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谦看一眼何阳轩,总算笑了:“人家都是劝和不劝分,你咋反过来了?”
“因为我听多了。”何阳轩躺在座位上,“我妈刚死没多久,我爸就把高慧珍和沈南成带回家了。那时候所有人都在劝我应该体谅我爸,毕竟那是我亲爸,却对他把我扔进全托学校不管不顾闭口不谈。那些动不动就劝人大度的,都是自己身上不知道疼的,反正站在外人的角度上看事情,怎么指手画脚毛病都不会在自己身上。我是怕回头有人劝你大度,我先给你说点中和一下。”
二人算是同是天涯沦落人了。
“你刚才干嘛让我开你车啊,在他们面前装有钱有啥用?”林谦反应过来。
“你本来的财力也买得起这辆车。我就是想让她看看,你很优秀,但并不是她培养出来的。”何阳轩说完这话,又跟林谦确认了一下,“你到底想不想认她?”
“为什么不认?我们又没到恩断义绝的程度,只是不可能跟正常母子那样。我之前就说过,赡养的钱要出我一分都不会少,可要是生活在一起或是经常往来,我做不到。过去那二十年里头我都没见过她,以后也用不着。咱回家吧。”
林谦要把车还给何阳轩,何阳轩嫌麻烦,他下车继续开面包,二人一块回家。
林谦犹豫了半晌,还是没将这事情告诉爷爷。两辆车都开进车库,车库较大,能容纳两辆车。而且盖的时候,车库、仓房、楼房之间都开了小门,人可以过去,所以能直接从车库里拿东西出来放小楼里,免去了在院子里搬东西被人看见。
爷爷也过来,帮着一块拆快递,然后何阳轩直接接手指挥的责任,决定东西都放在哪里。
下午的时候天总算放晴了,两趟车开始前后搬。为了不让人发现车库跟楼房互通,搬东西时候特意在新家院子里卸车。
村里有热心的想要帮个忙,林谦都给推了。左右东西不多,三个人搬起来并不费劲。
第18章 瘟疫来临
每隔一天,二人都要进趟城去收快递,不过再也没回过县里买的房子。村里人问起来,就说楼里头还有装修需要考虑,货比三家多看一看。旁人知道他们是钱多烧的,多看几家,当然,事实上也差不多。
带着爷爷一块去挑了牲口,爷爷抱着以后闹饥荒的心思,也没心疼钱,光牛就买了四头。两头成年的牛一公一母,两头牛犊子也是一公一母。猪挑了几窝买了八只猪崽子,之前的牲口圈盖得有些小,爷爷做主在院子里又砍倒一片玉米,现用砖砌出来一个养鸡鸭鹅的圈。
鸡鸭鹅直接从村里买来现成的,价格给的高,买来的都是好下蛋能连蛋的。林谦对外的说法是老板来了喜欢吃村里头家禽吃粮食下的蛋,也不会有人觉得奇怪。
包山头好容易定下来过户了,何阳轩将手中于预留的现金都砸进去了。此时距离林谦知晓的末世时间已经很近了。
而当电视上第一次报道未知瘟疫蔓延的时候,山上的工程才进行了一半。
村里有人问包山头要做什么,林谦只道是用来种木耳,只是今年秋天了,只能做一下简单准备,明年正式入种。
瘟疫的源头还没给出确切的答案,治疗上面根本无从下手,能做的仅仅是保守治疗,感染上病毒的人都是发烧几日后就昏迷不醒。报道的时候,瘟疫重灾区已经整体隔离,家家户户发放消毒物品,每日街道高强度消毒。
林谦明白,能做到这种程度,肯定是因为有人因此丧命了,否则若是单纯的昏迷不醒,还不会达到这样大的力度。
然而这样的隔离力度还是没能阻止住瘟疫的蔓延。这是一场世界级别的瘟疫,没有哪个地区能够幸免,区别仅仅是感染时间的先后罢了。
林谦这边准备了足够多的消毒物品,林谦打算开始给家中进行系统化消毒,被爷爷给拦下了。
“要是牲口圈,怕牲口新到这儿得病什么的消消毒有情可原,这无缘无故的屋里屋外的消毒,以后村里要是有人染上瘟疫就会有人往咱们身上赖。别忘了你跟小轩都是灾区里头出来的,给你们扣锅,你们也摘不下去。”
林谦皱眉道:“我都从灾区出来两个月了,而且瘟疫开始的地方不是灾区,赖不到咱们这边吧?”
