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夫夫孩子热炕头——初吻江湖

时间:2017-04-21 20:44:22  作者:初吻江湖

  “当然!!”于良吉回答的特别顺溜:“不是说,冬月里要下聘迎亲的吗?为此,邵家都盖了新的砖瓦房了。”
  邵铁匠也是个要面子的人,为了娶儿媳妇,今年上秋那会儿趁着农闲就起了砖瓦房,标准的三进式四合院,他们一家人才四口人,不为了娶儿媳妇,岂能盖这么大的房子?
  “是啊,一个定在了冬月十四,一个定在了冬月二十,冬月初四,乔家去张家下聘冬月十四正日子;冬月十六邵家去李家下聘,冬月二十迎娶新人进门。”单媒婆想到这两桩喜事就高兴:“你看,贵府的何管家有时间没?”
  “这跟何管家有什么关系?”于良吉挠头:“不是我去吗?”
  “哎呦!”单媒婆一甩红艳艳的手帕子:“以前是举人,走一趟当然好,可现在您是侯爷,你去一趟,就不合适了,让府上的何管家去一趟就行,代表侯府!”
  真当她是来让侯爷去下聘?
  自家多大的脸面呐?
  这不是蹬鼻子上脸吗?
  这次来,求的不是侯爷亲临,而是管家过去就行了,这已经是很大的面子了,怎么说,管家也是有官身的呐!
  “那我呢?”于良吉不满意了:“我总不能被丢下了吧?”
  “你跟石大人一起,当证婚人,这绝对是咱们十八里铺的荣耀!”谁家村落成亲,证婚人是侯爷和骑尉?也就他们十八里铺有这面子。


第321章 大亏来了
  “那也行,等他们正日子了,我跟宏大肯定早早的过去!”于良吉美滋滋的道:“李家村我可以不去,但是乔家……。”
  毕竟乔大娘和张家二婶子没少帮衬他们家,哪怕这几年不需要帮忙了,可于良吉也记得,自己初来乍到的时候,满目迷茫,家里不说家徒四壁,可也没有多少家底。
  那个时候他还不会生火烧饭,都是两家人帮着他度过最初的难关,而且认真说起来,乔大娘还是他和石宏大的媒人呢!
  当初要不是乔大娘捡了石宏大回来,他们能认识吗?
  不能!
  两个人恐怕这辈子都没有交集的可能了。
  这份人情大着呢,再加上,石宏大出事那一段日子,别的村子的妇人说三道四,这两位就带着全村的妇人跟人掐架,当时惨烈啊!
  “乔家也不能去,邵家的既然不能去,乔家的就不能了,大不了,随礼的时候多给点!”单媒婆可不想厚此薄彼。
  都是一个村儿住着的,以后低头不见抬头见。
  送了单媒婆出府的是何管家,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任务,也跟单媒婆约定好了,跟着一起去下聘礼。
  走出了侯府的大门,快到十八里铺大门那儿了,单媒婆才回头看了看那庄严威武的侯府大门。
  从侧面看,只能看到两对大石狮子。
  一个雄狮踩绣球,一个母狮踩幼子。
  其实这次来,她没有把握说动于良吉的,毕竟现在于良吉身份不同以往,人家是侯爷了,石宏大也是官身,连他们家的管家,都是有着官衔的,这么一门荣耀,十八里铺的人,真的是做梦都能笑醒。
  但是这出门迎亲什么的,她是真的不敢让他们去了,毕竟侯府的声誉,朝廷的脸面之类的,没少听人说。
  她知道这是那为何总管,私下里怕他们有什么过分的事儿让侯府难做,这才提前预防的,不过大家都知道,谁也不敢得寸进尺。
  也就是她,冒险一试,没想到都当了侯爷了,于良吉还是她认识的那个小于举人。
  没有改变,真好。
  侯府很快就派了管家去下聘定日子,于良吉当天也跟着石宏大一起,穿着喜庆的衣服,去了婆家坐镇,虽然只是坐着跟大家伙儿说话,但是也很让乔家和邵家高兴了。
  乔大娘还跟他们俩说:“等成亲那一日,你俩都来,给小五当证婚人!”
