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9

不一样的食神[重生]——何枝

时间:2019-11-21 10:59:14  作者:何枝
  听到赵安的话,赵母也反应过来,今天来之前自己儿子就反复给她说个这件事。要保证食物的安全,远离纸币,这不一激动就忘了吗。赵母立刻把钱放入怀中,准备晚上再回去收拾。
  看着自己母亲的动作,赵安也开心了不少。他吐了一口气,然后转身又开始去物色下一个顾客了。
  第一天开业,就别想着有客人主动来尝试了,尤其是这么一个简陋的摊子。
  赵安挑选客人的时候也很讲究,面容疲倦的意味着不会想自己做菜,穿着精致的更倾向于尝试新鲜的食物而且消费水平高、被食物想起吸引的往往对于美食没有什么抵抗力……
  再加上赵安尽可能地用自己目前看起来纯良无害的面容去吸引顾客,不少客人都答应了赵安的试吃邀请,
  他们当时想的是“不好吃就直接拒绝”,但是当香味浓郁、味道丰富的卤菜入口的一瞬间,他们纷纷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今晚就吃卤菜了!
  “我要半个猪蹄。”、“我要半斤卤藕,还要点腐竹。”、“没有豆干了吗,那多要点海带吧。”……
  就这样在赵安卖力的吆喝以及赵母卤菜本身的美味二者共同作用下,五根猪蹄和近十斤素材不到一个小时就卖完了,这在菜市场人流最拥挤的摊位也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当然代价就是赵安居住瓷盘的双手已经有明显的酸疼感,脸上的笑容都快僵住了,但是当赵安看着自己父母一脸笑容的时候,赵安觉得自己再辛苦也值得,更何况他的辛苦和父母比起来根本算不了什么。
  “安安,回家吃饭了。”既然卤菜已经卖完,那就赶快回家吧,赵母朝着赵安喊了一声。
  “来了!”
  三人便趁着太阳的余辉往家里走去。
 
 
第15章 冲突
  “猪蹄八斤一共22.4元,藕、豆干、腐竹……一共6.4元,茴香、八角、冰糖……一共8.7元。所有材料一共37.5元。”
  赵母拿着一只圆珠笔在本子上计算着今天所有卤料的成本,而一旁的赵父则在数着今天收到的纸币。
  紫色的五毛、红色的一元、绿色的两元、黄色的五元甚至还有一张蓝色的十元。第四套华夏币发行与1987年,特征就是每个面额的纸币上都印着少数民族的头像与各地风景名胜。
  当赵父数到38元的时候,脸上的笑意就已经很明显了,这意味着今天他们今天已经赚回本钱了。赵父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继续数钱,33、34……48.3元!
  “老婆,一共是48.3元!”
  今天一整天的收入竟然又10.8元!
  就算扣除水、气的费用,也有十元左右的收入。如果每天能赚到10元钱,那一个月就是300元钱。
  简单的在心中计算了一下,这个结论让赵父赵母心中涌起控制不住的狂喜。他们两个人在工地辛苦工作一整天也没有十元的收入,而且显然工地辛苦得多。
  一个普通的国企工人也就七八十元的收入,哪怕像北街的军/工仪器厂也有一百元左右。
  “明天,多买点好吃的给安安。”赵母在赚到钱后的第一反应就是给赵安买东西。
  然而赵安对于这个数字并不怎么满意,每个月300元,这是没有周末休息的情况下才能达到的数字。
  以自己父母的个性,肯定会每天早上起来去买最新鲜的猪蹄,天天早起、常年无休,这个隐形成本实在太高昂了。而且赵安也知道未来的华夏会迎来一个举世瞩目的经济飞速增长时期,同样华夏的餐饮市场也会迅速发展。
  到时候像赵父赵母这样的小作坊将迎来剧烈的竞争,绝无可能保持30%左右的利润率。
  必须要让自己的父母把握住这一段堪称黄金时代的时期,降低成本、建立品牌、扩大经营……赵安脑海里有无数的专业名词,但具体要怎么操作还需要思考。
  第二天,赵安起床后再次发现自己的父母已经从农贸市场把猪蹄、素菜买回来了。今天一共买了八只猪蹄、十多斤的各类素菜。赵父赵母有心想要扩大经营,但是又怕遭遇滑铁卢,便以昨天的收入为限度进行了购买。
  看到这里的时候,赵安心中还在夸奖自己的父母,没有被昨天的盈利冲昏头脑。
  然而吃完早饭后,赵安发现了一个让自己崩溃的事实,那就是自己父亲居然还要去工地工作。
  白天赵父在工地工作,赵母在家中准备卤菜,然后下午再一起去摆摊。
  但这样劳动强度实在太大了,卤菜可不是一个轻松的工作,洗、切、卤、拌哪一样不是体力活。赵父的工作就更不用说了,忙碌一天还要继续站着摆摊,哪怕正值壮年也不可能扛得住。
  “爸,你也在家帮妈妈卤菜不行吗?工地工资又不高,还不如我们卖卤菜呢。”赵安试探着表达自己的想法。
  “哪有一帆风顺的生意,如果你妈这边生意不好了,我们家吃什么,还是得有一个工作才行。”
  “可是这样你们两都太累了,一整天都没有办法休息。”
  “有什么累的,干农活的时候累得多,我们两也没事。”
  “但是这样对你们身体不好啊。”想到日后可能发生的事情,赵安的语气中也带上一些着急。
  “好了,这件事你不要插嘴了,小孩子根本赚钱有多么难。”然而赵父很明显不会想继续讨论这个问题。
  “好了,安安你也快去上课吧。”赵母其实也不想这么累,但的确穷怕了,一切赚钱的机会都不想错过,这个决定也是做完等赵安睡着后,夫妻二人讨论很久得到得出的结论。
  多赚钱就可以在蓉城里买下属于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儿子也可以像城里孩子一样穿好看的衣服,还可以给留守农村年迈的父母寄点钱回去……
  关于这件事赵安一直到学校都还在思考这个问题,上课也没有心思听讲,到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一件是,那就是自己在父母的眼中依旧是一个十一岁的小孩。
  自己给他们提出意见的时候,他们或许会采纳自己的意见,这是因为他们对于自己的宠爱。但是当自己提的建议与他们意见相左的时候,他们并不参考自己的建议,谁会重视一个十一岁小孩的意见呢?
