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然后下面没有了(近代现代)——渔小乖乖

时间:2018-04-24 14:58:58  作者:渔小乖乖
  再有,老尤头时常记得给边家送些瓜果蔬菜什么的。他是出于感恩才这么做,但在别人看来,他却是有安平侯府作为靠山的。自从玉米的种植方法被公开后,在一些人眼里,老尤头就没有什么价值了。但是,他虽被排挤,皇庄上的人也只把他边缘化而已,却不敢真的陷害他,以便顶了他的位置。
  边静玉却还是第一次在自家府里见到老尤头。
  只因老尤头的身份太低,他自个儿也很有自知之明,每回送东西来时都先找上管家。若是家里的主子得闲,老尤头就去给府上的老夫人磕个头。若是家里的主子不得闲,他悄悄地来,就悄悄走了。
  之前老尤头来了几次,边静玉都不在家里。
  边静玉忙叫书安去把人请过来。
  老尤头很快就来了,身后跟着他那像黑炭似的儿子强生。他们父子俩身上穿着一件干净的衣服。应当不是新衣服了,只是平时舍不得穿,估计都在箱子里藏着,出门时才会翻出来上身。那衣服上还有折痕,但没有补丁,对于农家人来说,算是穿得好了的。老尤头大概是不想被当做上门打秋风的。
  刚进了屋子,老尤头就跪下了。强生落在他的身后,还没有进屋子,见老爹跪下了,也忙着跪下了。老尤头实诚,边静玉还来不及说什么,他就砰砰磕了两个头,道:“给大人磕头!给伯爷磕头!”
  原来,老尤头心里不仅记着边静玉的恩,也记着沈怡的恩,毕竟玉米是沈怡发现的。只他平日没有门路见沈怡,因听说沈怡这会儿就在边家,他才壮着胆子说想要见一见他们,实实在在地磕个头。
  边静玉忙叫书平、书安把老尤头扶起来,又搬了椅子让他们坐下。
  老尤头拘谨地坐着。
  边静玉问他家里可好。老尤头就说都好都好。因玉米的事,边静玉之前还赏过一些银子给他。对于底层的老百姓来说,老尤家也算是有钱有势了,因此强生去年就娶上了媳妇,如今媳妇都怀上了。
  算算日子,等到明年的四五月里,强生就做爹了。
  边静玉转头吩咐书安说:“按照之前我娘用的那个单子,收拾好了叫强生带回去。”说着,边静玉又转头看向老尤头,说:“那单子是太医列的,他也帮了忙。”边静玉指了指自己身边的沈怡,沈怡从垃圾信息里总结出了一些营养学的内容,继续说:“单子上的东西常吃着,对孕妇好,对孩子也好。”
  老尤头哪敢受这个礼,忙说:“使不得使不得。”
  但边静玉口才好,只说是自己的一番心意,祝老尤头早日抱上孙子,又说那都是大枣什么的不值当什么。老尤头推辞不过就只有受了。等出了安平侯府,老尤头看着一板车的好东西,沉默了很久后对强生说:“等你媳妇生了,你再来给大人磕头。这孩子有福气,在他娘肚子里就受了贵人的照拂。”
  强生嘿嘿一笑说:“这会儿离着孩子出生还远呢,不如叫娘念佛时多念念大人和伯爷的名号,这也是咱们的一番心意。”佛家修行里有回馈这一说,某甲念佛时说要把功德回馈给某乙,这都是可以的。
  “我看行!从今儿开始,你跟着你娘一块儿念吧!咱全家都念!”老尤头说。
  被尤家父子一打岔,边静玉和沈怡之前的话题就过去了。边静玉很机智地说起了新话题,道:“再过一些日子,咱们就要搬到伯府里去住了。那娇娇怎么办?它平日里很喜欢去温家找它的小伙伴玩。”
  新诚伯府距离温家稍有些远。
  “猫有猫道。你替它操什么心。”沈怡说,“要不,我先把它抱去新家里,让它适应适应?”
