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妻子梅又被痛苦折磨的浑身无力,像要垮掉的样子时的表情,冯路他又后悔莫及,这一切都是由自己一手造成的,感觉到了罪孽深重,本来这痛苦不应该由妻子梅来承担,可是冯路却让妻子梅来替代承担这样的痛苦,真的让冯路痛心疾首呀。
冯路竟然躲在暗处流泪了,任凭泪水湿润了消瘦的双颊,也不去擦拭,让泪水冲刷内心的痛苦吧,冯路他为什么不好好的教育孩子,为孩子付出,而是自己一个人要搞什么文学。
妻子梅说得对:得不到快乐与幸福的人,才在纸上诉说,生活中比较失意的人为了逃避现实才会做这样的事,什么理想抱负人生,统统是混蛋逻辑,坑苦了天真无邪的心灵,简直是幼稚的想法,必须纠正太离谱的错误想法。人不能够光为理想而活,人生的全部的意义在于对后代的培养教育,不是吗?这才是冯路他真正痛苦的根源。
人的能力有大小,能力是天生的,是不可抗拒的,聪明才智也是天生的,一切皆是命运的安排好的,人想有所突破,谈何容易,时间在日复一日地渡过去了,冯路他的人生也是如此无奈的活着,因为谁也不能看到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路是要自己走的。
如果知道了人生的未来,那么人生又将会怎么样呢?所以对自己的选择也不会后悔,已经走到了这样的地步,只好顺其自然走下去了,何必操那么多闲心呢?
第36章 怎么解决糟糕的事
冯路他曾经一度也定下了人生的短期目标,对这样的人生目标抱有一线的希望,在耐心地等待人生转机的时候,希望之火还没有燃烧起来就被假慈悲热心肠的人给扑灭了,明明知道如此之人的嘴脸,在侍机破坏冯路的好事,冯路他却无力反击对方,眼看着人生的征程给卑鄙无耻的人彻底的毁掉了,无法挣脱人为的羁绊,一时间的失落感让冯路麻木不仁,心情糟糕透了,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做什么也没劲儿。
冯路他回想自己走到了今天的地步,这当然与自己一贯表现有直接的关系,是自己的自身条件和性格不能与时俱进,不会玩弄手段与伎俩,不会搞阴谋诡计,不能够举一反三,花天酒地与人们打成一片,不会溜须拍马,更不敢做愁城欲破酒为军,世路难行钱作马的勾当才有了今天令人凄怆、悲凉的人生。
回忆起自己人生短短的几十年光阴中,没有好好地学习为人处事的功课自然落败了,一个人光顾追求文学艺术,根本就无暇顾及人际关系的重要,这样愚钝的人生,岂有不后悔之理,但人生是不可以推倒重来的,世上没有后悔药,所以冯路他今后的人生,只能在荒谬与绝望的失败中痛苦挣扎、喘息了。
当然冯路他始终也不知道另外是什么原因,让他遭遇到了如此的失败,直接影响了情绪,搅乱了生活,也失去了往日的精神面貌。如今他也不想搞清楚失败的原因,即使是搞清楚了也已经失去了竞争的意义,而是想尽快的从失败中恢复过来,重新换位思考新征程的跋涉。
由于没有进步的冯路,脸上失去了荣光,大有虎落平川之势,这时候妻子梅也更加肆无忌惮的怨恨起来,没有地位、名誉、金钱,不懂得生活情趣、缺少爱心的气话,扔了一大堆,搅乱了冯路他的心思,也造成了冯路他糟糕的心理负担。
这样造成了心理上的压力,没有了高质量生活境遇,这才感觉到了浑身的疲劳,这样的生活状况,使冯路他精神恍惚,做什么都不能集中精力,生活质量的下降,食之无味,茶饭不思又加上睡眠不足,一不留神头脑就会开小差,提不起来精神来,闷闷不乐地消极怠工了。
知道这样如此的下去也不是办法,冯路他想尽快摆脱心中的阴影,虽然没有能力可以改变自身命运,最好也要顺其自然。于是只好不再胡思乱想,脚踏实地地接受现实,不要在浪费感情了没有人买你的账,最好躲进犄角旮旯里,让灵魂与思想孕育出未来吧。
