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干爷爷
孩子满月那天常队长请了很多人。常家的族人,亲戚朋友,英子娘家的人。他的三个女儿女婿,外孙,他也托人捎信告知,都回来了。还有村里关系好的人家,整整十几桌客人。
大摆宴席的目的一是庆祝孩子满月。可能是生存环境的原因,瑷珲县人大多身体强壮但不长寿。在这个普遍十□□岁结婚,不到四十就当祖辈的地方,他快五十了才得一孙子,真是恨不得宣告给所有人。第二个目的就是办认亲礼,他说到做到,当着所有人的面,让常家乐抱着儿子跪拜杨传厚,认干爹干爷爷,表示以后他们就像亲父子一样,等他老了也会赡养他。
也由此,杨传厚手里有灵药的消息传了出去。同一天,两个难产的,一个有接生婆却一尸两命,另一个没有接生婆,在鬼门关转了一圈又救回来了,母子平安,足见这药的神奇。
田英子娘家人坐在炕上围着孩子看。小宝宝的名字,经过一家人一个月的讨论,最终确定叫常远,希望他生命常远。常远小宝宝经过一个月的好吃好喝,白白胖胖的相当可爱。
“我大外孙长得真好,姥姥抱抱。”英子她娘还没有孙子,早几年开始看见人家抱着孙子她就眼馋的不行,现在有外孙也是喜欢,抱着就不想放手。
“英子,怎么还给认个干爷爷?”她娘家人只知道闺女有了孩子,却不知道过程的凶险。田英子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仔细描述给他们。这事虽然是常队长自己做的决定,她和家乐也都赞同。人家确实救了他们母子的命,以后当长辈孝敬也应该,而且说不好是谁占便宜,杨传厚是有本事的,认这么个干爷爷她儿子可不亏。
“你们娘俩福大命大,当然也是多亏了那个姓杨的。不过这认干爹干爷爷的事,你公公做的不妥当。他也不和别人商量就自己决定了,还搞得这么正式,你们俩都愿意?”
“愿意,为什么不愿意?那真是个有本事的。娘你们不知道,我当时真觉得自己不行了,药还是我婆婆给灌下去的。然后就觉得浑身暖洋洋的,身上有劲,也没那么疼了,孩子一下子就生出来。你看我现在一点病根没留下,奶水也好,都是那药的原因。”
“还真是,看你这精神头可不像遭了那么大罪的。还有小远也是,白白胖胖的不像早产的孩子。”
她大哥坐在一边听了她们的对话起了心思。他在县城革委会当个普通干事,听说革委会主任到处寻医问药,给他老娘看病。他回去打听打听,要是能介绍过去把人治好了,他也能跟着得好处。
“英子,你这个干爹手里的药从哪来的,还多吗?”
“从哪来的不知道,这我们怎么好问?有是还有,说是来得不易,并不多。”
“你帮我问问他卖吗?咱们县革委会主任是个孝子,他娘身体不好,要是能卖给他,把他娘治好了对我们都有好处。”
“她是什么病?不一定能治。”
“我回去打听打听,你也帮我问问你那位干爹,万一能治呢。”
她母亲跟着帮腔:“英子帮你哥问问,不成就算了,万一能治也是好事一件。”
“好!我就是问问啊,不给你打包票。”她是个精明的姑娘,虽然才嫁过来不到一年,已经完全融入常家。她心里明白的很,她爹娘只关心她大哥,才不会管她呢,对她还不如婆家人。
晚上客人都走了,家乐终于得以回房。
“一天没见我宝贝儿子和宝贝媳妇了,想死我了。”
一句话逗得英子咯咯直笑,就是这么个人,她要是真因为给他生孩子有个好歹,也是心甘情愿的。
“跟你说个事,我大哥说让帮他问问,干爹的药卖不卖,县革委会主任的娘身体不好,他想牵个线。我也没应他,你去随便问问,行就行,不行就算了,别叫干爹为难。”
“好,明天我去问。趁着孩子在睡你也快睡吧,省的他醒了你又睡不好。”
夏天雨多,地里除了锄草没有什么活,这两个月都清闲,不用天天上工。第二天一大早常家人吃完早饭,送走二姑娘和三姑娘,大姑娘昨天回去的,这两个离的远得早上走。常家乐准备出门,常母叫住他:“去哪?”
“我干爹那。”
“你三姐带回来一袋榛蘑,你装一半刚好送去。”
到杨家他们还在吃早饭,杨家早饭一向吃的晚,因为罗利泽早上起不来,原因嘛,大家都心照不宣。
“干爹,我三姐带回来的榛蘑,我娘让我拿来给你们尝尝。”
“谢谢你娘和你三姐,榛蘑好吃,小鸡炖蘑菇,鲜美滑嫩,想想就流口水。”
“看把你馋的,传厚也没短了你饭吃。”罗启文吐槽,虽然是亲儿子,他还是觉得罗利泽被宠的不像样,他这个当爹的都看不下去。
“好,吃完饭我们去打猎,猎几只野鸡回来,明天保准让你吃上野鸡炖蘑菇。”
杨传厚这个提议得到一致认可,罗启文彻底无语,得,你愿意宠就宠吧。
“家乐去吗?”
