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娘的!浪费了我多少大白米,心疼死老子了。
做吃食生意最要紧除了干净好吃,还要有不同于别店的特色,云南的米线是一大特色,其中以过桥米线最为出名,除了制作出的米线独有的味道,汤头和调料也最为重要,极为讲究,要香,香得用味道就能勾起馋虫,所以米线这东西绝对当得了石记楼的招牌。
米线口感爽滑,细软柔韧。
用米浆秘制,新鲜食用,味道爽口。
大米经过发酵,用石磨磨成浆,用细细的纱网澄滤,再上锅蒸,最后放到机器之中,在夹层之中加炭火,挤压煮制成线状,放到大大的竹制木筛中,米线就制作完成。
单是用石磨磨成浆就很费力,再加上用纱网澄滤的过程中要注意力度,更别提机器比不上现代的先进,通宵了一个晚上,石山也只弄出来两木筛米线。
早市才开,石记楼门口不少排队买烧饵块的人,每天早上一个香喷喷的饵块,值当!不过,今天不少排队的客人却被店里案桌上放得东西吸了眼。
看来是石记楼的老板又弄出稀奇的吃食了,今天有口福了。
左右两边的调料桌子上,摆放着一个个翠绿的陶瓷口缸,油汪汪的辣椒油、麻油、盐、切成丁的胡萝卜、韭菜、香菜、酸菜的莲花白泡菜,一瓶酱油和酸醋,整整齐齐。
中间案桌上一大木筛的细白线条物,旁边两大锅散发着肉香的汤头,还有三大罐半盖着盖子的陶罐,里面有猪肉冒、鸡肉冒、耙肉和油汪的肠旺。
香气隔老远都能闻到。
再看店外挂着的牌子,新吃食:米线,小碗十三、大碗十五。
大林开始拿着菜牌子去挂时,有些迟疑,觉得石山的定价觉得订高了,出声提醒“镇上最贵的面顶多六七文钱一碗,这个叫米线的,小碗就要十三,会有人买吗?这么贵!”
“不贵,穷人是有,但富人还不是也有,何况和溪镇来来往往的人不少,有钱人更是不少,镇子又大,有钱人不缺这点钱,而且这都是实打实的大白米做的,你看看为了做这东西我的手都破成什么样子,还有我的黑眼圈你看看有多重,好歹再加我的劳动力也妥妥的值这个价了,我都还嫌定价低了呢”石山说着伸出自己为了弄出米线这玩意的双手,有些泡的发白,还有不少细小的口子。
大林推开石山靠过来的脸,知道他确实费了好多心力,刚刚也只是给他提个醒“行行行,你是老板,你说的算,我就是和你说说行情,瞧你的炸毛样,味道好肯定能卖得好”
石山这下笑眯眯的“这还差不多,来来来,我先弄几碗给你们都尝尝味道,让你们知道米线的魅力”
说着去后院洗了手挽起袖子,打开正滚着热水的锅,从木筛中拿了差不多一碗量的米线放到锅里,在大锅的热水中烫过的米线,用漏网捞出,颠一颠沥干水,放到碗里。
浇上浓浓的肉香汤头,舀一勺油炒过的鸡肉帽,洒葱花,完成!
“来,试试”石山推出碗去。
细白的米线散发着诱人的味道,大林还没端过来就被早就饥肠辘辘的胖丫抢了过去。
“我先尝,你等着老板给你重新弄”说完就端着跑到调料桌子放调料。
“哎!死胖丫!有你这么抢食的吗?”大林慢了手,不满的朝胖丫嚷嚷。
石山又重新弄了一碗“别嚷了,现在也没客人,诺,给你重新弄的”
大林这才收了嘴,端着碗去放调料,放好调料之后倒是先端给在店门口正卷着饵块的刘丰,自己最后才吃上。
石山笑眯眯的,看着小两口又和之前一样亲,是没什么事了,亲亲密密恩恩爱爱的,唉,又开始撒狗粮虐他这只老狗了,扎心了。
那边一早端了的胖丫已经稀里哗啦的吃了半碗,用筷子夹着细白的米线,刺啦刺啦吸进嘴里“好吃,好吃,老板你这是咋做的,太好吃了”
空气中飘着汤头的肉香,刺激着门口正排队买饵块的人的味蕾,齐刷刷盯着木筛里的细线物,咽了咽口水,半响:
“老板,给我来一碗”
“老板,我也要一碗”
“还有我”
浇上的汤头有两锅,一锅是鸡肉汤头,一锅是猪肉汤头,带的肉冒有鸡肉,炸酱、扒肉、还有肠旺。
耙肉是选用猪骨棒上粘连的肉,煮熟后不容易散烂,然后撕下,味道口感绵软。
有不同的肉,这样一来就有好几种种类可供选择,而且味道不一,能满足大多数人的要求。
两木筛子米线没多长时间就卖完,并没有因为定价而卖不出去,相反还有一些知道石记楼出了新吃食的人急着赶过来尝一口,但现在过来哪里还有,只能等明天一早再过来。
