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小乔入农门(穿越 包子)——桃之夭夭夭夭

时间:2015-12-01 19:01:15  作者:桃之夭夭夭夭

  竟是跟他们有仇一般。
  乔墨留了心,见那人眉心有个桃红福印,是个小哥儿。大约十七八岁,穿着身水红掐腰小袄,一米六多点儿的样子,身量娇小,又有一张白净秀气的小脸,乍一看是个挺好看的小哥儿。虽说打扮的娇嫩,可这时代的小哥儿有些类似女人,偏娘的不少,不算什么。
  可惜,长得好却是个尖刻相,一撇嘴一挑眉,就能看出三四分的泼辣与不好惹。
  旁边那些人也都是各家小哥儿或是小媳妇,面上带笑的听着,转过脸就是满眼嫌恶。可见这小哥儿在村子里很不得人心。
  当看到乔墨两个过来,这些人便收了话。
  林正与他们是不好说话的,乔墨入乡随俗,先笑着朝一个略面熟的小媳妇打招呼:“白哥儿吃过饭了?”
  白哥儿嫁的也是林家户,昨天随着夫家阿嬷去吃了酒席,跟乔墨说过话的。
  “吃了,乔哥儿回去呀。”白哥儿因着方才在议论他们,面对面的就有些尴尬。
  不等乔墨说话,那个穿掐腰水红小袄的小哥儿就嗤笑:“白哥儿你不是废话,人家不回家去哪儿?还得回去吃饭呢,那林老嬷能管他们饭?”
  这话不仅让乔墨皱眉,连被抢白的白哥儿脸色也不好看,其他几个人也都微微变脸。
  
  第24章 村花前任与后任
  
  说起来,他们几个都是李家户的小哥儿或媳妇,另一个不仅不讨喜,还是旁姓,竟当着他们这么多人挤兑起林家媳妇,可不让人生气么。俗话说打脸不打脸,议论人也该在背地里,当面那么尖刻可就不像话了。
  “怎么了?我又没说错。以为自己长得好就了不得,还不是嫁个穷汉子,没吃没穿的,连婆么都不待见,还清高个什么劲。就这还人人夸,以为多好呢,我看也不过就这样。”
  这小哥儿鼻子一哼,虽没看着乔墨,可那满脸轻鄙明显是冲着乔墨来的。
  “李水莲,有你这么说话!”一个年纪稍长的媳妇喝斥道。
  “你管不着!”李水莲甩个白眼,不理会一干人,扭着腰就走了。
  其他人多少也觉得面上不好看,毕竟方才都和李水莲一块说话,还议论昨天的事儿,谁知眼下闹的这样。于是这些人便各找了托词,一一回家去了。
  乔墨从头到尾都有些莫名其妙,怎么无缘无故就多了个敌人?
  不是他多疑乱猜,那叫李水莲的小哥儿对他的敌意十分明显,是个人就看得出来。方才那些人似乎明白内情,个个都不惊讶,更令他好奇。
  “阿正……”
  “阿墨,你别把那些话放在心上。那小哥儿就是嘴很不好,所以都十七了也没个像样的人家上门提亲,他只是在说酸话罢了。”林正怕他心里不舒坦,忙安慰几句,其实他心里也恼,可对方是个小哥儿,他一个汉子又能咋样?
  乔墨笑道:“就几句话而已,我还不至于搁在心上。那个李水莲,你知道他?”
  林正皱眉想了想:“才回来时有很多媒人登门,好像也提过他。”接着又说:“这村子里有两个大姓,林和李,林家户有个林福,李家户有个李水莲,都是麻烦人,大伙儿都不愿沾惹他…”
  乔墨注意到他说的是“麻烦人”,而不是不讨喜或别的词,可见……
  “等有空你往李阿嬷家去问问,我走了好几年,村里有些事不是都知道。”
  乔墨侧头看林正一眼,暗暗想着:这李水莲总不会惦记着林正吧?不像呀,对方可不仅敌视他,还轻视林正呢。看来是得找李阿嬷问问。
  两人回了家,也没再弄早饭。
  乔墨打算去李阿嬷家问问李水莲的事,顺带将黑粗布带过去,问问怎么做鞋。手工布鞋穿着还是很舒服的,估计那鞋底子不好弄。
  刚拿了东西出来,就见林正已经拿了斧子,拎着一捆麻绳打算出门。
  “阿正,你这是要去哪儿?”
