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虽然有些疑窦,但是却觉得还是正事要紧。“葛尔丹此人,你怎么看?”康熙凝声问。 承祜扬起头:“有野心,有魄力,不过,差运气。” “差运气是什么意思?”康熙浅笑道。 “他的对手是皇阿玛你,这是他最大的不幸!”承祜可不是在拍马屁,康熙的雄才大略是有目共睹的,“皇阿玛打算收拾葛尔丹了吗?” 康熙认真的说:“不错,朕已经暗中让人征集粮草。明年,朕要亲征葛尔丹。” 第四十五章:历史轨道 “亲征?”承祜下意识的脱口而出,“没必要吧!” 康熙早就料到承祜会反对:“这回,朕一定要御驾亲征。不仅是因为葛尔丹很强大很棘手,还因为朕想圆儿时的一个梦。” 承祜有些发懵:“儿时的梦?”千古一帝儿时的梦想会是什么,他还真猜不到。 康熙疑惑的看着承祜:“难道你没想过有一天要亲自上战场体验一下金戈铁马、威震山河的战事吗?要知道我们的祖辈就是通过一场场残酷的战役,方打下这万里江山。我们身上流着的都是勇士的血,自然也会想通过战争考验自己历练自己。” 承祜尴尬的摇头:“我还真没想过。” 承祜信奉的信条是和平万岁,所以,他是真的一点也不期盼战争。但是,保卫家国的理念,他也是有的。所以,某一程度来讲,他也并不抗拒战争。不过,不管怎么样,他是真的没想过自己上战场会是个什么样子。一提到战争,他眼前浮现的就是一副血流成河、马革裹尸的场面,这种画面给他的感觉真的不怎么好。 “承祜,好男儿的热血是要洒在战场上的。要不是你身体不好,朕还真想带上你。”康熙略带惋惜的说。 “等等,你去亲征,不带上我呀?”承祜‘噌’的一声坐起身。自己不想看到血腥的战争场面是一回事,目送康熙远征那就是另一码事了。无论如何,他都不放心康熙独自亲征。 康熙慎重的点头:“上战场非同小可,你还是呆在京城里的好。” 承祜不乐意了:“你千金之躯都可以去,我为什么就不能去?如果你怕我出事,到了战区,我乖乖呆在你身边还不行吗?” 康熙这次格外坚持:“不行,你留在京城,哪儿也不能去。” 承祜回忆了一下历史上康熙第一次亲征葛尔丹的情况。过程有点曲折,结果也不甚完美。不过,有一点引起了承祜的注意。康熙这次亲征并没有维持多久,因为他在半路病倒了。所以,不得不提早回到京城。 “真不带我去?”面对康熙的强硬,承祜不得不妥协,“好吧!我留在京城。”反正也分别不了多久,他忍了! “你别以为呆在京城就是享福,京城内的一些事够你烦的。”康熙明言,“朕亲征的那段时间,由你监国。” 承祜知道,这件差事他推脱不了。他已经逍遥多年,是该开始为大清国出力了。“我知道该怎么做,不会让你失望的。”承祜郑重的许下承诺。 康熙话锋突然一转:“索额图已经从尼布楚回来,你知道了吧?” 索额图前些日子被康熙派往中俄边界和沙俄谈判,经过一番周折后,终于签订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平等条约——《尼布楚条约》。 回想起这段历史,承祜不禁暗生感慨。想想日后那么多不平等条约,他心里这个难受啊!落后就要挨打,这真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收拢心思,承祜轻声回答:“我知道。他这回可算是立了大功,皇阿玛打算怎么赏他?” “他现在的地位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你说,朕还能赏他些什么?”康熙语带深意的问。 明珠虽然还有一个内大臣的头衔,但是,康熙显然已经不打算再重用他。