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容玖忍不住低下头,偷偷亲吻他的嘴角。
那五年的朝夕相处,相濡以沫,两人不分主从,比亲兄弟更亲。
忽然回想起来,宋琅十四岁时依旧十分顽皮,某日拿笔画了王太傅的脸,王太傅气得胡子一吹一吹的,恰好皇帝前来,哈哈大笑的将宋琅按在大腿上,让王太傅打他屁股。
这次贺容玖没一同挨打,皇帝令他跪在旁边看,宋琅每哀叫一声,他的心头就抽疼一下,恨不能代他受罚。
后来,皇帝私下找他说话,说朕知道琅儿于人后时唤你九哥,你便是他的阿哥,望你俩能生死相依,不离不弃。
皇帝早已察觉到,宋琅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
甚于贺家荣耀,甚于社稷苍生。
贺容玖心知自个儿是个极度自我的人,心中无家无国无天下,唯有宋琅。
他很轻、很轻、几近无声的对宋琅说:
“你去哪儿,我去哪儿,无论天上天下,无论碧落黄泉。”
未几,宋琅清醒过来。
听路过的樵夫说,这座山叫紫霞山,夕阳西下时的霞色会泛出紫光,十分漂亮,山顶建有一座小亭,供游人观霞。
宋琅听了很有兴趣,兴冲冲的领头爬上山顶,除了看到紫霞生辉,也看到大绍山河的另一边。
脑海中浮现很久很久以前,他年幼时跟父亲的对话。
——山河的那边是什么?
——那边还是大绍的山河。
——父亲,我想去看看那边的山河。
——好,等你长大了,你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如今,我见到山河的另一边了吗?
他想着,极目远眺,紫光云霞飘渺,山岚如烟雾冉冉,视线彷佛穿过千山万水,浏览过四海八荒。
想起御案上那副大绍山河图,想像他正徜徉其中,他的手抚过温柔的江南水乡,他的脚踏上壮丽的西北荒沙。
霞光逐暗,夜色渐合,宋琅闭了闭眼,再次睁开时,眸中已是一片清明,无茫然,无犹豫,回过头望向贺容玖。
“九哥,我们回去吧。”
“好。”
贺容玖蓦然单膝跪地,执起他的袍?一角亲吻,抬头仰视他,坚定的眼神中流光缱绻。
“贺容玖今生今世,不离不弃,生死相随。”
那日,老皇帝将他单独叫去御书房,对他说,朕欲把江山交给琅儿,把琅儿交给你,你必须以性命守着他,并为他守着他的江山。
贺容玖跪揖,末将遵旨。
他并非遵从老皇帝的命令,而是遵从自己的心。
“宋琅,我喜欢你。”
宋琅双目发出逼人光采,展颜一笑,说:
“真巧,我也喜欢你。”
29
宋琅拉着贺容玖一同逃家,惬意云游了七日,第八日返回京城,回到皇宫中。
老皇帝看到他,微微一笑,语调平常的道:“吾儿,回来啦。”
“父亲,孩儿回来了。”宋琅向他揖礼回应。“儿不孝,令父亲担心了。”
“过来,跟为父说说在外头的见闻。”
“是。”
宋琅坐在御座旁,父子二人亲近的说话,聊著这数日的乡野趣事与市井间的所见所闻。
宋琅说:“百姓尚有一日饥者,天下即难一日安悠。”
老皇帝点点头,叹一声说:“自吾即位以来,夙夜劳心,勤理万机,然祖制陋习沉疴积重,先朝老臣挟权自重,难以革新,只能如刮腐肉,一点一点的慢慢刮除。”
“孩儿明了您的难处。”
“你明了就好。”老皇帝欣慰的拍拍他的手,再次询问:“是否都想清楚了?”
宋琅点点头,清目澄亮,心中通亮。“孩儿都想清楚了。”
“不后悔?”
“不后悔。”
“那么,可有要求?”