自从选择了为文学而奋斗终生事业,便会时常陷入生活的窘境,因为那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在虚幻的人生与残酷的现实生活中冯路他给混淆了,他的思想被禁锢停留在对往事的回忆中。可他又不愿意接受新生事物的洗礼,不能融入群体中做事,才给他自己制造了孤独,那时候还信誓旦旦对天起誓,要用一生的付出来做一番事业,曾经的高谈阔论,到如今才知道是自毁一生。
往往大多数的人能够适应环境与命运的安排,却不能够把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标做到尽头的人是聪明能干的人,因为只有个别人能够执着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一直努力下去的。
工作只是人生湖口的手段,并不是人生的全部,给予自己一个清楚的定位,不会因为种种原因半途而废。而冯路他属于那种永不知足的人,这山望见哪山高,不满足现状的生活,为现实的境遇不佳而经常感到痛苦的那类人,自认为思想观点正确,直碰的头破血流也不知道回头是岸顽固不化的人。
人生光阴似箭,从上学,立志,奋斗不息,最终结果都是人类的虚荣心在作怪,而得到的实惠是暂时的,不论做什么,只是为了生活好一些,所以看看生活中那些工人、商人、学者、自由人,知足快乐的样子,她们以工作的业为重,充实地过自己的日子是莫大的幸福。
世上又有几人像冯路一样把兴趣爱好当成了业,励精经营,呕心沥血,把自己搞的筋疲力尽满脸愁容,给人倍受折磨的痛苦印象,每天劳累过度,没有了精力与人搭理,过着装聋作哑的生活。
郁闷的时候,冯路也会逛街,用散步来排解忧愁,站在路灯下,瞧着铺了一层塑料薄膜的地摊上摆放着花花绿绿薄厚不一的图书,吸引了冯路他的眼球,并在浏览中来消遣时光。
大多数路过的人都会投去一瞥,做书商的人头脑灵活意识到书的市场仍可以获得利润,因为刚刚放开了图书市场,把书当成了商品进行买卖,开始在书的外观上大做文章,在装潢上尽其所能,用精美的构思和插图漂亮的外观引人注意,引人入胜的画面展现在人们眼前,每一本书都有其巧妙构图,充分地展示了设计者的才能。
冯路他想观察书摊前逗留的男人、女人、孩子,能否通过穿着打扮,辨出这些人的职业或受教育的程度。然而冯路他等待了半天却没有看到一个购书者出现在书摊前,没有这样的现实生活的画面供他去判断。
过了好长的时间,出现了一个呆头呆脑的家伙,穿着脏乎乎短袖白衬衣的男子,他从书摊的纸箱里捡起一本挺厚的书,打开扉页向老板寻问价格的第一人,而冯路直观地感觉到这个人一定是社会最低层的人,装束上一看就是一个打工者,收入水平差的底层的人才会读书奋斗。是的生活中,有工作的人很少有人去读书,没有人愿意去购买书籍。
售书者是位中年矮个子的男人,身体开始发胖,成圆筒子状态,上身穿着带格子的深色体恤衫,下身是条黑色西裤,腆起的大肚子,老板东张西望,贼眉鼠眼地注视翻图书人,恐怕有人偷盗的那种神情。
那个穿着白衬衣看上去像是个打工的人向老板问道:“多少钱一本?”,并且晃动手中的厚书。“10元。”打工者摇头。接着又喊道:“8元”,讨价还价,如今卖掉一本书不太容易,最终老板让利,8元成交一本盗版的书。
冯路他围着书摊转来绕去,浏览书名,目光落在了一本关于心理学如何与子女沟通。冯路他蹲下身,拿起那本书,翻开扉页快速浏览怵目惊心的词语跃然纸上,内容说内向孩子,最容易偏执、依赖、自私自利、一意孤行等,心里障碍的词汇让冯路毛骨悚然,是的冯路他就缺乏与儿子亲近和沟通,这让冯路心头涌来了一阵痛苦的滋味。
冯路他丢下手中的书,百无聊赖地回到了家,心里空荡荡的,失落感还在折磨着他。