  “去砍些柴回来。”林正打量他几眼,有些担心:“你身上不舒服,去屋里歇会儿吧。我给你煮碗红糖水喝。”
  听了这话,乔墨不由自主的往棚子里看,那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不少柴,少说也够家里用半个月。怎么还去砍柴?
  至于什么煮红糖水的话,就当没听见。
  “不用了,好多了。家里柴不少,如今天又冷,柴也不好打,也不急在这一会儿。”
  结果林正说:“冬天下雪,城里柴价上涨,我想着隔三差五去一趟,到过年也能挣些钱。这两天天好,我只在外山转转,不妨事。”
  乔墨刚想张口阻止,却又忍住。
  这事虽辛苦,可农村里家家户户为了挣点钱都辛苦,何况林正想挣钱的心思他都明白,说到底还不是因为他的缘故。如今正是闲冬,也没别的事忙,若非家中有马充当脚力拉车,再辛苦也做不成这个赚钱的好买卖,村里不知多少人看着眼热呢。
  “那你去吧,我去李阿嬷家,早点回来。”
  “嗳。”林正走了两步,又回头提醒他:“阿墨,别忘了把钱给李阿嬷。”
  “知道了。”乔墨目送着他去了后山,这才带上栅栏门去李阿嬷家。
  到了李阿嬷家,李雪和李良媳妇秋云都在,正围坐在里屋的炭盆边做针线。李阿嬷看到他来很高兴,连忙让秋哥儿去倒水,又问了几句去林阿爹家的事。
  乔墨简单说了几句,便把早准备的钱拿出来:“这些日子辛苦李阿嬷了,若不是李阿嬷一家帮着忙前忙后,我和阿正的亲事也办不起来。这是一百文,从李阿嬷家拿了两只鸡,钱还没给呢。”
  “哪里要得了这么多,给七十就成了。”李阿嬷觉得他们小日子也不容易,才成亲,花费很大,只怕也没多少积蓄。
  “李阿嬷已经很照顾我们了,哪能再少。等过几天阿正去县城,我买匹好布料给阿雪做被面。”
  乔墨算过,鸡肉比猪肉便宜,那一斤也要十或十一二文,李阿嬷特地给挑了两只最肥的鸡,应该有四五斤,给一百个钱并不算多。本来他想将之前借的布料也算成钱给了,可一想又不妥,还是还布料的好,正好买料子,也算谢谢李雪李阿嬷辛苦。
  李阿嬷见他执意,只好收了。
  这时乔墨才问:“李阿嬷,我向你问一个人。”
  “谁啊?”
  “李水莲。”
  “李水莲?”李阿嬷诧异的看他一眼,猜测道:“你遇到他了?什么时候遇到的?”
  乔墨便将早上的事说了,又满眼疑惑的说:“他好像对我意见很大,我得罪他了?”
