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活着的意义,究竟在什么地方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一日三餐吗?不知道,或许是为了延续香火,繁衍子孙。
第40章 母亲的力量
又是一个刮风的日子,蓦然间北方的大风把大地摧残的失去了生命的光彩,大地上的一切变得暗淡了,绿色消逝了,剩下的到处是灰色的楼房,灰色的土地,还有光秃秃枝条暗淡了的灰色树干,仿佛一夜间,生命都不复存在了的样子。
冯路他此时走在清冷的街道上,受到了大风的袭扰,街上的行人寥寥无几,更显得一条街空荡荡的,让人有种凄凉的落寞感,一切灰溜溜的有了冬天的景色,让人心中感到空虚寂寥情绪低落的伤感,平时逛街的闲人都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
这时,忽然间狂风怒号,把行人吹得站立不稳,逆风行走的人行进的十分困难,强壮的人也不得不弯腰驼背迎风,摇摇摆摆的挪动着脚步。正值初冬,寒风凛冽,这样的天气需要一段适应的时间过程。
冯路他本能地躲避着恶劣天气带来的伤害,伸手抓紧衣领防止寒风从领口吹进脖子里。街道旁边的树枝摇曳的厉害,有一棵树的枝条被大风刮断了,断裂处裸露出树枝上的白色的筋骨,白茬子的树皮仍然连在一起,悬挂在哪里,继续被劲风无情地□□。
慌张的人们,开始奔跑逃避。
顶风的逆行者们,迈步艰难,看到一位妇人推着自行车上带着孩子逆风前行,妇人缓慢的行进不得不弯下腰身,孩子五六岁的样子,爬伏在自行车上,仿佛自行车的车轴生了锈,妇人的步履蹒跚的一小步一小步艰难的前行,这妇人一定使出了浑身吃奶的力气向前努力的行进,车轮的转动,依然那样缓慢,一股更强劲的西北风吹来,她差一点摔倒,踉踉跄跄几下,瞬间她的体内迸出了强大的力量一样,顽强地为孩子支撑住了自行车,没有摔倒,真是出乎冯路的意料,母爱的力量超越了自然界风的阻力,她站定了,然后继续的缓慢前行。
街道中央的汽车向前驰骋,这样的风对往返的钢铁洪流没有任何的影响,继续浩浩荡荡的前进中。如果能够拥有汽车,自然也就不怕风吹雨打了。但是在那个年代能够拥有汽车的人也算得上是社会的精英啦,冯路他想什么时候也可以拥有一辆小汽车,像人一样活得体面洒脱些。
然而这样的想法让冯路他感觉到了一阵的心酸与无奈,像他这样的小人物,靠薪水过活的人眼下怎么能够购买的起昂贵的,在世俗人的眼里,还是相当奢侈的高消费的小轿车呢,又没有外块可赚的人,那点工资只能维持家庭的开支。
太平盛世的社会,也会存在着贫富差别,这是不争的事实,这就是人与人之间无法缩小的差别,有当官的,就会有当兵的,这是社会上存在的特权,社会自然无法在一定的时间内消除不平等的特权,因为社会还没有进步到没有差距的社会,因为人出身之后就注定了贵贱高低,只在政治上是可以获得相对平等的。
一个人想靠后天的努力奋斗,摆脱困境者,有之,但那是寥寥无几的佼佼者。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创造一个完全平等的伟大的共同体制下的世界,达到人人一切的平等。
历史上开创基业的人都会高举着让人类共同富裕梦想的旗帜,也让世人敬佩其精神,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证明,沧海桑田,疯狂的追随者们,都为实现伟大的理想缩小贫富不均的现象抛头颅洒热血。
然而现实中继续有坐车的人与徒步的人,政治待遇的平等,给予走路人一点的希望,官本位制的社会,自然官是官,民是民,百姓怎么能够与官的待遇平等待之,那是无从解释,清楚了也就没有意思啦,让活着的人有一点颜面和尊严。汽车轮子快速的转动着,一辆接着一辆的飞驰而去了。