“我要贺容玖。”
“嗯。”老皇帝应声一笑,心说贺家九小子一直是你的,你不要,他也会紧巴巴的贴着你,恨不能栓你裤腰带上呵。
宋琅坦白直言道:“我喜欢他。”
老皇帝不甚为意:“皇帝拥男宠一二,无伤大雅即好。”
“他不是男宠,我不会把他当成男宠,天祖德治爷独爱礼部侍郎,生同寝死同棺,不是传成佳话吗?”
“天祖爷有二子可继承大统,你如果能像天祖爷做得一样好,他人也无什可说。”
“我可过继宋澈为儿,他是嫡皇长孙,未来由他继位合情合理。”
皇帝无奈,瞧他心意已定,不再为此事多言,不忍剥夺其所爱,当是给这孩子的补偿了,问道:“儿为何独爱贺九郎?”
宋琅理直气壮:“因为他长得最好看。”
皇帝顿时语塞:“……”
好吧,这就是个颜控皇帝的故事。
宋琅再补充道:“他浑身上下哪儿哪儿都好看。”
皇帝:“…………”
浑身上下都看过了吗?
自己这小儿子从哪儿哪儿看,都是当娘子的那个,瞧这金枝玉叶的小身板,哪禁得起贺老九这样那样的折腾,老皇帝内心老泪汪汪,心疼得不要不要的。
父子再聊些体己话,宋琅见父亲忽连连咳了起来,急忙侍候茶水,命人去传唤御医。
老皇帝按下他说不用了,石公公侍候即可,叫他回王府休息。
宋琅只好告退,十分担心的悄悄待在御书房外,直到没听见咳嗽声了,才稍稍缓了缓担忧,然而心上依旧挂虑,当石公公出来时,立刻扯他到一边去询问:“石公公,陛下的情况如何?”
石公公没料到五皇子还在外头,错愕了下,眼神闪了闪回道:“回殿下,陛下尚好。”
“为何咳嗽不止,御医如何诊治?可有医注进方?”
“陛下是早年的旧疾复发,常年积劳所致,多食药方反而有伤圣体,只能好生安养,别无他法。”
宋琅沉吟了一会儿,再道:“石公公,请你同我父亲说,孩儿愿尽股肱之力,可尽快立我为太子,以期能分忧解劳。”
石公公眼露欣慰,恭首回道:“老奴必会转达殿下之意。”
除此之外,宋琅也不知该如何才能帮助父亲了。
“殿下,有一事,老奴不知当不当说?”石公公迟疑道。
“石公公但说无妨,您老也是看着我长大的,我还得叫一声石叔才对。”
“老奴万不敢当。”石公公忙作揖,说:“陛下曾召贺将军与贺国公私下一谈,方才决意将大任托予殿下,往后贺家无论多大权势,皆是殿下的靠山,然而功高震主,殿下往后难免忌惮,陛下嘱咐过老奴,到时殿下若怀疑贺家怀有异心……”
“我不会怀疑贺容玖。”宋琅斩钉截铁。“他不会对我有异心。”
“殿下如此信任贺将军,乃将军之幸也。”石公公再揖道,不欲再多言。“老奴逾矩了,望殿下恕罪。”
“我了解陛下的用心,他把我托付给贺家与你了吧。”宋琅口吻淡淡,眼神却闪烁玉石俱焚的冷冽光芒,说:“如果真有那日,我必然抱着贺容玖一块儿死。”
“殿下!”石公公的眼泪快喷出来了,色愠言厉道:“万金之躯,何以言死,要死也是贺将军去死就好!”
