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是什么人时不时来清理这些石头呢?又为什么要这样做?
小张哥似乎看穿了我的疑问,他吸了一口气,接着朝着一个石头之间小小的缝隙缓缓吹气。小张哥身材消瘦,面相仔细看其实很清秀,他半眯着眼睛吹气,手还要扶着石头,不像是给石头吹气,倒像是给人吹气,动作简直不要太骚。
我刚起了层鸡皮疙瘩,却听到从小张哥那传来了一阵好似一个女人在啜泣的声音。
这小张哥有毒,我心说,把石头吹哭了?
这当口我的手机忽然一震,蜜汁信号带来了胖子的消息。
胖子微信我说,老刘好像疯了,一直在哭,他还发了段语音。
我顺手点开,就听到手机里传出了一段哭声,我一惊,竟然和小张哥刚刚吹出来的如出一辙。
小张哥眉毛一挑,道:“原来那个老刘也学我吹过石头?”
我一听,忽然有点激动,问他:“这么说,你是不是也快疯了?”
TBC
第五章
小张哥认真地表示他是不会疯的,他这个人抗压能力特别强。
我问了胖子详细情况,消息又开始转圈。去看闷油瓶,闷油瓶若有所思,接着他竟然也朝着石头缝吹了口气,但动作比较正常,我松了口气。
闷油瓶这边也传来了类似的哭声,我想到我们昨天过来的时候,也听到洞里传出好似很多人哭泣的声音,难道说昨晚这洞里同时有无数人在朝着石头吹气?
要么,就是风,是风穿过这些石头的时候,发出了哭泣的声音。
我想到了新疆的魔鬼城,位于风口上的风城,风穿过其中,也会发出如同鬼哭神嚎一样的声音,而这些石头明显是人为堆砌的,是故意的,为了发出这些声音。
我也学着他们的样子,朝着一个缝隙吹气,可我听到的却不是哭声,而是一长串像是人讲话的声音,这就很有意思了。这一口气似乎穿越了一个迂回曲折的空间,发出的声音也拐了好几个弯。
三个人又对着一些缝隙吹了吹,声音千差万别,实在奇怪。
我回头看闷油瓶,想听听他的意见,再吹下去我要缺氧了。小张哥倒是玩得挺好,他边吹气,还要边翻译听到的声音,瞎编故事不用打草稿。
闷油瓶没有再去吹气,而是用手电去照那些缝隙,我挤过去,和他头挨着头一起向缝隙的深处看,却发现缝隙都不是直的,手电光无法穿过这些石头到石墙的另一面。
张海客翻出铲子,问道:“拆吗?”
闷油瓶点点头,张海客后退几步,就道:“这不太好拆啊,这些石头看起来是随意堆放的,实际上是有叠放次序的,又没有什么把它们黏在一起,随便下铲,拆倒是能拆,但搞不好这石墙就整片全倒了。”
“这有什么难。”小张哥撸起袖子,“待我把它们都摸一遍,自然就知道哪块可以碰,哪块不能碰。”
他说着就伸手准备去摸石头,闷油瓶却忽然抬手挡了一下:“太费时间。”
小张哥奇道:“族长,难道还有别的办法?”
闷油瓶点头,接着看向我,道:“吴邪你来找。”
突如其来的点名,让我有些懵逼,闷油瓶这是给我闪瞎小张哥狗眼的机会吗?我一时受宠若惊。闷油瓶知道我是学过建筑的,这种事情我确实更专业一些。想起之前在长白山,也是靠着堆石头把四阿公给困住,这次不是堆,是拆而已。
小张哥似乎很惊讶,看着我:“你会这个?”
