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冲啊,太子殿下(穿越重生)——遥的海王琴

时间:2020-04-12 13:21:24  作者:遥的海王琴
  “孤可没说不给盐商活路,着急什么?不过是听说求引窝的人太多,孤就下令让人好好再看看,挑出那些更诚实守信,奉公守法,遵循朝廷政令的商人,有错吗?”
  “太子殿下忽然间管起盐科来,实在有些意外!”
  “所以储君难当嘛,孤看见不管吧,愧为太子,瞧见了管吧,又嫌手太长,父皇,儿臣也太难了吧?”
  萧弘这么一问,顿时朝臣都不说话了。
  那弹劾之官在天乾帝的目光下艰难地吞了口口水,额头汗津津。
  萧弘一掸袖子,笑眯眯。
  所以这引窝,该压还是得压。
  太子之言,奉公守法,遵循朝廷政令,什么意思,渐渐的,有人回过味来了。
  而万众瞩目的边贸讨论会议也就到了。
 
 
第270章 在商言商
  此乃鸿胪寺驿馆外临时搭建的一处会场, 能同时容纳百余人入座,便是为了今日的会议准备。
  门口设有签到人员和整整齐齐的皇城军, 以及宫中指派的禁军。
  就这阵势,一般人真不敢造次。
  来人通过指引到达签到处, 便有长桌后的鸿胪寺小吏问:“有邀请函吗?”
  “有, 请看。”
  这位蓄着胡子的小吏查看了邀请函一眼, 然后点点头, 将邀请函递了回去,接着又问:“籍贯、姓名、行业?”
  几人互相看了一眼,有些犹豫:“这是……”
  “人数太多了,做个身份牌, 便于辨认。”那蓄着胡子的小吏脾气还挺好,笑着解释, “没别的意思, 请大可放心。”
  “原来如此,我乃苏州程家之主,程茂,做着绸缎布匹生意。”一位髯须黑发的老爷拱手道。
  “苏州、程茂、绸商。”
  那胡子小吏重复了一声, 接着边上的同僚立刻执笔在一个折弯的木牌上写了什么, 然后递到了旁边等候的另一位年轻小吏手上。
  “待会儿你们就可以跟着他进去了,地方有限, 每一家只能进去两位。”胡子小吏说着接着取出一份卷轴,快速地写明籍贯和行业,接着指着姓名那处说, “程老爷来签个名,然后就能进去吧。”
  只有两个人,程家家主便只带了自己的儿子。
  室内的布置参照后世的企业会议安排,一座一椅,并行而设,上面放着文房四宝和一盏茶,每隔一张桌子上还搁着一份系着抽绳的文卷。
  那年轻小吏端着身份牌带着他们到了某个座位道:“两位来的最早,你们就坐这里吧,视野好。”
  “多谢小哥。”程家主拱了拱手,而程家少爷不露声色地递上一个荷包,笑问,“敢问小哥,这位置有何讲究?”
  那小吏收了下来,脸上笑容不免灿烂了一些:“这一片转为绸商而设,旁边那一片则是茶商,再远一些就是瓷器,后面的是盐商……反正都划定了区域。”
  他将身份牌搁到了桌上,名字朝外:“大人们还没来,两位先稍坐一会儿喝喝茶。”
  “多谢小哥。”
  “无事,若要添水,唤一声便可。”
  程家主闻言坐下来,不过他看着桌面上的文书,又扫了一眼别处,不禁面露疑惑。
  这文书看着还挺厚,不知道里面写了什么。
  那小吏瞧着他的目光于是介绍道:“此乃本次会议的说明,桌子上的都一样,每家一份,两位不妨可以先看看,待会儿讨论起来也能知道个方向。”
  “这想得真是周到。”程家主赞叹了一声。
  小吏笑了笑说:“都是大人的吩咐。”说完便下去了。
  程少爷拿起面前的文卷,然后抽出绳子,打开来一看,发现里面居然还夹着十几张文书,整整齐齐地叠放,他随意地拿起一份,看了几眼,顿时惊讶地唤道:“爹,您看,这说的就是边贸细则啊!”
  文卷的每一份篇幅有长有短,字迹统一并不大,不过分段添序之下,看得倒也不吃力。
  只是令人震惊的是,太详细了。
  最外面的一份名为《边境贸易一般流程示意及目录》,接下来还有……
  《边贸管理条约及权利和义务》
  《交易货品描述和报关申请细则》
  《出入境货品管理审核细则和规定》
  《通行许可证件分类及获取和使用描述》
  《货品安全及保护责任和条例》
  《货币统一及兑换注意事项》
  《出入境关税的收取方式及说明》
  《其他申诉和建议》
  ……
  内容先不看,光每一份的标题就足够令人目瞪口呆。
  程家主看到这十几份的纸张,震撼地良久说不出话来。
  内心只有一个想法,这次想要与朝廷博弈,怕是没那么容易了!