那妇人行动迟缓也慢慢腾腾地远去了,那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妇人前进的。
冯路他面对现实,呆头呆脑地看着眼前不同境遇的人们,觉得自己同样地也羞愧难当,自己的日子也是这样的凄凉,何必为妇人和这些地个行路人感慨万端呢?这岂不是脑筋僵化了吗。
强劲的西北风继续怒吼地发出了悲鸣,冯路他赶紧往家里赶,小巷里暗淡无光施工现场仍是老样子,似乎看不出有什么工程进展,面对这样的施工单位,真的有点不满意他们的施工现场影响到了周围人的日常生活,怎么就没有人管呢,老百姓。
虽然机械化施工,却故意慢悠悠做活。或许这其中有许多的潜规则,是冯路他这样的人搞不明白的。
冯路曾经站在高层的建筑上俯瞰远方,俯视夕阳西下时的山坡,铁锈红的落霞竟然是那样的美丽,色彩斑斓,天空像是洗涤过一样湛蓝湛蓝的,幽静而深邃的天宇,浩瀚无际,再低头看楼群建筑参差不齐,沐浴在霞光里。
平日冯路他喝茶抽烟,闭目塞听地躺在床上,任凭时光匆匆。
冯路他不遇到事情的时候,一切如故,一旦遇到了事情就会忐忑不安,心理装不下一点人生的风浪,不论是好事或者不愉快的事,都能够影响到冯路的心情,会让他感觉到心事重重的寝食不安。
第41章 成功是坚持来的
有一天,妻子梅回到了家,心情有些个郁闷地对冯路说,单位要把她们每个人的档案移交到市档案馆里进行保管保存了。因单位拆迁和分流下岗人员的档案没有地方存放,暂时要搁置在市档案馆里。
妻子梅被单位放在了分流人员中,需要个人档案进行身份置换,于是冯路的妻子梅去了一趟市档案馆,档案馆工作人员说她的档案一时间找不到了。让梅耐心等待,什么时候找到了,档案馆的人员会通知妻子梅的。档案关系到了妻子梅今后的身份确认,个人的切身利益的事。
妻子梅,平时的心很大,大到了心胸宽广,能够大度包容生活中的一切事物,生活中任何的琐碎事都不会让妻子梅心生烦忧的,因为从未见到过妻子梅一筹莫展的样子。
生活总是在开玩笑,让人有时候也会哭笑不得,也许妻子梅还没有遇到愁苦的事。
然而这件事冯路他觉得妻子梅也不会生气,自然没有理睬,没曾想到妻子梅的气不打一处来那样瞪着眼气愤地说:“岂有此理,说一声弄丢了就没事啦,这怎么行呢?不行,我一定要控告这一伙败家子。”
在单位干了十几年,突然之间被迫下岗了,搞身份置换,需要个人档案资料来转换身份,因为单位被拍卖掉了。
妻子梅说个不停,看上去像热锅上的蚂蚁,坐卧不安,冯路劝妻子梅说:你先别着急,千万不要着急,没什么大不了的,找不到可以进行补办。何况根据情况分析普通人档案不涉及机密的一般不会特殊保管,很有可能被忽略了,随意放在了某个地方的角落,绝对不会弄丢的,只是放错了位置。
妻子梅听了冯路的劝慰,稍微的心安了些,不过,还是抓紧时间与档案馆管理人员进行了多次交涉,档案管理人员答应给详细查找,但妻子梅还是放心不下,回到家不停的说:“这倒霉的事偏偏让我摊上。”连续又跑了几趟档案室,对机构办事人员有了意见,声称办事效率低,工作人员分明是消极怠工样子,宁肯坐着,也不给起身去找,妻子梅第一次感觉到了机关事难办,脸难看的现象。
经常出入机关办事的人对这样的现象及办事效率早就习以为常了,不会有什么异议,反正有的是时间,需要的是时间浪费,梅这是第一次去机关办事,遇到了这样的事情,自然有所感触地发一顿牢骚,泄心中的郁闷。
冯路他笑着对妻子梅说,这点小挫折算得了什么呢,没关系继续找她们,好事多磨,只要坚持耽误点时间,什么也不会损失,何况你有的是时间可以与她们周旋,陪着办事工作人员浪费时间,不过千万不要用淑女的形象对待办事员,要用婆娘的方式让她们知道你的厉害,怕你她们就会尽快地帮你办事了,一般这些个养尊处优的人不懂得好坏,常表现出软的欺,硬的怕。所以要采取极端的手段也要玩软的欺,硬的怕游戏,一物降一物,妻子梅被逗笑了。