我怎么就不会了,他娘的这时候就是不会也得会,我朝他一笑:“想不到吧。”
“想不到想不到。”小张哥也笑了笑,“原来你不只好玩,也还有点用。”
这话我就很不爱听了,我认识的很多张家人,包括张海客在内,都有一个臭毛病,就是那种举手投足或是不经意话语间的优越感。这都什么年代了,张家也早不行了,但在他们眼中,和普通人仍旧是有区别的。普通人只能作为张家人的某种“工具”来利用,所以小张哥才会说我“有点用”。
我能想象到,如果胖子在,肯定会说必须露两手给他看,不然太跌份儿了。
这对我来说确实不是难题,这些石头这样排布,必然要考虑到受力问题,而做这种事我多少是有些经验的。
于是我也退了几步仔细看了看,又上去摸了摸,脑子里算了算。
这也是需要耗费不少时间的,未必比小张哥直接在墙塌的边缘试探省多少工夫,但闷油瓶让我来算,想必有他什么道理。
我也试探了几块石头,终于有一块被我撬动后,它四周的石头没有坍倒下来,而且整片石墙仍旧很稳。我们尝试着在它周围开铲,这石墙还不只是一层,拆了最外面的一层,里面仍旧是石头。好在我们运气比较好,里面一层的石头也没有掉下来。
几个人开始配合着拆石墙,我锁定石头,闷油瓶来拆,张海客和小张哥负责接。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弄了好半天,终于,我看到手电的光,透过石头之间的缝隙照过去,不再是石头,我们拆到了最外层的石头。
我找好了一块,示意闷油瓶去拆,而就在这时,石墙再次发出了成百上千人吵闹的声响,我们此时都趴在石墙上,感受更为直接,听得也更清楚。
的确是风,有风从石墙的另一面吹来,气流穿过石墙,在石头的缝隙中百转千回,竟然形成了类似人语的声响。风停,声音也停住了。
几个人互相对视一眼,闷油瓶手指发力——他连铲子都不用,开始拆最外层的石头。
等我们终于拆出一个可以容几个人通过的洞,我们用手电照过去,看到的还是石头,不过不是堵在石墙后的,也许是石墙的其他石料。
闷油瓶打头阵,手掌一撑,整个人就像风一样,轻快地从石墙这一侧,穿过洞口,钻到了另一侧。
张海客和小张哥紧随其后,先是把装备一一递过去,然后也很轻松地穿了过去,他们的衣服甚至都没有碰到洞口的石头。
这要靠对身体和力量多精准的把握,靠多敏捷的身手才能做到,我不由得暗暗惊叹。在这方面,张家人果然都是怪物,怎么可以变态到这种程度?
最后轮到我,我就很方,老子真的不姓张啊。
小张哥在洞口的另一边,歪头笑着看我,一副看好戏的样子。
我心说这时候不能怂,大不了就是被石头砸一下,只要我闪得够快,也不会怎样。
我自己身体的灵活度,我那黑瞎子师父是检查过的,结论就是完全不是打架的料,很多动作都做不到位。再加上在村里时间久了,还长胖了一些,使我更加没有信心。
我正要尝试,就看到小张哥被闷油瓶挡到一边,闷油瓶对我道:“过来,我接着你。”
那我就不客气了,我也学着闷油瓶的样子起跳,但是用力好像有点过猛,直接撞到了闷油瓶身上,他反应也是快,双臂一收,直接把我抱住,迅速从洞口提了出来。
小张哥表情僵了一秒,我正要得意,顺着手电光却看到了十分惊人的景象。
原来我们刚刚是在石头墙的“背面”,现在跳到了石头墙的“正面”才发现,这一面是有图案的,正面石头墙,是由大小不一的石头堆成的一张巨大的人脸。
这张脸虽然是由石头组成,但是却能看得出表情,可这表情也不好形容,非要形容的话,有些肃穆,又有些阴鸷,它太大了,看得我头皮一麻。
再一看我们刚刚爬出来的洞,分明是石头脸的嘴巴,难道我们拆的石头是它的舌头?
接着,好似是要验证我们之前的猜想,从我们的背后又是一阵风吹来,风穿过石头的缝隙,再一次发出了诡异的声响。
不过这回“舌头”被我们拆掉了,洞口太大,声音的感觉就变了很多。
我转身朝着风来的方向看去,一下就又看到一张石头脸,这张脸的表情就很生动了,嘴角有弧度,越看越像是一个邪魅的笑。
“我操!”我被吓了一下,因为这个笑容和小张哥很像,再向四周照去,只见我们身处一个低矮但幽深,犹如隧道一般的山洞中,洞中立着无数山石,每一块石头上都刻着一张脸,有喜有悲,有哭有笑。
风在这个空间中穿行,也不断发出哭声和笑声,一时间我有种错觉,仿佛是那些脸在对着我们哭,对着我们笑,那些石头仿佛都活了过来。
“这是什么地方!”我不由得惊奇,“一个石头城?”
张海客道:“看起来是的,而且都是经过人工雕琢的。”
“这城我是没见过。”小张哥看向我,“不过这声音,和这种场景,让我想到了一件事。”
“什么事?”我问。
小张哥道:“你听说过鬼市吗?”
鬼市?那不是后半夜卖古玩的集市吗?但小张哥要说的,显然不会是这个意思,我便说:“你讲?”
小张哥推了下眼镜,可他正要说话,边上的闷油瓶忽然拉了我一把:“别听他的。”
“哈?”