  没过多久,陆陆续续便有人被带进来送到指定的位置上,这个时段来人较多,都挤到了一处,不免遇上熟人。
  “王兄今日来的挺早。”
  “哟,方兄也来了,这位是闵家当家,做茶叶生意。”
  “闵老爷,幸会幸会!”
  都是有名的大商贾,哪怕不是同行,也有所耳闻。
  平时大江南北不常见,百闻不如一见,如今齐聚一堂倒是能趁机介绍认识。
  况且现在还早,主持这会议的官员也没到,正好先彼此说说话,看看能不能探些消息。
  “咦,程兄,你们在看什么?”
  这边同为绸商,蜀地白家家主见到程家主一心扑在几张纸上,不禁纳闷道。
  程家主闻言便抬起头:“原来是白兄,惭愧惭愧,在下方才太专注没有听见。”他抬起手,简单地告了罪。
  白家主自然不怪罪,只是瞟向了那几张纸:“程兄这是……”
  程家主叹道:“白兄,还是别忙着说话了,先看看桌上的这份细则吧,这位鸿胪寺卿,可当真了不得呀!”
  他说着指了指白家主面前的文卷,然后坐下来,再次抬起了自己文书,与儿子一起一边看一边商论。而程少爷手里还拿着笔,听着父亲吩咐,往桌上准备好的空白纸张上摘录。
  程家的丝绸生意做得极大,乃是百年老字号,自家便有成片的桑林养蚕,手底下织娘绣娘更是无数。
  程记绸庄开遍大江南北,贡品之中多有他家的绸缎,很得贵人喜爱,甚至龙袍之中也有程记绸缎的料子。
  这就意味着在绸商之中,颇有举足轻重的分量,即使是其他行业,也对程家主很是尊敬。
  他这个样子,令众人极为好奇,也顾不得寒暄交流,跟着坐下,打开面前桌上的文卷。
  接着再也放不开了……
  等后面的人被带进时,却发现屋内出奇的安静,个个埋头捧着几张纸在探究,哪怕是议论都轻声细语。
  每个人的神情都那么严肃,仿佛在读着朝廷诏令一般。
  在盐商那片区,一位青衫老者小心地放下手中的纸。
  “祖父?”旁边的年轻人疑惑地唤了一声。
  老者抬手捏了捏鼻梁,摆手道:“年纪大了,看东西时间一久就容易眼花。”
  “那孙儿给您读吧?”
  老者摇了摇:“先不忙。”他摸着纸张,还有上面的字迹,接着目光看向旁边的平家。
  “康成。”
  闽东平家跟闽西孙家一样也是盐商,平时有所来往,平家今日来的是大当家平康成,比这位老者小了一个辈分,听见老者的叫唤,他抬起头,颇为尊敬地唤道:“孙老。”
  孙家老太爷点点头:“把你那份给老朽看看。”
  平大当家于是递给他,孙老太爷抽出同样一份《边贸管理条约及权利和义务》,凑近眼睛仔细瞧着。
  不一会儿他便放了下来,感慨一声:“厉害!”
  “的确厉害。”平大当家跟着赞叹了一句,“在下还从来没见过如此详备的商贸细则,若不是这位鸿胪寺卿的生平事迹家喻户晓,乃是真正的读书人,不然还以为出自商贾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呢!否则谁能写出这样的东西?说实话,没做过大生意的人哪儿能那么清楚其中的道道。”
  “诶,这话不对了。”后面做着的另一家盐商邓当家人凑上来,“就算出自商贾之家,看看咱们的后代子孙,让他们写能写出来吗?孙家小子,你能吗?”
  孙家少爷面露羞愧,摇了摇头:“小子惭愧。”
  平康成一笑:“不要说他,就是我,做了一辈子的生意,也写不了如此周全。”
  这话实在,哪怕懂里面的门路,经验十足,抓住一点能说得头头是道,可真送上一支笔,一字一字让其总结出来,却不是常人能够办到的。
  读书容易,教书难,就是这个意思。
  平大当家这话没人反驳,事实上,像贺惜朝这样能将实施条例,完全落到纸上还真没有。
  “人说这位是文曲星下凡,真不是假话,就冲这份东西,小老儿就服气。”邓家当家道。
  孙老太爷颔首,不过他说:“老朽说的厉害,可不是因为这份细则。”
  “那因为什么?”
