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让地上的梅花脸色白了白。
“我女儿身子都被你看光了,你不负责咱们就去官府告你”梅花爹大声的嚷着“你看你一身的酒气!别以为喝酒就不用认账了”
“二两皮肉我稀罕看!告官就告官!老子怕你”石山二话不说就去拖地上的梅花“起来!正好找个老妈子看看,你还是不是个雏,老子有没有碰你!他娘的!恶心人的玩意!娶你?我把牢底坐严实了你也别想”
这一来把梅花娘吓到了,忙过去拉扯着石山让他放开她女儿,梅花从来没见石山发这么大的火,平时那么好的一个人怎么会这样,一时也被吓得哭得稀里哗啦的摇头,抖得不像样子。
“臭小子!欺负我女儿,我打死你!”梅花爹上前就去扯人。
“疯子!你放开我女儿!挨千刀的!”梅花娘看石山是铁了心把梅花往屋外拽,一时也慌了,梅花前几天跑回村告诉她,说石山有钱,石记楼每天赚多少钱,顿顿吃肉,她本来还有些害怕和犹豫,但梅花偷偷带着她来石记楼看过,店里的客人比大酒楼的人还多,再看看梅花才去了多少时间,身上的衣服,这得多少钱,发财了!这才动了心思,没想到石山是个不怕事的,不娶他们女儿,不怕惹事不怕见官。
“小山,放开!”毛婶现在也回过味来,是了,梅花娘怎么知道小山这里,大半夜了直接带着自家汉子踹门直奔这屋,明显是个套,这糟心的一家,毛婶过去,力气大得几下把人分开。
分开后,梅花靠在墙角抖得厉害。
床炕上的小南瓜哒哒哒的跑下炕,去抱着自家阿爹的腿“阿爹,阿爹,不生气,深呼吸,不生气”
石山甩不掉腿上的儿子,怒气也下去了些,对着墙角的梅花吼“拿着你的东西赶紧给我滚!”
梅花娘看事情不成,在旁边哭着叫唤“我女儿做牛做马的给你做了差不多一个月的工,人也瘦了!没良心的!你说赶就赶!不行!”
梅花在石记楼这几天,不用干农活,每天好吃好喝,人都胖了一圈,简直睁眼说瞎话!她也好意思说。
毛婶也搞清楚梅花一家的心思了,恨铁不成钢的给了墙角上的梅花一个大耳刮子“好啊,我念你可怜,你就这么算计你姨我啊!不要脸的!”说罢转过头朝梅花娘吼道“烂嘴巴的!你看你家梅花是瘦了还是胖了?你眼瞎了?月钱小山早就给梅花了!以为光个衣服爬个床就能做石记楼的老板娘?要不要脸?不害臊!”
梅花被打懵了,半响捂着脸,爬起来,朝毛婶哭诉“姨,不是的,我是真喜欢小山哥的”
“你是喜欢小山的钱吧!”毛婶把梅花拽着她衣角的手掰开“走走走!别让我再见到你,我不是你娘,你自己糟践自己以后爱怎么样就怎么样!我真是被猪油蒙了心,可怜你这玩意”
梅花她娘上前拉人,语气已经不见强势“不管怎么说,梅花这衣裳不整的,名声也毁了,石山不娶她,她可怎么办”话里话外就是让石山娶人。
“呸!还想嫁小山,滚一边去,带着你的女儿滚,不然我把这事捅到你们村上,小山大不了挨个不好的名声,我看你女儿怎么办”毛婶说着在屋里找了扫帚,把梅花一家子连打带撵的撵了出去。
梅花爹还想逞凶,被毛婶一扫帚打到脸上,在门口摔了个四仰八叉。
“滚!以后我和你们家没关系!”毛婶虎着脸嚷嚷,梅花一家实在没办法,偷鸡不成蚀把米,拉着还在哭的梅花只能走了。
闹腾了一夜,谁也睡不着了,毛婶觉得自己给石山惹麻烦了,在屋里压低声音哭了一夜,第二天回去的时候蔫蔫的,眼珠肿得像核桃,临末了的要回村子,说了句“这次是毛婶我不对”但同时她也动了心思,得给小山参谋参谋几个媳妇,不喜欢女的就不喜欢女的,那就找个会洗衣做饭乖巧的,想着也来了劲头,匆匆赶回村参谋去了。
梅花走了,大林憋不住话问石山是不是出了什么事,石山觉得膈应闭口不言,小南瓜在旁边多天真的说“梅花姐姐说要给我当娘,她羞羞的脱了衣服躺阿爹床上,一直哭,就走了,哦,还被毛阿婆打了”
大林听得惊大了嘴巴。
胖丫在旁边一甩抹桌子的帕子“呸!真不要脸!”