  “当然,我不来,谁来?”于良吉笑眯眯的嗑着瓜子儿:“我可是婆家人兼娘家人。”
  他说的,是车家和张家办喜事的时候,他就这么干了一把。
  此话一出,逗笑了很多人,热热闹闹的聚到一起,顺便商量了一下卖菜的事儿,自打十月份,这青菜也就自己家吃吃,但是他们都种了小番茄,就等着腊月里番茄结了果,开始大卖特卖呢!
  等到乔小五大婚的时候,顾佳俊竟然来了!
  “你怎么有空过来?”因为要随着去迎亲,顾佳俊是一大早就过来了,于良吉还挺意外。
  “这不是合作关系吗?十八里铺就是我们四季的坚强合作者,有人成亲我能不来喝一杯喜酒吗?”顾佳俊一拱手:“侯爷跟大人,这是要去迎亲?”
  “是啊,不跟着去,但是要给当证婚人呢!”于良吉美滋滋。
  “那感情好,我跟着去迎亲!”顾佳俊看到了何管家,以及何管家那一身衣服,一看就是给迎亲做准备的。
  这一天,十八里铺很热闹,于良吉和石宏大做了证婚人,得了乔大娘好大一个红包。
  不过俩人随礼的红包更厚。
  因为新郎新娘都是十八里铺的人,就隔着一家,就是于家,这热闹两家人都一起过了,一连热闹了三天才消停。
  紧接着就是邵铁匠家。
  去下聘礼的是何管家,说出来也是有品级的,又是内务府出身,哎哟喂,李家庄那邵铁匠的亲家,差点没笑歪了嘴巴。
  邵家举行婚宴的时候,顾佳俊又来了,这次还是跟去迎了亲,于良吉和石宏大这次又当了证婚人。
  吃酒的时候,顾佳俊跟他们俩坐了一桌,大家知道他们肯定有话说,就没人来闹。
  “听说了吗?”顾佳俊一脸乐呵呵的跟他们分享八卦。
  “听说什么啊?”老村长端着酒杯笑眯眯的跟他一起八卦。
  “好几个村子,都扣了大棚,往年韭菜都四个铜板一把,一个大钱三把,现在,三个铜板一把,还要上好品相的呢!”顾佳俊乐呵呵的道:“好多人家的韭菜,两个铜板一把满地都是啊!”
  “这菜价这么便宜了啊?”众人一听皆是一惊。
  往年他们的确都种菜,但是今年因为要种植小番茄,菜就没顾得上,毕竟小番茄赚钱啊!
  就算是有人种了菜,也是自己吃,吃不了,侯府的管家说了,尽管卖去侯府,因为侯府人多,需要吃的菜也多。
  不过更多的人,是送菜到学堂这边来,让人做了给老先生吃,给孩子们做点心煲汤。
  以为关心小番茄,又没菜可卖,就没人关注菜价了。
  “这样一来,还能回本吗?”于良吉也吃惊不小,知道今年必定冬菜泛滥成灾,可没想到这么泛滥啊!
  大棚可不像别的东西,它一旦种植上了,是不能停火的,一停火,势必会让大棚受冻,青菜遭殃。
  所以不管怎么样,这一开始,柴碳就要累积够,火一烧上就不能段。
  “回本是肯定能回本,但是赚钱,难。”顾掌柜的很是诚信诚意的分析:“我们和丰收菜铺子都有自己的大棚,这两年也有增设,还有其他的菜店开业,现在是供大于求,商家还不狠狠的压价啊?”
  都一样的买卖,彼此都知道的差不多,那几个新开的菜店不过是看这个赚钱了,这才起了心思。
  实际上,这头一年,他们势必赔钱,还会赔不少!
