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赵父赵母已经尽可能考虑猪蹄的新鲜、味道、卫生,但是在赵安看来着还远远不够,凭借赵母的厨艺和负责或许能够慢慢积累顾客和口碑,但更很有可能在开业的初期就遭遇挫折。
一旦父母这一次尝试失败,绝对会对他们的信心产生毁灭性打击,以他们两人谨慎的性格,恐怕很难再有这样的尝试了。
还好赵安早就从各方面考虑过这个问题,虽然赵安并没有从事食品行业的经验,但是华夏被喻为“大吃货帝国”可不是闹着玩的。
未来街上琳琅满目的各种餐饮店以及赵安和行业精英间的侃侃而谈,让他拥有了远超这个时代的眼光。
“妈,我们到时候去北街卖吧,我们去散步的时候,看到附近很多人,生意肯定会很好的。”赵安一脸认真的说到。
赵母笑着点了点头,她和丈夫也商量过卖猪蹄的地方,首先菜市场附近是肯定不回去,因为周围已经有很多商贩了。赵母觉得竞争有些激烈,很有可能卖不出去。
赵安口中的北街算是赵母心中比较心仪的地方,也是一开始的几个备选项,离他们居住的街道比较近,而且人流也不少,听到赵安提出这个地方便也答应下来。
其实赵安还有诸多考虑没有告诉自己的母亲,北街有十几栋楼都是蓉城一个大型国/企的员工楼,附近居住的基本都是这家企业的员工。
在90年代,国企就意味着铁饭碗、意味着高工资,也是最强大的消费力。更重要的一点是这家企业做的是军工仪器方面的产品,平时下班时间很晚,小区内又有企业创办的食堂,员工们都习惯去食堂吃饭而不是在自己做菜,自然不受菜贩的青睐。
而这样一个地方却是卤猪蹄这种小食的最好销售点,赵安为了寻找合适的销售点,前端时间有事没事就让父母带着他去散步,总算收集到了足够多的信息。
这一步骤/在日后逐渐成熟的商业体系中被称为选定目标群体。
现在地址的问题解决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宣传策略,如何尽快让附近的居民认可赵母的卤味是另外一个关键。
“妈,我看到菜市场那些卖卤味的摊贩,会卖很多不同的菜,我们卖猪蹄会不会有些单调啊?”
听到赵安的话,赵母脸上也有些担心,其实她也思考过这些问题,甚至还亲自去看过其他摊贩卖的卤味。什么鸡爪、鸭翅、猪颈肉、卤牛肉……把一个小摊摆得满满当当,让人看上去就很有食欲,自己只卖猪蹄的确有些单调。
但是种类越多就意味着投入的金钱和时间越多,明天买猪蹄就要把最近好不容易攒下来的钱给用出去大半,哪还有钱买其他的菜呢?
而且不同类型的肉类卤制的时间和流程完全不同,还有工地工作的赵母,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卤制不同的肉类,同时作为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赵母也不愿意一锅卤制,敷衍了事。
看到赵母一脸的为难,赵安心中早就有了答案,于是便继续说到:“你上次卤制的豆干、藕什么的也很好吃啊,到时候我们还可以准备一点牙签,就像农贸市场门口那些摊贩一样,让别人试吃一下我们的素菜。等他们知道我妈的卤菜有多好吃后,就会买猪蹄了!”