何阳轩拍拍林谦的肩膀:“还不明白咱爷的意思?真有人因为这瘟疫死了,才没人去想这么多呢,只要抓住个沾边的人甩锅就行了。谁让咱家有钱,说不定还能讹点赔偿款。”
“夸张了吧?!”林谦抽抽唇角,不太相信。
何阳轩跟爷爷对视一眼,笑得颇有深意。
林谦的这一份善念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
家里仅仅是给新买的牲口做了消毒,减少了出行,山上的工程也加快进程短时间内完工。其实只是做三个地下小仓库,用来当做以后空间内存货的掩盖。这样以后若是暴露了家里的东西,还能借口说是何阳轩家里面提前给屯的。
反正他们又不知道何阳轩背景究竟是什么。
半个月后,在各种高力度严防下,瘟疫还是蔓延到了北方这边。原本村里人还不太在意,直到第一个人昏迷不醒送医院被确诊为瘟疫后,全村人人自危。
政府那边分配了一批消毒、药品给村里的诊所,诊所这边用喇叭通知全村人去他家领一份免费的消毒用品。
此时,仍旧有一部分村里人觉得是危言耸听了,政府按人头分配下来的消毒、品,只送出了一半。
林谦去领了两份,何阳轩是外地人,所以没他的份。这回家里能正大光明得每日消毒了,伴随着消毒水味道在村中蔓延,林谦终于感受到了末日的接近。
玉米成熟了,还是要收割的。有的机器能直接出玉米粒,不过村里人还是喜欢那种会出带叶子的玉米棒的机器。因为玉米棒堆放在自家的粮仓里,等个两三个月再脱粒会比刚收割时候的淀粉含量更高,加上已经晒干了,卖的价钱更好些。
当然,也有选择当天脱粒卖了的。虽说还带着湿气的玉米粒卖不上价格,但价格稳定,不用承担后面价格调动的风险。
林谦家里选了前者,不过新房这边的粮仓早就扒了,只能等院子里的玉米都收割收拾干净以后,有那种走街串巷卖钢制粮仓的买了一个,放个通风的地方,将玉米棒带叶子扔进去。
这几天瘟疫伴随着农忙,最是辛苦的时候。俩小伙子心疼爷爷,只让他做饭,没让他干重活。
不过俩人本来都是坐办公室的,忽然开始这样高强度的干活,实在是吃不消。好在两三天后就忙完了。这时候二人手上脚上都磨出了水泡,脸也晒黑了不少。
“这玉米啥时候脱粒?”
“等入冬吧,看看什么时候天气能好些。”林谦记得,后面的日子,也就年后正常些。
一连几日的艳阳天,后面又开始了连绵不绝的秋雨。下起雨来冷一场热一场的,一点都找不到“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感觉,倒是因为这冷热交替,加上农忙疲惫,让不少人感冒了。
感冒的症状跟那瘟疫类似,好多人稍有症状就吃感冒药顶过去。有的吃了感冒药有所缓解,便觉得躲过了一劫。
谁知道,感冒药只是缓解或麻痹症状,瘟疫早期吃,确实有管用的错觉,然而随着时间发展,染上瘟疫的人,一个都躲不掉。
当村里瘟疫人数破十位数,且有人断气的时候,终于没人再去觉得这是危言耸听了。
空气中消毒水的气味愈发刺鼻,却充斥着满满的无力。
网络上一片骂声,发泄着不满,怒斥着无能。瘟疫这么长时间,不光没能有效救治,甚至连蔓延都无法解决。
骂得再厉害,其实都清楚,这是世界都没能攻克的难题,不能怪任何人。然而面对这样的恐惧,总要发泄,就总有人要背锅。
刚送走一家人,何阳轩直接拿一把二斤的锁头将大门锁上了。
林谦从楼上下来,坐在沙发上叹口气:“这今天第四个来借钱的了。”
“要不说你死要面子活受罪,还得我过来挡着。”何阳轩掸掸身上的雨珠子,“也不想想这时候人情值几个子儿,弄不好借出个仇来。”
“关键邻里乡亲的,人家在那开口总觉得不好意思摇头。”林谦到底是土生土长村里头长起来的。
何阳轩飞过去一个白眼:“真不知道你上班那会儿那份果断劲哪儿去了?”
一开始谁家染了瘟疫去治病,钱不够的四处借钱。有的未必是真没钱,甚至有的仅仅是舍不得存死期的利息,就先从亲朋手里拿。一开始林谦架不住面子,少的一二百的千八百就借了。
可后来何阳轩听说了有“治病借钱人死了不用还”的“潜规则”以后,说什么也不让林谦再拿口袋里的钱去打水漂玩了。
林谦是村里人得守着村里的规矩,何阳轩不用。
其实林谦也早厌恶透了这种情况。可他是末世走过来的,在这种世界还没完全崩塌的时候,别人家的苦难是最戳人心的时候。林谦忍不住心软,又是认识的人,权当随礼了。
“其实这种事,一开始是好心。借钱给人家,人家家人死了觉得可怜,再让他们还钱是雪上加霜。本来是债主一时心善,结果发展到现在成了硬道理。人家只要死人了还不还钱要看人家想不想还,敢要就是不近人情。”林谦喝口茶。
“所以说暴力催债也是有可取之处的,尤其遇到理所应当的老赖。道德绑架呦。”何阳轩坐在林谦身边,颇为自然得拿起林谦刚用过的杯子也喝口茶。
“现在是下午。”林谦开口道。
何阳轩:“怎么了?”