  “别!它性子野,你别把它弄丢了。”边静玉有些放心不下。
  两位提前进入老夫老妻状态的年轻人在说到娇娇时,就像是别家父母在说自家孩子的教育问题一样。娇娇作为太子的连襟猫,屡屡去温家偷香窃玉。但奇怪的是,温家至今没传出白猫怀孕的消息。
  天将黑未黑时,沈怡陪边静玉用了一顿饭,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等再见面就是他们成亲的时候了。
  送走沈怡后,边静玉赶紧回屋子里关上门,从柜子里掏出了避火图,再一次看了起来。然而,他没看几页就气呼呼地合上了,依旧觉得上头的画面叫他难以接受。他越发觉得这避火图是糊弄人的。
  这避火图是鲁舅舅高价买回来的。舅舅自然不会坑他,但万一舅舅被人坑了呢?难道某些人想要用这种方法来羞辱自己?呵,别让他查出来是谁在这里头动了手脚……边静玉将手按在避火图上,无数的名字从他的脑海中划过,在他的思维殿堂里组建了一张张利益网,他试图从中寻找出某种漏洞。
  边静玉一遍又一遍地梳理着。
  若被一些人知道,他们是因为一本避火册才被边静玉盯上的,估计得一口老血喷出来吧。
  还剩三五天就要成亲时,宝来对着边静玉汇报完了事情,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盒子,递给边静玉,挤眉弄眼地说:“小的恭贺主子新婚。这是小的从小倌馆弄来的,据说是小倌人手一本的好东西……”
  像宝来这种主子心腹,平日里主子对他多有赏赐,手里是不缺钱的,因此在主子成亲时还能送个礼。宝来送的是避火图,金来送的是香膏,反正都是能让主子在新婚之夜快活的东西。这种礼,若由其他人来送,就有些不正经了。但他们从小侍奉边静玉,不正经点反倒是显得他们和边静玉没距离。
  边静玉没想着盒子里会是什么东西,当着宝来的面就打开了。
  盒子里有一卷画。边静玉把画展开。几秒钟后,他面无表情地把画合拢放在一边。
  “小倌馆里人手一本?”边静玉问。
  宝来并不知道边静玉的心里已经卷起了惊涛骇浪,笑嘻嘻地说:“可不是嘛!我亲自请教了人,又亲自弄回来的,绝对不会错的。听说这上头姿势多,主子可以慢慢学……一夜一个,夜夜都做新郎!”
  边静玉做出了要踹宝来的动作,宝来知道主子羞恼了,嬉皮笑脸地说:“小的自个儿滚了。”
  宝来走后,屋子里安静了下来。边静玉极为震惊地想,那避火图竟然是真的!新婚之夜竟然真的要做那种事!现在推迟婚期还来得及吗?能不能用自家大哥来当借口,只说想等着大哥回来再成亲?
  不不不,其实边静玉还是期待成亲的,并且期待两人亲一亲抱一抱蹭一蹭滚一滚。
  但是,避火图上的事接受不了啊!
  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弄清楚,怎么才能在新婚之夜保护好自己以及怡弟的屁股。
  ————————
  稳住,你可以做到的。边静玉握拳安慰自己。
 
 
第103章 
  很快就到了成亲的那日。
  男人与男人成亲毕竟少见,就算有,也多是一方为另一方附属的情况,若是这种情况,成亲的各种礼节就和男女成亲无异了。因此,真正属于男男成亲的婚礼其实少之又少,各种礼节都比较含糊。
  鲁氏和苏氏一合计,就怎么热闹怎么办了,各方面都按照最高规格来了。
  首先便是迎亲。本来应该是男方去女方家里迎亲的,可边静玉和沈怡二人,谁去谁家迎亲都不合适。若是两人各自迎亲,比如说边静玉先去沈家把沈怡迎到新诚伯府,然后边静玉又回家,沈怡再去把边静玉迎到新诚伯府,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么?于是,最终决定迎亲的事让兄弟们代劳了。
  边静玉这边,是沈怡的大哥沈思带着人去迎的。沈怡这边,本来应该由世子边嘉玉去迎,可边嘉玉远在南婪,这件事只能让族人家的兄弟们代劳了,鲁氏还塞了几个鲁家的表兄弟到迎亲的队伍中。
  成亲那日,鲁氏刚出了月子。她抱着吃饱了奶就安静睡了的三儿,忽然计上心来,叫了奶娘给他穿严实了,抱着他站在新诚伯府的大门处。为什么鲁氏自己没去,只因为她是长辈,世间总没有长辈去迎小辈的礼,没的短了小辈的福寿。沈怡来时,奶娘们就说起了吉利话,道:“三少爷来迎亲了!”