赵安说的试吃赵母也有印象,突然觉得这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如果是像豆干这样的素材,价钱和卤制时间都可以接受。
赵母揉了揉赵安的脑袋,用一种宠溺的语气说到:“我儿子很厉害呀。都可以帮爸爸妈妈出主意了。”
赵安故作骄傲状,挺起胸膛回答:“那是当然的,我在书本上学了很多知识呢。”
听到这里正在一旁自制推车的赵父也朗声笑道:“我儿子长大了。”
他们家可买不起寻常商贩用的铝制推车,赵父便准备自己动手做一个简易的推车。农民通常拥有一项很强大的技能,只要是生活中需要的东西他们总是略通一二,这是生活的压力也是馈赠。
看着自己的父母已经接受自己的意见,赵安也暗中送了一口气。其实在他的心中,这样的餐饮营业计划完全是不及格的。
什么利润率、宣传方案、产品推广、品牌形象、市场扩张……完全没有考虑过,如果是在日后竞争激烈的餐饮领域里,根本没有办法生存下来。
但在1992年暂时已经足够用了,现在的餐饮就是一片空白。而赵安知道这个市场未来会有多大,只要能迈出第一步,就能够让自己的父母走向完全不同的人生。
今晚的赵安,不再像以前一样焦虑、痛苦,而是满怀期待,一觉天明。
一觉天明!赵安睁开眼睛的时候,发现天已经透亮,阳光透过木头窗户洒到床上,有些刺眼,楼下则传来依稀的交谈声,属于蓉城的活力。
但赵安完全没有心情欣赏这种无数作者笔下美好的清晨,因为赵父赵母昨晚明明答应他今早带着他一起去农贸市场选购食材。
虽然赵安也知道自己在食材辨认、挑选、讲价方面和父母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但他也想去帮帮忙,结果没想到赵父赵母居然没叫他起床。赵安也说不清楚自己是应该感动还是生气。
赵安起床没一会,赵父赵母就回来了,满满一背篓的菜,赵安想过去帮忙,但是被赵父拒绝了:“这东西太重了,你可拿不起。”
赵安想起来他现在还不到一米四,心中的挫败感油然而生,是时候把锻炼身体提上日程了。不过赵安还是先把目光投向了背篓。
五根猪蹄占据了背篓大半空间,加起来估计有七八斤。除此外还有不少黄色的豆干、淡粉色的藕、深绿色的海带以及黄色的腐竹,估计也有四五斤的量。
对于普通的商贩而言这些菜并不多,但毕竟赵父赵母是第一次做生意,这对于他们而言已经是最大的投资了,两人心中并不如表面上那么轻松。
回到家后,两人便开始对进行食物的卤制。
赵母最先开始卤制的食材是猪蹄,因为卤水刚制好,先卤猪蹄能够保证颜色和味道达到最佳程度。
当然卤制猪蹄也不是这简单的事情,首先是猪蹄的清洗便是一个细心活,清洗不干净会有很明显的泥土味,万一有猪毛的残留更是会严重影响卖相。
除此之外卤制猪蹄的时候,赵母还会在猪蹄的关节处划开小口,保证卤汁能够渗入猪蹄瘦肉之中,同时为了防止猪肉脱离骨头、松散失形,赵母还用白线将其捆绑住。
最后卤制的温度也很重要,既要保证猪蹄的口感,同时要保证味道。赵母可没有温度计这样的专业设备,现在只能靠自己的经验进行控制,不过同时卤制五根猪蹄对于赵母来说也是头一次。
一直慢卤到下午,猪蹄总算是出锅了,黄褐色的猪皮上泛着油光,猪皮也没有失去弹性,接着就是让它慢慢冷却。
此时卤水上面已经泛着一层厚厚的油光,这是卤制猪蹄时候渗透出来的油脂,而这一层油脂则是卤制素菜的关键。
赵母将准备好的素菜放入大锅之中,继续卤制,而她则开始忙另外一样很重要的东西,她的秘制辣酱。
将刚碾碎的辣椒投入热油之中,然后陆续加入剁碎的姜、花椒面、鸡精以及少许的冰糖等各种佐料,整个过程相当复杂,一旦比例不对,就会让辣味与回甜失调,整个辣椒酱也就成四不像了。
除了中午简单的午饭外,赵父赵母一直忙到下午四点过,才将所有的卤菜准备好,装入从小姑赵小红家借来的大铁盆中,走出家门。
