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并不常驻京城,也未有妻妾,自然是冷清的。”方瑜随口说道。
江容安觉得方瑜一定比他大上几岁,按照京城的风俗,没有娶妻也该有通房了,试探的说:“看你的年纪也不小了。”
方瑜看着江容安认真的说:“我不会纳妾的,若是有了心爱之人,我绝对不会让他受一点委屈。”
“那、那若是不能生育子嗣?”江容安自个儿是不在意的,毕竟家中只有些许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可方瑜身为镇北王,肯定要有子嗣继承王位的,不然一个世袭的爵位白白让给了别人。
“我有权有势,有的是人喊我爹,生育后代不就是为了香火,我倒不管身后如何。”方瑜被逗笑了,“怎么,我刚说完以身相许,你就开始谋划了?”
江容安被说的不好意思,闭上了嘴直直向前走。
落在后面的方瑜摸了摸鼻子,快走几步也跟了上去,“你之前相中的铺子我帮你买下来了。”
“什么?”江容安惊了,下意识的回头看了过去。
“我买下来了。”方瑜重复了一边,干脆从身上掏出了房契和地契,“到时去衙门过个户就行了。”
江容安接过薄薄两张纸,还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这就是?”
“给你了,你要是想要,就直接过户到自己名下,如果只想租,按市面上的租金给就是了。”方瑜没有硬要江容安收下,而是给了他两个选择。
江容安犹豫了一下,最终说:“房租能便宜些吗?”
“好。”方瑜一口就答应下来了,“你开的铺子打算取什么名字?我给你提匾。”
“既然是首饰铺,自然是要和首饰有关。”江容安想了几个名字都觉得不妥,突然想逗下方瑜找回场子,“不如就叫喜鱼楼。”
方瑜却是脸皮极厚,一点都被变化,还回了一句:“不如直接叫爱瑜好了。”
江容安只觉得这辈子怕是都不能让方瑜露出羞涩的表情了,方瑜站在一旁大笔一挥就写下了首饰铺子的名字。
雪白的宣纸上铺着三个墨色的字。
写出的字是簪花小楷,一笔一划皆是柔情万种。
江容安凑过去一看,写的是“喜容楼”。
“世间女子皆爱容貌美丽,喜容二字不是正好?”方瑜还在一旁振振有词的解释,一点也看不出来他有私心在里面。
“那我倒是更喜欢美玉无暇。”两人的距离极近,江容安说完后,不由自主的在方瑜的脸颊上亲了一下。
“你?”这下轮到方瑜愣住了,他从未与人这么亲近过,这下只觉得被亲过的地方火烧火燎的,不知道如何是好。
江容安后退了一步,洋洋自得:“是你说要以身相许的。”
方瑜摸着脸颊,觉得真是自食恶果。
江容安有了心仪的店面,马上着手开始将店内的陈设更改一新,招聘合适的伙计来干活,忙里忙外的,好不容易弄好了店面,如何打出名声又是一个问题。
京城中大大小小的首饰铺子极多,有的是以宫廷样式的首饰作为噱头,有的是以出陈创新的首饰样式出名。
江容安跑来找方瑜拿主意的时候,他正在写奏折,闻言放下了手中的笔问:“所以你要以什么方式打出名气?”
“江南富庶,女子更有时间和精力用于梳妆打扮上,首饰也往往比京城花样多,只是我担心京城女子不会接受江南的样式。”江容安说了一大串,“我看京城往年流行的首饰,往往是宫中的贵人开始佩戴,再有贵族女子效仿,最后才到平民百姓的头上,而我们铺子一开门,未必会有出身高贵的女子前来。”
“那你要我帮什么吗?”