所以,以往依附明珠的臣子,不是由二阿哥胤褆接收,就是转投到了索额图门下。因此,索额图的党羽是越来越多了。起先,承祜叫他不要得意忘形的警告,他还是铭记于心。但是,到后来,见明珠是真的不能东山再起后,索额图就开始忘乎所以。有时候,承祜真恨不得好好教训索额图一顿。没脑子到这个地步,迟早是做炮灰的命。 承祜没好气的说:“赏?罚还差不多。给他的警告,他都忘到天边去了。” 康熙拍拍他的手:“索额图也老了,糊涂点是难免的。朕暂时还不想动他,若是他能收敛,自然是再好不过了。如果他还是执迷不悟,那么,到时候,朕自然会收拾他。不过,承祜,索额图如果垮了,你怎么办?” “我?自然还是过我的日子。有皇阿玛你在,有些事我并不需要想那么多,不是吗?”康熙的心思,承祜差不多快要摸透了。 一方面,康熙是想放权给他。因为有了权势,承祜才能更好的保全自己。而另一方面,康熙又不放心将太多的权力交给他。因为康熙有帝王们的通病,那就是多疑。对承祜,康熙已经尽全力选择相信他。但是,出于各方面的考量,他在心底却还是留有一点余地给自己。 承祜知道康熙的保留,但是,他并不在意。给自己留一条退路是每个人下意识的行为,这不足为虑。就算他们是血脉相连的父子,是亲密无间的伴侣,但是必要的距离也是要保持的。保留一点自己的秘密,是让他们的关系得以长久的一个好方法。他们要做的是温暖对方,而不是让彼此的刺刺伤对方。 所以,承祜的做法是,在适当的时候恰到好处的依赖康熙,从而给康熙一种安全感。虽然拿捏好尺度很难,但是他会慢慢学习。至少,如今来看,他做得还是蛮成功的。 “你是越来越聪明了。”康熙感慨。 “是皇阿玛你教得好。”承祜含笑回敬。 快到宫禁的时候,承祜才离开皇宫。而他回到府邸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召见高朗。 “朗哥,历史上,皇阿玛第一次亲征葛尔丹的时候,是不是在半途生病了?”承祜向高朗确认。 高朗仔细回想:“是疟疾。不仅皇上会这样,不少士兵也会感染上疟疾。” 承祜努力回想早被自己压箱底的专业知识:“治疟疾的特效药是奎宁,也就是金鸡纳霜。但是,这种药是西药,现在大清还没有。” 高朗点头:“我记得,史书上记载,是两个欧洲传道士将金鸡纳霜阴差阳错的带到了军营,从而救了皇上一命。但是由于病后体虚,所以在战事结束前,皇上就回到了京城。这就导致清军虽然取得了乌兰木通之战的胜利,但是最后却还是因为疏忽让葛尔丹跑了。” “反正,葛尔丹跑得了第一次,跑不了第二次。我现在关心的是,怎么把金鸡纳霜弄到手。不提早作防范,要是那两个传道士那时候不出现怎么办?”事关康熙的安危,承祜不得不谨慎、谨慎再谨慎。 “奎宁提取自金鸡纳树皮,但是这种树目前大清还没有。我们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找在大清传教的各国传道士问问,看他们手上有没有金鸡纳霜。”高朗冷静的分析。 承祜短嘘一声:“要是能给我原料以及设备,我自己都能提取。但是,现在手边却什么都没有。那么,只能找那些洋鬼子问问啦!朗哥,这件事我只能拜托你。我的身份不宜与那些洋人接触,不然,那些盯着我的人只怕会给我一条私通外敌的罪名。” 高朗明白:“我会小心行事的。对了,皇上是不是准备亲征葛尔丹了?” 承祜感慨:“历史还是在按既定的轨道行进,我们能改变的东西不多。” “皇上没说要带着你吧?”高朗颇有把握的问。 承祜没有隐瞒:“他让我留下来监国。” 高朗提醒他:“你可记得,皇上这次亲征只带了一个阿哥,那就是胤褆。