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就将那些好言好语,给添上几分强胁之意了。
燕清失笑:“你认为可行?”
郭嘉随意点头,就燕清之前所说,回答道:“那可晚了一些。而现今局面,兵力是他强我弱,论军心却是彼弱我强。”
燕清挑眉:“噢?”
郭嘉不屑道:“一个怀进取之心,行的是锋锐之道;一个未战先思逃——”
话未说完,原微微含笑的燕清忽一蹙眉,毫不犹豫地将郭嘉往身后一拽,转身冲外喝道:“何人鬼祟!”
自上回的刺杀未遂过后,燕清虽将消息压了下去,借机肃清了一波,却从此打醒了警钟,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多了警惕。
现夜已深,除了当值的兵士巡逻外,帐外不应有人。
可他方才察觉到一道被刻意放轻的脚步声在朝这边不断接近,并不似巡逻兵那般有规律可言,又忽然停了下来,守卫却未通传,甚至无半点反应,就极反常了。
郭嘉惊魂不定地将双手搭在燕清肩头,头往外探,而燕清已沉脸抄起放在榻边的长剑,蓄势待发。
对方倏然一窒。
紧接着,一道燕清再熟悉不过的声音,便委委屈屈地传来:“主公。”
燕清:“……”
这么说来,他昨日的确同卫兵讲过。
自己就寝的地方,吕布和郭嘉是可以不经通传禀报,随意进出的。
第117章 吕肥郭瘦
知晓来人是谁后,随着噌地冰凉一声,燕清敛去淡淡杀气,随意还剑入鞘,道:“进来罢。”
吕布便在郭嘉兴味怏然的注视中,大大方方地扛着寝具来了。
燕清眉心一跳,无可奈何道:“你这又是什么阵仗?”
吕布二话不说,俯下身来,将自个儿铺盖搭在燕清边上,旋即肃了表情,单膝跪下,直视燕清道:“主公何故瞒下刺客之事?”
他在战场上是光芒四射,所向披靡,杀气腾腾的修罗战神,可每到燕清跟前,从来都是千依百顺,无不听从的。
此时此刻,这张棱角分明、线条冷硬的英俊面庞,还是头一回在燕清的注视下,褪去呆呆愣愣的憨厚和小心翼翼的试探,多了凌厉的霸气。
燕清不慌不忙,只蹙眉道:“谁告诉你的?”
他特意将调查刺客的事宜交给高顺,就是为了不让吕布听后反应过度,小题大做。
吕布狡猾地对此避而不答,却大义凛然道:“前事余波尚在,主公怎能这般疏于防范?即便查清了一波,也难保没有漏网之鱼,而三军荣辱周全,皆系于主公一人安危,还请您多加提防,保重贵体才是。”
郭嘉好整以暇地坐在榻上,腿脚吊儿郎当地一翘一翘,似笑非笑地抱臂听着,居然还赞同地抚了抚掌。
吕布对此视若无睹,只屏息盯着燕清。
燕清哪里不知吕布的真实心思,心里一哂,故意爽快应道:“奉先说得有理,日后便请两名亲兵入账守着罢。我瞧姓典那位,生得孔武有力,人也憨实,又是你亲眼看重的,就由他来好了。”
“……”
吕布一时语塞,反应倒是飞快:“这人选极其要紧,不好仓促决出,今晚便由布守着,明日再细细敲定。”
他是铁了心要赖下了。
燕清却摇了摇头:“倘若真来劫营,只要集中攻袭此帐,不就有一网打尽之效?还是分开的好。这等小事,也轮不到你个堂堂将军来亲力亲为,传出去还不叫人笑话了?”
吕布正急得头上冒汗,揪着被褥不知如何是好时,郭嘉却破天荒地替他说话了。
他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说道:“吕将军之言,也不无道理,主公虽身具仙法,然所涉极大,还是更谨慎些的好。而论起武勇刚猛,军中又有何人抵得过吕将军?”
燕清颇意外地看了气氛一向是剑拔弩张的二人,竟难得地站在统一战线上,实在少有。
他默然半晌,方在吕布紧张的凝视中应承道:“那便依你们之言。”
吕布如愿得偿,理所当然地睡在外沿,保持警醒;燕清接着不顾郭嘉抗议,坚持把最弱的豫州别驾安排在最里侧,自己安逸地被夹在中间了。
灯一熄,吕布自动自觉地把三人的靴子按燕清之前曾要求过的妥善摆好,又备好燕清半夜醒来时要饮的茶水,最后在郭嘉见鬼似的目光中认认真真地把被脚给掖了,才规规矩矩地侧着躺下,面朝掩实的帐口。
正值月圆时分,燕清借着透过厚重帐布的明亮月光,看薄被裹在吕布身上后显出的弧度。
真是宽肩猿背,蜂腰窄臀,四肢修长。
一块块蓄满惊人力量的肌肉微微凸起,随呼吸起起伏伏,健硕又不失挺拔,万般赏心悦目。
横竖吕布背对着他,大半心神都在警惕外头,燕清就肆无忌惮地欣赏一会儿,才意犹未尽地转过身去,想看看郭嘉。
……一马平川。
郭嘉正不习惯地蹭来挪去,想找到最舒适的睡姿,不防察觉到燕清诡异目光,脑海中顿时警铃大作。
他动作骤停,慢吞吞地唤了一声:“主公?”
