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夫夫孩子热炕头——初吻江湖

时间:2017-04-21 20:44:22  作者:初吻江湖

  一脸惊讶,以及疑惑,还有不信!
  “放心吧,肯定能让你下咽。”于良吉没打算多说,手艺好不好,全看明天的了。
  上午孙大爷给送了豆浆过来,于良吉没让人直接走,而是跟老头聊了一会儿天。
  才让人走的,顺便打了一块豆腐放在盆子里。
  天气冷得很,豆腐就是放到明天也不会坏掉。
  石宏大上午趁着天气暖喝,修了一下牲口棚子,把他那辆马车放到了牲口棚子旁边,那匹马拴到了牲口棚子里。
  且收拾了一番院子,其实院子并不脏乱,只是他收拾代表的是这活计日后归他做了的意思。
  刚收拾完,张家二叔过来了。
  张家二叔先前提过,叫张贵,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子,见到于良吉的时候还有点紧张,他这辈子读书不行,勉强不算是睁眼瞎,对读书人最敬重。
  “张二叔,您快进来吧!”于良吉知道他,原主的记忆里,这位张二叔跟自家老爹比较像。
  “哎哎!”张贵进了院子就看到了石宏大,搓了搓有点凉的手:“这就是石宏大吧?真壮实!”
  在农家,壮实是夸人的话,壮实的人有力气,能干活,就能伺候好地,种好田才会有好收成。
  “张二叔好。”石宏大看到张贵,听于良吉对他的称呼,就知道他是隔壁的张二叔。


第033章 我想落户
  于良吉招呼人进屋,给到了一碗白开水,他们家如今在守孝,茶叶、糖水什么的是不要想了。
  “宝宝啊,二爷爷来看你啦!”张贵抱了抱于宝宝,小家伙对张贵也熟悉,抱着还笑了笑。
  “张二叔,喝水。”于良吉将孩子从他怀里抱过来颠了颠:“这孩子这几天才缓过来。”
  “缓过来就好,缓过来就好!”张家二叔是个嘴笨的,就这么两句话,算是说完了。
  正好石宏大拍打完自己身上的草屑进来。
  “今天跟我去村长家坐一坐。”张家二叔憨厚的笑了笑:“起码让人知道有你这么一个人。”
  “我想在这里落户。”石宏大语出惊人。
  “落户?”张家二叔跟于良吉都惊讶了。
  暂住哪怕一冬天,那都是暂住,可落户就不一样了,一旦将户籍落了,那就算是他们十八里铺的人了。
  十八里铺为什么一直让人看不起?
  因为十八里铺没什么底蕴,组成人员也复杂,杂姓村子一直都是不好发展的,哪怕多了一户人家,那也是他们村子里某一户分家分出来的。
  从没外人来村子里落户。
  “我早晚都要找个地方落脚的,觉得十八里铺很好,挨着大山也不怕饿死。”石宏大淡淡的,他落户这里,为的是什么,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于秀才……。”张家二叔看向于良吉。
  “这是他自己决定的,您带他去找村长吧。”于良吉不置可否,这是人家自己的事情,他一个外人,说什么?
  再说了,在他看来,十八里铺挺好,没那些宗族姓氏的村子那么麻烦,什么事情都有宗族说了算,十八里铺各家顾各家,有事情了一致对外。
  而不是宗族祠堂说了算,更没族老之类的老顽固。
  “行,那跟我走吧!”张家二叔喝干了碗里的水,起身带着石宏大走出了于家大门。
  十八里铺是个比较落后的村子,加上人也很排外,几年不见一个陌生人进来,但是只要来一个,那就立马传遍全村!
  村里人团结,对陌生人都抱有一丝好奇,但好奇的同时也会保留一丝警戒心。
  于良吉家住了个外地人大家都知道,但是早上石宏大去打水那会儿,人还是挺少的,见过他的人不多,这次出去就不一样了,上午大家都在活动,要么收拾自家,要么外出干点什么,因为眼看着就要猫冬了,各家各户都在积极的备柴。
  路上遇到了不少人,大家都有点好奇,又有点防备,不过看到是张贵领着石宏大之后,就放松了不少,张福可是捕头呢!
  村长家在村子东头,于良吉家在西头,两家人相隔了一个村子的距离,这一路走来,基本上石宏大算是露了脸,他认不认识别人不知道,反正十八里铺的人算是看到了他这个人。
  村长家是村子里为数不多的砖瓦房,秋收刚过,家里粮仓都堆的满满的,张贵带着石宏大到的时候,老村长也正在院子里抽旱烟。
  给他们开门的是老村长的二儿子。


