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六日,老古力一年祭。古爽也尚记着,他带了古为与古占两孤鳏来地坎上帮忙。祭祀人少,祭品摆满了两大桌。因有浑猪,鸭,鸡,鱼等大荤,抬回老古力屋外时,古吉分了三人一半,剩下送与汪勤、王老夫子了。
十月十七日,架南县县衙,古吉在衙役内候着县令与知书。洪升仕与知书下乡访民了,听说有人要买南山,便急匆匆回了衙。
古吉见礼时,两人尚不以为意,只前后找了一圈人才回望古吉,同声呛问。
“是小古吉要买南山?”
古吉认真点头。洪升仕乐了。
“荒山地三百文一亩,南山加方圆三里荒草地共两千亩,租子前三年垦荒全免,此后每亩抽租二成。”
古吉拿了八张一百两银票与洪升仕。
“也麻烦县令帮请个大师看地。”
舟乘舌头打卷。
“你哪来这么多钱?”
“送了趟秘镖。”
洪升仕拿过钱,唤了小衙役去请徐條来,他则出具一干地契,知书入账,并登记在册。地契很大张,地界儿亦写的清楚,竟是覆盖了老古力屋左侧荒坡,菜地左侧斜坡与村东最东巷道口。
徐條是架南县头名阴阳师,五十八岁,道士形象,听说县令有请,立时挎了一大布袋,从隔街赶了过来。洪升仕介绍过两人,细说了古吉所求,正欲支出两张银票与徐條,却被古吉挡了回去。
“县令介绍了大名人与古吉,往后也还会多有劳烦县令之处,请顿饭,喝盏茶再是应该不过了。徐大师,这回小古吉就全靠您了,请吧。”
两人走后,舟乘笑道。
“这是打哪儿蹦出的猴精,说是小乞儿,恐是乞丐帮少帮主吧。”
“就你乐呵,去买十只鸡,全衙加餐。”
租了辆马车,请徐條稍候,古吉买了青梅,糕点,糖,酒,烤鸡,蒸鸭等数斤吃食,又买了一张小床让启木商号店家随他一道送至古忠村,掌柜立即派正埋头干活少年,租了板车,装了小床,跟古吉去了。
路上徐條吃干净了烤鸡,很是满足,又靠车壁小憩了会儿便到古忠村了。古吉将马车停在了村口,请徐條稍等。
带着少年回老古力屋帮着搭好了小床,古吉给了十两银子红封与他,少年没接,只说四百文足够。
“我尚在守孝,进这屋子自是要与洗晦钱的,方大吉大利。昨儿有村民在地坎儿帮忙,我也是封了一两银子,你也不用怕,我爷爷是去年九十一岁喜辞与世。”
古吉塞了红封与他,推人出门,落了锁,径直去找徐條了。少年去了后巷,停了板车,进了李家寡妇院。
“娘。”
“鸿儿?”
汪勤正在挂肉,已忙活一大上午了。绞了两油手,下了凳子,仔细打量了独子一番。
“又瘦了好些,娘去做肉来吃。”
李鸿拽住她,递了红封。
“家里有四百文散钱么?”
“刚卖了头猪,有八百文。”
拆了红封,汪勤吓了跳。
“你上哪家府里干活了?”
“前头,古力爷爷家有买小床。”
“你说古吉?!”