  众人这个时候,纷纷佩服死了于良吉,怪不得今年不让他们多种菜呢!
  “哪个村子赔的最大?”有人就想知道,到底是谁玩儿的最大。
  谁说男人不八卦的?那是因为你们没八卦对地方!
  男人要是真八卦起来,比女人都厉害!
  再加上顾掌柜的知道的也多,说起来滔滔不绝,大家难得听到些外头的消息,平日里虽然有报纸,可报纸却不会刊登小事儿。
  吃完了酒席,顾掌柜的没走,于良吉也没有,他们正在商议购买小番茄的事儿。
  “这次论斤,一斤一两银子。”顾掌柜的开了价。
  一两银子一斤可是高价了,全村人都看着于良吉。
  “好,但是要签约,我们能保证我们的小番茄质量都好,但是你们要保证我们的利益,首先,不能将耗损放到我们这边,我们可是出了大棚就给你们装车了的;其次,你们怎么卖我们不管,但是我们只供给你一家,其余的人来收货,我们是不卖的,货源我们可以保证。”这一点一定要说好。
  “可以!”这是好事儿,顾掌柜的一口就答应了。
  “再有,这小番茄,其实都是不留种的,留种的我们另有安排,若是有人想买了番茄留种,只能说,最后得到的都是瘪种子。”所谓的“瘪种子”,就是干瘪的种子,不会发芽的那种。
  因为东西多了,价格也就下去了,不止是扣大棚的人赚不到钱,开菜店的人也赚不到,且开菜店可是有消耗的,还不如大棚呢!
  “这点更请您放心了!”顾掌柜的以为他是意有所指,毕竟四季也有自己的大棚,这小番茄买了回去,自己培育也不是不可能,所以于侯爷才会这么说,其实没必要,他们不在乎这一点:“咱们卖的就是小番茄,没说里头的籽儿也能种。”
  “那就好。”于良吉放心了。
  “那咱们签订合约?我每天都派人过来收小番茄,和草莓、香瓜、西瓜等物,放心,价格合理!”一个合约上,每一种农作物都有明码标价,且说好了,若是有浮动,只要超过百分之十,就要跟于良吉打招呼,等于良吉点头同意了,才能浮动。
  签完了合约,大家还一起说了自己家盛产的东西,有的人家种草莓种的多,有的人家香瓜种的多。
  因为有于良吉设计的吊棚种植,产量相当高。
  等到了第二日,四季菜店的伙计就赶着大马车, 带着护卫来了十八里铺,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各种瓜果不断收购到车上,整整带走了三大马车,县城都轰动了!
  顾掌柜的也不黑,一两银子一斤的小番茄,他一转手就卖二两银子一斤,且还派了马车赶路,去了府城贩售。
  据说卖得相当火,简直是供不应求!
  十八里铺这次又发了!
  在别的村子还在因为冬天泛滥成灾的青菜发愁的时候,十八里铺凭借小番茄和瓜果,又一次迎来了他们最攒钱的季节。
  小番茄一成熟就是大片,很多人家的小番茄都丰收,四季的车马最多的时候,一天来了两次!
  早上来拉一趟,去县城和府城,晚上来拉一趟,连夜赶路去府城。
  几个村子的村长都在挠头,他们的青菜虽然多,但是幸好冬天都却青菜,县城的市场已经有点饱和,于是只好自己拉着马车去了府城,虽然赚了点钱,可这一趟折腾下来也够呛。
  尤其是张家村,他们全村几乎都扣了菜棚子,这玩意儿烧起来是真的非柴火啊,还停不得火。
  外头大雪咆天的,这要是住了火,连里头的菜都别想要了。
  偏偏十八里铺卖菜的时候,能卖上高价,等到了他们这儿,好么,求爷爷告奶奶的想让人买他们的菜!
  这都是什么事儿啊!