林谦:“你不是咖啡、因敏感吗?”
何阳轩一愣,将杯子默默放了回去。
何阳轩是个过午不碰咖啡、因的人,什么可乐、茶、咖啡,甚至含有咖啡、因的感冒药临近傍晚吃晚上依旧睡不着。
茶的话,如果是第二泡或是第三泡咖啡、因含量会很低,而茶多酚会有很好的安神功效。不过话是这么说,何阳轩尝试的一个星期里也就三天能睡个好觉,后面干脆过了中午直接断绝了任何咖啡、因来源。
何阳轩就算加班时候也很少碰提神的东西,除非是真的打算通宵了。
“我新买的孵蛋机应该快到了,再往后买东西恐怕快递就断了。”林谦道。
“你不怕现在进城感染上瘟疫?”
“戴口罩去,勤消毒应该没事。等快递到全了最后去一趟,再往后咱就关紧门窗少跟外面来往吧。”
村里头一连死了不少人,办丧事也很少有人愿意出去,生怕人多被传染。而政府那边也下了临时规定,瘟疫期间禁止大办白事。
所以谁家死人了,顶多是去送点钱表表心意。
死人的人家愁,没死人的人家更愁。尤其是亲戚家死人了,那都是要随礼的,压力何其大。
第19章 消毒防疫
外面的雨又下大了,气温降到了几度。要说是秋雨寒气,保不齐明天又变成蒸笼到三十几度。
气温不稳定,连每天穿什么都不能确定。不光如此,烧火都不敢烧太多。往往前一天天冷,晚上多烧点,没到半夜就被热醒了。可不烧火,晚上睡着的时候还热得淌汗,半夜硬生生冻醒去找棉被。
成年人还好,老人和孩子可受不住了。
村里的微信群里讨论得挺激烈的,不过林谦没加进去,当然不知道。有两个有他微信的年轻人截图给他看,问问他怎么看的。
村里有些人猜想天气的诡异可能跟瘟疫是一起的,加上网络里末世论的烘托,显得更加神秘而又恐怖。
林谦清楚这些都是真的,不过眼下也没人真的明了说,不管事实如何,现在只能当做玩笑,也只能是玩笑。
“爷,咱今晚就不烧锅炉了,炒菜用电磁炉就行。晚上把各屋空调都打开,空调能恒温,省着冷一下热一下的感冒了犯不上。”林谦怕爷爷晚上把火升起来,特意嘱咐了句。
“怪费电的。”爷爷挺舍不得。
林谦道:“电费是挺贵的,那成,咱就这么冷一天热一天的,没染上瘟疫是咱们命大,染上了咱埋一个坑里。”
这话戳到死穴了,爷爷再怎么节俭,也不可能在这节骨眼上。
“行啊,说不过你。”爷爷给自己倒杯茶。
“那你也别给我干出半夜起来关空调的事啊!”林谦添了句。
爷爷憋着嘴没说话,何阳轩笑道:“那我晚上跟谦儿睡一块,省一台空调的电钱。”
“咋不说咱仨住一个屋呢?”林谦还是习惯一个人住。
“省点是点不是?”何阳轩坐林谦身边,笑道,“咱爷不是心疼电钱吗?”
“话说这两天太阳不见,风也没多少,咱这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又没啥用了。”林谦看看窗外阴沉沉的天。
何阳轩那边忍不住笑了,甭看林谦怼爷爷过度节俭,他自己也给学了个七七八八。
“现在又没断电。等断电了也有汽油发电机,咱家电瓶也够,一回多充几个几天都够用了。”
“我倒不是想那个。”林谦解释道,“这些都是有使用寿命的,勤着用才能延长寿命不是?而且咱家都买发电机了,不多用发电机的电总觉得亏得慌。”
“或者咱有时间做个人力发电机?还能健身。”何阳轩提议道。
林谦:“怎么做?”
“自行车发电机,网上能买。咱再买个自行车,代步出门出去一圈,回来晚上点台灯的电就有了,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在屋里干摇脚蹬子也能冲会儿电。”这还是何阳轩昨晚上刚看到的,忘记跟林谦说了。
“不是有手摇手电和手摇充电器吗?”
何阳轩沉默些许:“有一个算一个,好歹多一条充电的路不是?”
“也是,骑自行车还不费油,咱再买两辆自行车也挺方便。不过现在买还来得及吗?”上回去取快递,县里面的店面都关了一半了,剩下的也都带着一股子浓重的消毒水味道。快递现在就只有邮政继续派送,剩下的将仅存的货物送完后都暂时停业了。
“而且买太多好像也有感染瘟疫的危险。”何阳轩眼睛一转,“等瘟疫过去再说吧。咱爷有句话说得挺好,老天爷真不给活路可就直接天翻地覆了,既然没一次做得太绝,就肯定还留有余地。社会不会短时间内崩塌,瘟疫后也许会有经济膨胀,但钱应该还能买东西。”
12/116 首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