汪勤没再吭声,她已听说红封一两银子的事,瞧了七分似自己相貌的儿子。
“他原是小乞儿,前年老古力认来养老送终的,昨儿一年祭,这些肉也是他送的,村头谁对他好,他便对谁更好。这大半年外出,恐又是赚了好些银子,才这般大手大脚。你也不用管,我瞧着他多是认出了你,早先老古力尚说让你俩见个面儿,邻里有个靠,只你一直没回,过年他又在外,你先歇着,这些都是熟食,蒸会儿便能吃了。”
汪勤拿了十两银子进屋了。李鸿愣了会儿,也进了屋。
徐條随古吉步去了南山,经过后巷,见着所停马车,古吉微勾了嘴角。
于南山顶围转了大半下午,徐條停在了一滩水渍前,上方烟雾蒙蒙。
“尚说此地高,又远离东北山脚汾河,此山水源难获,殊不知暗藏了乾坤。小子,你可买着了,这儿有口泉眼,建坐北朝南庄院是大风水宝地。”
古吉点头道。
“若非徐大师到此一游,这南山也就是荒山了。今儿初瞧便得此大宜,古吉当真是与此山,此日,此人有三生之缘。建庄时,尚有劳大师再辛苦了,时辰亦不早了,今儿先送大师回城。”
两人下山,古吉快马加鞭,送徐條回县城,又去酒楼请了一桌,红封了一百两银票与徐條。徐條回自家小院拆了红封,抽出银票,目瞪口呆了好一阵,他活了近六十岁,最大一笔营生也就五十两,尚是康老员外看地择期下葬之利钱及赏银。
他在京郊名气第一,但少有人请,平素大吃大喝,至今存银才共一百五十两。好在他无妻妾,又无子女,学了此术也仅混口饭吃,渡了悠闲。忆起古吉名儿,他方哦了声,心底越发难痒了,暗道下回若能赖上人,才是真正不枉他来这人世一遭。
已宵禁,离不了城,出了酒楼,古吉去住了客栈。
大早回村,路上遇着了回城李鸿。古吉叫住他。
“李鸿哥!你识字认数么?”
李鸿拽住缰绳,看着马车前头,微点了头。古吉也正瞧着他。
第16章 第 16 章
“你能来帮我建庄么?我请不到匠师。”
李鸿略诧异,古吉有钱咋会请不来匠师?
“我建不了庄,但我可帮你找匠师。”
“那你明儿能回村帮我测地么?”
李鸿迟疑了片刻,又似下定决心了般。
“好。”
古吉这才驾车让道。
回古忠村,古吉细盘划了年底欲做之事,建庄得在两年后,两千亩荒地,少也得垦一千二百亩地,现在慢慢修整外围。
先要开垦老古力屋附近三十亩荒地,培苗。再搭四排养牛长草棚,修一条上南山顶宽道,李鸿得在草坡上搭个小草棚帐房,做个大木架子,专挂点卯午酉工布告,也要做些标种木牌。
翌日,李鸿辞了县城学徒木工,回了古忠村。汪勤亦松了口气。古吉去找里正古爽帮请来了古忠村三个孤鳏古为,古占,古全。
又跟汪勤讨了李鸿,五人去南山测地了。南山山脚方圆十七里。走回原点时,古吉让四人先回家用过午饭,他则回老古力屋煮了大碗面条吃。下午又测了十里山腰,古吉已得了南山大致布局,勾勒出了庄院,果林,宽道范围,申时末,五人收工各回各家。天未亮开古吉去了乡集木材铺,花十两银子,釆买了五十根,口径约三十公分阴干原木,店家包送到古忠村村头,
下了场小雨,古吉回村又找里正请了四村民来,抬木头到草坡上,不管吃,工价四十五文。
他自己则在画木架子,帐桌,草棚,牛草棚,做布告。隔日上午又找了李鸿四人。
李鸿提了大木箱子,里头是整套木匠工具。午饭前就做齐了木架子,简易四腿面板似帐桌及长凳。
下午李鸿四人搭草棚,古吉则挨家挨户收稻草,一担十二扎,五文。酉前,类似帐房草棚已归整好。古吉这方与李鸿四人细说了隔日请五石匠,三木匠,四十村民铺宽道,垦三十荒地,砍灌木,抖草,烧草木、施灰肥。搭四排牛草棚一事。李鸿主事,古为,古全,古占三人监管。都不管饭,石匠工价一百三十五文,木匠工价一百三十文,抬石村民四十五文,其他一律四十文。挂上布告,帖了工种分类点名页,又跟李鸿细说了点卯午酉工之事。
古吉上午挨村釆购稻草,在山脚堆了近五十个大草垛,下午用灰肥培种芽。
上工四十日,雨,雪有停,花了近百十两银子,路修了半儿,牛草棚搭了一半,荒地也仅归整出十二亩,也全施了草灰,汪勤与古吉则分类洒埋了三亩地种芽。
腊月下旬,除读书练字,待府试外,古吉也有据泉眼,山势,宽道及庄院朝向策建庄图。
隔墙问过李婶送李鸿举仕之事,李鸿嫌年龄大了,不愿去私塾,古吉去夫子院,唤出王老夫子细说了此事。提及李鸿,王老夫子也颇是惋惜,说只要人愿意,他无有不收人的。
古吉去田头找李鸿细说了,说过两年,还有四个同窗,李鸿两眼方闪了闪。
“人在外地?”
