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瞎逼叨叨!以后你要么不摆摊,要么摆摊我每天都让人过来砸你的摊子!”石山撂下狠话“不管好你的嘴,你摆一次,我砸一次!看谁耗得过谁!”
至于杨氏,石山摸着下巴动了坏点子,找人在周正家蹲点,找了只有杨荷花一个人在家的机会,麻袋一套打晕,这个地方的人都爱惜头发,老子让你光头蹭亮,几下把杨荷花的头发剃得干干净净,拿不易洗掉的染料,在她脑袋明晃晃的写下:我是贱货。
又在杨荷花脸的两边各写一个“屎”字。
染料是他专门买的,没个十天半月洗不掉,老子看你有脸出门再打坏主意!
最后把人四脚四手的一抬丢到菜地旁边的粪坑里面去,艹!让你欺负老子!老子现在就和女人计较了!
这下石山爽了!
但由此,石山在各个村里的名声似乎更怀了……
————
不过这事说到底还是要感谢那位城管……也不知道他叫啥名。
他那天从县衙出来,上前几步追上人,拍着那城管的肩膀问“嘿,兄弟!刚刚谢了!还不知道你叫啥名?”
谁知这句话才说,那死城管皱眉把他搭在他肩膀上的手拿了下来,那表情要多嫌弃有多嫌弃!梗得石山一股气卡在那,想想人家帮了自己,忍了!摸了银子塞给那城管,当做谢礼。
“不可救药!”
石山手上拿着银子看着甩袖而去的人,石化在原地。
哪里来的奇葩,以为自己是圣母玛利亚还是高贵的白莲花?这人是不是脑子有问题!
石山甩了甩头,把那奇葩赶出脑海,盘算着在毛婶家也住了差不多一个多月,本来想着就在溧水村买房子住,如今有祭祀的事想着还是搬到镇上去,租房也好过整天为了性命提心吊胆。
好在毛婶安慰了一番,这溧水村就七八家村户,在附近几个村已经算是穷得很,没有祭祀这些事,让他放宽心。镇上的房子可不便宜,但搬到镇上的事石山已经有了心思。
小南瓜这次是被吓到了,比之前更黏石山,连狗子拉着他出去玩也不去,石山走哪都跟着,上个茅厕,也在外面蹲着守着。
石山心疼得不行,镇上的小摊子石山也不打算摆了,反正土疙瘩也没剩多少,倒是玉珍直叫可惜,铁柱身上的伤好得差不多就忙着下田去,毛婶有秀活要做,不然她倒想继续做下去。
石山说“现在镇上的摊子多,这东西简单,长期做也挣不了几个钱,不划算”
——————
没过几天,石山请霍掌柜帮忙,在镇子上租了一处小楼,在街角,位置是不好,之前是一家小作坊,有些年代,里面陈旧了些,所以价格上就降下许多。
石山倒是很满意,两层楼,一上一下,后面一个小院子,格局不错,打扫打扫,好好弄一下就行。
作坊的主人和霍掌柜是老交情,而他人最近打算离开和溪村,本来是打算直接卖的,但石山现下满打满算只有差不多四十两银子,没那么多银钱,就商量着他先租过来,等有钱了,就直接买下来,作坊的主人也没为难,一口答应了。
小楼到处都是灰尘,四周的墙面烂得很,坑坑洼洼,蜘蛛燕子都在屋顶做窝,二楼倒是宽敞的一大片,看着也比下面干净多了。
父子俩先把后院打扫出来,把小白养在后院,还是小南瓜照看。
前厅的一楼花了半天也只收拾出了一半,幸亏后面毛婶一家来帮忙,倒是动作快了些,等差不多到了傍晚几人才收工,石山留毛婶们在这吃饭,他早上擀了饺子皮,用纱布盖着,剁剁肉馅,晚上吃热乎乎的饺子。
“不吃了,家里啥人都没有,还有剩菜,今晚不吃,到了明早就浪费了”毛婶看他又租房又买肉,想着能帮他省点就省点,扯了个谎,一家人收拾收拾打算回溧水村。
“饺子皮都擀皮好了,放到明早不也是放坏了”石山在门口拦人。
“怎么会坏,你用……”毛婶以为石山不知道,嘴里刚想说隔夜放饺子皮的方法。
“知道了,好了,玉珍姐,我早上买的猪肉就放在水井那,前臀尖的肉最适合包饺子,你帮我拎出来”石山已经喊人帮忙了。
毛婶没办法,这小子!