此时,太阳已经开始西垂,工人也开始下班,蓉城迎来了休闲而舒适的傍晚。同时,这也是赵安一家迈向另外一个未来的拐点。
作者有话要说: 饿了。
第14章 第一天
顾展鹏刚从工厂里走出来,这个时候的阳光已经有些昏黄了。这两年军工仪器厂很多技术都得到了解禁,可以转投民间使用,这让他们工厂的效益越来越好,但相应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
每天下班的时间也比其他企业要晚一些,要不是仪器厂给的工资足够高,顾展鹏早就想辞职了,反正现在南下潮也这么热,南方的几座城市被誉为充满了机会的都市。
算了,还是别想辞职的事情了,一定会被自己家里人骂死的。顾展鹏毫无精神地往公司的小区走去,这个点回去他也不想做什么晚饭了,就像平时一样去公司的食堂把晚饭随便解决了吧。
这个时候顾展鹏突然闻到一阵食物的香气,是肉类的味道,而且明显已经卤制过。顾展鹏确信其中有好几种香料,比如陈皮、八角、甘草、小茴香等等。除此外他还闻道了辣椒的香气,肚子一阵空虚的蠕动,然后发出了响亮的叫声。
这是疲惫的身体对于美食最直接的反应。
顾展鹏朝着香味来源的地方望去,刚刚还高涨的食欲又突然被压下去不少。因为他的视线范围之中只有一辆简陋的推车和几个摆放着食物的大铁盘,没有任何的店名,再看摊子后面的两位老板,皮肤粗糙、身躯佝偻,衣服也很陈旧,顾展鹏完全不相信这样的小摊能够有什么好吃的食物。
一定是自己今天太累了,闻到什么食物味道都想吃才会有饥饿的反应,还是回公司食堂吃饭吧。
就在顾展鹏想要转身的时候,一个脆生生的声音在他的身前想起:“叔叔,尝一尝我们家的秘制卤菜吧,不要钱的。”
顾展鹏这才注意到一个年级不过十岁的小男孩举着一个瓷盘来到了自己的面前,同样黑黑瘦瘦的身材,看来应该是那两名摊主的儿子,居然还会主动推销,看起来挺懂事的。
虽然心中在夸着小男孩,但是顾展鹏并没有想要试吃的打算,他出言谢绝说到:“叔叔要回去吃晚饭了,不用了。”
然而小男孩并没有这么容易放弃,继续说到:“叔叔,你尝尝嘛,免费的。我们家的卤菜真的很好吃。”
或许是因为听到免费两个字,或许是小男孩的声音过于坚持,顾展鹏最终改变了注意,准备尝一尝。
将注意力投向瓷盘后,顾展鹏才发现盘子中的食物比自己想的丰富。有豆干、海带、藕、腐竹,都切成了小块依次摆好,盘子左右两边的食材虽然相同,但是右边的素菜上面有一层透亮的红色酱汁,伴随着辛辣刺鼻的香味,是辣椒酱无误了。
每一块食物上还插了一根小小的牙签,朝着同一个方向倾斜,让整个食物的摆放具有整齐、规律的美感。
这让顾展鹏刚下降的好感又回升了两分,更重要的是这些卤菜的色泽都非常纯正,再加上一点塌软的迹象都没有,应该可以确定它们都是今天卤制的新鲜素菜。
顾展鹏不再犹豫从盘子的左边,挑起一小块豆干放入口中。豆干是一个很大的种类,根据制法、压制、熟成的程度不同,有诸多的分类。
而这一块卤豆干明显是用已经熏制过的老豆干卤制而成。因为熏制的原因让豆腐上有肉眼难见的小孔,而这些孔在卤制的过程之中吸收了足够的卤制,让整个豆腐鲜美、多汁,卤制和烟熏的香味在这一刻巧妙的融合在一起,还有一股以淡淡的油脂香味。
顾展鹏没有想象到卤豆腐的味道竟然如此丰富。他并不知道卤豆腐的油脂香味来自于猪蹄,而制作者为了控制多孔的豆干不会太咸,最后才下锅卤制。
顾展鹏口中分泌的唾液证明了他对于卤豆干的喜爱,他下意识地想要再尝一口豆干,又不好意思,毕竟刚刚还一脸嫌弃的拒绝。
而这个时候黑瘦的小男孩又开口了:“叔叔可以再尝尝右边的豆干,上面涂了我们家的秘制辣酱,味道更巴适哟。如果喜欢吃荤菜的话,摊子上还有卤猪蹄卖,也是两个口味。”
小男孩的礼貌、懂事反而让顾展鹏更加不自在,自己刚才怎么就怀疑别人的食物不好吃呢?
