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下节课再去找赵安?这样能多聊一会。可是又要等一节课,好难熬啊。
就在计嘉树纠结的时候,突然有人喊道:“计嘉树,有人喊你。”语气之中带着些许对于来访者诧异和不屑,只不过计嘉树并没有分辨出来。
计嘉树把目光投向教室门口,站在教室门口不是赵安是谁。这下计嘉树脑子里所有的犹豫全部都丢了,冲向赵安。一班的同学们都愣住了,他们什么见过计嘉树这么活泼的一面。
“赵安,你找我什么事情啊。”计嘉树一脸的兴奋,赵安主动来找我,这就意味着我们是好朋友了,太好了。
而赵安看着计嘉树一脸兴奋的样子,没有任何的意外,觉得这就是计嘉树的正常反应,殊不知计嘉树这一面只在他的面前展现出来。
其实赵安也想拉着计嘉树去旁边人少的地方说话,但是他也知道马上就又要上课了,不想浪费时间的赵安直接对计嘉树说到:“这周周末有空吗?我爸妈邀请你去我家做客,一起吃个饭。时间什么的,我们到时候再商量。”
计嘉树完全没有想到赵安找他居然是说这个事情,如果一个人嘴角能够无限上扬的话,那计嘉树此时的嘴角恐怕已经绕到脑勺后去了。
虽然这个比喻有些惊悚,但完全能够表达出此时计嘉树的喜悦。但是他并没有马上答应下来,而是点了点头说到:“等我回家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
赵安颔首表示理解,毕竟去朋友家做客这种事情对于十一岁的孩子而言,还不能完全自己决定。
这下轮到计嘉树开始说话了,他开始给赵安说自己这两天练了什么曲子,事无巨细。赵安意外地发现计嘉树应然有话痨的潜质以及自己竟然丝毫不反感计嘉树的话痨。自己以前不是这样的啊?
不过就算计嘉树有再多的话想说,四分钟也很快就过去了。赵安便在计嘉树恋恋不舍的目光中往四班走去,他对赵安说到:“等会下课我再来找你玩啊。”
再看到赵安点头之后,计嘉树才心满意足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这下轮到计嘉树的同学们惊讶了,在他们的印象中计嘉树就是标准的三好学生,永远是老师和家长教育他们时候的榜样。他们还从来没有看到过计嘉树如此激动、亢奋、活跃的一面。
而且在计嘉树刚才和那个男生说话的时候,眼神之中明显流露出倾佩的目光,难道那男生有什么过人之处吗?皮肤黑黑的,而且身上的衣服看起来也很廉价啊。
有人直接开口询问计嘉树:“计嘉树刚才那个男生是谁啊?”
此时第二道上课铃恰好想起,计嘉树一脸骄傲地回答道:“我最好的朋友赵安!”
接下来的一周里,计嘉树有事没事下课就去找赵安玩。也有人试图加入两人的谈话,可是一到这个时候两个人就突然陷入了语塞,或者左言他顾,让旁人总有一种无法插入他们二人之间的感觉。
计嘉树在五年级学学生和老师之中都算有名的存在,毕竟学习好、长得好看、有礼貌、家境也十分优渥。
很快这个消息便在五年级的师生之间传开了:一班的计嘉树和四班的赵安是关系很好很好的朋友。
作者有话要说: 【阔别已久的小剧场——相处模式】
计嘉树:赵安,我昨天又学会了一首歌的旋律。
赵安:嗯。
计嘉树:我现在可以唱给你听。
赵安:好听。
计嘉树:我们一起做作业吧!
赵安:好。
……
快点让我入v吧,我能日更6000,9000也不是梦!!