江容安问:“不知道京城内哪几位女子眼光最为出众,妆容服饰最受众人追捧。”
“你这倒是难倒我了。”方瑜失笑,以他的身份怎么可能会去关注内宅妇人的事,“不过京城中身份最为高贵的女子有两位,一为萧淑妃,一为明玉公主。”
“那我就送上喜容楼最新推出的首饰花样,送到公主府上,等公主带上了我们铺子的首饰,京中女子一定竞相模仿。”江容安心中有了主意,就要立刻去施行。
方瑜叫住了他,“等会儿。”
“怎么?”江容安停了下来。
“萧淑妃的那份,我帮你送去就是了。”方瑜与萧淑妃有几分交情,全因萧淑妃想为自己的儿子铺路,平日里对方瑜十分客气。
“好。”江容安想起了什么似得,从怀中小心翼翼的掏出了一根玉簪。
簪是白玉质地,看起来白洁莹润,打磨精致,一端尖,一端为镂空雕花鱼纹。
“我一看到这枚玉簪,就觉得适合你。”江容安说着,走到了方瑜身后。
方瑜正好刚刚梳洗完毕,黑发如瀑的批下,只用一根普通的木簪随意的挽起。
江容安取下那枚木簪子,乌黑的发丝立刻就散了开来,他手忙脚乱的将头发重新挽起,又用玉簪固定好,只是看起来比刚才毛糙许多。
“这枚木簪子给我了。”江容安觉得手中的木簪皆是方瑜身上的味道,想妥善收好。
方瑜伸手触碰到尤带余温的玉簪,他收过许多礼物,觉得这次收到最和心意,但嘴上还是说:“你就不能挑个霸气点的吗?我好歹也是个王爷,总是给我鱼的花样。”
“啊?”江容安还以为方瑜不喜欢,慌忙解释道,“阿鱼,我只是觉得很适合你,要是你不喜欢我就换一个。”
方瑜见状赶紧回了一句:“我很喜欢。”
江容安这才松了一口气,露出了笑容:“那就好,我去忙其他的了。”
等到房间内只剩下方瑜一个人的时候,他才重新提笔继续写下去。
今日方瑜所写的奏折皆是参本,参的就是昭清扶持的心腹。
既然昭清敢朝方瑜身边的动手,方瑜就敢找他的麻烦。
朝会的时候,方瑜递上了奏折。
第一本参的是户部尚书纵子行凶,尚书之子前几日在清楼楚馆里面喝多了,几杯黄汤下肚,就开始不清不楚,将一个客人给打死了。
这位受了无妄之灾的客人是位外乡人,前来京城做生意,身边并无亲属,只有几个仆从,户部尚书只是和下属暗示了几句,那几个仆从全都被安上了谋杀主人的罪名,判了个流放三千里。
这样一来事情也被压住了,有了替罪羊,尚书之子只不过在祠堂里面跪了几天就完事了。
第二本参的是英国公抢占良田,逼死良民。
英国公身居高位当然是不会做这种事,惹出事的是他府中的下人,靠着英国公的名头在作威作福,直接让农庄上的平民苦不堪言。
要交的税一年比一年高,这还不知足,今年年初开始大肆强占良田收归己有,甚至有平民百姓被逼得在农庄门口吊死。安国公是皇上宠信的臣子,他还没知道这件事,就被下面的人安排妥当,百姓们无处告状。
这两本奏折一经过宣读,朝臣震惊。
震惊的倒不是这两位大臣所做的事,震惊的是做这么低级的坏事还会被人抓住把柄送到皇上面前。
这两位可是皇上一手提拔上来的,算是根正苗红的皇帝党。
户部尚书和英国公皆出来跪下,口中直称冤枉。
但人证物证俱在,还有脑子不清楚的御史说要严惩,昭清想轻轻放过都不行。
最后只能让户部尚书革职在家,什么时候教养好儿子什么时候再复职,英国公则是被罚了一年俸禄,原本说好了职位也不翼而飞了。
方瑜一出手就折了昭清手上两名大臣,他们空出来的职位,自然会有其他利益集团去瓜分。
经过一阵争吵,户部尚书的职位由萧淑妃那边的人所暂代,英国公本来要担任的职位则由明玉公主那边的人出任了。
方瑜悄悄的退居人后,听着各位大臣的争吵,他抬头看向坐在皇位上的昭清。
昭清早已脸色铁青,看样子要头疼不长时间,不会再有时间来找他的麻烦。
到底是没有经过常规的帝王教育,处理起事情来还是没有一点帝王心术,连一些前朝老臣都无法压制住。
先帝其实当初意属明玉公主,只专心培养了她一人,从小便细心教导为帝之道,也曾女扮男装上朝旁听,没想到先帝临终前竟然改变了主意,留下的遗旨是让昭清继位。
当时朝中也有人不服,只不过方瑜手握兵权,迅速以铁血手段镇压了那些声音,昭清才登上了帝位。
方瑜心想,也许当日所做的事情是错的,昭清从头到尾都不值得他用心辅佐。
经过这一段时间,方瑜才发现他为友对人不诚,为子对母不忠,为君对臣不信。
这一场朝会开的昭清心中烦闷,等各位大臣汇报完后就草草得结束了,临走前还气愤的甩了袖子。
因是天不亮就出门参加朝会,朝会结束下朝后不过是辰时,方瑜出门前就随手拿了个馒头填填肚子,现在朝会结束,腹中不免感觉到了饥饿。
有百姓生财有道,特意在朝会结束后的必经之路上支了个摊子专卖早点,倒是赚了不少生意。
于是常常可以见到刚刚才在朝会上为了一点小事吵得不可开交的两位大臣,下了朝会后又为了喝一碗豆浆挤在一张桌子上用早膳。
今日方瑜倒是没注意到有大臣在这里,而是一眼就发现了坐在位子上的江容安。
江容安的面前摆了一个海碗的豆浆,手中还拿着咬了一半的油条,看到方瑜过来惊讶的瞪大了眼睛,问:“阿鱼,你怎么会到这里来?”
