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很疼,但是比上一次好多了。胤禩乏力的拥紧在自己身上驰骋的高朗,轻声呻吟着:“慢一点……” 高朗钳住胤禩柔韧的腰肢,没有放慢速度:“慢不了。” 胤禩在高朗的攻击下溃不成兵:“嗯……轻一点……那里……” 高朗在摸索中很快找到能让胤禩登上云霄的地方,他不希望高朗只是一味的忍受。而胤禩从来不知道床底之欢可以让人这么快乐,他简直要疯了! 模糊的看着高朗不再冷漠的容颜,胤禩满足的道出埋葬在心底的秘密:“高朗,我爱你……” 他的这句话将高朗逼得越发情不自禁,这个人,终究还是自己的。 月色朦胧,属于他们的夜还长着呢! 第六十九章:铁帽子王 翌日,胤禩是在一张大床上醒过来的。而他清醒后见到的第一个人不是高朗,而是一脸冷色的胤禛。 “四哥,怎么是你?”胤禩撑起身子问。彼时,他发现自己已经回到曹家大宅,而昨晚与他交颈合欢的高朗却不知所踪。 胤禛看起来有些没睡好:“天亮时,高太医把你送了回来,顺带还有两个女人。” 昨晚发现胤禩失踪后,察觉有异的胤禛一宿没睡忙着找人。让他没想到的是,最后却是许久未见的高朗把胤禩送了回来。高朗与承祜关系亲密,胤禛也不疑有他。但是,他敏锐的察觉到高朗和胤禩之间有点怪怪的。不过,见高朗不愿多说,他也就没有多问。 胤禩紧紧的攥住身上的被子,他没想到,高朗真的只给他一夜的时间。一夜之后,连句辞别的话都不留给他,高朗就消失不见了。他知道,如果不是高朗主动现身,想找到高朗只怕是难于上青天。 “四哥,那两个女人是绑走我的人,你问出什么了吗?”胤禩强忍着心中的彷徨,佯装无事的问。 胤禛点头:“问清楚了。她们是前朝余孽,本来是打算绑了你来换前阵子被抓的朱三太子及其子。她们二人,我已经派人秘密送往京城,交由皇阿玛定夺。” 胤禩对胤禛做法没有异议:“如此甚好。” 胤禛见他脸色有点不太好,于是就没有多加打扰。待房内只剩胤禩一人,他握拳狠狠的砸了一下床沿,“好一个高朗,你就这么想和我分道扬镳,我偏不让你如意。” 虽然嘴上这么说,其实胤禩心里也没底。高朗的性情,他再清楚不过了。他决定放弃的东西,那就绝对没有再捡回来的道理。胤禩只能希望,他不会是被放弃的那一个。 胤禩的伤并不重,没过几天他就恢复如初。原本他还打算多留一些日子打听一下高朗的下落,可是京城却来了旨意,让他们回去复命。不得已,胤禩只好和胤禛赶回京城。至于高朗的行踪,他只能吩咐自己在江南的属下细心留意一下了。 胤禛和胤禩在江南等于什么都没干,但是,康熙要的就是这样的结果。所以,他不但没有责罚他们,反而还好声好气的夸赞了几句。而此时,其他被圈禁的阿哥除了胤褆,都陆陆续续的被放出来。所以,朝中某些人的心又开始活络起来。 知道胤祥被放出来后,胤禛即刻寻了个机会带着他去承祜府上道谢。不过,承祜显然不太喜欢看到他们这么客套的模样。 “行了,都是自家兄弟,这么见外干嘛?”承祜不在意的说。 胤禛和胤祥也不是那个意思,他们只是觉得承祜为他们做了那么多事,道声谢本来就是理所应当的。随后,胤禛就把这趟江南之行仔细的跟承祜说了一遍。其中,他还特意提到了高朗。 “高朗原来在扬州啊!他可真够逍遥的。”承祜心中很是愤愤不平。他也想过高朗那样闲云野鹤的日子,可惜天不遂人愿。 胤祥有些纳闷:“八哥和高太医怎么会碰在一起的?” 胤禛推测:“应该是高太医凑巧救了八弟。不过,大哥,我总是觉得高太医和八弟之间好似有些不清不楚的关系。” 承祜哑然失笑:“四弟,你心如明镜,何必在我面前装糊涂?你可是发现,他们同你们是一样的了?” “一样?”胤祥立刻会意,“高太医什么时候和八哥凑在一起了?