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9

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综同人)——洛娜215

时间:2019-11-10 14:24:35  作者:洛娜215
  国家拿钱之时,中山国却随时有可能被暴露在敌人的目光下, 届时若是中山王知晓了他们的收益,心里难道会没有想法?
  然而被他劝谏的刘启却和他打了一个赌,赌约是只要他们给了成本价,中山王刘胜就不会在意这个, 赌注便是如果刘启赢了,袁盎就得回来做官继续给他卖命。
  如果刘启输了, 袁盎自可随意,刘启还会奖励他黄金百两。
  然而方才袁盎特地提了好些句有关瓷器生意利润以及匈奴富有之事,哪想到小国王全无反应,面上甚至带着些惊叹,活像是在看一场把戏,看完了也就算了。至于想法?没有想法啊。
  那感觉就和看陌生的邻居发家致富一般,有感叹却满是与己无关。
  问题是这份利润你本可以得到啊!
  袁盎实在是有些搞不懂这位中山王的脑回路。
  其实若他直接开口问的话,夏安然会坦率告诉他:和匈奴做生意的确很赚,但我怕有命赚钱没命花钱啊。
  在匈奴势力最强盛的时代要是引贼入室,他自己是可以脱离世界,那么这些无辜的大汉子民呢?如果说中山国子民还享受到了这笔生意带来的好处,那么北边的代郡边民呢?
  没有能够保护自己的武力前展露自己有多么的鲜美多汁,这种事情他才不会干!
  如果刘启不肯答应这个计划……
  泱泱华夏大地,除了中山国之外拥有瓷泥的地方不计其数,届时举国产瓷,瓷自然就会和寻常的货物一般走上出口创汇之路。
  这是历史的自然演变,和他有什么关系呢?
  袁盎没有问这个问题,故而他还不知道这个看起来高深莫测的小国王其实满脑子的直线思维。
  大汉的太常敬业地提出想要去看一下货物,他得定下可供汉匈交易的最佳品类货物,并不知道自己被暗中观察了的中山王还亲自作陪,随袁盎去了卢奴县的窑厂。
  卢奴县今年开春后新造好的两个窑炉已经投入使用,当然,此时还不敢真的大火烧窑。毕竟春日的建筑物水分含量较大,不把窑内砖材的水分完全焙干,到时候直接上大火容易胀缩不均引起破窑。
  所以,如今匠人们正在烘炉。
  于山地上随坡而一路抬升的长窑非常壮观,草长莺飞之间,两个窑都在对外吞吐烟气,新窑更是借地势一路向上绵延了将近五十多米,任何体量庞大的物品放在面前都是让人惊叹的,何况窑炉更是他们前所未见之物。
  袁盎感叹了一句“此景宛若游龙卧榻,不愧为龙窑。”
  小国王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看了过去,等等,什么时候这个窑叫做龙窑了,他明明写的是长窑啊!
  袁盎回以镇定的视线,用眼神的力量告诉他,没错,这个窑陛下赐名叫龙窑。
  ……认真的?