  唯有张玉文一家子,只扣了个大菜棚子,种菜给自家人吃新鲜,于良吉还让人送了些野物给他们。
  如今看到村里人真的是吃力不讨好,张家老大老二对老爷子佩服不已,还是老爷子有远见,村里被村长这么折腾,迟早吃大亏。
  这不,大亏来了。
  “一个村子种冬菜,那是出其不意;两个村子种冬菜,那叫攻其不备;三个村子种冬菜,那就叫添乱。好几个村子种冬菜,那就烂大街了。”张老爷子喝了一口小酒:“让张迪折腾去吧,看全村都跟着他吃了挂落,他怎么跟村里人交代!”
  当初自己家不参与他们还觉得自己家想不开,到底是谁想不开?


第322章 两口大缸
  十八里铺的小番茄和各种瓜果卖的红红火火,喜事也办了两个,整个十八里铺都喜气洋洋。
  等到了腊月,初一杀猪的就是侯府。
  于良吉请了全村人来吃杀猪饭,侯府整整杀了十头大肥猪,居全村杀猪数量之冠。
  “嗯,这回这肘子肉大家可以随便吃了!”老村长开玩笑的道:“左右后也能随便吃了,十只呢!”
  众人哄笑。
  “再多吃您就一个肚子,您说,要是您跟老牛似的有四个胃该多好啊!”于良吉也跟着打趣。
  “那还要反刍呢!”旁边就有人爆料了。
  众人再次哄笑出声。
  第二天就是村长家请吃饭,这回,于良吉没拖家带口,就跟石宏大一起带着宝宝去了。
  吃饭的时候,老村长还说:“应该早点请客吃饭,因为这腊月不够日子,如今这都三十多户了。”
  “放心,我家不杀猪!”巴多呵呵的自爆其短。
  “那你家啥时候杀牛?”大家开始问巴图。
  “今年是不行了,等明年吧,明年请大家吃手把羊肉,吃红烧牛肉!”巴图也乐呵呵的给大家承诺:“今年头一年,两头牛都给侯爷了,还有羊群,才接手,没有适合宰杀的,都不肥。”
  众人知道他们头一年自立门户,很多事情,都还是于良吉帮的忙,而且他们家不养猪,只养活牛羊。
  “没有牛羊可以吃,但是可以有牛奶和羊奶啊!”于良吉嘲巴图问:“有吗?”
  “只有羊奶。”羊才生了四只,能挤出一点羊奶。
  “那等小羊断奶了,能有多少羊奶,吱一声,大家想买的就去买点,”于良吉道:“羊奶可是好东西。”
  “就是太膻了。”付二柱子以过来人的经验道:“当年养羊的时候,孩子都不喜欢喝呢。”
  “茶叶可以去腥膻。”于良吉提议。
  “拉倒吧,茶叶这么贵,谁敢糟蹋东西啊?再有,小孩子也喝不得茶。”付二柱子却是另有理由。
  “也是。”于良吉忘记了,这个时代,没脱膻,也没去味,而且茶叶也是很贵的东西,除非家里来客人,否则很少有人会整天沏茶。
  还有一种,就是用甜杏仁磨成粉,煮羊奶,能去腥,且会非常好喝,就是这方法,一般人折腾不起。
  开席后,大家都吃喝了起来,烩酸菜很好吃,于良吉吃的可香,并且听大家说了自家的收成。
  红绿小番茄十分畅销,草莓更是供不应求,还有香瓜,甚至现在连西瓜都要熟了,很多人都用了于良吉的催甜小配方。
  十八里铺的西瓜,不愁卖。
  腊八的早上,吃了腊八粥,今年没歇着,因为今天也有人请客,因为是头一年成亲,兄长们带着嫂子都来了,今年乔家所有人都在一起,杀了五头猪,因为一起杀的,四家人就摆了一天席,大家知道,他们是为了省事,因为如今要是一天一请,时间肯定不够,一定要年前杀。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