“我来洗菜吧,馅料还是小山来调,味道肯定好”玉珍把猪肉往砧板上一放,就过去抢石山手里放了菜的盆,利落的打水洗菜,打发他去调料。
铁柱在后院敲敲打打给小白安了个鸡窝,小南瓜和狗子蹲在旁边一眼不眨的看着建鸡窝。
安了鸡窝,铁柱闲不下来,又去帮忙劈柴,多劈些,小山这么细胳膊细腿的,斧头肯定拎不动,一时剁肉声,劈柴声响了一院。
石山把剁好的肉放在盆里,把玉珍洗干净切细的韭菜末倒了进去,加一些葱姜末和稻花油拌到均匀。
拌好后,三大两小围着桌子边包饺子。
毛婶心下叹了一声:这饺子他们家怕是有一年没吃了,自从小山来后,天天买肉回来吃,补身子,玉珍脸色看起来也好了些,铁柱和狗子再也不是瘦的让她心疼。
“阿爹,你看”小南瓜脸色被面粉弄得和小花猫似的,举着一个被他包得面目全非的饺子举到石山面前“我包的”
“包得真好!”虽然有些四不像。
狗子想吃肉,一张饺子皮放了一大勺馅料,都破皮了。
玉珍让他别捣蛋,这白面做的皮怎么能这么糟蹋。
石山说“没事,都是丢到锅里的,不糟蹋”
狗子拿着饺子往石山旁边凑了凑,还是石山叔叔好。
“小山,你就惯着他们两个”玉珍白了一眼躲在石山旁边的自家儿子“过来,你那手别往你石山叔叔衣服上蹭”
“恩,娘,我知道”狗子说着又蹭到乖乖包饺子的小南瓜身边去了。
白皮饺子上锅蒸,等时间差不多了,配点香醋和香菜,开饭。
石山喊了还在劈柴的铁柱过来,一个个饺子出锅,石山让两个小的去洗了手,用筷子先夹了给他们拿着吃。
“好好吃!石山叔叔做的东西好吃”狗子两口就吞进了肚子。
“阿爹,香”小南瓜咬烫嘴的饺子一口,小口吸着。
石山又弄了一锅白菜汤搭着吃,等几人吃饱,石山把剩下的打包好让毛婶带回去“拿着,明天当早饭”
毛婶也不推了,倒是抬手捏了捏石山的脸,弄得石山都不好意思了。
——————
夜深了,小楼里的父子俩个把毛婶送的几床被子在楼上铺好,父子俩个开始了新家第一夜。
石山原本打算把小楼重新装修一下好好弄一下,但订做一块牌匾,捯饬了一下墙壁和地板,就已经花了十多两银子,更别提他还连桌子凳子还没买,这已经大大超出了预算。
石山本打算买些植株放在店内,但物件生活满足了才能享受精神生活,店里卖的盆景植株贵得咋舌,这一计划在荷包越来越瘪的情况下胎死腹中。
索性石山订了一个大的木架,又回溧水村村里挖了些花花草草,分成二三十个小盆栽种,往一行一行的木架上一放,看着独树一帜也赏心悦目。
小南瓜抱着石山的大腿,扑闪着大眼睛“阿爹,好漂亮,以后我们都住这吗?”
“对,等过段时间有钱了买大寨子,到时候你想住哪里住哪里,喜不喜欢?”石山抱起儿子豪气的说着。
“喜欢”
前几日还是破旧灰尘满地的作坊小楼,已经被打扫的干干净净,墙壁被刷得亮亮的,四个角落放着一个大缸,里面插着石山弄来的荷花荷叶,桌子凳子摆的整整齐齐,柜台后面一行一行的放满了小盆的花草,两边的架子上用绳子吊着一盆翠绿的植株,看着透亮又舒适。
楼上石山暂时先不打算用,等明天牌匾一挂,炮仗一炸,石记楼正式开张。
第21章
和溪镇的有名的酒楼就两家,川福楼和金满楼,都是关家的产业,也都是老字号了,说起来算是一家,其它排不上名气的饭馆酒楼更是有很多,石山这地段不好,人流少,店也不算大,想要在吃食上面讨口饭吃,怕是要多花点心思。
花了一天时间把镇上转了个遍考察了行情,石山去铁器店订购了一批铁质餐盘、碗和盘子。
铁器店老板先是由石山的描述,做了个样本出来让石山看,改了几次才做的稍微有点样子。
因为材料等多方面的限制,铁质餐盘做得没有现代的不锈钢餐盘薄,略微有些厚,没有那么轻盈,但样子差不多,三个空,边上凹进去的长条空用来放筷子,上角的圆形空稍微浅一点,用来放置汤碗,整个一大学食堂餐盘的翻版。
地段不好的店开业,在和溪镇算不上什么事,也没有多少人会知道,除了隔壁旁边的邻里邻居和一些散客。
石记楼开业也是一样。
不过石山也只是挂了牌匾把菜单木牌往门口左边一挂,护着小南瓜“噼噼啪啪”点了炮仗,热闹了一下讨个喜气,随后就把店门一关。
“今天挂匾,明天正式开业,各位多多捧场”
这挂匾和开业不再同一天,倒是有些让人弄不明白了,实际上是石山在铁器店订购的一批餐盘、碗和盘子还没到,开业也就顺延到了明天,不过这倒是阴差阳错让开业那天来的人比预计的多了些,不过即使顺延了一天,也只送来的碗碟,石山订购的餐盘因为铁器店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第一次做,要多花些时间,所以还是没到。
没到也不管了,先用盘子凑合,不然匾都挂了,时间拖长了也不行。
开业这天,一大早天才微亮,估摸着时间,石山就起来把饭蒸上,随后出门去肉摊取订好的肉,把排骨放到大锅灶里大火熬煮加莲藕小火慢炖,昨夜清洗好的薄荷满满的一大盆用酱油醋辣椒拌好,接着辣炒鸡丁、小炒肉出锅,最后再加两道素菜,齐活了。
刚刚到早饭的时间,订好的长方形的铁盒子支在店中靠柜台前的地方,铁盒子里面分为六个小锅,横三个竖两个,在地下夹层注入烧热的水来做到保温作用,把出锅的菜分别放到六个小锅里。
石山去门口点了封炮仗,把六道菜牌一挂“快来看一看瞧一瞧,今天石记楼开张,开业大酬宾!”