石山蠕了蠕小南瓜,打发人“去,让你江哥哥教你拨算盘玩去,还有你,胖丫,干活去”胖丫是个女孩子,这事怎么说也得避着一点。
等人都走开了,石山看着大林合不上的嘴,把昨晚的事情一五一十说给大林听了。
“看那姑娘乖巧能干,也是胆大的,想着嫁你做老板娘,真不安分”那眼珠动得太厉害,果然整出了幺娥子。
石山不想再说这些,打岔道“你和刘丰俩不是计划着买宅子吗?怎么样,买了吗?”
大林表情变了,突然不说话了。
石山“怎么?”
大林声音讷讷的“……没买,银钱不够”
“不是才发月银吗?”石山觉得有些奇怪。
大林也不说话了。
倒是刘丰听到他们说的,过来没什么表情的说了一句“没看到合适的,再看看”
没合适的?上次大林还在他耳边叫,看中了镇上的一处小宅子,有院子有果树,等着这个月发了月钱就去买下来,不过毕竟是人家两口子的事,石山也没好意思再问下去。
“老板,给碗黑米粥”
石山“来了”
刘丰夫夫来了之后,石山就把打菜的事情交给了大林,他主要在柜台收银子,柜台旁边是四五个铁砂陶罐,里面有晚上就开始熬得浓稠的黑米粥、卤味打得香的鸡蛋和鸡腿。
黑米粥熬得稠稠的,一碗三文钱,每天能卖一个陶罐,小江考完试了继续在石山店里打工,石山给他涨了十文钱,平时他还会教小南瓜学写字,石山想着也没什么送他,去买了一套上好的笔墨纸砚送给他,小江不敢收,于他而言太贵重了,石山对他已经很好了,每天都会带一些好菜好肉回家给娘吃,他娘俩这大半年都是吃石记楼的饭,教小南瓜几个字根本没什么。
“大娘上次送的咸鸭蛋我还没谢谢呢,读书人,没有一套好的笔墨纸砚不行”石山硬是让人收下了。
小江想着还是和石山说小南瓜的年纪也差不多了,他毕竟不是先生,还不如送学堂,在镇上也不远,书院的先生教的好。
这话倒是点醒了石山,琢磨着小南瓜是该去学堂了。
学堂一年招两次生,石山向县太爷的大夫人打听了,镇上的书院就青溪书院最好,何隽之院长年轻有为,是读书人的楷模,文绉绉的讲了一大堆,石山总结下来就是:何隽之非常好!好到人神共愤!家家敬仰!