反正今晚也要去食堂吃饭,工资那么高又没有地方用,买点卤菜回去当零嘴吧。顾展鹏瞬间就下定决心,然后对小男孩说到:“不用了,叔叔去你爸爸妈妈那里多买点回去吃。”
说完之后便走向刚刚他还万分嫌弃的简陋小摊,而这三人自然是赵安一家。
“老板,你这卤菜怎么卖啊?”因为顾展鹏刚才已经试吃过豆干,再看了一眼铁盆中卤菜的色泽,确信味道上并不会有多少差别,便直接询问价格。
“猪蹄四一斤,素材统一价格一元一斤。”这个价格和市场价格持平,赵母也想过自己刚刚开始卖卤菜,价格是否要低一点,但遭到了赵安的坚决反对。
价格这东西降价容易涨价难,就算你只是涨价到和别人持平或者应有的水准,也会流逝大量的顾客,所以赵安坚持以市场价进行售卖。
至于父母的担心,赵安则给他们说如果半个小时还没有客人来的话,再考虑降价出售的问题。但如果出现第一个客人,后面就按照统一价格售卖。
“这猪蹄一根有点多啊。” 顾展鹏稍微有些犹豫了。
看到第一个客人就想买猪蹄,赵母心中大喜,立马说到:“我们这猪蹄也可以半根半根的购买。”
闻言顾展鹏便说到:“那行,给我来半根猪蹄,然后再给我来半斤素菜,都一个价格对吧,多要点豆干。”
“客人需不需要加点辣酱?”赵母一脸的喜悦,一旁的赵父虽然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变化,但是他直接动手将猪蹄斩断,然后拿出一把称开始进行称量。动作相当迅速,显示出对于这第一笔生意的重视。
“那你给我放点辣椒酱吧。”吃辣是每一个S省人的人生必修课,顾展鹏也不例外。
“猪蹄和素菜放在一起行吗?”
“行,没问题。”
赵母从丈夫手中接过已经称量好的猪蹄和素菜,放入一个事先准备好的铁盆里,然后又拿着长筷从旁边的菜盆里夹了很大一筷子素菜说到:“今天我们刚开始营业,多给你加一点,如果觉得好吃下次再来啊。”
赵母额外加的素菜少说也有一两,也算是相当有诚意了。顾展鹏也笑着回应道:“行。”
然后赵母就开始往盆中添加辣椒酱,红澄澄的辣油包裹住猪蹄和各类素菜,让卤菜的色泽更加鲜亮。辣椒原本就是一味辛香料,那种轻微刺鼻的气味让人顾展鹏直咽口水。
“一共三块五。”
顾展鹏将钱递给赵母,然后接过满满一袋子的卤菜,感觉自己的肚子更加饥饿了,转身快步朝着小区内走去,他觉得自己今晚能吃三碗饭。
赵母接过钱后,有些激动,想把钱上的每一道皱褶都抚平,再放入自己的口袋。
“妈”然而一旁的赵安再这个时候有些看不下去,虽然现在的条件做不到保证食物的绝对干净,但是也不能这样反复触摸纸币啊。细菌、病毒一旦附着在食物上,很有可能带来疾病,这是有些完美主义的赵安所不能接受的。
9/152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