟, 我有话跟你说。”齐氏道, 正好路氏出门来买菜,看到齐氏在跟梁二娘说话,心里不由得一喜,暗想这齐娘子人还真不错, 昨日才去求她帮忙说和一下, 今日人家就帮忙了。
齐氏呢, 也看到了路氏,想这样挺好,她看到自己找梁二娘说话了, 定然认为自己帮忙了,但是成不成,这可跟自己没关系了。
梁二娘因为这两天生意好, 她忙得要命,没有抽出空去找齐氏说话,齐氏主动邀她去,她立马就答应了。
等到齐氏和易氏一走, 梁二娘转身就跟梁三郎说,让他下晌守下铺子,自己要出去一趟。没想到,梁三郎却说他下晌也要出去一趟,给人家送豆腐,人家要得多,整整五十块呢,他得给人送过去。
梁三郎隔两日就要跑一趟离此不远的梧桐巷去给一个大户人家送豆腐,这是最近半月的事情。
梁二娘听了便说梧桐巷离这里也不远,要不弟弟这就送过去,那个大户人家收了他送去的豆腐之后正好做晌午饭,弟弟呢,也正好回家吃晌午饭,这样一来,下晌就可以守着店子了。
谁想到,梁三郎为难道:“人家让我下晌送去,我哪里能这就送去。”
“……”梁二娘听了,有些不明白为何那户人家让弟弟下晌送去,难道晚上那一顿才阖家吃豆腐。
她问:“你几时去?”
梁三郎:“约莫未时。”
梁二娘想一想道:“那我吃完晌午饭就去喜家一趟,未时之前回来。”
两姐弟正说着话,外头进来一个人,乃是杨柳镇原先顺娘买豆子那家的掌柜,进城来买货,受胡家娘子所托,特意到梁家豆腐店来给梁家人报信儿,说杏花前日生下了个小郎君,母子均安。
这人把这消息告诉了梁家姐弟,梁二娘十分高兴,梁三郎脸上却不见有多欢喜,两人就请这个掌柜进去喝个茶再走。
“不了,我还要去进货,伙计还在外头等着呢。”说完,这人就告辞而去。
梁家姐弟便把这消息又告诉了他们的娘柯氏,柯氏就说让梁三郎明日抽空回去一趟,去瞧瞧杏花还有她的孙子,她可真想抱一抱孙子。
梁三郎听了不耐烦地说:“她坐完月子,就会带着孩儿进城,那时我再去接也是一样。咱们的豆腐店才开张,生意好,缺人手,我哪能随便走开。”
柯氏和梁二娘两母女闻言都觉得梁三郎好像对于有儿子了并没多高兴。
两人随即想到估计这和梁三郎和杏花两人夫妻关系一贯不睦相关。
然而柯氏还是要教训儿子说他现在有孩儿了,当爹了,以后对杏花还是应该好点儿,不看什么,至少要看在杏花为他生下了儿子,为梁家延续了血脉。
梁二娘也在一旁附和。
“好了,别说了,我晓得了,外头有人买豆腐了……”梁三郎借口走开了,剩下柯氏和梁二娘两母女皱眉摇头。
吃完晌午饭后,梁二娘让老娘和弟弟守着铺子,她收拾了一番,换了一套干净的衣裙,梳了头,匀了面,唇上涂抹了些口脂。
揽镜自视,她满意地抿唇笑一笑,这才出了门儿。
因为是齐氏约她去的,所以她去拍喜家的内院门儿的时候,是由齐氏来开的门,将她带去东厢房的。
齐氏带着梁二娘去了东厢房的东屋,以前这屋是可成住着的,自从可成去华氏族学上学之后,屋子就空着了。这会儿慧儿在西屋里睡午觉,所以齐氏带着梁二娘去了东屋好说话。
一进屋,梁二娘就伸手过去握住齐氏的手,低声问她是不是想自己了,才叫自己来见面说话。
153/167 首页 上一页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