夜里妻子梅在床铺上辗转反侧折腾了一个晚上,思前想后,半夜起床开了灯,刺眼的灯光影响了家人的睡眠。“做什么不睡觉?”冯路问道。妻子梅说:“心理烦躁的厉害。”在冯路他的记忆中从未有过的失眠,这是梅夜晚第一次心理有事不能入睡,如此爱莫能助,只能叹息报以同情心。一个晚上一家人再也无法安然无事地坦然的入睡了。
上班的高峰时间内街道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施工现场的地段道路狭窄,拥挤不堪,本来混乱的交通,更加乱哄哄的,甚至于影响到了道路的畅通,市民习惯了这阻塞的现象。
交通混杂的街道上,汽车、自行车、人流的通行中难免会出现磕磕碰碰的现象,遇到了碰撞的摩擦,双方体谅谦让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争吵,然而生活中的人,不是想象的那么好,常见到无理取闹者,动不动出口不逊,发生口角,甚至于动手动脚,大打出手屡见不鲜,反应出周围人员低劣的素质。
由于生理原因,尤其是喜欢唠叨的女人,更年期心态变异,最容易发生寻衅滋事的现象,遇到不顺心就会失去了理智,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暴怒,一蹴而就的互相谩骂,暴力殴打,在生活中极其常见,无原则的发泄式的争吵,完全是心理与生理的发泄。
社会上的人都谴责这是缺少修养的表现,是的,人的修养是通过自我教育和公共教育培养起来的自信,许多人需要转变思想与观念来面对现实的生活,集体的教育只是形式,关键在于个人的自我心理修养,因为人有被束缚的奴性,一旦态度强硬受到精神限制,进行规范和法治就可以改变,何况野兽都可驯化的。
如何规范人们的行为,支配人的意愿,最有效可行的办法就是用奖惩制度来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奖励惩罚,仍然在现实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控制人类的情感,统称为社会的道德。
冯路他的思路又绕弯子了,再次回到原点上,妻子梅又去办理她认为非常难办的个人档案的事宜,多次去相关的部门好事多磨的寻找,按照冯路的正确思路,办事员给找到了。
多年养成依赖思想,捆住了妻子梅的手脚,这一回,梅经历一番磕磕碰碰才明白做事情是多么不容易,什么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妻子梅有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好事多磨了几天,她的人事档案尘埃落定了,果然不出所料是在某个环节被遗忘掉了,又被档案员给重新找到。
再三的坚持下,锲而不舍的精神得到了回报,有些沾沾自喜的妻子梅的心眼儿更大了,表现出了遇事更加的沉着冷静,显示出应战能力,冯路自愧不如。
从此,冯路对妻子梅更加的刮目相看了,她表现出了遇到了挫折,不放弃、不气馁、不妥协坚持下去的精神,真的是值得冯路他好好学习,并且当下向妻子梅表明态度,大包大揽承担了家务也用耐心和毅力要坚持做下去。
第42章 何乐而不为
又是一个晴空万里,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一天,到处林立的高楼大厦,混凝土的墙壁明亮的玻璃窗,阻挡了人们眺望远方的视线。冯路他抬头仰望,深邃的天穹幽远碧蓝给人美好的感觉。
现代的都市生活,视野往往都是那种坐井观天的局限,这样的生活空间把现代人禁锢在了狭窄的城市内生活,似乎被生活所迫的城市人,很难再看到广袤旖旎的田野风光,不能呼吸到美丽草原的草木的芳香和泥土的气息,如此习惯了城市生活的人的思维空间,也变得有了局限性。