家是吃饭休息睡觉的栖身之所,只要窗明几净,即使是家里没有贵重的物品,装潢也不豪华气派,却也是幸福温馨的。生活常常让冯路他感觉到无奈与落魄,只能抱着认命的观点。因为努力了没收获的心理不是滋味,失望、痛苦、惆怅使精神受到了摧残,感受到了人生的迷茫。
冯路他也懒得收拾,墙壁上烟熏火燎的,堆放的物品也乱糟糟的从来也没挪动过的物品,甚至于从未用过旧物件上落满了灰尘。冯路他细想人生走到了这样的地步已经不可挽回了,没有在人际关系上付出的人,自然也不会有回报的,冯路这才感觉到了人生的孤独,自己酿造的苦酒自己喝。当初他冯路天真无邪的想,自己全身心地投入追求文学上,不靠关系也照样可以生存下去的狂想,现在冯路才明白,选择了文学艺术的道路是大错而特错的了,怎么可以靠自我的奋斗来实现人生的价值呢?一切都是痴心妄想。
现实生活中没有人际关系,办事简直是寸步难行,这一点依然盛行,聪明一世的人总给自己留下一条退路,糊涂一时的冯路他却从来不想给自己留下退路,只想做感兴趣的事,结果造成鸡飞蛋打,茫然不知所措的悲惨的人生局面。
近来冯路他受情绪的影响悲伤至极,坐在凳子上卷曲成团儿,好像得了疟疾一样不由自主地打着冷战,身体向下滑落,一失足成千古恨样子,极力地控制着自己的身体与情绪,躺了下来。
第37章 鼓起了生活的风帆
翌日,天上的云雾飘散开了,湛蓝的天空中一尘不染,美的令人陶醉。
可冯路他却无法排解糟糕的心情,心灰意冷的伤害到了刻骨铭心的程度,人的坏心情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消除的,只有经过时间的洗礼。
冯路他再三的恳求下,刚愎自用的儿子最终没有坚持自己的主张,老大不情愿的忍痛割爱般地割舍了自己的情结,委曲求全地听从了父母之命放弃了自己的主张,个人的奋斗,答应不太并违背自己心愿,按父母的意愿去继续的读书,做了孝顺的儿子。
经过了一番的较量之后,冯路他心中非常的痛苦,也不知道这样决定对孩子的未来会有怎么样的影响,一切按照父母的意愿去读热门专业。当事情顺利地进行后,冯路他的心理才有了不是滋味的那种感觉,儿子一下子变得懂事,终于想明白了,开始有些违拗父母的意思,可为了父母竟然妥协地放弃了自己的想法与追求,把孝顺当成了己任的儿子有了忍辱负重的精神。
其实这个时候儿子向冯路说过,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在这个时期是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的阶段,一旦错过了思想形成重要时期,人生就等于白白地浪费掉了,当时儿子是这样说的。
这是一个孩子说出的话,不像一般的孩子,怎么会懂得这样深刻的人生选择的道理呢?如果没有头脑与磨砺的人,智慧不可能在十八、九岁的年龄阶段产生这样深刻的思想,不可思议的是儿子有这种可贵的意识思想,这个年龄却有了成熟人的思想让冯路他感到惊讶不已,只是没有按照孩子的想法去实现孩子自己的人生梦。
当时冯路他的儿子有这样的思想他并不以为然,经过了好长时间的思想斗争,才统一了意见上的分歧,还是要继续的去学校上学读书,这是年轻人最容易叛逆的年龄段,冯路他真的不容易让儿子做到了妥协。
儿子经历了怎么样的学生生活,又承受了怎么样痛苦和命运的撞击之后,或许遭遇了学校霸道学生的暴力伤害,心灵深处受到了极大伤害,思想的波动,一时间无法消除干净。或许是倔强的个性容易受到别人的攻击,这一点冯路他十分的清楚,作为父母没有好办法帮助孩子解决这样的社会问题,整个社会都在谴责欺行霸市的霸道行为,根本就无暇顾及学校的□□问题,这是一个被社会忽视的问题,作为家长也只能是忍气吞声面对现实了。
国人还没有在法律上像外国人那样的条款,对待虐待罪进行严惩不贷的重判,所以这样的行为在社会上还有,尤其是一些较薄弱的环节学校内,时有发生。这种邪恶的暴力事件,一时间对弱势的个人家庭来说,对势单力薄的孩子,那样的经历让孩子的心灵受到了莫大的屈辱,被残酷的现实击中了要害的孩子们,失去对美好人生未来理想的渴望。