“何院长的大名我早就听说了,我就想问今年还能去书院吗?这镇上就没有别的书院了?”石山想起何隽之,觉得有些牙疼。
“今年当然能去,求学,自然要选好的书院,你店里那个小书生不也是青溪书院的,你看教出来的品性气节哪里差了,石老板,人眼光要放长远一点,给小南瓜找书院,这方圆的书院没有比青溪书院更合适的”大夫人以为石山不清楚,还苦口婆心的劝了半天,孩子读书马虎不得,前途的事一定要仔细。
“好吧,我知道了”
第29章
石山怀里踹着个盒子, 盒子里放的是小南瓜要上书院的束脩。
小南瓜靠在他脚下,扬头看着自家阿爹,阿爹说带他上书院, 但为什么要躲在这里, 他不明白。
石山鬼鬼祟祟的在青溪书院已经饶了好几圈,纠结了半天, 在书院门口处没看到熟悉的人,才定了定心, 抓了抓头走出来。
如果有另外一所书院, 石山是一定不会让小南瓜在这读书的, 不说别的,就说何隽之那迂腐至极的性格,一直瞧不上他做的事, 在他眼里他就是粪土,就是破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但自家儿子读书怎么说也是一件大事,县太爷的大夫人也说了, 青溪书院有很多先生夫子的,他又不是让小南瓜跟着何隽之读书识字,而且小江的人品气节确实不错, 不纠结,就青溪书院了,而且他这次可没多带钱,束脩该多少就多少, 绝对不搞特殊。
这几天正是青溪书院招生入学的日子,青溪书院门口负责登记招生的吴夫子,看着面前的父子俩,捏了捏长长的胡须,笑着问小南瓜“叫什么名,几岁了?”
石山推了推小南瓜,让他自己回答,小南瓜抬头看了看阿爹,又看了正对着他笑的长胡须老爷爷,奶声奶气的回道“我叫小南瓜,今年四岁了”
“哈哈哈,小南瓜?是地里长的可以吃的南瓜?哈哈哈”
后面的排队的一家的小孩笑出声来,小南瓜听到,躲到石山腿后面,不说话了,石山转身看了一眼正捂着肚子的笑的小孩,比小南瓜高一些,白白壮壮的,打扮得跟金娃娃似的,脖子上戴得长命锁斗大的一个,一看就知道是有钱人家的孩子!
石山也不会和孩子计较,把躲在他腿后面的小南瓜举高抱起,骑在自己头上。
小南瓜抱着自家阿爹的头,把刚刚的都忘光了,呵呵的直笑。
“吴老……吴夫子,我儿子叫石石,小名南瓜,四岁”石山扶住骑在脖子上的小南瓜,朝吴夫子说道。
石石?这名字真是毫无风雅书香之气,吴夫子摇了摇头,如此草率!但还是在纸薄上写上名字,告诉入学时间和要准备的东西,然后示意下一位。
石山扶着骑在头上的小南瓜,跑一下,停一下,逗得小南瓜直乐,让那个嘲笑的小南瓜的孩子也不笑了,眼里还有些羡慕。
入学要准备不少东西,石山对这些东西不擅长,带着小南瓜到市集上买笔墨纸砚还有其它杂七杂八的东西,又怕把东西买漏了,还让小江专门写了一张清单,对照着清单买,笔墨纸砚、小算盘等等,最后再买个装书的小书包就行。
一般用的小书包其实也就是稍大点的小布包都是要去布庄订做,镇上最大最好的布庄就是关家布庄,石山自然是不会去。
索性就找了另外的一家,店铺看着小些,是一对夫妻开的,人不多但是也不少,知道石山买的是上书院用的小书包,给石山看了店里卖得好的款式,选定款式,两天就能做好。
石山看了全部,几乎都是小斜挎包,稍微有点差异也就是一些是方形一些是长形,又或者是布料好坏的差异。
虽然这里的孩子不用像现代那样包里有又重又厚的书,但自家儿子本来之前就因为有点营养不良,这书包还是越简便越省力的好。
和店里的老板商量了一下,石山在纸上刷刷几笔,画出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双肩背包的图案。
