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望着拴在一旁的马,看着他们抛开雪地泥土,在地上找草根吃,都忍不住捂着肚子羡慕的说了一句:“它们还能找到东西吃,真好。”
话音落下,人却是已经累得闭眼睡着了。
除了少数留下警戒的人,大多数人都很快睡着了。他们围成一圈,将太子勉强护在了中心,也将最靠近火堆的位置留给了他。
而此刻,两个亲卫正围着太子,帮他处理伤口。
解开厚重的裘衣,内里杏黄的衣衫几乎已经被殷红的血染透了。到如今血色凝结变暗,却依然触目惊心。有道不浅的伤口横亘在太子右肩上,是被人从后方一刀劈下所致,这还是舍人发现得快,推开太子自己上前挡了大半的刀锋,否则这一刀就会直直劈在太子的后颈上,直接要了他的命。
亲卫小心翼翼的解开临时包扎的伤口,血痂凝结黏住了布料,可太子发热伤口却不能不处理。最后亲卫也只能咬牙告罪,然后一口气将那被黏住的布料扯了下来。
太子咬牙闷哼了一声,殷红的鲜血立刻冒了出来。
一旁警戒的北疆老兵见状,犹豫了一下还是递了个酒囊过来,面对太子明显有些紧张和踌躇:“里面是烈酒,受伤之后用这个洗洗会好一些……”
太子没有怀疑,甚至与他道了谢,让亲卫检查过确实是烈酒没有问题后,便径自倒在了伤口上。
撕心裂肺的疼,太子满身冷汗疼得几乎快要虚脱,只觉得这辈子都没遭过这般的罪。可最后他还是咬牙忍了下来,只等到那阵疼缓了过去,这才哑着嗓子吩咐:“上药。”
亲卫手忙脚乱的替他重新上药包扎——伤药这东西,上了战场后倒是人人都记得备上一些。寻常军士或许备不起伤药,但至少羽林和太子亲卫身上是不缺药的。
烈酒清洗了伤口,又敷上了上好的金疮药,太子原本烧迷糊的脑子这会儿也疼得彻底清醒了。
他举起袖子抹了把脸上冷汗,呼出的热气凝结成雾:“现在这是在哪儿?什么情况?”
亲卫将药收好,又将酒囊还给了北疆老兵,答道:“殿下,怀城破了,平城也丢了,咱们现在是要往旌城去。此去……据说还要再走一日。”
太子听到平城丢了的时候明显惊愕,他猛的坐了起来,刚包扎好的伤口差点儿又崩裂开来:“怎么会?平城粮仓,还有重兵镇守……”他说着想起了怀城内的反叛,又顿住,片刻后语气沉重的问道:“三皇子呢?他逃出来了吗?”
之前一行人去了平城,北疆老兵还去近前探查过,闻言便答道:“三皇子他一开始就弃城逃了。”
平城是怎么破的他们暂时还不知道,但三皇子弃城跑了的消息反倒传了出来。太子听罢其实也不怪他,若平城真跟怀城一般情形,三皇子能提前跑了还是明哲保身。
只想想这事还是糟心,太子半晌后叹了口气,说道:“还是尽快赶去旌城吧。”
如今这情形,太子即便消息有限也明显感觉到了不好。怀城和平城在此时都十分重要,前者代表着储君所在,被破后犹如斩首,对军队士气的影响可想而知。而后者更是粮仓要地,钱粮对战争的重要同样毋庸置疑。可以说,荣军这一次的偷袭可谓立下奇功,甚至有望左右战局!
当此时,太子哪怕只有一口气在,也得尽快出现在人前重振军心。更何况他心中还有顾虑,怕去得晚了旌城再生变,那他们一行人想要再去下一座城池,便更难了。
一行人休息了半日,未得进食,最后只得吞了些雪糊弄下肚子,便又开始了行程。
天擦黑的时候,他们遇见了另一群人。五六百人的队伍,穿着梁国制式的军服,衣甲染血多有狼狈,却正是一支自平城败走,同样准备往旌城逃去的残兵。
双方会面,试探后太子亮出身份,轻易便收拢了这支残兵。
从这些残兵口中,太子勉强拼凑了些平城被破的情形——与怀城遭遇的格外相似,突如其来的荣军,不知被谁打开的城门,然后一夜混战厮杀,平城被破。
很显然,两座城池中都有内应,这让太子心中忧虑更甚。不过遇到这队残兵对于太子他们也算解了燃眉之急,因为从这些残兵手中,太子他们也终于得到了些食物,勉强得以果腹。
而后整合的队伍继续往旌城赶去,路上陆陆续续竟是遇见了不少残兵。太子也不怪他们败走,统统收拢而来,还没等抵达旌城,他身后跟着的队伍都有近两千人了。
更值得庆幸的是,旌城未破。
第70章 回去就搬家
北疆的战报传回京城, 比三皇子归京晚了三日。而在这三日间,京城已经有了不少传闻, 有传北疆大败的, 也有传太子无能的,更有甚者直接传太子已经战死在北疆了……
各种流言, 林林总总, 到最后矛头竟是都对准了太子,闭府思过的三皇子反而没人提及。
陆启沛还在休婚假,这两日也都陪着祁阳待在府里。婚后三日她们原本是想搬入公主府的,结果出了北疆的事, 太子生死不知, 两人也没了心情搬家。再加上陆家好歹也跟荣国有所联系,留下说不定也能发现些蛛丝马迹, 于是两人索性便将搬家的时间推迟了。
暖室里, 两人围炉而坐,陆启沛随手烹茶。
祁阳坐在她旁边, 一手托腮望着她, 目光中却有些涣散,似在失神。
直到一盏热茶放到她面前,氤氲的白雾伴着茶香缭缭升起, 祁阳这才回神一般眨眨眼, 又冲陆启沛笑了笑。
陆启沛无奈, 手指在她习惯上扬的唇角轻点:“这般敷衍的笑, 还是别了吧。”
祁阳在她面前并不勉强, 果然收起了笑容。只一时也不想说话,便端起面前的茶盏轻抿了一口。茶是好茶,汤色清透,滋味回甘,幽幽的茶香似乎能将人心底的忧虑焦躁尽数抚平。
陆启沛也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看着身旁的祁阳眉头舒缓,这才开口问道:“还在担心太子?”