闷油瓶看向小张哥:“省点力气。”
第六章
我一个没憋住,笑了起来,不过忽然也有些好奇:张海客也是个话痨来着,但每次他哔哔,闷油瓶并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反应,怎么小张哥每次说什么,闷油瓶都会有反感的情绪呢,而且还会发作出来。难不成小张哥编排过闷油瓶什么故事?改天可以好好问问,这小张哥虽然话多,但是也算有趣,是我认识的张家人里更有烟火气的。心说就给他个机会,我就对闷油瓶道:“小哥,让他说,我听听他能编出什么故事。”
小张哥啧了声:“怎么就是编故事呢?你们还没听呢,我原先在南疆的时候,就听说过,也差点见到过,我说的鬼市,跟你们想的绝对不是一回事。”
鬼市我确实是知道的,而且也去过,说起来还是有历史传统的,据说早在宋代就有。正常的集市都是在白天,这鬼市则不同,是在夜里,五更天开市,天亮闭市。因为是在黑夜中,整条集市都点着灯,人流涌动,远远看去,灯影人影参差交错,确实鬼气森森。另外就是传说鬼市上买卖什么东西的都有,那些不能放到台面上的买卖,鬼市中都来者不拒,而且买家和卖家常常是行踪诡异,前脚买了鬼市上的东西,你再回头,那卖家可能就不见了。
小张哥却道:“我说的这个鬼市,并不是坊间流传的买卖交易市场,而是一种灵异的现象。”
灵异现象?我这些年经历的事情比起普通人已经非常的灵异离奇了,但张家人漫长的历史中,有更多的秘密和谜题。张起灵对于我来说,就像是张家一个神秘的符号,代表了那些普通人在他们平静的一生中,想都想不到的秘密。小张哥其实也有他的神秘,但他更生动,更有趣一些,这种神秘与生动的反差,客观上就对我产生吸引。
想到反正这也没别人,看了眼闷油瓶,他也没有要打断的意思,我便问道:“什么灵异现象?”
小张哥好似就在等我问,他清了清嗓子,还特意瞥了闷油瓶一眼,闷油瓶没再让他闭嘴,他就来劲了。一口气说了一长串。
不知道是不是编的,小张哥口中的鬼市,确实有些灵异色彩了。
南疆的深山之中,终年有雾气缭绕,每年总有那么几个朔月夜,人们会在浓雾之中,看到点点灯火。那灯火飘忽不定,不明也不暗,隐约连成一串,延伸到看不见的地方,就好像集市一样,这就是当地人口耳相传的鬼市了。
这鬼市确实不同于我所想的鬼市,我前面提到的鬼市,只是看起来气氛诡异,实际上可能还很热闹,也是有实实在在的人在交易。而小张哥提到的这个鬼市,但凡进入其中的人,那必定是有异于常人的勇气的。
传说那雾中的鬼市,要的可不是金钱或什么财宝,而是人的“生气”,进去的人,几乎没有可以活着出来的,一旦鬼市出现,只要进入到雾中的人,都再也没有出来过。当地的传说中,也只有一两个人闯了鬼市还逃了出来的,但不是疯了就是傻了,人是活着,可神志不清,跟死了也没什么两样,而且他们也会较常人更快速的老去,最终油尽灯枯。
这又提到个很模糊的概念,什么叫生气?我道:“我现在就很生气,我感觉你在讲鬼故事。既然出不来,为什么还要进去?”
小张哥伸出一根手指摇了摇,继续说:“那鬼市,可以实现人们心中的愿望,不管是什么样子的。”他说着笑了笑。
“你这又是神话故事了。”我道,“是阿拉丁鬼市吗。”
小张哥似乎没有听说过外国神话故事,皱了皱眉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喜欢打岔?我还没说完。”
我忽然get了治小张哥的法子,比起不让他说话,不让他把话说完好像让他更难受。
可仔细一想,我竟然能够理解他所说的。但凡是个人,内心深处就会有个什么念想,这念想一日不能实现,人就一日不能甘心,日复一日,长年累月下来,总是会想去实现它。这种执念到了一定程度,那就是心魔。
在这方面,在座的各位,想必我最专业。
小张哥道:“如果那鬼市有能力帮助这些心有执念的人达成心中所想,付出躯体的生命又何妨呢?”
我端详着小张哥的表情,忽然觉得他讲出这样的话,改变了我对他的固有印象,这也是个有执念的人,只是他更善于隐藏。
但这时候并不想和他抒情,我问:“那请问跟我们眼前所看到的石头城,又有什么关系!”
小张哥道:“都说了要你别打岔,我正要说到。”
我暂且按捺住,听他继续说到,那片浓雾终年不散,即使没有鬼市的时候,人走进其中,也常常迷路转向,所以是一块禁地。但离奇的是,某一年山中忽然连降七日暴雨,暴雨过后晴空万里,积云散去,那片浓雾竟然也跟着散去了,人们第一次看到原本浓雾下的山林。
山林中除了树木,还有数不清的石像。
没有人知道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建造了这些石像,又或者是从何处搬运过来的,可它们浑然天成,就像是从地上长出来的。石像造型各异,身形不是非常分明,但面目却十分传神。人们看到,这些石像的脸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表情各异,越看越觉得毛骨悚然,因为有人认出了某些石像,似乎正是曾经一起生活过的同伴。
“所以,是那些走进鬼市中的人,都变成了石头?”我问道。
小张哥摊摊手,道:“传说是这样的。”
张海客道:“你这传说靠谱吗,真不是你临时编的?”
3/1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