  然。
  夏安然默默扭头,然后不自觉将手插进了袖兜里头,皇帝赐名自然有他的考量,取个高大上的名字估计也是为了哄抬物价。
  你要说:“这瓷器为龙窑烧制”,和“这瓷器为长窑烧制”,显然是前者更能引起客人们对它的遐想啊。
  毕竟任何词汇只要搭上了“龙”,就有着蓬勃气势铺面而来,感觉瞬间就高大上起来了。
  这叫商业包装,就和金刚石要挂个钻石的名头,石蒜要挂个曼珠沙华的名字一样,夏安然很想得通。
  他看了眼龙窑,情不自禁得想到未来的大汉人或者匈奴人会对这窑炉产生哪些错误瞎想,视线不免游移了一下。
  他看了眼平平无奇除了特别长没特点的窑口,想着要不然做个粗加工?虽然那没什么必要,但是起码看起来也不至于让以后慕民而来的旅游群众觉得失望不是。
  袁盎不知道小国王脑洞已开,他去看了如今瓷窑的库房,一入内顿觉满目灿烂辉煌。
  今日阳光正好。
  瓷器所放置的仓库阴凉通风,因里头放的都是易碎物品,匠人们生怕一个不当心碰了撞了,又因怕烛火熏了瓷,这里的照明主要便依靠自然光,窗户特地用了蜡纸作为隔断。
  蜡纸透光放防水,是以即便关着窗,仓库内也并不昏暗。
  一件件瓷器被安放在货架之上,批量制造的仅留以展示品,其余都已经塞进了木箱内并且用芦苇避震,而少数匠人兴致所制的孤品更是直接放在了展示架上。
  这种细腻又精美的美丽很难不让人为之震撼。
  夏安然让人开窗引入日光,然后他随手拿来一件青瓷放在袁盎面前。
  日光映照之下的瓷器顿时透出玉润般的美感,这种美让袁盎的态度变得极为谨慎。他本就仪态端方,此时端起物件时候更是露出了十万分的小心,其架势比起主持祭祀时丝毫不差。
  瓷器给人的感觉一贯都是精美又脆弱,实则其比之其看起来质朴的兄弟陶器,精美的瓷器烧结程度和密度反而要高得多,同等厚度下,它要更为坚硬。
  只不过现代瓷往薄一面走,加上外表给人的错觉才给了人脆弱的错觉。
  瓷就像中国人一样,外表看着温润内敛,实则均是浴火而生。外表看着脆,实则骨子里头刚强得很。
  若是一个不当敲碎了,那也是大片的瓷片,清清白白且道道利口。
  中山瓷更是如此,匠人技法尚不娴熟,故而此时胎泥很厚。面对袁盎的小心翼翼,夏安然直接拿起一个青瓷笔筒就往墙上摔过去。
  他力道不重,笔筒撞在墙上又掉在地上,咕噜噜滚了几圈。浑然不知自己给别人造成了怎样心理阴影的夏安然捡起笔筒递了过去,笑道:“袁太常不必如斯小心,此物看着脆,实则也能耐些撞。”
  袁盎动了动嘴唇,欲言又止,他接过捧起笔筒先小心观察,见上头只被蹭掉了一小块釉色,心中顿时一定。但是这位以直言敢谏闻名的袁太常很快就将笔筒放在了边上的架子上,整肃衣冠,恭敬作揖。
  在夏安然疑惑叫起之后,他言辞激烈地狠狠批评了一番夏安然的举动。小国王被批评先是莫名,细细听了之后背后却隐隐冒出汗意。
  最后,他认认真真地向袁盎致谢。
  袁盎指出的是他方才刻意摔东西的举动太过不妥。
  此时正是存在“掷杯为号”的时代。
  旁的不说,他祖爷爷刘邦当时就差点在鸿门宴被暗杀,之前更有春秋战国一言不合宴上杀人的历史阴影在。再看看未来,东汉三国期间不也有孙权宴上掷杯欲杀刘备?
  普通人自然不会有这种敏感,但袁盎熟读史书,通晓典故,他刚刚差点以为夏安然找人埋伏于他。
  虽然心里头觉得这没有理由,但是很多事只在人一念之间,也有可能中山王觉得陛下此举不太道义愤而反之呢?