第12章 小名
又是星期上午,又是十四附小的门口。
赵安和计嘉树约定好了见面的时间,而赵安提前了二十分钟便到达了学校门口,不要让客人等待这是最基本的礼貌。
计嘉树没一会儿就出现在他的视野之中,背着一个蓝色的小书包,上身穿着一件搭配着蓝色假领的儿童衬衣。赵安在人群之中一眼就认出了计嘉树,看来计嘉树也是提前出发。
同行的还又一名同样身穿衬衣的中年男子,眉目之间与计嘉树又六七分相似,儒雅、英俊,尤其是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书卷气息,让赵安无比去确信对方受过高等教育。
赵安心想:我的判断果然是正确的,计嘉树长大以后肯定会迷倒一片男女老少。
计嘉树和中年男子很快就来到赵安面前,此时的计嘉树虽然雀跃,但还并没有挣脱男子的手向赵安扑来,只是高举自己的另外一只手,然后向呼喊着赵安的名字,这已经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了。
很快两人就和赵安碰面,计嘉树拉了拉身旁男子的衬衣衣袖说到:“爸,这就是赵安。”
这名男子果然是计嘉树的父亲,赵安心中已经有了预期并不惊讶。赵安礼貌地对计父点头说到:“叔叔你好,我是赵安。”
看到赵安礼貌的样子,计父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信任地对赵安说到:“那小树今天就拜托你了。”
随后计父交代了计嘉树几句话便回去工作了,赵安也没想到计父周末居然还需要工作,有些好奇计父的职业。不过现在赵安有一个更想要做的事情。
目送自己的父亲离开后,计嘉树立刻准备开启话痨模式,明明昨天在学校才见过,但是计嘉树已经有无数的话想和赵安说。
“小树。”然而在计嘉树说话前,赵安抢先开口。
听到这个称呼,计嘉树显示愣了一愣,然后一张小脸迅速涨红。
赵安的恶趣味在这一刻一览无余,他继续说到:“小树,计小树。我以后都这么喊你好不好。”
计嘉树脸红得都快滴下血了,但最后还是闷闷地点了点头。如果是别的同龄人,计嘉树肯定不会答应,但如果是什么都很厉害、什么都懂的赵安,似乎可以接受。
赵安看计嘉树被自己调戏得差不多了,便主动伸出手拉住计嘉树,然后朝自己家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赵安也没有忘记继续给计嘉树交代一些事情,比如自己的母亲很喜欢别人的夸奖,虽然有的话没法明说,但赵安相信计嘉树能理解他的意思。
来到赵安的家,计嘉树完全没有因为房屋狭小、家具破旧流露出任何轻蔑的情绪。两人就一人一张凳子,坐在饭桌前做作业。
和朋友一起做作业,是这个年代常见小学生之间常见的交流方式。只不过放在赵安和计嘉树身上就有些微妙了。
首先是赵安在十多分钟里就把周末的作业全部做完,其中大部分的时间还消耗在模仿小学生的字迹之上,
接着便是计嘉树。他看到赵安快速做完作业之后,便发出了赞叹,望向赵安眼睛中的佩服已经完全藏不住了。然后不到半个小时就把自己的作业也做完,递给赵安,脸上写满了“求夸奖”。
两人完成作业之后,计嘉树再一次开启了话痨模式,喋喋不休地赵安交谈,这一次谈的内容大多是一些对于歌曲感想、理解。
没一会赵父和赵母便回来了,为了表示对于赵安朋友的尊重,两人今天都没有去工地,而是一同出门买菜去了。
为了尽可能做一顿丰盛但是又不昂贵的午餐,夫妻二人一直走到了四公里外大型农贸市场买菜。周围很多菜农其实都是从这里进货再运到各个小型农贸市场贩卖,不仅价格便宜许多,也要新鲜许多。所以两人现在才回来。
赵母一进门便看到粉雕玉琢的计嘉树心中好感顿生,尤其是再计嘉树主动起身,然后清脆地说道“叔叔阿姨好,我是赵安最好的朋友计嘉树。”后,更是笑得开心不已。
赵安此时正沉浸于计嘉树那句“最好的朋友”而不可自拔,没想到计嘉树这小子脸皮还挺厚的嘛,居然这么直接。不过赵安心中还是承认了计嘉树的说法,他也很喜欢计嘉树这孩子。
赵母走过来,揉了揉计嘉树的小脑袋,说到:“你先和安安去楼下玩一会儿吧,等会叔叔阿姨叫你吃饭好不好。”
听到这句话,计嘉树的眼睛都快放光了,他大声地说了一句:“好”,便主动拉着赵安小下楼。
赵母看着两孩子奔跑的身影,心中动力更足了,一定要努力给自己的孩子创造最好的生活条件。
然而赵母也不知道自己刚才的一句话,让计嘉树有多么兴奋。
下楼的时候,赵安就明显感觉到计嘉树拉着他的手比以往更用力。这个时候他就已经隐隐约约察觉到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了,当计嘉树开口喊道:“安安,我以后也这么叫你好不好?”