第034章 站的笔直
  “村长,这是石宏大。”张二叔进了门,上了炕,连口水都没喝,就先介绍了石宏大给老村长认识。
  “村长好。”石宏大站在地上,没张二叔那么自来熟,一来就上炕坐着。
  站的笔直!
  老村长浑浊的眼睛里闪过睿智的光芒,活了几十年了,虽然没见过什么大世面,但是人却还是见过那么一些的,他仔细的观察了一下石宏大,尤其是在介绍他自己时,那眼中一闪而过的锐利,绝对不是普通人能有的神色。
  “坐下说,坐下说。”老村长指挥儿子给石宏大搬了个凳子坐。
  “早听人说过了,于秀才家来了个客人,就是你?”老村长往旱烟袋里塞烟丝。
  “是。”石宏大回答的够简洁。
  “村长,石家大娃想在咱们十八里铺落户呢!”张家二叔直奔主题。
  “落户?”老村长惊讶的看向石宏大:“可是真的?”
  他们十八里铺从成立开始,到现在都没外人来落户,倒是有人迁户出去到别的村子过活。
  因为十八里铺多年来,人口又增加不少,偏偏户籍没上几个,一直是县上有名的落后村。
  因为上一户,就多一户的赋税,没人上户,或者户的数量一直不增长,光涨人口,也涨不了税收啊!
  县上看的就是税收这块,税不多代表人不多,人不多,有什么事情,上头也想不到你!
  谁让你们村子人少呢!
  这都成了老村长的心病了。
  分家就要交税,这里的人都是父母在,不分家,像石家那样的毕竟是少数,都有原因的。
  “是真的,我觉得十八里铺山清水秀,很适合我落地生根。”石宏大好话不太会说,干巴巴的说了这两句,自觉已经很能表现自己的意愿了。
  老村长想了想:“你可有户籍迁出?”
  “有。”石宏大立刻掏了出来,恭敬的递给老村长,这是他在分家之后在县上就办理了的户籍手续。
  早在石宏大分家之后,就把分到的田地直接卖掉了,拿了户籍到县衙里消了所在地,但是没有登录更新所在地。
  老村长接过来一看,就差去县里上个户籍了!
  想着于秀才家也没什么人了,住这么一个人也不错,起码一些粗活他也会搭把手。
  “既然是这样,那就先在我们村里住下来,等明年开春了,你可以开几亩地,多攒两年钱,将来好成婚生子。”老村长沉思了一下,缓慢的说道“既然是乔家的带你回来,可见你是个好孩子,就先住在于秀才家吧,于家也挺可怜,一个弱书生,一个小娃娃,你平时就帮他们干些活,总也不能让他们挑水砍柴养着你。”
  “这是自然!”不用老村长说,石宏大也会这么干的。
  “那明天吧,趁着还没大雪封山,咱们去趟县衙,落户的事,赶早不赶晚。”年末衙门也是要盘点的,十八里铺虽然依旧垫底,但是要能增加一户,也是挺好的事。
  “明天我来接您。”石宏大点头,站起来就往外走,每一步都好像量好了一样。
  看到他这举止,老村长咧呵了嘴巴。


第035章 就落户了
  于良吉在他们走后,就开始教小侄子读三字经,顺便晒晒太阳,补补钙。
  家里不能吃肉,连他想炖个骨头汤都不行,只能喝点豆浆补补钙,小侄子这两天走路都能多走两步了。
  石宏大回来,他还挺惊讶!
  “这么快?”还以为得需要个一天半天的呢,这是才出去打了个转就回来了?
  “说完就回来了。”石宏大继续拾掇院子。
  中午的饭是乔大娘送来的,这次比较丰盛,鸡蛋炒大葱,白菜炒木耳,油炸花生米和清炒土豆丝。
  端来的饭竟然是纯粹的白米饭!
  “大娘,这么丰盛啊?”于良吉都被惊呆了!
  他们家守孝都没见乔大娘给做过大米饭!
  因为这边不种水稻,不产大米,这大米属于精米,是细粮,除非逢年过节,平日里谁家吃啊?
  尤其是现在这个农闲的时候,都是粗茶淡饭对付过去。
  “今天可是宏大在咱们村儿落户的日子!”乔大娘消息灵通的不得了。
  不灵通也不行,谁让十八里铺的人就这么点,谁家有个风吹草动的都能知道。
  石宏大要在这里落户的事情,早传遍了十八里铺。
  早上他们从村长家出来,别人跟石宏大不熟,但是跟张贵熟悉啊!
  等石宏大前脚进了于家的大门,后脚就有好多人去村长家和张贵家,问这事儿倒底是不是真的啊?
  十八里铺已经很久没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尤其现在还是农闲时节,马上就要猫冬了的时候,有个事情让大家茶余饭后嚼一嚼舌头,也不错呐!
  “这就落户了?”于良吉看向石宏大。
  是不是有点太快?
  不是说户籍制度管理的不比前明差吗?
  这也太草率了吧?
  “明天去县衙更改户籍文书。”石宏大好像能读出他心里想的是什么,说出来的话也是他想听到的答案。
  “明天今天还差一天了?”乔大娘可高兴了:“今天先庆祝庆祝!明天你去了县衙,改完了户籍落了户,别忘了请村长他们吃点东西。”
  “一定请。”石宏大开始低头认真吃饭。
  这次吃饭,是于良吉试着喂小侄子吃,因为过几日天气再冷一冷,乔大娘她们就不过来了。
  他也要学着喂孩子吃饭。
  其实于宝宝自己会吃,就是手上没劲儿,拿不住筷子,需要大人在一旁看着,别让他一时不慎触到鼻子眼睛什么的。
  于良吉看的不比乔大娘差,这让乔大娘放心不少。
  她老人家就怕这一屋子小爷们小娃娃的不会过日子。
  傍晚做饭的时候,张家二婶子来了,还有张艳辉,这次来,给于良吉送了十捆木柴。
  都是儿臂粗细、两米长的木杆子。
  是从大树上打下来的多余枝干,特意挑了粗的给送来。
  张家二婶子也同样被于良吉告知,要自己开火做饭。
  “也行,但是你要是想吃什么不会做,别瞎弄,先来问问我或者你乔大娘!”张家二婶子特意叮嘱:“家里没什么东西了,别不好意思张口,左邻右舍谁家也不差那点东西,千万别苛待自己个儿。”