  一旁的秋哥儿插话道:“之前你们阿正刚回来时好多媒人说亲,就有人给林正提李水莲,要的聘礼可不低。虽说后来亲事没成是他们自己不愿意了,可难保他见你们两个好,心里不舒坦了。”
  “这能有什么仇啊,嘴也太坏了!”李雪虽生在农户,可自小有阿爹阿么大哥宠着,又没出门子,虽有几分自己的心思,到底成算太少,因此人说话也直,跟腼腆清秀的长相不太相符。
  “你们知道什么,真以为他是看不得阿正和小乔两个好啊?”李阿嬷对李水莲很看不上眼,说道:“那李水莲针对小乔,虽是因为嫉妒,可不仅仅是嫉妒两人过的好,他真正嫉妒的是小乔生的比他好。”
  原来李水莲小时候并不像现在这样,反而是个挺乖巧漂亮讨人喜欢的小哥儿。
  说来这户人家在村里也很有名,有一个贪酒无赖的阿爹,一个贪财虚荣的阿么,夫夫俩只有一个小哥儿,也很疼爱,幼时的李水莲也着实招人喜欢。可惜,上梁不正下梁歪,自从有一年李水莲去了县城的舅舅家,回来后就是大变样。
  李水莲的改变,虽也是受了县城繁华的诱惑,可到底和自家阿爹阿么脱不了关系。
  水莲阿爹叫李大,平时是无酒不欢,贵的喝不起,就买镇上自产的烧酒,每天饭前必定要喝一两。若是闻到谁家有酒香,舔着脸就凑上去,不顾旁人脸色言语,只要酒喝。
  昨天这林大之所以没去喜宴上讨酒,还是因为水莲气儿不平给拦住了。
  水莲阿么人称金阿嬷,每日里穿戴整齐就在村子里晃悠,给人看他发上的两根金簪子,手腕子上的几只银镯子。一张口就说钱,说钱就必定说自家买了什么花了多少,又说去县里见识了什么,享受了什么。
  夫夫两个养个小哥儿,随着小哥儿越长越大,发觉模样格外俊俏,在上林村是独一枝,顿时起了心思。
  两人把水莲精心的养起来,可谓百依百顺,由此惯出了水莲跋扈的脾气,不容吃亏的性子。加之村里人赞叹他长的好,他也自觉是村中小哥儿里的第一人,在阿爹阿么的熏陶下,笃定自己将来必定要嫁到县城里去做富贵人,心气儿也越发高了。
  这么一来,水莲看不上十里八村的所有小子,认为都是些穷鬼泥腿子,他才不去吃那个苦。其阿爹阿么也盼着自家小哥儿嫁个富裕人家,到时候能得一大笔聘礼,自此随着儿子吃香喝辣,在十里八村享尽风光。
  然而事实却很不如人意,渐渐的水莲年纪大了,坏名声也传出去了,却一直没有想象中的富家公子来求娶。
  眼看十八了,一家三个都急了,水莲最是急切。偏这时村里办喜事,小夫郎还是人人夸赞长得俊俏不凡,还说将他给比了三条街去,他哪能不又气又恨又妒。
  李阿嬷笑着说:“这水莲最得意的便是自己的模样生的好,可现在小乔生的比他还好,又比他小两岁,还人人都夸性子也好,他那脾气能忍得住?可不是将小乔视作眼中钉么。”
  乔墨听到这番原由,心里头的感觉颇是微妙。
  也就是说水莲是村中一枝花,而自己却将对方碾压的黯然失色,对方便由妒生恨,盯上他了?呵、呵,他对于“村花”这项荣誉称号一点也不稀罕,谁拿走他谢谢谁。
  
  第25章 小小生意初尝试(1)
  
  偏这时秋哥儿也笑道:“怨不得水莲嫉妒,乔哥儿确实生的出色,那股灵气儿啊,一看就不像咱们乡下人。现在不止是咱们上林村,其他村子提到咱们这地方,都知道咱们村出了个叫小乔的美人,还有好些人想来亲眼看看呢。”
  “美人”这个词令乔墨身子抖了抖,脸都要绿了。
  “乔哥儿是害羞了?”李雪见他脸色不对,以为是难为情,便取笑起来。
  李阿嬷却看出两分来,顿时也明显这名声传出去可不是什么好事,谁知道会不会招来些心怀恶意的人。
  “好了好了,别说这些了,若有人打听小乔,都少说两句。”李阿嬷止住话头,又安慰乔墨几句:“别怕,好歹你已经嫁了人,没事儿的。咱们村儿也不是好惹的,你们族里的林清不是在外头做官吗?一般人不敢惹的。”
  林清?