祁阳侧头看她,继而又垂眸:“有皇兄在,你我将来才能安稳。”
陆启沛明白她的意思,闻言垂眸想了想,说道:“我倒是觉得,此番太子恐是无碍。”说完也不等祁阳询问便解释:“储君地位何等尊崇,他若真在战场上出了事,主帅即便惊惧也绝不敢隐瞒。尤其现在还有三皇子先一步回京,消息要瞒也是瞒不住的。”
祁阳微微坐正身体,看上去郑重两分:“你的意思是……”
陆启沛看她模样便知她是猜到了,于是点头道:“依我所见,这消息当是太子自己压下的,如今也只有他自己能将消息压得下来。”说完顿了顿,又道:“太子已知三皇子回京,却将北疆的消息压下,许是另有打算。”
那兄弟俩有什么交锋,也不必陆启沛说了,看如今京中这四起的流言便可知一二。
不过既然太子还有心思分心京中局势,想必他在北疆情形也不会太差。
祁阳并不蠢笨,联想如今局势也觉得颇为诡异。听完陆启沛解释,她放松了许多,眉眼俱是舒展开来:“那你说,北疆的消息何时才会传来?”
陆启沛想了想便答道:“若太子无碍,当是不久了,就这两日吧。”
她说得一点不错,翌日两人便收到了北疆送来的最新战报——怀、平二城遇袭被破,太子率军反击,三日内收复失地,北疆大捷!
北疆这一战,太子的反击可谓迅猛至极。猝不及防连丢怀城和平城两处要地,太子负伤逃往旌城,沿途收拢残兵,抵达旌城后立刻派兵攻下了平城。
他倾旌城兵将攻伐,毫不顾忌自身安危,打了还未站稳脚跟的平城荣军一个措手不及,就连被侵占的粮草对方都还没来得及搬走或者销毁。而后前方大军也得了消息开始回援,与夺回平城的梁军一同夹击攻陷怀城的荣军,最后连带着那些反派之人一起,被尽数歼灭。
几乎是在一日内丢失的两座城池,又在一两日内被收复了回来。可太子的报复并不仅于此,他又使人寻出军中身体强健者,换上了荣军的衣裳战甲,骑着他们的战马“逃”回去了……
里应外合,一场鏖战,胜利的天平偏向可想而知。
祁阳看完战报弯起眉眼,又不禁感叹:“感觉,挺蠢的。”
这说的自然是荣军,很多人看完战报都觉得这一战好似儿戏,太子翻盘也翻得太容易了些。那些绕道偷袭的荣军也不知怎么想的,看着就像是来给太子送人头送机会的。
陆启沛闻言也点头:“是挺蠢的,还挺贪。”说完见祁阳看过来,便顺口提了一句:“平城贮备粮草,怀城从前与荣国通商,两地皆是富裕。”
祁阳不必她说下去,已是明白:“荣军偷袭后方,甚至不惜暴露藏在城中的细作。攻怀城是为了皇兄,攻平城则是为了粮草。他们的目的也不是将人或者粮草带回去,而是就地毁去。只皇兄幸运,逃过一劫,平城的粮草却迷了那些荣军的眼,让他们一时没有舍得毁去。”
说到底还是荣国新立,那些部落战士的思想还未来得及转变。他们习惯了在梁国劫掠,好东西只想搬回自己的部落去,看到堆积如山的粮草哪里舍得毁了?看到满城的金银又哪里忍得住不去抢?