  沈怡:“……”
  负责迎亲的三少年从襁褓中露出了一张白嫩嫩的脸,正睡得昏天暗地呢!这场景太喜感了,沈怡还得按着礼节把三少爷真当成个迎亲人。奶娘把三儿的手从襁褓中拿出来,放在沈怡的脸上按了按。
  三儿睡得香甜,估计是回味着刚刚吃过的那顿奶,还砸吧了一下嘴。沈怡对着三儿行礼,三儿又砸吧了一下嘴,沈怡就当三儿是回应他了。被这样的奶味小舅子迎亲,他算是开天辟地头一份了吧?
  周围一帮人都笑了起来。
  边静玉这几天都有些焦躁,大家都以为他紧张了,其实他是在烦着新婚之夜该怎么过。但是真等到了成亲这一日,那些焦躁的情绪似乎都散了,只剩下期待和激动了。赤色的喜袍一上身,显得他身长玉立、面冠如玉。既然是新郎,就没有坐轿子、坐马车的礼,边静玉一路骑着大马到了新诚伯府。
  路上的行人见了,一个个驻足而立。有位行路人,是外地来的,不知道这是边家和沈家的亲事,见新郎俊才英气、琼林玉树,忍不住感慨说:“哪位娘子这般好运,竟得了这样一位好儿郎做夫婿。”
  有人便笑道:“你这话却是说错了,没有什么小娘子,那边也是一位好儿郎呢!你可听过新诚伯的名头?为了能沾到新诚伯的喜气,我刚刚还在沈家那条街上,围观了新诚伯的样子。他们般配得很!”
  那路人吃惊地说:“我知道新诚伯!”现在还有谁不知道新诚伯呢!边静玉已经骑着马从他身边走过去了,这路人真情实感地说:“这样风流俊秀的人物,见到一个都算难得了,没想到竟还有一双!”
  “这有什么!你还不知道吧,这位是去年的状元郎。哎呦呦,了不得了喂,他和新诚伯本就是同年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的,现在又做了夫妻,岂不是上天注定的缘分?”前头说话的那人有心要卖弄,便把从说书人那里听来的东西都用上了,“据说,新诚伯前世是司农星君手下的仙童,边状元则是……”
  这一说,把周围的人都吸引了,都聚拢来听他讲故事。
  围观了这场婚礼的百姓很多,有看热闹的,有为了沾喜气的,还有抢喜果喜糖的。此时迎亲时有用喜钱开路的习俗,但这就是做个样子,不可能真将大把大把的铜钱撒出去。前朝有位官员给儿子娶媳妇时,真叫人抬着两大筐铜钱一路撒了,但那是一位奸相,最后的下场不好,大家可不能学他。鲁舅舅想把亲事办得热闹些,不能撒钱,那就撒喜果喜糖吧,间或夹着一两枚铜钱,孩子们都抢疯了。
  抢不到铜钱,抢到喜糖也是好的。鲁舅舅把京城大半的糕点糖铺都包了,叫他们加班加点弄出了好些用红纸包着的芝麻糖、米糖、桂花糖等等,装在箩筐里,一箩筐撒完了,一箩筐又续上。沿街的孩子们都乐疯了。这时候的糖都比较贵,因为糖是用粮食熬煮出来的,寻常人家哪能天天吃上糖呢?