老板看了一会,对画上的东西很奇怪,但原理上也就是缝补两条一指宽的布条,裁缝这些不是什么难事,明天就可以过来拿了。
————
到了小南瓜去书院的日子,一早,石山在店门口的饵块摊子忙着,小南瓜背上石山准备的小书包,磨蹭了半天才一脸不愿意的出门,他不想去上学,他想在店里和阿爹在一起赚多多的银钱,不赚钱就不能吃饱肚子,去书院了就不能帮忙了。
小江一早就等在门口了,现下正在石山旁边帮忙,做事有条不紊的,他知道小南瓜也是在青溪书院上学,就说以后可以和小南瓜一路去学堂,等下学了再一道回来,也省了石山送小南瓜去书院,小江在的是年轻学子的夏暮堂,小南瓜新入学在春晨堂,就在隔壁,几步路的距离,石山对小江也放心,于是就答应了下来,现下人已经来等着了。
石山看小南瓜迈着小短腿出来了,手里的一个饵块递了出去,让后面的人等一会,他给小江和小南瓜卷了两个有油条有鸡蛋的烧饵块当早饭。
“阿爹,要多多的花生酱,多多的”小南瓜垫起脚尖喊,眼睛盯着饵块打转。
“好”石山笑眯眯的应着,我的乖儿子要多少给多少。
排队的食客也在一旁到“老板,我的也要多放花生酱”浓稠的一大勺花生酱,看着就让人咽口水。
“好咧”
石山看着一大一小的两个身影走远了,愣着看了半天,客人催了才回过神来,继续卷着饵块。
早上忙过后,石山懒洋洋的趴在柜台上收钱,有些打不起精神,平时小石头黏他紧,跟出跟进的,现下腿上也没人靠着,空空的,他还真有些不习惯,心不在焉的,收钱都没意思,终于能明白那些送孩子去上学还要趴在幼儿园门口看的父母的心情了,真是一颗心都悬着,今天第一天去学堂,不知道能不能交到朋友,有没有被欺负,小南瓜那么小,被欺负了肯定也不会回来和他说,唉,石山想着叹了口气。
“你这些咸菜和汤都是免费的?”
一个白胡子老头,在桌子旁问道。
石山从唉声叹气中打起精神来,从柜台上直起身子,看问话的老头面生得很,但隐隐却是有一股威严在,瞧着一股见过风浪的样子,一只手上还捏着一串紫檀木的佛珠,是个信佛之人,对石山桌子上的泡菜和汤很是感兴趣,免费自取,但是不能浪费,主意不错,做酒楼吃食生意节俭不浪费,是个做买卖吃食的料,店虽然不大,但也布置得通透舒服,桌椅擦得干净亮堂,挑不出什么错处。
石山见他四下打量,估计是第一次来,笑着招呼“是的,你看,桌子下的夹层有干净的碗和小盘子,你看着能吃多少就夹多少,汤也是免费的,只要不浪费就行”
老头点点头表示知道了,把手上捏的紫檀木佛珠缠到手上,端起餐盘,躬下身去,在桌子夹层码得整整齐齐的碗盘处拿出一个翠绿的小盘子,约莫手掌的大小,翻过来盘子底部印有石记楼的字样,边上一圈是搭配翠绿有些浅绿的花样,看着别致。
这是石山定制的碗盘,以翠绿为主,店里用的都是一整套,这样看着舒服。
老头看了半响,看似很满意,找了个靠近角落的桌子,身后就是一汪石山定期更换的荷叶荷花。
石山的心一直到小南瓜回来才放下心来,看小南瓜高兴的要写给他看今天先生教的字,还要和他说今天在书院里交到的新朋友,石山乐呵呵的应着,上了一天书院就感觉不一样了,恩,吾家有儿初长成啊。
——————
关家大宅,坐落在和溪镇的贵地,山清水秀,依山傍水,门口朱色狮子立于两侧,看起来气势很大,里面的宅子奢靡大极,一路都是雕栏玉砌,名贵植株和仆人丫鬟无数,进进出出还有不少来报账的管家和各个庄子的掌柜。
18/46 首页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