结果新吃食一夜仿佛就传遍了整个和溪镇,第二天石记楼直接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调料桌上的调料也是换了一拨又一拨,最后直接在店门口的烧饵块摊子旁边摆了桌椅才能勉强坐下人,但即使如此,店里熙熙攘攘的,等米线卖光了店里才人少些,这吃食新奇,早上吃早饭的人都瞅着石记楼的米线,店门一开,街角这热闹得不行。
随后石山调整了下店里的作息,虽然这几天忙,但是他暂时不想招人了,忙的时间就那么几个时辰,能三个人就干完的活,没必要让五个人干,干活还是要效率,给大林他们和胖丫加钱就行,他们也乐意这样,以后烧饵块依旧是只卖早上,米线则是从早供应到关店门,但若是提早卖完了就卖完了,早点收拾休息,而几荤几素的量则相对减少,重点推出特色米线和饵块作为石记楼的特色,也能方便打开名声,在镇上站稳脚跟。
第32章
石记楼从早开始就排起长长的队伍, 早上有烧饵块和热腾腾的米线,米线那叫一个味道好,赶集的人都要一早来石记楼吃口热乎的, 不然就白来镇上走一遭了, 石山把二楼收拾出来用来招呼客人,不然只有一楼, 客人多的时候实在是坐不下。
石山泡的小米辣也好了,他用陶罐装着, 放在柜台后面的柜子里摆成一排, 一罐一罐的卖, 也很受欢迎,来店里的老熟人,总会带上几罐, 回家下饭特带劲。
大林在店门前的饵块摊子卷着饵块,石山在店内汆烫着米线,一碗碗的出去。位置才有人吃完站起,陆续的就有排队的人坐下, 已然成了镇上顶热闹的地方。
“好,味道好!不枉我起了个大早,就念着这口, 来一碗一整天都舒坦”
“不错,不错!吃了这碗,我还要再来个烧饵块!”
“那你得赶紧的,没看摊子上排队买饵块的人都快排到哪里去了, 等你吃完这碗,早没了”
“哎呀,那我边吃边排队”说着端着米线起身到店外烧饵块的摊位上边吃边排队。
路过的人闻着香味,又看着排队的人手上端的一碗,细白细白的线状物,见所未见,有个心思凑热闹的都往店里走,看看到底是什么吃食。
大林卷着饵块,手里飞快,刘丰和胖丫收着一张一张的桌子,早过了早饭的点,人是一点没少。
等霍氏药铺的福来排了半天队买下了饵块摊子的最后五个饵块,饵块全部卖完,大林对后面还在排队的人不好意思的到了声:没有了,各位明个赶早。
福来捂紧自己买的饵块,生怕后面没买到的人过来抢,嘴里叨叨着“吃点东西跟抢一样,要是再晚点,都买不着了,吃东西跟要人命一样”看了一眼排了更长吃米线的队伍,福来琢磨着等到自己恐怕早就没有,要不去套套近乎?
“呦,石老板,生意好得很嘛”
石山看着笑嘻嘻的福来瞅着出炉的米线,手里的动作不停“呦,怎么过来了?霍老头没来?”
“掌柜的在店里忙,我过来买口吃的,你这米线看着味道不错,吃的人真是多”
石山哪里会听不出来他的语气“去后院等着”
福来抱着饵块乐颠颠的跑去后院了,面子这东西真是要得要得,沾光啊。
另一边,县太爷看着空手而归的下人。
“没买到”
“没有了,卖完了”
县太爷八字胡都直了“你什么时辰去的,怎么什么都没买到?有银子都买不到吃的,没用的东西!”
二夫人温声细语的顺着他的胸口“老爷不气,我做了些粥,平时老爷不是喜欢吃吗?买不到就明再买,当心气坏了身子”
“不吃,不吃”县太爷挥挥手,想吃的没吃到,吃什么吃!亏得他一早就交代下去,竟然没买到,没用的东西,肯定是去了迟了,这个月通通扣月钱。
见老爷气得不轻,二夫人朝身边的丫鬟使了个眼色。
丫鬟知意,端过桌上的粥递了过去,二夫人才刚接过,刚想柔声说着好话,就被人打断了。
“老爷,还没吃早饭呢?正好,我这才从石几楼买了米线回来,是老爷喜欢吃的肠旺米线,肥肠和血旺香得很,我让石老板还多加了不少的肠旺,老爷正好尝尝”
大夫人如今懂得打扮自己,穿得颜色嫩了许多,也知道戴首饰了,本身就有一丝甜美娴静的气质在,愈发的美丽动人了。
“夫人,你怎么过来了,带了米线啊,好好好”县太爷看到大夫人带来的米线,香味勾的他屁颠屁颠的就跟着大夫人走了。
“哎,老爷”二夫人喊人,人早就走远了,气得她拿着下人出气,买个东西都买不好!让那贱人把老爷勾了去!