  赵安越发地想赶快长大,或许跳级的事情可以他提上日程了。
  “赵安,你下课来办公室一下。”语文课结束的时候,班主任何老师突然点了赵安的名字。
  赵安已经很多年没有被老师叫去办公室了,这种感觉竟然还有些怀念。不过赵安再也找不到当初那种担心受怕的感觉,隐隐还有些惋惜。
  “赵安,最近市里有个作文比赛,你最近几次写作文都写得很好,这一次你也好好准备一下吧。”然后何老师就把作文比赛的具体要求告诉了赵安。
  赵安向何老师表示他会好好准备。这也算是瞌睡送枕头了,他刚下定决心跳级,就有作文比赛可以参加,如果得到奖的话或许可以更好地说服自己的父母。
  至于和小学生比赛的羞耻感,赵安的确也有,但是还不至于让他放弃这么好的机会。
  赵安回到教室门口的时候,发现计嘉树正在等着他。
  “安……赵安,你去哪里了?”计嘉树差一点就喊出了赵安的小名,立刻用自己的小手捂住了嘴巴,这可爱又搞笑的样子让赵安忍不住笑了出来,因为今天早上和父亲冲突而有些郁闷的心情瞬间好了很多。
  赵安也没有隐瞒,把老师让他参加作文比赛的事情直接说了出来。
  “太好了!我也要参加作文比赛,到时候我们看看谁的成绩更好。”计嘉树一脸的兴奋,能和自己的好朋友参加同一个比赛的感觉实在太好了。
  赵安点了点头,说到:“好呀,到时候还可以到我家里一起写作文。”
  听到这里的时候计嘉树表情更灿烂了,但还是有些矜持地说到:“这样好吗?到时候又要麻烦阿姨做饭了。”
  又去赵安家里蹭吃蹭喝让计嘉树感觉到有一些不好意思,自己的父母平时根本没有时间做饭,大多数时候都是在父母的单位吃饭,也没有办法回请赵安去家里吃饭。
  原来这小子已经惦记上我妈的饭了呀,赵安心中一动,说到:“我只是说去我家写作文而已,又不一定要吃饭。”
  “啊,这样啊。那太好了,不用麻烦叔叔阿姨了。”计嘉树礼貌地回答道,不过脸明显露出了遗憾的表情。
  直到这个时候,赵安心中所有的阴郁已经完全消散。他这个时候靠近计嘉树的耳边说到:“小树,我逗你玩。到时候肯定让我妈给你做好吃的,把你养成小猪。”
  现在家中的收入有了明显的增加,赵安也没有任何心里负担,而且他也相信自己一定能让自己家的收入不断被提高。在赵安心中赚钱就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而不是为了攒钱而赚钱。
  计嘉树一瞬就就反应过来,赵安刚才实在逗着他玩。瞬间一张小脸就气得通红,然后冲向赵安,作势要扑倒赵安。
  其实平时计嘉树经常看着自己班上的男生在这样嬉戏打闹,不过从小的耳濡目染让他没有办法做出这么疯狂的行为。
  直到这一刻计嘉树才发现原来自己这么容易被一个人点燃,当然所谓的点燃并不是生气,而是让你能够肆无忌惮地表达喜怒哀乐。
  赵安自然不会坐以待毙,转身就跑。两个人就在过道里展开了追赶游戏。
  赵安长期帮助父母干农活,身体素质比计嘉好处不少,如果要是一心向跑的话,计嘉树肯定追不上他。不过赵安跑完过道就故意转向一个墙角,然后在四角处被计嘉树“擒”住。
  计嘉树毫不客气扑向赵安,用四肢将赵安困住,防止赵安的逃跑。但是计嘉树又舍不得真的打赵安,也知道还有什么其他的“处罚”方式,只好像树袋熊一样挂在赵安身上。
  但凡认识计嘉树的学生和老师看到这一幕都惊呆了,他们完全没有办法想象平时看起来文静礼貌的计嘉树也有这么疯狂的一面。尤其是几名计嘉树的老师,因为过于吃惊都忘了喝止他们的相互追逐。
  “算了,就让着两孩子玩一玩吧,适当的运动有助于身体健康。如果是计嘉树和赵安的话,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毕竟谁都知道他们两个关系最要好了,而且也最懂事了。你看,他们两现在也没有打闹了,而是紧紧地抱在一起,应该已经和好了,他们两关系真好……”