“您老别紧张,我只是说如果。”宋琅拍拍他的肩膀,安抚激动的老人家。“我保证,不会有那一天,石公公信我,要不我们来勾小指头。”
宋琅淘气的对石公公眨了眨右眼,小时候有时要石公公替他打掩护时,他们就会勾小指头约定。
石公公拿他没辄,这孩子从小宠著惯着,貌似开朗温煦,可也藏着天家与生俱来的冷酷与刚烈。
贺将军外冷内热,求的是自我牺牲,只愿对方一世安好。
小殿下外热内冷,求的却是同生共死,不惜同归于尽。
或许,老天爷早都注定好了,让这二人相依互补吧。
但愿,天长地久,永无背叛。
30
隔日早朝,老皇帝当着满朝文武百官,亲自宣布道:“朕决意立太子,嫡子琅天资聪颖,英明睿哲,能承继社稷大任,故而欲立之,众卿可有异议?”
群臣一阵面面相觑,却莫敢当庭耳语私议。
宋琅神态自若,宠辱不惊。
宋珑垂首恭立,波澜不兴。
宋瑞则颊容鼓胀,暗自恨恨切齿,快把一口牙都磨碎了。
最先应答的人,是站于前列的贺国公。
“臣恭贺皇上择良为储,敬祝太子殿下千秋大德。”贺国公话落,跪地伏首行叩头大礼,声若洪钟的三呼万岁与千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
众臣见他此状,无一敢不从,俯身叩首齐声同呼道:“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
“见众卿能与朕同心,朕极欣喜。”老皇帝满意的微笑点点头,龙心大悦。“五皇子承旨。”
“儿臣接旨。”宋琅双膝跪地,恭首领旨。
老皇帝对身旁的石公公点了下头,石公公往前站一步,展开手中圣旨,扬声宣读封立太子的诏书,宣读完毕,步下金阶将圣旨交予宋琅。
宋琅双手接下:“儿臣谨遵圣旨。”
众臣再度三呼圣号,东宫自此入住新主。
散朝后,老皇帝和三位皇子都离开了,诸人才交头接耳窃语纷纷,有人面色凝重,有人面有估量,也有人面带欣然,众家愁喜不一,胸中各怀忧惧,心下各有谋算。
不说宋琅和宋珑如何,两人早有心理准备,自是泰然处之。
咱们单单来说宋瑞,他下朝后未前往礼部衙门办公,而是回到三王府。
“该死!该死!全都该死!”
他暴怒如雷,郁愤填膺,眼目赤红的拿剑胡刺乱砍,今日册封太子,圣旨诏书已公告天下,他几乎无任何夺位的机会了。
侍候的奴婢全跪在屋外恐惧发抖,害怕主子在盛怒之下把他们杀了。
宋瑞虽权欲薰心,却不是嗜虐残暴的人,亦不会苛待下人,比起时常死人的四王府,三王府平静安和,极少打杀见血,眼下他却怒火冲天,把屋子里砍成一片稀巴烂。
王府总管赶忙叫人去宫里请德妃过来,现在唯有德妃能安抚他。
约莫一个时辰,德妃来了三王府,听到书房内的响动与咒骂声,蹙眉问道:“这是怎么了?”
“奴婢叩见德妃娘娘!”一个嬷嬷慌忙迎上跪拜,她是宋瑞的奶娘,打小照顾他,出宫建府后依旧跟着侍候,是王府中具有重要地位的老人,几乎等同宋瑞的第二个母亲。“娘娘,您可总算来了,殿下他……他怕是气坏了。”
“妳怎不好生劝劝?”
“奴婢劝过了,可殿下气得连奴婢都要杀了……”嬷嬷说著就哭了。
德妃眉心蹙得更深,面露不悦,走到书房门前令人打开。
“滚!”宋瑞随手将一个玉雕丢过来。“谁敢打扰本王,本王杀了谁!”
“娘娘小心!”众人惊吓尖叫。
“哦,你要杀了我吗?”德妃俐落偏身闪过玉雕。
“母亲……妳怎么来了?”宋瑞怔愣住,连忙丢开手上的剑,恭首施礼:“儿子失态,望母亲原谅。”
德妃跨过门槛进去,扫视成了废墟的书房,美目盛满不耐。“不过没当上太子,何必气成这样,当心气坏了身子。”
15/22 首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