他不是大哥你的……” 胤禛立刻打断胤祥的话:“别乱说。”想来,胤祥也听到了那些流言蜚语,认为承祜和高朗是一对儿。 承祜哭笑不得:“高朗都离开京城多少年了,怎么还有人乱嚼舌头啊!” 胤祥小心翼翼的问:“大哥,难道事实不是如此么?” 承祜狠狠的敲了一下他的脑袋:“当然不是。高朗要真是我的人,我才不会让他离开京城嘞!我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兄弟,没其他私情。” “哦。”胤祥疑惑的说,“就算如此,高太医也不能同八哥走在一起,我们和八哥可是死对头啊!” 承祜摆摆手:“他们两人的过往,那可是一段很长的故事。这其中的纠葛,你们还是不要细问的好。不过,我告诫你们一句,他们的事绝对不能捅到皇阿玛那里。就算是为了扳倒老八,那也不可以拿这件事当把柄。” 胤禛郑重的承诺:“大哥,我们不会那么卑鄙。高太医和八弟的事,我们会当从来没听过。” 胤祥一向以胤禛马首是瞻,所以胤禛拿定了主意,他也不会反对:“大哥,我们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那就好。”承祜相信他们的为人。 胤禛和胤禩他们回到京城后不久,就迎来了新年。承祜躺在乾清宫内的软榻上,将窗户开了一个小缝,悠闲的观赏着外面的雪景。 “瑞雪兆丰年。雪这么大,今年一定是个好年头。”承祜感叹。 康熙走过去,往外面看了一眼后就把窗户轻轻关好。“天冷,别招了寒气。”康熙对承祜那副身子骨总是信不过。 承祜揽住他的腰,将其拖在自己身边躺下。“你刚才在拟什么旨?看你的脸色应该很重要。”承祜无所事事的问。 康熙也不瞒他:“过些日子,朕想把你们的爵位提一提。”你们,就是指所有阿哥。 承祜有点小小的惊讶:“提爵位!再往上提,我可就是亲王了。” “凭你的身份,早就应该是亲王了。”康熙提醒承祜。承祜老是忘了自己与其他人不一样,他是嫡长子!就算康熙现在把太子之位给他,那也没有人会反对。只不过,承祜志不在此,康熙也就不勉强他了。 承祜不好意思的摸摸鼻子:“哦,也是。除了我,还有哪些人晋为亲王?” 康熙沉吟:“老三、老四、老五都晋为亲王。” 承祜眨巴眼睛:“老三也有份?”他原本以为,经过巫蛊之事,康熙对胤祉也不待见了。想不到,事情没他想得那么严重。 康熙叹了一口气:“唉!荣妃曾生育五子一女,可是能活到成年的却只有胤祉和皇三女。如今皇三女远嫁蒙古,她身边就胤祉一个孩子。要是胤祉再废了,她只怕就活不下了。她是个可怜人,再说胤祉的错也不大。朕想着,就网开一面算了。但是,若是他再执迷不悟,朕绝对不会轻饶他。” 承祜已经很久没见过荣妃了,毕竟他成年已久,不宜在后宫走动。那个女人一直安分守己,承祜对她没多大意见。如今胤褆再也没有希望东山再起,而胤祉文人一个,要权没权,要钱没钱,对承祜没什么威胁。所以,承祜不介意放他一马。毕竟他们都姓爱新觉罗,赶尽杀绝不是上上之策。 “也好,那其他人呢?”承祜不再纠结胤祉的问题。 “老七、老八、老十晋为郡王,老九、老十二、老十三、老十四封为贝子。”康熙早就心中有数。 十阿哥胤誐越过九阿哥胤禟晋为郡王,是可以理解的。他的额娘温僖贵妃虽然已逝,但是家族势力却摆在那里。封他为郡王,也能安抚钮祜禄家族。 承祜稍作思虑,觉得康熙的旨意没什么问题:“每个人都没有疏忽,一碗水端平了,别人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康熙犹豫半响后,方慎重对承祜说:“你的亲王爵位,同老三他们不一样。朕想封你为铁帽子王!” 承祜惊呼:“什么?” 铁帽子王是清朝世袭罔替王爵的俗称,其身份高贵且封爵像铁般牢固。