也就是因为出征葛尔丹有功,胤褆才一步步的获取了军权。” 承祜脸色一凝:“我记起来了。原本是大阿哥胤褆随军,废太子胤礽监国。这倒好,胤礽的活归我干了,就不知胤褆还会不会随军出征。” “十有八九,会。二阿哥等这个机会很久了,他不会轻易放过的。”高朗肯定的说,“怎么样,你要不要阻止?” 承祜仔细掂量:“我猜,胤褆会直接在朝堂上主动请缨。若是我想让皇阿玛打消带胤褆的念头,那该用什么样的理由?这件事不好办。不管我说什么,都对我不利。就算阻拦成功,也只会给朝臣留下一个度量狭小、容不得人的坏印象。所以,我能做的就是什么都不说。” 高朗也是同样的意思:“让他上战场也没什么。他可以在战场上一展雄风,你也可以趁机整合一下朝中的势力。只要你把政绩弄得漂漂亮亮的,对胤褆就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胤褆在朝中有不少人,他们应该会趁机给我下绊子。不过,他们的动作越大越好,那样我才有理由将他们一一摘掉。”承祜眼中精光一闪。 “你终于不再那么白痴了!”高朗欣慰的表示。 承祜瞪了他一眼:“我什么时候白痴过?” 高朗毫不示弱的瞪回去:“很多时候。” “切!我这回就让你好好看看我的手段。”承祜踌躇满志的说。 第四十六章:第一次亲征 康熙二十九年五月,葛尔丹在沙俄的支持和怂恿下,集兵三万,渡乌札河,扬言请沙俄出兵,会攻喀尔喀。康熙帝令理藩院尚书阿喇尼备边,征调科尔沁、喀喇沁等部兵至阿喇尼军前,听候调遣。 六月,葛尔丹进入乌尔会河以东地区。尚书阿喇尼领军阻截,兵败。 阿喇尼兵败的消息传到京城后,康熙震怒,群臣惊恐。 “各位爱卿,葛尔丹已打入乌珠穆沁地,你们认为该怎么办?”康熙坐在龙椅上,肃穆的问下面冷汗淋漓的臣子们。 二阿哥胤褆这回反应奇快:“皇阿玛,儿臣愿领兵征讨葛尔丹,为皇阿玛分忧。” 站在胤褆旁边的承祜不着痕迹的瞟了他一眼,随后就低着头对着光滑的地面发呆,没打算说什么更没打算做什么。 康熙面露欣慰:“你有这份心意,这很好。但是,朕心中已有更好的决定。朕,要御驾亲征!” 可能是因为康熙想要亲征的念头由来已久,大臣们都或多或少知道点苗头。是以,乍一听到皇上说出这样一个重大决定,没有多少人露出诧异的表情。 “皇上,如果您御驾亲征,那么朝中的事务交给谁打理?”索额图此话一出,是个人都知道他的企图。 幸好承祜是低着头,所以没有人看到他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索额图啊索额图,你可以再蠢一点,直接把我连同你自己一并坑死得了! 康熙心中早就有数:“大阿哥承祜听旨,朕亲征期间,由你监国,希望你不会辜负朕的期望。二阿哥胤褆,你随朕远征葛尔丹。” “儿臣领旨谢恩。”承祜和胤褆同时接旨。 退朝后,承祜和胤褆又不期而遇。 “二弟,战场上瞬息万变,你可千万要小心啊!”承祜主动和胤褆说起话来。 胤褆豪迈的答话:“就算为大清捐躯了,那也是我的福分。不过大哥,你身体一向不好,万万不可太劳累。” 承祜笑着应道:“我知道,多谢二弟关心。那么,我就先告辞了。” 胤褆恭敬的说:“大哥,请。” 上了轿子,承祜撩起窗口的帘子,瞧着意气风发的胤褆,心中好一阵叹息。何必呢?何苦呢!野心这东西,还真是要不得。 七月初一,康熙亲征的前一天,承祜留宿于乾清宫。这天,康熙难得清闲,晚上并没有批奏折。 承祜躺在大大的龙床上,瞧着还在端详威风凛凛盔甲的康熙,心里有些纳闷。“皇阿玛,看样子,你真的很期待这次亲征。”承祜嘟囔着。 康熙回身:“那当然,朕等待这一刻很久了。” 