即使是这样,人,仍然想往城市,想往城市现代生活的舒适、便捷与快乐,依然让人追求羡慕生存环境的优越,因为随处可以找到挣钱养家糊口的好职业。
何况世上没有两全其美的事情,只能是选择其一,自然也就不能随心所欲,只好在命中注定下接受环境带来的种种的历练。
冯路他站立在公交车的站牌下,每天都要经历左顾右盼的短暂的等车时间,甚至于忍受在焦虑中等待,在等待中煎熬,结果所等待的公交车却迟迟不来,不能坐的线路车次一辆接着一辆的开来了又开走了,把等候公交车的人气煞了。
这个世界上,真的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谁会体谅这些等候乘车人的艰难困苦,一些线路上的公交车上,夏天拥挤不堪,公交车上臭气熏天,那些个不太自觉的人拔掉了气门心一样,让狭小的空间里发出更加难闻的味道。
其实人生大部分的时间就是在等待中度过的,在等待中消耗了生命中大多数的时间,大多数人都是活的无声无息,活的无怨无悔。这就是人生的满足,知足者常乐的思想。
另外,冯路他也在积累中等待,像傻子一样读书想破万卷做痴人说梦的事情的等待,天真幼稚到了某种极限,经常也幻想着灵感与未来,生活在了虚拟的世界上一样,结果冯路他把人生的正经事都给耽误掉了,培养教育孩子,接下来的子女就业,成家立业及孩子的婚姻大事,个人的仕途及种种的人生追求的失败者,只能是终生遗憾自己的死读书,读死书的做法。不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中,与人争名夺利,却在阅读中消磨美好的时光,不能够用所学的知识去现实中与天、地、人斗,所学的又有何意义呢?
看来冯路他的这种学习方式方法和学习内容一点也不切合实际,都是些虚无缥缈的,要改善生活是不可能的,学习文学的人意味着选择了孤独,把自己冷漠的隐蔽起来,背后刻苦耐劳地下功夫,逐步形成的生活模式,是完成孤独的人生之路,完全被意识流的意识占据了,生活在了影子中间。
没有人知道价值观念,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也没有人知道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又产生什么样的价值观,同样也没有人能够释放出构成生命的思想是什么。思考的痛苦是人的心理与精神痛苦纠结在一起的体现,人的敏感头脑自然会感觉痛苦,痛苦是心灵的意识,而不是物质的□□痛苦,正如人们看到了落叶,听到了孤雁的鸣叫与季节的变换一样的奇妙感觉那是人的意识。
人们为平淡的生活为衣食住行而忙碌,古人的思想在现代人意识中淡漠了,道德观念也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人伦思想也发生了悄然地变化。
以上的观点是冯路脑袋瓜子一天到晚想的无聊的事情,整天尽琢磨些无聊的事,但是生命的延续离不开吃喝住行,冯路的等待中会让生命闪现出光彩吗?不知道,冯路的知识积累是否能够让他变得聪明,是不能够让他的生活与自然界的规律相辅相成。
于是冯路他经常的感叹人生,人总有老了的一天,连站立行走都成了问题,就会哆哆嗦嗦战战兢兢地挪动颤抖的步子,在步履维艰中去寻找阳光与温暖的地方,或者在静默的状态下感受阳光的抚摸,这就是人生的归途与不可抗拒的规律。
冯路他明白自己写文章上有所成就是很难的,首先文章缺少连贯性,尤其不能把一件事写的清清楚楚,所以需要继续练笔,叙述是想把一个问题说透了,解释的问题能够达到深入浅出的境界,写作的目的就是要准确无误地把生活片断串起来表达的清清楚楚,而写的得心应手,写的潇洒自如。
19/37 首页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