众所周知,袭爵的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降等承袭,这是一般的惯例,即逢子孙袭爵时,每代要递降一个等级来承袭。另一种是原等承袭,即由皇帝颁诏允许,某些爵位逢子孙袭爵时,可以按其父、祖的原等级来承袭,世代相承不变。这就叫做世袭罔替。 要是承祜被封为铁帽子王,那么他的子子孙孙就都是亲王,这可是无上的荣耀。不过,清朝开国至今,只有八位皇室宗亲享受到了这个待遇,而这八位都是在清朝开国之初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人。承祜与这八位相比,可是真不够看的。 “皇阿玛,还算了吧!我什么功劳都没有,就获封这么高的爵位,会惹人非议的。”承祜苦口婆心的劝导。 承祜知道康熙这是为他好,是为了让他的地位更稳固,从而让别人动不了他。可是,承祜要是真的立过什么奇功,那封就封了。坏就坏在,他是真的一点拿得出手的功绩都没有。若是康熙真的封了他为铁帽子王,只怕会有很多人认为康熙有失公允,甚至还会让康熙扣上昏庸的帽子。这样的结果,承祜决不允许。 康熙的态度坚决:“你是朕的嫡长子,一个铁帽子王不算高抬了你。承祜,皇阿玛的一番苦心,你就不要推辞了。再说,你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弘晖想想。你膝下就他一个孩子,没有兄弟帮衬他,他未来的路不好走啊!” 承祜提醒康熙:“皇阿玛,弘晖是我从四弟那里过继过来的。四弟的子嗣虽然不多,可是膝下也是有不少孩子的。” 康熙瞪眼:“玉牒上,弘晖已经归于你膝下。那么,他就跟老四那边没什么关系了。反正不管怎么说,朕心意已决,你就等着受封吧!” “等等,你要是真的封我为铁帽子王,那不就摆明不会把皇位传给我了吗?这么一来,我就压不住其他人了。”承祜终于想到一个好理由,“就目前的形势而言,还是不要让其他人明白我与皇位无缘的好,免得引发不必要的祸端。” 康熙认真对承祜说:“发生胤褆魇咒你的事后,朕心里就有了正式对外宣告你不会继承皇位的打算。承祜,朕不想再让你当众人攻击的靶子。他们要争要夺,那是他们的事,你不能再趟这趟浑水。朕有生之年,希望你能一直安康。” 承祜心中很是感动:“我想帮你,我希望你身上的担子能轻一点。” “好好陪在朕身边,你就算帮了朕的大忙!”康熙的口气中满是真心实意。 承祜趴在康熙身上闷闷地说:“皇阿玛,你真是太心疼我了!我受之有愧。” 康熙默然,许久之后才道出一句轻得不能再轻的话语:“承祜,朕能为你做的,就这么多了。” 康熙四十九年三月初,康熙晋封各位阿哥的圣旨正式诏告天下。大阿哥承祜晋为瑞亲王,并指明为铁帽子王。三阿哥胤祉为诚亲王,四阿哥胤禛为雍亲王,五阿哥胤祺为恒亲王。七阿哥胤佑晋为淳郡王,八阿哥胤禩晋为廉郡王,十阿哥胤誐晋为敦郡王。九阿哥胤禟、十二阿哥胤裪、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祯均为贝子。 第七十章:大哥 康熙的这道旨意分外引人瞩目,尤其是关于承祜的晋封。本来有不少人以为经过二阿哥胤褆那么一闹,储君之位就肯定非大阿哥承祜莫属。可是,如今康熙却把承祜封为铁帽子王。这么一来,承祜就摆明了被剔出有望继承大统的候选人名单。 不过,从康熙的这道旨意也不难看出,康熙最宠爱的阿哥还是承祜。众人暗自推测,应该是承祜的身体问题导致康熙不得不忍痛割爱。世人皆知,大阿哥从小身虚体弱。因为身子骨羸弱的缘故,一直没有娶妻生子,唯一的孩子弘晖还是从四阿哥那边过继来的。如此一想,康熙的用意也就基本上明朗了。 