古吉见有苗头,一并说了赵殊四人之事。李鸿立即同意去私塾交束脩。
除夕,古吉独个儿过了年,正月初六,得闲村民争先恐后来上工,因仅需四十人,晚来者只得做罢。石匠,木匠仍是原八人。元宵放工,古吉顶替了两日主事,李鸿去县试了,又上了五十二日工,先前规划已全落实。四排牛棚可养牛百头,马儿也能栓里头了。
古为,古占,古全这两日尽往牛棚跑,喂马,清理马粪,施种田肥。古吉抚额,在牛棚搭了一张床配了厚被褥,有与三人各添了两套厚冬衣,砌了两大口灶,添了三锅及厨具,水桶等,买来五百只雏鸡,两头猪崽,唤了三人来种五亩菜地,打理牛棚,施肥种田,晚间轮流守棚。每月每人五百文。
三人食材及猪鸡食釆买,工钱发放皆由李鸿管着。李鸿闻此抽了嘴角,他做学徒工四年,整日累死累活,虽管吃住,每月不过三百文。三人散养五百只鸡,喂两猪崽,喂一匹马,打理五亩菜田,施三亩种田肥,一人每月净得五百文,这叫村西地主家如何使唤下人?前四月,他也共得了十五两银子,家中欠账年后已还清,眼下尚余十两银子,搁往年,他是不敢做这梦的。
草棚帐房,古吉递了三十张十两银票,账簿,一套上好笔墨纸砚与李鸿。
“李鸿哥,往后有劳你管着,不太耽误你读书的。府试过后,古吉要去南方,十月上旬前返回。”
李鸿应了,也取走了一叠银票。
翌日,又带李鸿去县城购了一两新马车与板车。
四月十六,府试已于日前完毕,古吉从架南县福运客栈驾马车直奔曹营县。从勤书商号又取走了四封“信”,共三万二千两银票,这次没兑小票,全放在了梅苑。问了青秋府上事,一切如常,古吉很是庆幸。
翌日辞了青秋,一路向南,历时十二日到了莱铭县县衙,跟县令令行君购了村东头山坡地三百亩,递了一百五十两银票与他,拿了地契,令行君唤住他,亲自带人去了县街,结识了数个商号老板。莱铭县是贫县,令行君于前年外放至此,他是头回见一次购数百亩山地之富户,显得很是殷切。
古吉当即购了百根阴干原木,店家包送至西牛村。聘了木制坊十五名匠师,打石坊十五名匠师,租了五辆马车。釆购了大批食材。
西牛村前,古吉带五辆马车径直去五里外隼子县集,五十两银子一月,包了归客小客栈。三十匠师并五车夫皆入住客栈,客栈提供三十五人卯午酉饭,车夫接送三十人。隔日起点卯午酉上、下工。三十匠师工钱各预付了二十两押金。
古吉回西牛村,找了里正胡一知,让帮忙找十五抬夫,十五挖夫,不管饭,工价各四十五文,四十文。又收了村头裴菲,梅放,牛劲,伍木圭,秦化五孤鳏,才回荒院。
已是酉时,赵殊四人正在用饭。古吉跳下马车,大口吃了两馍,抹了嘴,指了指桌上菜,示意他们继续吃,他则拿碗舀了面汤喝。
洗过澡,五人都早早睡了。
大早,古吉起床做卯饭,裴菲手抱秦化,带了梅放三人来。饭桌上挤了九人。
“张芝选带伍木圭,秦化去放三匹马。巩凡教牛劲做十人卯午酉饭,你四长者去割草。我有事忙。”