冯路他的童年也是这样渡过的,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可是无法向暴力挑战,也只好默认了这样的问题,关键所在是如何认识这才是最为重要的,因为需要自己去解决或许是妥协,或许是斗争只是采取策略的问题,如果说这是锻炼,对人性的磨砺会使人尽快地走向成熟,正如古人说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生活历练。
另外人生要抱定敬业的思想,永不放弃,努力向上的乐观精神,会让人产生自信心,如果人生没有经历过心理压力,也就无法形成坚不可摧的超然的意志力,因为人生的坚持,也在追悔莫及的时候,事情却有了新的希望,年轻人不应该有颓废的思想。要知道,百炼成钢的道理,冯路他的儿子想完成心目中伟大的理想,需要坚定的信心。
心理完全的赞成,双手表示赞成,可冯路他犹豫不决,没有立刻回答。请求或商量的口吻但没有商量余地。知晓就行了,这是男子汉决策的口气,令人感觉到了一时的心安,赞赏男子汉的做法,有魄力、有胆识、有过人之处,变得成熟了。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对生活的理解,锻炼了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一个人能够树立起信心非常不容易,一旦有了坚定不移的信仰,人生就绝对不会轻易改变或者放弃,不管是靠喋喋不休、咄咄逼人来干扰,还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都是白费心机,人是不可夺其志的。
难道说冯路他自己不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对待自己儿子在选择升学或者放弃读书的问题上,感觉到内心极度的苦闷,又觉得自己不应该那样强迫,完全可以让孩子独立思考自己的人生,去决定自己的人生命运,这才是真正的人生开始。
这样想,脑筋忽然开朗了,人为什么要按照别人的意愿去生活呢,没有自由的空间。
冯路他的脑袋里一片空白,什么东西也记不住了,空空如也地迷惘与无奈,乱了方寸没有了从前井然有序的感觉,思想也空洞了,看样子意志力不是什么问题,只有经过时间的考验和实践证明,人完全可以控制行为,所以说没有必要强迫人做什么,冯路他矛盾的心理无所适从。
生活的经历晓得人,必须去从事社会活动,不管人的能力大小,必须在生活的环境中进行艰苦卓绝的锻炼,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不然的话光有了理论也会偏离生活的方向与生活的轨道的。
当冯路他还沉静在痛苦与矛盾加剧的煎熬时,听到了儿子妥协要上学的消息,心理自然感觉到安慰与快乐的感觉,是的儿子长大成人啦,感觉到了伟大的万能的上天指引了儿子能够走人生的光明道路。或许这是儿子被逼上梁山的,正如《水浒》的故事,被逼出来的,讲的就是这样的人生,鲜明个性,性格刚强的人物,是符合现实生活的不向生活低头也充满了生活的情趣的一些人。
冯路他的儿子终于去了学校,把自己到了学校的故事讲给了冯路他听,说考试的时候因为没有很好的准备和复习,偷鸡摸狗的抄袭,被老师当场发现没收卷,当时别的学生也在抄袭,老师偏偏没收儿子的卷子时,心理不高兴,起身离开教室并且狠狠地把教室门重重地摔上,老师让儿子吃了苦头。
17/37 首页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