————
忙了一早,才吃上饭,喷香的血旺豆腐。
“小山,这人这么多,你还要不要再找个人,二楼也开起来了”大林吃着饭建议道。
石山“再看看吧,最近人多,你们这个月的银钱都涨二十文,招个人来和你们分钱啊”
胖丫胖乎乎的脸蛋,笑得眼睛都不见“老板,最厚道了”
店里的东西卖了个干净,抹桌收碗扫地,全部弄好之后,街上也没多少人了,大林和刘丰一起回家,小春哥来接胖丫,还带了不知哪里摘的花送给胖丫,两人在那浓情蜜意,感情好得不行。
最后走的是送小南瓜回来的小江,交代石山今天小南瓜学堂上的课业之后,带着石山给他娘准备的饭菜才走的。
小南瓜自从上了学堂,倒是没有以前一样黏石山了,这会正蹦着小脸,一本正经的拿着笔在纸上写字,石山看得眉头打结,走过去捏捏他的小脸蛋。
“这才上了几天学堂,绷着个小脸,跟个小老头似的,来笑一个给阿爹看看”石山逗着人。
小南瓜抬起头,歪了脑袋故作思考了一下,看着阿爹裂开的大白牙,没绷住小脸,嘴也跟着一裂,露出刚缺了一颗的门牙。
如果刚刚还没什么的话,这会石山总算是发现不对劲了,正安安静静一口一口扒饭的小人儿,今天一句话也没和他说,平常早就和他说学堂交到的新朋友,叽叽喳喳,可爱得不行,这是怎么了?奶奶的!该不会是被人欺负了吧!
石山夹了个鸡腿到小南瓜的碗里,斟酌了半响,才借机开口,笑着问“恩,小南瓜,吃鸡腿,你最喜欢的”
小南瓜错开缺掉的门牙,费力的咬了一口鸡腿肉,鼓着腮帮子,点点头。
“咳,上次你交到的新朋友木木,什么时候可以请他到店里来玩,阿爹给你们做好吃的,你不是说书院里的都喜欢阿爹做的点心嘛,阿爹做更好吃的给你们”石山诱哄着。
小南瓜咽下嘴里香喷喷的鸡肉,一本正经的抬手擦了擦嘴,放下手里的筷子,这才出声“阿爹,先生说了,食不……,咦,是什么,恩,就是,吃饭的时候不可以说话,吃完饭就可以说了”
“哈?”石山愣住,好半天才听明白意思。
之前一直在捣鼓新吃食,石山都是让小南瓜先吃饭,所以到了今天坐在一起吃饭才发觉这茬。
石山不乐意了,青溪书院的先生教的都是些什么,什么吃饭不许说话?!……一定角度上来说,吃饭时不说话是有一定的道理,可……他送小南瓜去书院,不是让他变木头脸的。
石山纠结了好半天,在小南瓜疑惑的目光下,胡诌着大道理“恩,先生教的是对的,但是小南瓜,你想啊,要是你吃饭的时候有叔叔婶婶和你说话,你不理他们,不说话,这样是没有礼貌的,小南瓜是乖孩子对不对,该说的话还是可以说的”
小南瓜似懂非懂,不太明白什么是该说的话,但还是点点头“我是乖孩子”
“乖孩子就要听阿爹的,来来来,继续吃,怎么吃了这么点就不吃了,不吃怎么长个”石山遇到了教育孩子上的第一个问题就这样草草揭过。
“恩,我吃多多的,长个”小南瓜这下也裂开嘴笑了,不说话,好不舒服,他不想变成小老头,我听阿爹的。
何先生苦口婆心教育的第一步以失败告终……
虽然天气有些热,但晚上睡觉的时候,石山还是拿了有些厚的被子给睡着的小南瓜盖上,这四岁的娃娃不比大人,别贪凉到时候生病了。
被子盖上身,睡着了小南瓜翻了个身睡得舒舒服服,嘴里还砸吧砸吧几下,石山弄完这些,想起前厅的店门只是插上还没有落锁,拿了桌上的钥匙,端起炕台上的油灯拨了拨灯芯,去前厅锁门,路过鸡窝的时候见小白正闭着眼蹲着鸡窝上面,石山撵了它回鸡窝,小白不情不愿的扑腾了两下翅膀,最后才给了个面子雄赳赳的回了鸡窝。
得,他知道他不是小南瓜,真是个祖宗!不知道它在嘚瑟什么劲。
镇上的人比村里的人富裕,现下天刚黑,从院子里望出去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光亮,还能听到几声狗叫声,石山哼着不着调的歌举着油灯,手指在钥匙扣里打着圈,想着要不也弄条狗来看门,一边盘算,一边走过院子撩开布帘子。
“山”
石山“!!!!!”
才撩开帘子的石山就被人一把抱住,一个喘息着的大脑袋就直朝他脖子上拱,脖子上湿漉漉的感觉。
奶奶的!石山一懵,反应过来,抬着油灯的手就朝身后抱着他的人砸去“艹!死变态!放开老子!”
油灯“哐啷”一声不知道砸到哪里去了,总之没砸到该砸的地方,唯一的光亮也消失了,空气中一股化不开的浓烈灯油味。
眼前乌漆墨黑的,死死箍住自己的人,一声的汗臭味,头正呼哧呼哧的在脖子上拱,手还稀稀疏疏直往他衣裳里摸,扯着他的衣服,想干什么不言而喻。
20/46 首页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