店门口左边昨日挂的菜牌,已经吸引了不少了,老板出来了又挂了六道菜牌,这六道菜牌倒是看出是个菜名,但昨日挂的实在是不知道是什么,于是就有人问道“老板,你这一荤三素、二荤两素、三荤三素是怎么说,菜名吗?”
牌子上是石山托人执笔写的:
惊爆价:开业三天大酬宾 一荤三素 原价10文钱现价8文钱
二荤两素 原价12文钱现价10文钱
三荤三素 原价15文钱现价13文钱
旁边又挂着六道今天的菜牌:排骨炖藕、辣炒鸡丁、小炒肉、凉拌薄荷、老奶洋芋、素炒瓜丝
“一荤三素,是指一个荤菜三个素菜,四个菜一个盘子,荤菜素菜每天都是不一样的,大哥,尝一尝,开业前三天只要8文钱”
“四个菜一个盘子?那就算是一道菜要8文钱,行,给我来一份先试试”
石山笑着迎着人进了店。
“你看,左边这三个是荤菜,右边这三个是素菜,你想要那几个荤菜那几个素菜?”石山一手拿着大铁勺一手拿着盘子问。
这名大汉一进店就闻到了喷香的肉味,再看了一眼老板手中的翠绿的盘子,够大,往石山指的铁盒里一看,小炒肉切得细细的配上绿色的辣椒,看得让他咽了咽口水,排骨煮藕,大块大块的排骨,另一个荤菜看着红通通油汪汪的,引人食指大动。
“这是什么菜?”
“辣炒鸡丁,够辣够香,另外这几个排骨炖藕、小炒肉、老奶洋芋、凉拌薄荷、素炒瓜丝”
“老奶洋芋是什么?点那几个都行?”
石山龇一口白牙牙“都行”
“那好,我要十三文钱的,三个荤菜三个素菜”大汉本来只想点个最便宜的,但看到这些菜一改之前,点了最贵的,六个菜都尝一尝。
“好嘞!”石山挥动着大勺子,无论是荤菜还是素菜都是满满一勺,至于凉拌薄荷则是夹一大筷子。
满满的一盘子菜,大汉感觉更饿了,催着老板上米饭。
“大哥,是这样的,米饭是三文钱,我这里不算碗数,三文钱管饱”米饭混了少许白米,糙米为主,石山问过这里一碗白米饭要两到三文钱。
大汉本来听三文钱的米饭有些贵了,在别的店都可以买两碗糙米了,但一听,竟然是管饱,而且看混了些白米,忙不迭的点头“三文钱就三文钱”
小南瓜一早守在米饭前,支个小板凳做在那,瞪圆了眼睛,见有人递给他三文钱,双手捧着小心的接过放到身前木盒里,从身后拿了一个碗递过去,阿爹说了,给钱才能给碗。
“叔叔,这是你的碗”小南瓜学着自家爹,龇一口糯米小牙,圆溜溜的眼睛,讨喜得不行。让大汉多看了两眼
“呦,老板,你儿子长得真乖”
石山一听,乐道“那是,我儿子!大哥,旁边桌子上摆的米汤是免费的,你要喝自己舀”
“哎”大汉已经忙不迭找了桌子坐下,口里塞了一嘴的小炒肉,竟然还有免费的米汤喝“老板,这肉真香!还有这个,叫什么,老奶洋芋,绵绵的口感香得很,够味!”
老奶洋芋,是云南有名的一道菜,石山的妈是云南的,石山做这道菜得心应手得很,把土疙瘩也就是土豆,云南俗称的洋芋煮熟后剥皮,切小块用勺子全都研成泥状,烧油压扁爆炒,放葱花和辣椒,吃着口感绵软完全不费牙力,所以叫老奶洋芋。
大汉吃了几口就去舀米汤,米汤一点也不稀,浓稠得散发出米香。
大汉这幅吃相,倒是引了不少在门口驻足的人进来,环境看着让人眼睛一亮,再一闻味道一看菜色,一时竟是排起了小长队。
“老板,这菜做得不错!香!米汤熬得也好”
“便宜又实惠!不错”
“哎,后面的别急!没看我在你前头吗?”
12/46 首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