  鲁舅舅抱着肚子,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
  两支迎亲的队伍在新诚伯府碰上了。沈怡先到片刻,注视着边静玉利索地从马上跳下来。沈怡朝边静玉伸出了手。两人十指紧握的那一刻,不远处围观的百姓、近处负责迎亲的亲朋都一同起哄了。
  两位新人的眼里仿佛只剩下了对方。
  不知为何,沈怡心里忽然冒出了一个想法,仿佛他已经无知无觉、浑浑噩噩地轮回了无数年,唯有这一刻才终于握着了自己的小幸福。于是,他越发用力地握着静玉的手,说:“我们……成亲了。”
  边静玉的眼睛里仿佛藏着冬日的暖阳,说:“对啊,我们成亲了。”
  旁边被忽视了的围观者被迫大口吞着狗粮,虽说这狗粮质量好,但真的太撑了啊!靠谱的沈大哥找了个不容反驳的理由踢翻了这盆狗粮:“都别腻歪了!赶紧进去拜堂吧,要不然就该误了吉时了。”
  两边各自迎了新人送到新诚伯府,婚礼就正式开始了。两边的父母都坐了上位,看着沈怡和边静玉手牵着手慢慢走进来。这就有一点后世婚礼的雏形了。一般说起来,此时的婚礼是不可能有双方父母同时参加的。喜宴都由男方来办,拜堂也是新娘随着新郎拜男方的父母,女方的亲戚不参与其中。
  但边静玉和沈怡却不同,不仅让双方父母做了高位,喜宴也是两边的亲朋都参与的。
  这里头还有一件趣事,此时以左为尊,虽说双方父母都参与了,但谁坐左边,谁坐右边,这又有讲究了。边家父母觉得应该由沈家父母坐左边,因沈德源位高权重,也因这里是新诚伯府。沈家父母却觉得应该由边家父母坐左边,因安平侯是沈德源的恩人,边家也是沈家的恩人。他们推让了好久。
  宾客见了这一幕,谁不夸他们两家人通情达理呢?又说这门亲事果然是天作之合。
  边静玉和沈怡跪下来给父母恭恭敬敬地磕头时,苏氏的眼睛里划过一道泪光,又连忙用帕子擦去了。所幸大家都知道她这是喜极而泣,因此也不显得失礼。孩子成亲了,按照世俗的观点来看,就算彻底长大了,做母亲的既开心欣慰,却也有一点点失落。好在把沈怡交给了边静玉,苏氏是放心的。
  长辈们哪舍得让孩子们久跪,连忙叫起。
  拜了堂,进洞房,在喜嬷嬷的祝福中喝了交杯酒,两人顾不得温存,又一同离开新房去外头招待客人。两家合在一起办喜宴,客人就多了。边家这边多亲戚好友,沈家那边则多是沈德源在官场上结交到的朋友,但到底还是边家的客人更多一些,如姚和风这样的共同好友就坐到沈家的席位中去了。
  客人的位置怎么排,这里头有很多讲究。若是排得不好,既显得主家不周到,又打了客人的脸。在一个家庭中,宴请排座都是女主人必须掌握的技能。但新诚伯府没有女主人,这次的婚宴是鲁氏和苏氏两位母亲一直操持的,日后就需要边静玉和沈怡自己注意着点了。鲁氏心疼儿子,心想,下人不能当主子的家,但若叫静玉和沈怡自己当家,他们又太累了点,所以还是得想个办法帮帮他们才好。
  因着帮忙挡酒的人多,沈大哥也靠谱,一直护着两位弟弟,所以等边静玉和沈怡再入洞房时,他们俩虽是酒气上头了,却还没有醉得不省人事。两人分头洗漱了一番,新房里就剩下他们两个人了。
  毕竟不是那种洞房时才见第一面的夫妻,边静玉和沈怡熟得很。沈怡自个儿脱了外袍,瞧着边静玉问:“要我帮你脱,还是你自己脱?都说春宵一刻值千金,我们得节俭一点啊,可不能浪费钱呢!”
  边静玉又开始焦躁了,没搭理沈怡,只是低头解开了衣服的扣子。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