  袁盎虽是文臣,但大汉没有纯然的文臣,其本身也是文武精通。若是换了别的年轻人稍微反应激烈一些,这一惊一乍间只怕要立刻反击或者挟持国王。
  不要觉得不可能,对于这些臣子们来说,他们到封国便是“使”。这时候可没有什么外交部培训,参考一下大汉使节团出使各国的各种骚操作就能知道他们都是些怎样的人物了。
  若是到时候夏安然没那个意思却被人挟持,即便最后什么也没发生解释清楚误会,也会使封国和主国之间有了嫌隙。
  到时候自然会有人抓住这份嫌隙做文章。
  且他为人子,若是真出了这种误会自然还会将自家老爹拖下水,罚与不罚他爹都落不下好名声。
  正所谓君子防未然,汉举孝为重,以袁盎的角度来说,这便是“不孝”,这种不必要的误会还是当免则免。
  夏安然认真谢过袁盎的一番直言,二人气氛经此一下反倒放松了些,少了点官方姿态。
  袁盎此来本身也是为了寻找更适合运往匈奴的瓷器,现在因为夏安然这一摔证实了东西的硬度,也算是好事,此后他心中也多了些数目。
  但是他也指出匈奴文化最重视的是祭祀,至于文房四宝那种雅物他们是不喜欢的,所以问中山国接不接订制商品?他还特地带来了几幅帛画,这些都是匈奴常用的祭祀物品,如果能将这种做成瓷器自然能够讨好匈奴高层。
  夏安然忙让人请来匠人查看,几个匠人们亦是根据图案比划模样,并商讨如何制造,很快,他们就吵成了一锅粥。
  小国王冲着袁盎一笑,将人带到一边,令人给他倒了茶,随后自己竟也加入了匠人之中,几人商定了好一会,嗓音从小到大又被强压下,如此反复若干次才算拍板定下。
  夏安然安静听完匠人们意见后将袁盎请了过来,双方一翻交流,又定好交货时间,这事就算是解决了。
  至于袁盎拿货后要如何操作夏安然一句没问,这番大方姿态更是让袁盎好感度猛增。
  他几番观察之下,觉得这位九皇子应当不是装模作样,而是当真全不在意这些身外之物,他放弃的利益可不是百金千金,以他粗略算计,这一番同匈奴之间的贸易额收入若是私售,可能可以抵上一国的财政税务收入。
  而这位小殿下就这么轻轻松松交给了中央,此气度着实令人钦佩。
  随小国王踏出仓房之后,袁盎有些慨叹,他苦笑着摇摇头,感叹朝中那位确实了解自己儿子,反倒是他因心中怀有恶念,倒是以小人之心度两位君子了。
  迎着小少年看来带着不解的透亮乌眸,袁盎自袖中掏出一份卷轴,面东而拜:“臣无礼,陛下实有一物令臣带给殿下,然臣出于私心拖到如今才说,还望殿下千万莫要误会陛下,此全为臣之过。”
  夏安然一愣,他皱了皱眉,不理解这位太常为何有此之说,直到他打开了卷轴。
  铺展开来的水墨连成的图像陌生又熟悉,是中山国的舆图。
  但是这份舆图和他之前看到的不太一样,图的左上角被并入了一小块区域……
  这莫非是……
  “陛下将代郡的广昌县划入了中山国。”
  小少年的眸子猛然间瞠圆了。
  广昌县比邻中山国,亦是后世长山关所在。这块地现在直接被刘启划给了夏安然便是增加了藩王的势力范围,当老爹的直接送了他一个县。
  但是这并非关键,因为广昌县所在的地区是林地而非平原,其本身的农业价值并不高,但是它有别的产物——铜矿。
  夏安然眨着眼睛死死瞪着那张舆图上绘画的一小点,那上头便写着“广昌小铜矿”四个字。
  在这个铜矿能够直接造币的时代,刘启那是直接发给了他一个印钞机啊,他爹这次居然这么大方的吗?
  本以为没有收入,却一夜暴富的感觉实在太过美好,夏安然被这天降之喜吓到直接呆住。但还没等他有更多的反应,就注意到了一个名词。
  嗯?小矿是什么意思?
  小矿的意思就是此处的铜矿目前只开发出来一部分,但是矿工们表示就他们观察,这应当是一个贫矿,所以刘启大手一挥将这个矿划给了小儿子,大有儿子最近干得不错,老爹非常满意,这个矿就发给儿子当零花钱的意思。
  当然,就算是贫矿,按照估计这也不算是一笔小钱了——这是刘启以为的。
  但事实上呢?