燕清眨了眨眼:“无事。”
这细胳膊瘦腿的,就是个标准的文弱书生。
郭嘉直觉答案不可能这么轻飘飘的无辜,不由狐疑地皱了皱眉,以审视的目光盯着燕清若有所思的侧颜片刻,不经意地就晃了神。
半晌,才不自在地慢慢别开头去。
本就美好得不似真人的容貌,在月色涤荡下,愈显那肌理似无暇璧玉,使观者心笙动摇。
哪怕是与其朝夕相处,见惯这般逸群相貌的郭嘉,也有那么片刻的恍惚。
只可惜这世间罕有的美人,心里正转动的乱七八糟的念头,绝对是一贯自诩怜香惜玉的郭嘉不想知道的。
燕清起初想,果然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后就莫名其妙地根据两人体魄身量的巨大差异,一不留神,拐弯落到‘环肥燕瘦’上。
来到风起云涌的东汉末年,想必绝大多数宅男的梦想,就是左拥河北甄宓,右抱闭月貂蝉,有知琴擅画的才女蔡琰,再来大小乔双姝,还能添个曹操败走宛城的祸水邹氏,那便叫死而无憾了。
换到他身上,则怎么看怎么剑走偏锋,品位清奇——左拥吕玉环,右抱郭飞燕,外头守个典大壮,偶尔还有荀氏双俊。
好一个幸福的人生赢家。
燕清不留神间,竟生生地被自己这古怪念头,给逗得乐了出来。
他虽忍住了没笑出声,一阵阵的短气还是激得胸口轻轻震动,别说是耳聪目明的吕布了,就连没睡着的郭嘉都发觉了。
“主公!”
燕清往常就算是笑,也只是浅浅勾起唇角,漂亮的眉眼徐徐弯起。
有时会斯斯文文地轻笑一声,从骨子里透着风流俊逸;或是冰冷地哼笑一下,充满锐不可挡的魄力。
会跟鹌鹑一样一抖一抖,还真是头一回。
吕布不知情况,下意识地以为燕清或是犯了甚么病症,于是在问了这么一声后,不等燕清作答,就倏然紧张起来。
他一个鲤鱼打挺,坐起身后,就用火折子把灯给重新点着了,然后转过神来,俯身查看燕清的情况。
郭嘉虽猜不出燕清心中所想,却凭着对主公的深刻了解,蒙出点头绪来。
是以只嘴角抽抽,慢悠悠地往被褥里一缩,这下连脸都不肯露出来了。
燕清不料吕布的反应会这般夸张迅速,愕然之余,便有点恼羞成怒了。
“咋咋呼呼的做什么?”燕清沉下脸,随手抄起吕布的枕头,往他身上毫不客气地砸去,轻斥道:“前日才夸过你,又没了稳重了!”
吕布莫名其妙地挨了一枕头,虽半点不疼,但被收回夸奖,还是有些委屈困惑。
不过见主公神采奕奕,精神抖擞,不似有问题,到底是老老实实地耷拉下脑袋,哦了一声,继续扭过头去守夜了。
燕清看他这模样可怜,心里登时有点后悔,想着弥补下对方,却鬼使神差地往那翘臀上不轻不重地一拍,才理所当然道:“你还真要傻得自己守不成?别说董卓就算要攻,也不会选今晚,还多的是人都在外头守着,哪儿有那么容易潜入?”
吕布猝不及防地挨了这一掌,就跟浑身触电一样,懵然一激灵,好一会儿才愣愣道:“唔。”
燕清命令道:“睡罢。你要再不放心,我就将典子满叫进来。”
吕布自然是不愿意的,匆匆忙忙地将眼阖了。
燕清强硬地将这事糊弄过去后,也暗松口气。
一松一弛间,嗅着从吕布身上传来的花露香气,他不知不觉地就睡着了。
一夜无梦。
翌日清晨,他居然跟吕布同时醒来,唯独郭嘉还在呼呼大睡。
燕清同吕布默契对视一眼,放轻动作,将衣更了,再去外头洗漱,一同用膳。
吕布面上毫无表情,心里却喜滋滋的,再默默胸口揣着的那根象征着一个甜蜜秘密的可爱茸毛,只觉今日透着梦幻一样的幸福。
燕清心思已然绕到了正事上:“奉孝既还睡着,我就先去他帐中做事罢。不知他那处可放入纸笔了?”