村头,古吉接了三十石匠,胡一知带了十五抬夫,十五挖夫到了荒院后坡,古吉拿出筑基建瓦牛棚图,又讲了各处细节。石匠划出四大粪池线,木匠画出地基线,排污沟线。十五挖夫动锄。原木也到了,十五抬夫去扛木头。下午,各工事展开。翌日,古吉又去隼子县订了十万瓦。
天已大热,山野静谥。荒院后坡,上工者皆于午前提前两刻钟下工,午后推迟半个时辰上工。听说了荒院情形,归客客栈掌柜佟浩是仅足了银钱供饭,匠师干活自也尽力,竟提前了一日完工。瞧着豪华牛棚与荒院,里正胡一知一个劲儿摇头。
清扫好四排牛棚,古吉开始挨村收购干稻草,于牛棚前后扎草垛。
七月初,古吉上山看牛,一大群牛横躺、竖站在四人附近,有在吃草,有在小憩,还有在舐小牛犊。
“咋这么多?”
“五十二头了,春日母牛所引,小牛犊也唤了八头大牛来。”
赵殊瞧了古吉,村头有人见他们割草喂牛颇是不解。如今这么多牛,赵殊四人也想知古吉会如何办。
古吉去订做了四十四个牛鼻环,一个重木套,买了三捆麻索,裁了四十四条丈长牛鼻绳,准备好了草灰,找了两紧邻大树,牵了油毡挡布,诱牛入木套。隔着树,抱仰牛头,扎穿上索牛鼻环,用清油草灰抹了伤口。穿好一头,牵去另一山头,栓住野放,上午穿鼻环,傍晚牵回牛棚,上干稻草料。连着十日,五十二头牛全部入圈。
半个月,份口愈合,牛也适应了牵进放出。赵殊四人进山寻牛了。古吉则准备送牛回北方。七月二十八,古吉在隼子县租了十二板车,装了山高稻草,每车尾拴了四头大牛,留了五百两银子在荒院,才独身一人从荒院出发。沿途遇村则收购草,八头小牛跟前跑后。一路所遇商队全部主动让行。
九月上旬,古吉一行到了曹营县郊外,因渡不了河,车牛队皆从小道绕进了丽津县。
十月十日,五十二头牛入了草牛棚。发了每车夫十两银子,并送走了人,古吉才安心大睡了一晚。
翌日洪升仕便带着舟乘到访。两人也只在草坡上看了草牛棚,问古吉养牛作何用,古吉只说暂时不知,先养着。两人只当他是用作宰肉吃。午饭请汪勤招待了两人,他自己则在老古力屋用饭。
第17章 第 17 章
隔日又从乡集买了两口炉子来,放草牛棚给守夜者御寒。下午聘了王村王司越,王子强、李村李季,李武、李富年五孤鳏来做长工与三古一道管理田、地、牛、马、猪、鸡。
十月十六日,老古力两周年祭日。祭后,祭品分了六份,三里正各一份,王老夫子,汪勤,八孤鳏共三份。
三亩种田有密苗,叶绿径粗,三、五枝伸,独径尺长。秋日,李鸿已有请村民移载了七亩大棵及腰果苗,田埂上亦插了类目牌。
古吉闲了下来,继续策南山古院山庄详构图及荒院重建图,并取荒院之名为长古院。
10/20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