第036章 我的手艺
  “当然,不会的肯定要麻烦您二位。”于良吉笑眯眯的受教。
  晚饭依然是一锅大碴粥,不过还是热了四个开花的两合面馒头,于良吉和小侄子俩人合力吃掉一个,石宏大自己吃了三个。
  等洗漱完毕躺在炕上的时候,石宏大才开口:“明天去县里,要带什么东西吗?”
  “不用了,家里什么都不缺。”于良吉轻轻的拍着小侄子,哄孩子睡觉。
  家里现在的确是什么都不缺。
  吃喝都已经备好了,连少了点的木柴,他都有请人在收集,根本缺不了什么东西。
  “好。”石宏大不说话了。
  于良吉没想别的,哄睡了小侄子,自己也睡着了。
  半夜石宏大起来,给灶里添了一把柴火,于良吉睁了睁眼睛,又闭上了,自从石宏大来了,这几天晚上都是他起来添柴起火热屋子,他都不必半夜爬起来,冻的哆哆嗦嗦去烧火了。
  看来,这个人收留的还是不错的嘛!
  第二天一大早,于良吉就爬了起来,今天是他做的第一顿饭,自然要露一手。
  下地后直接去仓房拿了四个两合面的开花馒头,淘了一点小米子,用大锅烧了热水,上头热的馒头,小锅煮粥,捞了点咸黄瓜,拍了蒜泥拌黄瓜,芥菜切成细丝,点两滴香油,放上葱丝姜丝,拌上辣椒油!
  两个下饭菜算是弄好了。
  屋里石宏大起来之后正在给于宝宝穿衣服。
  等他们俩起来收好了被褥,于良吉那头连洗脸水都给打好了,于良吉给于宝宝洗漱,石宏大自己洗脸刷牙。
  等忙活完了,于良吉的早饭也端上了炕桌。
  石宏大是真没想到,一个小秀才,看起来弱弱的,一根手指头都能戳倒的样子,还有一手好厨艺?
  这年头虽然说厨子并不受人歧视,可厨子并没有多大前景,最高的官职,也就是御厨,最高的品级是四品,从历朝到现在,能做到四品大御厨的御厨,唯有圣太祖时期的那两位,那两位还是因为研究出很多方便快捷又能果腹的东西,才被破格御封,而圣太祖本人也很有创新意识。
  而读书人讲究的“君子远庖厨”虽然不是说让读书人不下厨的意思,可很多男子都是不下厨房的,认为那是女人的地盘。
  男人只要负责吃就行了,除了火头军天天下厨房,就连大厨回了家,都是自家婆娘整治饭菜,自己一勺不动。
  他一个秀才,竟然自己下厨还不算,还做的不错!
  “尝尝我的手艺!”于良吉将一小碗单独给于宝宝准备的咸菜放到一边,小孩子不能吃太咸的东西,他特意多淘了两遍水。
  石宏大看着卖相不错,尝之前还想着,不好吃也的喊好吃,真吃到嘴里,却觉得这是他知道的咸黄瓜跟咸芥菜疙瘩么?
  “宝宝,好吃吗?”于良吉故意问于宝宝。
  “好吃!”小家伙很诚实,因为他都喝掉了半碗粥了。
  每次他都只吃一点点咸菜,喝掉一碗粥,这次他吃了两口咸菜,也才吃掉半碗粥,觉得好好吃!


第037章 一个优点
  吃完早饭,石宏大就套了马车,赶着出门了。
  于良吉收拾了一下,孙大爷来给他送了豆浆,还有昨天他说的干豆腐和豆腐皮。
  穿越前辈很给力,但凡是大众化一点的吃食,他都弄了出来。
  乔大娘还给送来了一筐鸡蛋:“别的可以对付,只有宝宝的不能对付。”
  “嗯。”于良吉接下了小侄子的口粮。
  大冬天的没什么可吃的,也就这个了。
  教小侄子读了一些三字经,然后放孩子在炕上自己玩儿,于良吉去了仓房。
  仓房虽然大,但是因为没取暖的东西,又不见阳光,比外头还冷。
  于良吉挑了一些花生,拿了一把茄子干,就回到了屋里,中午了,他要做午饭了。
  挑了一点小米,熬了烂乎乎的米粥,上头热了一个大馒头,石宏大不在家,于良吉带着于宝宝,一个馒头足够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