  “他在哪儿做官?什么官啊?”乔墨倒是没听说过。
  “嗯……好像在一个叫禹县的地方。”看来李阿嬷也不是很清楚。
  禹县?乔墨翻了翻记忆,没找到这个地名,加之李阿嬷也不了解,想必是离的很远的一个小县城。这林清即便是个县令,可到底不在本土,本身权利就没多大,更管不到这儿来。
  接下来几个人就说些闲话,乔墨向李阿嬷请教做鞋。
  “做鞋可不容易。”李阿嬷笑了笑,跟他讲:“这首先得有鞋样,你回头找张纸,把你和阿正的脚量在纸上,剪出鞋样子来。接着呢,要做鞋底。这鞋底可有讲究,这道工序没做好,那这鞋就不好穿。鞋底做好了才是纳鞋底,这个费手劲,算是个力气活,也得细心耐心。前面这些都做好,把剪好的鞋帮子缝上去,再填上东西撑一撑,也就能穿了。”
  乔墨听的头大,先前一点想学的心思顿时全都飞了。
  李阿嬷看出他的退缩,瞪了一眼:“还没做就怕了?凡事都不能急,一步一步来,做两回做熟了就好了,谁也不是生下来就会的。”
  乔墨干笑,打算直接去买双鞋子穿,大不了多费几个钱。
  眼看着鞋子做不成,干脆早早回家准备五香粉。
  于是问李阿嬷:“李阿嬷家有戥子吗?”
  “有啊,你要用?我让阿雪给你拿来。”
  李阿嬷家的屋后有两分地,一分种菜,一分种的是几种香料,每年李阿嬷都要配料包,所以家中备的有戥子。平常人家用的戥子没那么讲究,材质都寻常,主要是实用为主。
  等李雪拿来戥子后,乔墨见是个普通平常的木盒装着,里面严丝合缝的装着秤杆、秤盘、秤砣,木盒上还有个锁扣,像个小小的行李箱似的。乔墨觉得挺有意思,仔细看了好一会儿。
  回到家,林正还没回来,乔墨将布料塞到箱子里,拿着戥子进了厨房。
  上回买的香料还没用完,拿出来一一过称,倒是还能配上一些。原本五香粉是有几种配方,味道各有不同,但他手里香料有限,目前只能调配一种。他打算先配上一些拿到县城的铺子里探探路,若能谈妥订货,他就可以放手采购香料了。
  这不过是赚些小钱罢了,毕竟香料可不便宜,最赚钱的办法是开个香料种植基地。
  一旦解决了原材料的大头开销,赚起钱来就快了。可话说回来,与做肥皂、玻璃镜子等事情一样,若要做大了,他一个人是不行的,必须得找个有资金有背景又可靠的投资商合伙。
  乔墨不得不再度打消自己的宏伟计划,老老实实摆弄眼前的小生意。
  他不过是个乡野小民,没钱没背景,若有朝一日有人看中了他的五香粉,只怕也不会想跟他合作,而是直接买他的方子。那时他就是不甘愿又能怎样?再挣扎也不过是将方子多卖几两银子罢了。
  想想就丧气,也就不想那么多了。
  上回腌肉时用的五香粉配比不是很准,磨的粉也粗糙,这回他专门将院子里的一只石臼清洗干净,用石臼来捣粉。这只石臼原本是用来捣稻米的,多年不用虽然很脏,但内壁十分光滑。
  清洗后,用干净的布巾仔细擦拭了水迹,对着阳光晾干燥。
  取来戥子,按照配方,称了四钱八角、一钱六分小茴香、三钱六分花椒、一钱二分陈皮、一钱干姜,一一碾成细粉均与的掺在一起,便成了五香粉。这一份共重一两一钱四分。
  找了只干净的瓷碗,将五香粉装在里面,用盘子盖严实。这东西用瓷瓶陶罐装倒是很好,可家里没那样的小东西,只能找找看是不是有纸,用纸包着也将就了。
  问题又来了,若是拿去卖,别人问价,该开多少合适?
  做好五香粉,时间还早,乔墨百无聊赖,便搬了把椅子坐在院子里晒太阳。
  今天已经腊月初七,自进入腊月后镇上的集市就更热闹了,他打算等下次大集去一趟县城,把五香粉给推销出去。至于五香粉的价格……五种香料得一一算成本,在这基础上提上附加价值,才算是五香粉的价格。
  当时买香料是几种一起算的钱,单价的具体数目倒不记得了,大致价钱还能估算。想到香料本价就不算接地气,在没大肆推广五香粉之前,价格也无法做到太亲民。这么一来,倒是可以估摸出个大概价格。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