  广昌县在后世是涞源县,其本身作为一个普通县可能连河北人都不一定知道。但是这个名字之所以出现在夏安然的记忆中,其实是因为涞源县的两起国企破产重组计划。
  一个是涞源铜矿,一个是涞源铁矿。
  当时河北为涞源铜矿做了一个破产重组计划,但是在夏安然看到消息的时候,这份被多方叫好,甚至大有以此作为案例准备给日后国企重组做经验基石的重组计划,却因为种种原因一直不曾正式实施。
  其中的各种原因充满了典型性和戏剧性,最终结果便是这份方案上了他们的课本,成为了案例分析的原材料,他们的导师就这份案例讲了足足有近一个月的课。
  涞源的铜矿,在中国进入工业时代后大规模机械化开采还能供给几十年的大铜矿!现在就被他爹随手一划拉给他啦!!!他爹还以为这个是个穷地方,是个小矿。
  这,这和直接划一座金山还能闷声发大财有什么区别?幸福来得太突然,夏安然当真是有些承受不来。
  好在袁盎在夏安然表示不会怪罪他之后带着收集好的资料回长安城汇报去了。临走前他还答应年幼的小国王,等他回了长安后便将自己近些年来的著作借给他抄录以充中山国的学舍。
  此前,袁盎利用闲暇时间还应邀参观了中山国的校舍,对此他很有兴趣。
  致力于挖老爹墙角的夏安然立刻表示我们这还缺先生,若是袁太常愿意的话可以来做先生哦!
  包食宿、包洗浴,做五休一工资优惠,每季度还有医疗交通补贴,待遇很好哒!
  袁盎自然不能说他因为拿小国王打了个赌反而将自己赔了进去的惨痛事实,他只是笑着表示自己会考虑。?
  小国王对此表示期待,在送了这位儒学大家一堆的纸张,和中山国的学舍的教课书本以示友好后,他顺便表示了如果袁盎有师兄弟或者看好的小年轻一定要记得他们中山国。
  中山国,是一个你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看似平静淡然地送走了满头黑线的袁盎后,一直苦苦压抑自己的夏安然足足把自己闷在房间里头蹦跶了一下午,能看到这一切的只有因为特别讲究,所以被允许住在卧室的一只小丑鸭。
  夏安然挥退了伺候的侍者之后在房内连连蹦高,然后觉得蹦跶不足以表达他的兴奋,于是又在软乎乎的大床上滚了几圈,后觉得依然不够带感,他全身都散发着熊孩子想要招猫逗狗的气息,只觉手痒。
  可惜西汉没有猫,狗又有些远,恰巧他看到正在细沙堆里面学着猫埋便便的小鸭子。
  算了,这个也行,凑合吧。
  夏安然等小鸭子埋完了便便重新变回讲究鸭后,立刻冲过去把它举了起来,在鸭因突然失重不知所措的时候往它的小头顶一连亲了好几口。
  “啾啾啾!”小鸭子啪嗒啪嗒拍打着翅膀,对于自己额头的毛毛被弄乱了特别不满。
  这只鸭子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自打被带回来之后它就特别古怪。
  小鸭子因为平衡能力差的缘故,其实平时走路都会微微撑起翅膀,但它不,它连迈鸭步都强压着翅膀,刻意挺着小脖子,别提走起来姿势有多艰难了。
  但是就人类的角度来说,还挺好看的,特别神气。
  别人看个稀奇,刘彘更是对这只鸭出身非凡深信不疑,但是夏安然却觉得这鸭子感觉有些傻乎乎。
  但愉快的心情没人分享是特别寂寞的。虽然觉得鸭子古怪,但夏安然还是一个人对着看起来傻乎乎的灰毛鸭子叭叭叭说了一下午,说完后他精力充沛地去吃饭了,徒留被迫听了一下午废话的鸭子在卧室里头满脑袋蚊香圈。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