承祜很是恋恋不舍:“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康熙的喜色转淡:“应该快不了,葛尔丹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承祜离开龙床,从后面把康熙拥住。二十二岁的承祜已经长得比康熙还高,康熙有些不能适应这种好似被保护的角色,但是,他也没有动弹,只是任由承祜将他整个人包裹住。 “真不想和你分开。”承祜将头埋在康熙的颈项间,不开心的嘀咕。 康熙拍拍他缠绕在自己腰间的手:“你也不小了,别老是像个孩子一样撒娇。” 承祜轻轻的啃了他的脖子一口:“我乐意。”啃完以后还不过瘾,他又开始细细的舔弄自己刚刚咬过的地方。 康熙觉得有些痒,不禁缩了缩脖子,“好了,去歇息吧!明天,朕可就要远行了。” 承祜挂在康熙身上,和他一起移向龙榻。“皇阿玛,我想让你带上高朗,好不好?”承祜支着头问躺在自己身边的康熙。 康熙半磕着眼说:“军队里面有专门的军医,没必要加上一个高太医。” 承祜软磨硬蹭:“他医术好,有他跟着你,我也能放心一些。” 康熙反驳道:“朕的身子可比你好多了,高太医还是留在你身边吧!对了,这个东西,你拿着。” 说话间,康熙从床边的一个盒子里拿出一块玉佩。这块玉佩通体乳白,没有一点杂色。玉佩呈椭圆状,玉佩的正反两面都刻有一条五爪天龙。这两条龙的形态略有不同,但是都可以说是栩栩如生。 “我又不缺这种东西,你为什么要特意给我这个?”承祜拿着玉佩翻来覆去看了好久,没发现这块玉佩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康熙轻咳一声,随后才开始解释:“这块玉佩是朕前几年从五台山带回来的,虽然没什么特别,但是朕就是很喜欢。所以,朕就一直把它随身带着。这次出征,朕不能带你去,就想着把它留给你。朕的福气,它沾上不少,应该也可以保佑到你。” 承祜心里一暖:“皇阿玛,你怎么还记得那个江湖术士的胡诌之言?” 康熙认真的说:“朕并不觉得他是胡说的,你也不想想,前两次的死劫,他可都算准了。只有一次了,你一定要万分小心。” “好啦!我知道了。”承祜妥帖的将玉佩收好。这可是皇阿玛的一番心意啊!“差点被你糊弄过去,你一定要带上高朗。” 康熙无奈的拍拍他的脸:“好,带上他。现在可以睡了吧?” 承祜撑起身子半压在康熙身上:“等会儿再睡。”只见他轻轻的堵上康熙的唇,来了一个极其缠绵的晚安吻。 经过大半年的练习,承祜的吻技已经极其熟练。康熙不管在哪方面,都是一个好老师,而承祜也是一个好学生。不过,他们始终没有迈出最后一步。不是承祜不想,而是他们的意见不统一。他们都没打算做下面的那一个,但是,又都不想勉强对方。所以,就只能一直耗着。对此,承祜很有怨念,他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摆脱处男身啊! 康熙二十九年七月初二日,康熙帝命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皇子胤褆副之,出古北口;恭亲王常宁为安北大将军,简亲王雅布、信郡王鄂札副之,出喜峰口;内大臣佟国纲、佟国维、索额图、明珠、阿密达、都统苏努、喇克达、彭春、阿席坦、诺迈,护军统领苗齐纳、杨岱,前锋统领班达尔沙、迈图俱参赞军务。康熙第一次亲征葛尔丹的征程,就此开始。
6/25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