  老师们如此自我“安慰”。
  然而就在赵安和计嘉树嬉戏的时候,四班有人对着赵安露出了鄙视、不满的表情……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计嘉树的习惯】
  计嘉树从外地工作回家,见到赵安,一个飞身扑向赵安,死死挂在赵安身上。
  赵安:小树,你胖了。
  计嘉树:滚。(一脚把赵安踢开)
  赵安:你什么时候养成这个习惯的啊?(指每次见面都有这样完全不符合计嘉树公共形象的拥抱,。
  计嘉树:谁知道?(我知道,但我就是不说。)
 
 
第16章 观念
  赵安放学之后便立刻朝着北街赶去,十四附小是下午五点三十放学,这个时间不足以赵安先回家放下书包再去北街帮忙了。
  其实今天早上赵安离开家的时候,赵父赵母有叮嘱过赵安下午放学直接回家做作业,不用担心卤菜摊的事情。
  他们两人也知道昨天卤菜卖得那么好有赵安很大一部分功劳,但是他们并不希望赵安因为这件事太过于劳累,耽误了学习。赵父已经准备今天亲自上阵吆喝了,作为一个农民谁怎么可能没有卖菜的经历。
  不过赵安可不会听自己父母的话,就这么安心回家休息。赵安是一个固执近乎偏执的人,哪怕重生以来还没有什么事情能够激起他性格中偏执的部分,但是他决定的事情也一定会做到。
  一路小跑,赵安很快就来到了北街,大老远就看到了自己父母的卤菜摊。然后赵安便皱起了眉头,因为从远处看过去他们家的卤菜推车实在让人有些提不起食欲。
  整个推车的主体就是用铁钉固定住的木板,然后下方有四个不找到赵父从哪里找来铁轮。大概赵父也知道推车外观有些寒碜,所以便用深蓝色的麻布将其包裹起来,但偏偏这麻布也很陈旧了,上面能够看到积年累月形成的灰尘条纹。
  而推车上摆放着的铁盆也是如此,这年头光滑的不锈钢铁盆还相当昂贵,赵父赵母用的铁盆还是从赵安小姑家借来的喷漆铁盆。因为铁盆也用过好几年了,表面黄色的喷漆已经开始脱落,露出其中的暗青色。
  这两者搭配在一起,怎么都不符合赵安的安全、美观标准。得想个办法劝自己父母重新购买一套新的铁具了。
  虽然赵安心中有很多不满的地方,但事实上在赵安的标准远高于这个时代,此时已经有几名顾客在卤菜推车前挑选卤菜了,他们昨天都看到过赵父赵母贩卖卤菜。
  赵安刚一靠近就被赵父发现,赵父有些担心地说到:“不是让你回家学习吗?学习下降怎么办。”
  赵安先是把自己的小书包放在地上,然后从赵父手中“抢”过他昨天用的瓷盘,说到:“放心,下次我一定还考第一名。”一句话就让赵父赵母哑口无言。
  往瓷盘中一看,赵父还是像昨天赵安那样把各种素菜切成小块,然后插上牙签,但是却没有像赵安那样摆放出一个具有规律的形状。赵安两只小手晃动,很快瓷盘中的素菜便整整齐齐地排列好,这才露出了满意的表情。
  然后赵安先是走到面前的几个客人面前说到:“各位客人,如果不介意的话可以免费尝一尝,右边的卤菜涂着我们家的秘制辣酱,特别好吃。”
  赵安再此露出一个标准的微笑,当年为了维持自己钢琴王子的人设,他的经纪人专门给他请了表情管理老师进行训练。哪怕现在的赵安又黑又瘦,完全不像他长大后的样子,这个笑容依然能够让人心生亲近。
  这些客人明明已经决定要在他们家购买卤菜,赵安依然毫不吝啬地让他们随意试吃盘中的卤菜。
  首先让他们提前知晓自己卤菜的品质,可以加强他们的购买决心。另外一方面则是展现自己的服务水平,尽可能把自己“好吃好服务”的印象推广出去。按照赵安的猜测,这种一条街道上只有他们一家卖凉菜的情况,恐怕持续不了多久。
  再依次为给几名客人提供试吃服后,赵安便端着瓷盘去继续他的推广业务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