方瑜坐到他身边的空位,让老板舀上一碗咸豆浆,再来一根油条,反问道:“不是你在等我?”
江容安老实回答:“听金戈说这儿的早点最出名,我就出来尝尝。”
“是挺出名的。”只不过不是以美味出名,而是因为这家店的食客皆是朝中有名的人物。
老板手脚麻利的端了个海碗过来,碗里面是装的满满的热气腾腾的咸豆浆,上面还架着一根油条。
这个老板做了十余年的早点,油条早已炸得如火纯青,口感松脆有韧劲。
方瑜习惯喝咸的豆浆,又是这里的常客,老板倒是为了方瑜专门琢磨了一个咸口味的豆浆。
在碗底有装着酱油和葱花,再往里面倒入热气腾腾的豆浆,纯白的豆浆一接触道酱油就凝固了起来,犹如一碗鸡蛋羹,再往上面撒上一些油条碎、榨菜和葱花,看起来醇厚闻起来鲜香四溢。
要是拿着油条沾一沾,二者简直天作之合,美味无比。
一碗豆浆下腹,方瑜觉得浑身暖洋洋的,腹中的饿意都被驱散了。
“这么早出门是要做什么?”方瑜放下了海碗。
“今日是喜容楼开张的第二天,我去看看。”每次说起首饰铺子的名字,江容安都有不好意思。
“那正好无事,不如一起去看看。”
喜容楼是京城最近的流行的话题之一。
里面出售的首饰皆是江南花样,京城里极少能见到,如果仅仅是如此,倒不能引起各位见多识广的贵夫人的注意。
重要的是明玉公主出席宴会的时候,竟然也带着喜容楼的首饰。
那雕的栩栩如生的芙蓉并蒂开,那做的活灵活现的灵猫追球花样,一时间惹得各位贵妇人争相购买,喜容楼第一日开张,里面的东西就被购买一空。
幸好喜容楼有准备,第二日又有首饰连夜赶制出来,还定了一个限制购买的标准。
也就是每位贵夫人只能每日取号订购三样首饰,多了喜容楼也不卖。
这些贵夫人听到这个规定,没有恼火,反而是称赞不已,这样一来每位夫人都能买到心仪的首饰。
连后宫中的妃子也听闻了这个消息,谁人不爱美不爱俏?各个妃子都派出了身边的宫女太监出宫购买新鲜首饰,生怕落在了后面,让别人拔了头筹。
江容安一到喜容楼就帮衬着接待起了客人,他人长得白净,又嘴甜会来事,直把人哄得喜笑颜开的付了钱。
方瑜则是去了二楼的茶室里面休息。
二楼的茶室是专门接待贵宾的,只有消费五百两银子的客人才有权利进入二楼的茶室,享受专门定制的首饰,这也是江容安所想出来的。
京城中那些贵夫人没人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缺银子,各个都天女散花般的就买了五百两银子的首饰,没有个贵宾的名额都不好意思出门炫耀。
方瑜坐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茶室的门就被推了开来,一个打扮素净的宫女静悄悄的走进了茶室,她的面容普通,扔到人堆里也不起眼。
“将军。”宫女垂着头,在一旁福了福礼。
这是方瑜在宫中唯一一个爬到高位的耳目,所以她能够出宫帮后妃们来买首饰,顺便传达宫中的消息。
“有查到什么吗?”方瑜半个月前就让她去查当年皇后的辛秘。
“奴婢隐隐查到了一个看守梅园的宫女,名为墨锦,当年与皇后娘娘身边的大宫女有些关系。”宫女迅速的将查到的事情说完,安静的等到着方瑜的吩咐。
“去吧。”方瑜没有再问其他东西。
宫女静悄悄的走了,来回不过短短的一段时间,仿佛从未有人进来过。
方瑜看着袅袅升起的香,那块玉佩他一直随身携带,当年皇后到底知道了什么秘密,能让昭清下手灭口。
那毕竟是昭清的原配妻子。
方瑜下定决心要见那个墨锦一面,皇后当初一定是知道了一个不得了的秘密,这让方瑜也充满了好奇心。
第24章
梅园位于后宫,是后妃们生活居住的地方,方瑜可身为男子不能轻易进出后宫,想要亲自见一面那位名为墨锦的姑娘,还是有些麻烦。
方瑜正想着如何进到后宫的时候,萧淑妃一道口谕,说是前些日子送来的首饰很得心意,传方瑜进宫一趟。
萧淑妃身为暂管后宫的妃子,是有权利召见前朝的臣子的,本朝风气并不过于约束女子,萧淑妃这次传召说起来倒是过了明路,有理有据。
只有方瑜心里清楚,萧淑妃与他并无什么私下里的关系,突然传他进宫倒是来的莫名其妙。
17/44 首页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