  “两位对比一下各自手里的文卷,不论是笔迹,还是排序。”
  两位当家人闻言便互相查看,忽然邓家当家道:“这是……刊印而来?”
  “一模一样,的确是刊印,同样的位置,一撇一捺没有区别。”
  “刊印之前先要工整地抄写,然后校对,有一处错就得重新来,这么多内容,光这一道工序估摸着就得一个月之久,然后再印染,烘干,怕是早在三月之前鸿胪寺广邀天下商贾之时,这份东西就已经整理好了。”孙老太爷沉声道。
  一时间,周围听着的都惊呆了。
  “娘的……对了,这位文曲星多大来着?真出自他之手吗?”邓家家主问。
  孙家少爷将第一份总目录摊开,指着一处说:“这里写了。”
  编者:贺惜朝,校对:谢晨,抄录:尤子清、罗黎、方俊、舒玉……审核:萧弘……咳咳,是太子殿下。
  “所以应当是他。”
  此言一出,良久无人说话。
  “其实,若是真能按照这上面所写地实行边贸,这两成税也可以接受,总比丢了引窝强吧?”邓家家主低声说。
  平家没有点头,不过眼中的意思是赞成的。
  这几日,各种关系都走过了,送的银子都能堆成山,然而引窝就掐在太子殿下手里,连皇上都不说什么,根本没人敢私自放给他们。
  其中意思,还不够明白的吗?
  然而孙家老太爷没点头也没摇头,孙家起家最早,实力也最雄厚,一般的盐商都看着他们行事。
  最终他道:“再看看吧。”
  正在此时,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只见一行身穿官服之人走进来,为首的便是一位十七八岁的清雅青年。
  一看就知道是谁。
  所有人都站了起来,抬手与他行礼:“见过贺大人及诸位大人。”
  除了鸿胪寺的官员外,贺惜朝还带了自己手下那十二人。
  受地域和储存限制,其实如今的商品能长久保持,又便于运输的实在不多,再去除朝廷管制的金属粮食,也就只有茶、盐、丝绸布匹、药材、瓷器、木器等几个名录。
  然而大齐地域广阔,商人众多,每一个名录下都有好几个大商贾,全部坐在一起这数量也是可观的。
  贺惜朝带着人在最前面的座位上坐了下来,面对着众人笑眯眯地说:“让诸位久等,本官贺惜朝,乃鸿胪寺卿,是此次边贸会议的主持,首先得感谢各位百忙之中参加本次会议。”
  贺惜朝这样一说,底下便是一片“贺大人客气了”,“我等荣幸”,“多谢大人邀请”之类谦逊之语。
  贺惜朝点点头,目光往他们的桌子上看去,那一份份文书早就已经被摊开,笔墨也被动过,心中了然,然后问道:“诸位来得早,想必这份边贸细则都看过了吧?”
  “正是,大人之才在下实在佩服。”
  “大人乃文曲星下凡呀!”
  “老夫活了半辈子,还是第一次见到这般详细的说明,大人真是才高八斗!”
  ……
  商贾的文采毕竟有限,这些拍马屁的话也差不多,贺惜朝听着,只是微笑,脸上不见得意之色,也没有文人特有的过分谦逊,只是坦然受之。
  他实在太年轻,光看那张脸,其实没什么威严,容易让人轻视。
  在场的年纪每一个都比他大,有的甚至能当他祖父,曾祖父。
  商人狡猾,看人下碟的本事天下一流,贺惜朝若不先拿出点实力来,根本掌控不了局面,可能还会像天乾帝所预设的那样,反而受商人桎梏,被牵着鼻子走。
  然而那份细则一出,别说小看他,就是暗中耍花样都得先掂量掂量,这位不是外行人,他可比一般内行还要深谙其道。
  至少那份细则之中的某些条约,就堵死了曾经的走私之路,除非花更多的代价,打通更深关系,贿赂更多的人……可这样,为何不堂堂正正走边贸呢?
  “本官也是贪图个省事,不想一条一条跟各位对下来,否则这会议怕是开上三天三夜都结束不了。”贺惜朝笑着说。
  这话真不假,这份细则几乎涵盖了各方各面,光是细读就得费上不少时间,也不知道这位大人究竟是怎么写出来的。
  贺惜朝瞧着他们的反应,忽然问道:“对了,在座的各位都是参与过边境互市,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吧?如果是的话,本官就不详细介绍浪费时间了,你们可比我懂。”
  这话说的让人简直不知道是该点头还是该摇头,边境互市说白一点就是走私,因为大齐从来没放开过。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