赵安总算是反应过来了,没想到自己母亲一句话,计嘉树就记住了。不过看着计嘉树眼中的期待,赵安根本说不出拒绝的话。算了,就当等价交换吧。赵安点了点头。
计嘉树的眼眸更亮了,连续喊了好几声“安安”,完全不觉得腻味。赵安感觉自己脸都快燃烧起来了,从来没有同龄人喊过他的小名,赵安只能无奈地喊了几声“小树”作为还击,但根本没有办法打击计嘉树的积极性。
最后赵安只能和计嘉树约法三章,小名这东西和钢琴一样只能在私下没人有人时候喊,如果有其他人在就不允许这么称呼,哪怕是双方的父母也不行。
看着一脸严肃的赵安,计嘉树只能乖巧地点了点头,虽然他很想在别人面前炫耀他知道了赵安的小名,但是他隐隐约约又不想让其他人和自己一起分享这个秘密。
两人在楼下玩了一会儿,便回到了赵安的家中,此时赵母已经将饭菜摆好,让两人过来吃饭。
都是S省常见的菜肴,一道鱼香肉丝、一道回锅肉、一个番茄丸子汤、一份炒青菜,以及赵安特意要求的卤猪蹄。
虽然说这些都是S省最常见的菜肴,但事实上不同城市、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家庭做出来的味道完全不同。
就以鱼香肉丝为例,虽然是一道酸、甜、辣味俱佳的炒菜,但是有的人会在其中加入木耳丝、胡罗卜丝,有的人会选择使用大葱,有的人会选择小葱。而且更重要的是泡姜泡椒的味道会明显影响鱼香肉丝最终的口感。
赵母做的鱼香肉丝并不会添加胡萝卜、木耳丝,然后选择小葱中的香葱进行烹制。
香葱多在南方栽培,质柔味淡,远比其他的小葱细嫩,而且葱特有的气味也会柔和一些。鱼香肉丝中的葱无论从量还是味来说,都占据了半壁江山。选择使用小香葱,口感更佳,而且也不会掩盖肉、泡椒、泡姜的味道。
单是这样一道鱼香肉丝就已经能够体现出赵母在厨艺方面的天分与灵感,可惜的是赵母一直认为自己做的鱼香肉丝不够正宗而鲜少在外人面前做这道菜。
除了鱼香肉丝外,另外几道菜也各有特色。比如回锅肉中肉、配菜与豆豉的选择、肉丸制作不添加蛋清等等,都让菜肴添色不少。
至于赵母秘制的卤猪蹄更是如此,上面涂上了一层秘制的辣椒酱,红色透亮、香而不腻。虽然说是辣椒酱,但是赵母在卤水和辣椒酱中都添加了一定量的冰糖,柔和了辣味,让整个猪蹄有了一定的回甘。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赵安率先夹了一块卤猪蹄给计嘉树,说到:“你先试试这个,可好吃了。”
作为一个出生在蓉城的人,计嘉树一点都不怕辣,对着猪蹄直接开啃。当计嘉树从猪骨上轻松咬下已经与骨头分离的猪蹄肉,感受着辣、甜、香在口中的绽放,整个小脸都愣住了。
不过长久以来严格的家教让计嘉树克制住了用手的冲动,慢慢品尝着软糯香辣的猪蹄。
等一整块猪蹄被计嘉树吃得干干净净,计嘉树才一脸认真地对赵母说到:“阿姨你做的菜太好吃了,尤其是这道猪蹄,我从小到大都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猪蹄。”
计嘉树的认真的确有一种能感染人的魔力,让人相信他所说的话。
听到计嘉树的表扬,赵母都笑得合不拢嘴了,伸手给计嘉树夹了好几筷子菜,说到:“喜欢那就多吃一点。”
赵安在一旁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心中无比希望心想这样一来总能让自己的母亲更自信一点了吧。
因为赵安想得太入神,忘了夹菜吃饭,计嘉树站起来给赵安夹了一片回锅肉说到:“快点吃饭,不然长不高。”
看着计嘉树的一举一动,赵安心中的焦急也缓解不少,暂时把心中的考虑放下,认真地品尝着母亲的饭菜。
饭后计嘉树央求赵安去他家玩,其目的是为了弹钢琴,赵安今天心情很好也就答应下来。
两人离开后,赵父赵母一边洗碗一边闲聊。
思考了很久,赵母开口说到:“跃进,要不我试试卤点猪蹄来买?”今天计嘉树的表现的确让她自信大增。
赵父算了算最近家中的收入,用力地点了点头,说到:“那就试试吧。”
第13章 准备
赵父赵母都是极有行动力的人,一旦下定决心便会立刻开始行动。否则他们当初也不会如此果决地离开养育他们几十年的农田,选择进城务工。
所以等赵安从计嘉树家里回来,发现自己饭桌上放满各种卤水香料的时候,人都愣住了。自己父母这速度也太快了吧。
还好赵安并没有在堆积如山的香料中发现各种食材,看来自己父母还没有激动到准备今天就开始贩卖。
赵安直接扑到赵母的怀中,说到:“妈,你这是要开始卖猪蹄了吗?”
“嗯,你妈决定试试。”赵母笑得还是有些羞涩,毕竟马上要做一件完全不熟悉甚至从来没有想象过的事情,不怎么自信。但是对于儿子的爱,敦促着她要不断前行。
然后赵安便询问起自己父母的打算,虽然赵安只有十一岁,但这个主意本来就是赵安提出来的,再加上赵安现在越发的成熟懂事,所以赵父赵母并没有瞒着赵安,反而把自己的计划全部说了出来。
赵母准备明天再休息一天,然后做一些猪蹄试着贩卖,今天就先把各种香料买回来制作卤水。赵安家里现在那一锅小小的卤水可没有办法一次性卤制几个猪蹄。
不过猪蹄的成本对于赵父赵母而言,还是有些高。一个猪蹄一斤多,买溢价猪肉的话,一个猪蹄也要四元多。而赵父赵母在工地工作一天,两个人的工资也不过七、八元,所以准备明早去最大的市场采购,那里的猪肉最便宜。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当天宰杀的猪蹄才足够新鲜,口感也最好。
除此之外赵母还要制作秘制的辣酱,到时候可以给顾客更多的口味选择。至于赵父则要忙着制作小推车,总不能端一个盘子就直接去街上吆喝了吧。
8/152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