吕布忙道:“寨虽还未立好,这些断是短不了诸位先生的。”
燕清欣然颔首:“那好,受奉孝启示,我倒想给徐荣也去信一封。”
吕布一怔。
燕清坦然道:“不管是李傕樊稠郭汜张济,还是牛辅李儒,我都瞧不上眼,倒是那徐荣,有名将之质,却是明珠暗投,埋没英雄了。”
吕布犹豫道:“主公便不怕,他待董卓忠心耿耿,反将招降信送去董卓那,使李傕那边也一并暴露?”
燕清莞尔:“你之所虑,也不无道理,不过徐荣在排外的西凉军中,一直是个不受重视的边缘人物。莫说他对董卓待人偏颇,早感不快,就算他真这么做了,董卓也不见得就会信他。”
史上的徐荣在董卓伏诛后,毫不犹豫地就加入了王允阵营,直至战死。
可见受到不公待遇,仍对主公无怨无悔的人是有,但徐荣却绝非此列。
而且除了徐荣之外,他只给郭嘉极有把握的李傕去了信。李傕目前还身戴兵败之罪,处境敏感尴尬,又深知董卓多疑好猜忌,哪怕不动心,也不可能拿去给董卓看以博取信任,而更清楚这极会惹火烧身,反受其害。
吕布闻言,陷入了沉思。
等他回过神来,燕清已笔走游龙,一挥而就了一篇充斥溢美之词,赞赏间极尽肉麻,却又情真意切,可谓感人肺腑的邀信了。
要拿这封同给李傕的那封一对比,就不难看出两者间的巨大差距。
一封勉行公事,一封发乎内心。
吕布不动声色,客客气气地问道:“可否容布一观?”
燕清心情颇好地一抬手:“拿去。”
吕布漠然接过,沉默读完,只觉胸腔里一阵澎湃,渐盈满了嫉妒。
这徐荣——真是何德何能!
连自己这个名副其实的主公麾下第一骁将,都没得过这么封充满甜言蜜语的尺素呢!
第118章 美好误会
吕布虽什么都没说出口,只默默醋海翻波,颇擅察言观色的燕清,也在说完那几句后,通过他脸色将心思猜得差不多了。
燕清不动声色地将信抽了回来,微微笑道:“这些个漂亮话,都是说给外人听的,莫要较真。”
吕布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
而在心里,他却认为此话是不尽其然的。
旁的不提,就单指那郭奉孝罢,每回献了个不赖的计策,主公往往都不吝夸奖的。
见他神色恹恹,燕清忍不住拍拍那结实上臂,回到案前,重又提笔,不假思索地默下一段诗来。
吕布破天荒地没黏过来,还没精打采地杵在原地,燕清便冲他打了个手势:“奉先,来看。”
“喏。”
吕布强打起几分精神,慢吞吞地挪动过去。
燕清已笑眯眯地退开半步,由他凑近前去,看纸上所写的内容。
“英侯吕布世无比,雄才四海夸英伟。护躯银铠砌龙鳞,束发金冠簪雉尾。参差宝带兽平吞,错落锦袍飞凤起。龙驹跳踏起天风,画戟荧煌射秋水。出阵搦战谁敢当?贼兵胆裂心惶惶。”
吕布起初还带了点不情不愿,等他看清第一句时,眼神瞬间就变了。
这般用心地将当日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哪儿是徐荣靠祖坟冒烟、再加上烧了八辈子香才得到的溢美之词比得的?
分明将他夸得无比威风霸气,几要成神兵天将,战神在世了!
等他轻声念完,再看向燕清时,灼烫目光里的情意,已是浓重到了任谁都看得出的程度。
燕清轻咳一声,赶紧解释道:“这诗可不是我写的。”
吕布仍然两眼放光,嘴上规矩应道:“嗯。”
燕清恐他不信,决定说具体些:“你可别想岔了,真不是我。那位先生姓罗,字贯中,是一流亡北士。他是爱你那日在关前骁勇英姿,特写诗一首。我碰巧见了,觉写得极好,便记了下来,好让你知。”
他这可是彻头彻尾的大实话——正是罗贯中于《三国演义》里,写在吕布战三英那一回末的那首诗,不过只被他截了一小部分。
吕布心里一哂。
主公脸皮薄,又谦逊低调,有意隐瞒下来,那他如何会去不识趣地拆穿?
还不惜为此编个姓罗的流亡北士出来,故事倒是有鼻子有眼的,只可惜主公每日见过的外人,都得经过军中严格审查,书信亦是如此。
莫说主公在百忙之中,还有无搜集一些落魄文士诗作的闲情逸致,就算真有,也绝无可能瞒得过他的眼睛。
不过,倘若主公精心为自己这么个武夫写诗之事传出去,似乎于主公声誉有些妨碍。
还不如就由他专美独占罢。
吕布心念电转间,就强行压下了恨不能将这首由主公亲笔赠予他的真挚情诗给贴到脸上四处招摇,以昭告天下的冲动,且努力挤出了最真诚的表情:“主公玉言,布岂有不信之理?”
92/186 首页 上一页 90 91 92 93 94 9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