外界议论纷纷,承祜却依旧活得逍遥自在。这回,他是彻底轻松了。有事没事在乾清宫陪陪康熙,要不就在家好好教导弘晖。世人皆以为他是倒霉病秧子一个,却不知道实际上他过得有多快活。 封王以后,其他阿哥也彻底明白过来。原来斗了这么多年,他们一直找错了对象。可怜一直把承祜看做最大敌手的胤褆,因为一个不是敌人的敌人葬送了自己的一辈子。而自那以后,四阿哥胤禛正式步入众人的眼帘。八阿哥胤禩心如明镜,他和胤禛才是彼此唯一的对手。 不管别人怎么想,日子总是要过的。这年,弘晖已经十四。原本康熙是想为他指婚的,不过,承祜想都没想就直接拒绝了。在他的意识里,十四岁的承祜还是一个半大不小的孩子,哪能让他这么早就成亲!再怎么说,都要等到他十八岁以后才能考虑婚姻大事。承祜不急,弘晖本人也不急。康熙拿他们父子俩没办法,这事就只能暂时搁置。 明面上波澜不惊,私下里却是暗涌不息。就这样,康熙五十年至。这一年对其他人来说没什么特别的,但是对胤禩而言,却是锥心的一年,因为良妃在这一年病重了。 延禧宫的偏殿内,面如枯槁的良妃躺在床上不住的咳嗽。胤禩看着自己额娘这般憔悴的模样,真是心如刀绞。 “额娘,喝过药了吗?”胤禩坐在床沿上轻声问。 良妃微微睁眼:“刚刚喝过了。胤禩,额娘没事,你去忙你的吧!” 胤禩摇头:“没什么事比额娘更重要,儿子要在这里陪您。” 良妃心急的说:“这里是后宫,你一个成年阿哥久留这里多有不妥。额娘身边有人照顾,你不用担心。” 胤禩轻握住良妃瘦得皮包骨的手,强颜欢笑道:“额娘,我跟皇阿玛请示过了,他已经恩准我的请旨。额娘,有儿子陪着您,您一定要快点好起来。” 良妃心里一阵难受,她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可是,她放不下胤禩。由于她出身卑微,胤禩因为她的缘故吃了不少苦。但是这个孩子却从来没跟她抱怨过什么,而她能做的就是如同影子一样生活在后宫,尽量不给胤禩添任何麻烦。 她本以为胤禩娶了个娘家有势的嫡福晋后,他会开心一点。可是,她错了。胤禩虽然表面上风光无限,可是他心里的苦只有他自己清楚。良妃隐约的察觉到,胤禩心底有人。不过,不知为何,胤禩却没把那人娶进门。 良妃这辈子没什么奢望,她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幸福安康的好好过日子。权势什么都是过眼云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必那么执着!有些事她早已看透,可是胤禩却还坠在雾中。 “胤禩,你好好听额娘说。咱们不要再去争那些虚名了好不好?是你的总会是你的,不是你的也强求不来。额娘知道,这辈子是额娘拖累了你。额娘的身世摆在那里,额娘无力改变,额娘也早就认命了。额娘唯一的期望,就是你能无灾无祸的过完这一辈子。所以,胤禩,答应额娘,不要再去争那注定不属于你的东西,好不好?”良妃苦口婆心的说。她知道,胤禩之所以这么积极的参与皇储之争,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自己。但是,那些不是她想要的,这个孩子怎么总是不明白! 胤禩心头有些动摇。事实摆在眼前,皇阿玛把那个位子传给他的希望真的很渺茫。原本,他是想争口气,他要证明自己不比任何人差。经过他多年运筹帷幄,现在人人都对他赞赏有加,称誉他为‘八贤王’。可是,听到这些浮夸,他又有些失落。这些真的就是他想要的吗?他有些迷茫。
22/25 首页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