于是一来二去,该杀的人没杀死,该毁的粮草也没毁掉。甚至本该一战既走的人,也因为这些粮草钱财拖累了行程,最后被迅速反击的梁军永远的留下了,还顺便送了一拨装备。
陆启沛最后幽幽总结了一句:“这次是他太着急了。”
随着北疆战报传回,一场风波消弭无形。
冬至日很快就到了,今岁又有兵事,皇帝便带了满朝文武和几个皇子一同去圜丘祭天。连陆启沛和祁阳都一起带上了,只独独落下了闭府思过的三皇子,仿佛彻底被遗忘。
其实随着北疆的战报传回,怀城和平城两战的具体消息也跟着传递了回来,众人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猫腻——两城几乎是同一天被攻陷的,可三皇子归来,却与皇帝说是因为太子战败失踪,影响军心才使得他平城失守。这代表着什么?推脱陷害?深想起来可不止于此!
前往圜丘的马车内,祁阳歪头靠在陆启沛肩上,语气里难得有些幸灾乐祸:“三皇兄这次算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父皇对他已是厌弃了。”
陆启沛修长的手指勾着祁阳一缕秀发在指尖缠绕把玩,闻言说道:“三皇子实在不太聪明。”
祁阳和三皇子当然是有仇的,前世祁阳最后落得身死的下场,其中多半便是三皇子手笔。只是今生诸事匆匆,祁阳都还没来得及设局报复于他,他便将自己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平城和怀城同日被破,三皇子败逃回京,他从哪里知道太子城破失踪的?还有破城这件事,怀城确实是出现了叛军,打开城门放了荣军入城。可平城那边的调查就很奇怪了,查来查去没查出那打开城门的细作究竟是谁,最后隐约的线索竟是直指三皇子。
事情未经查证,太子当然不会明晃晃写在战报里,却将所有的线索证据全都写在了密报中上达天听。皇帝如何决断,信是不信,他便都不管了。
当然,以如今情形来看,皇帝是信了的,至少也是生了疑。
而这些陆启沛和祁阳并不知道,只祁阳对皇帝的了解,隐约还是揣摩到了一些。小两口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闲话,话题也很快就从三皇子身上移开了。
陆启沛扭头去看靠在她肩上的人,问道:“阿宁,咱们何时搬去公主府?”
要说起来,今次的公主府还是两人一同选址,一同改图,一同督建的,多多少少为之付出了心血,也能称得上一句家了。只是之前因太子失踪一事耽搁,至今也还未将搬家提上议程。
祁阳靠在她肩上没动,想了想说道:“住满一个月吧,一月后再搬。”
陆启沛不解:“之前不是说好成婚后在陆府住三日,三日后便搬去公主府的吗?”
祁阳闻言终于坐直了身子,看着陆启沛隐约不满的模样有些好笑:“之前是我思虑不周。你我刚成婚,你这便随我搬去公主府,搬得太快于你名声恐怕不太好。”
驸马随公主入住公主府,其实并不是什么稀罕事,相反还是夫妻恩爱的证明。但陆启沛与旁人有些不同,她的出身不高,祁阳陪她在陆家住得越久,越能证明对她的看重。相反如果公主只在“夫家”住上三日便匆匆搬回公主府,便会有人怀疑公主对“夫家”不喜。
很是偏颇又无稽的揣测,可当真就有人这般想,而且还是不少人。
小两口或许不在意这个,可无端的麻烦还是能省便省吧——至少在祁阳心里,她是不想让陆启沛被人轻视的,在陆家多住几日也无妨。
祁阳还开玩笑道:“阿沛这般着急随我搬回公主府,也不怕别人说你入赘吃软饭。”
陆启沛眨眨眼,一脸无辜:“我那点俸禄,必是比不上公主的,可不就是吃软饭吗?”她说着身子微倾,反靠在了祁阳身上,声音也放软了:“那殿下让我吃吗?”
这般的举动,这般的言语,无形的暧昧似乎在这小小的车厢里滋生。
两人正是新婚情浓时,祁阳几乎被她一句似是而非的话撩拨到。她微微垂眸对上陆启沛的眼睛,那漆黑的眸子似乎仍如往日一般澄澈,又似乎多了些什么……
祁阳开口,想叫她在路上收敛些,结果话还未出口,就被一双唇堵上了。
片刻后,一道声音响起:“等回去就搬家,可好?”
“好。”
第71章 还是该饮酒
梁国的圜丘修在京城东郊外五十里, 说近不近,说远也算不上远。祭天时一早出发, 天黑前一般也是能够赶回京城的, 并不妨碍什么。
只冬至祭天,还是有些折磨人的, 旁的不提, 这天气就很是要命。
众人自清晨出发,近午方至圜丘,略作休整填过肚子后,司天监测算的吉时便也到了。由皇帝领着众臣前往祭坛前的广场, 而后在太常寺的主持下开始祭天。
祭坛高耸, 只有皇帝才能登顶,此外便是主持祭礼的太常寺卿, 其余宗室群臣都只随于高台之下。祭礼开始后, 群臣由皇帝带领三拜九叩,太常寺卿则念诵祭文、敬献祭品……
整个祭天仪式冗长繁琐, 前后持续近两个时辰。在这样的冬日寒风中或站或拜两个时辰, 别说一些老臣吃不消,便是年轻力壮的人折腾下来也觉得几近虚脱——每一次祭天都是折腾,可这样的折腾大多数人还是甘之如饴的, 因为这也代表着一种看重与认同。
43/94 首页 上一页 41 42 43 44 45 4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