“去,反正也没事。”要是能猎到野鸡他也回去给媳妇做小鸡炖蘑菇。等等,好像有什么不对,他干爹对罗利泽也太好了吧。
时间不早了,说去就去,6个人收拾行头出发。杨传厚和罗利泽走在前面有说有笑,明义和家乐在中间,后面两位老先生慢慢悠悠,边闲谈边采药。
家乐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这感觉不像打猎,像踏青出游。
前面两个人一个背着大筐,一个两手空空,遇到不好走的地方,反而是背大筐的那个,去小心扶着两手空空的那个,越看越觉得不对劲啊。
家乐戳戳明义,指指前面,小声问:“跟我说实话,干爹和罗叔他们俩什么关系?”
“就你看到的关系。”明义心想既然这都成他爹的儿子了,也没必要瞒着,当初他震惊别扭的感觉,这便宜哥哥也得体会体会。家乐目瞪口呆好一会没反应。
“闭上你的嘴吧,当心掉进去鸟屎。”
“真的?你没骗我?”
“骗你有什么好处?”
“这是干娘?不对,干爹?认一个送一个。”
“嗯哼!恭喜你又多了一个爹。”
“你也一样,同喜同喜!”
真是俩2B青年。
(弱智儿童没烦恼,2B青年欢乐多。人家活得是一种境界。)
说是出来打猎,这拖家带口的,还是以玩为主。没有去太远的地方,在附近的林子转了大半天,收获了两只野鸡5只兔子。
跟着他们出来一趟常家乐大开眼界,原来打猎还可以这么玩。他干爹的筐里一会拿出壶水,一会拿出盒点心,居然还有桃子。
“我们真的是出来打猎的吗?”
“出来玩,打猎只是顺便,以后你就习惯了。”
“哦!”他想他需要静静。
给家乐分了一只鸡两只兔子,明义又往隔壁送了一只兔子,当天晚上他们就吃到了小野鸡炖蘑菇,那汤鲜的真让人恨不得把舌头吞进去。
家乐拎着猎物兴致勃勃的回家。
“娘,今天晚上咱家也吃小鸡炖蘑菇。”
“你这大半天去哪了?”
“和我干爹他们打猎去了,给你,晚上有肉吃了。”
“这都是你猎到的?”
“我就猎到一只兔子,那两只是干爹给的。”
“我说呢,你有这么能耐?我去收拾鸡给你媳妇炖汤喝。”
被鄙视的家乐去找媳妇寻求安慰了。媳妇很给面子,把他好一顿夸。夸完问他:“你问干爹了吗?”
“问什么?”
“昨天晚上和你说的,药的事。”
家乐挠挠头,讪讪道:“我忘了……”
换来英子一枚大白眼。这一天震惊太大,玩的太开心,早就忘脑后去了。
“我明天再去,不,我现在就去。”说着,又风风火火的跑了。
杨传厚看到他回去没多久又跑回来,问:“怎么又回来了?”
“有个事忘了问,干爹,那个药卖吗?我大舅子说县革委会主任的娘身体不好,要是卖他就给牵个线。”
“可以卖,就是不便宜,用的都是珍贵药材,炼药也难。还得看是什么病,有的病不一定管用。”
“我大舅子说回去仔细打听打听。那价钱怎么算?”
“一盒5颗,就100块钱吧,如果对症一盒就见效。”他炼药越来越熟练,现在炼出来的丹药和第一次的成品有了天壤之别。他这药不为挣钱,否则这个价格买药材都不一定够。不过因为最贵的人参空间里有,他就没定太高的价。他还打算秋天去深山里寻点灵芝移栽到空间里,买的又快用完了。
过了半个来月,家宝带着他大舅子田开找来。
“叔,情况家宝都和你说过,我就不饶弯子。主任他娘不是大病,就是年轻时留下的病根,身体弱到冬天就起不来炕。主任是个孝子,正派人,他说只要能治,多少钱他都愿意买,肯定不会少给。当然要是治好了我也能得点好处,主任说职务给我提一级,都不是外人这我也不瞒着。叔,请你帮帮忙。”
“好,就冲你这话我也得帮这个忙,我随你一起去看看病人。”他挺欣赏田开这种人,善钻营但不走歪门邪道,往上爬的心思谁都有,堂堂正正的就好。
“谢谢叔,你要是有空能去看看那是最好的。明天早上我来,我们一起去?”
“不用你再来一趟,你们村离着县城近,明天早上6点在大路上等我。”
“好好,谢谢叔,我在那等你。”
等人走了罗利泽问张乐易:“张叔,他会看病了吗?就敢应承人家。”
“跟着我学了这么久,望闻问切都懂了一些,现在需要实践。反正不需要他开方子,做个诊断,确定丹药对不对症难不倒他。”
第28章 治病救人
革委会主任姓何,年龄不大,看起来还不到四十。何主任看到他们很热情。“小田,你们来了。这位就是杨大夫?杨大夫,麻烦你跑一趟,快进屋坐,喝茶。”
“何主任客气,先让我看看病人,茶我们等会再喝。”
“好,你们坐,我去把我娘扶出来。”
何主任进了里屋,里面传出说话声:“谁来了?”
“娘,我请了个大夫来,再给你看看。”
“这几年你请了好几个大夫,吃了那么多药,也没怎么管用,别花这冤枉钱了。”
“看看吧,万一能治好呢?你也就不用再受罪了。”
过了片刻,何主任扶着他母亲出来。他母亲不到六十的样子,面色饱满,衣服干净整齐,就是走路打颤,被扶着慢慢挪出来。从这些细节看得出来,这位何主任确实是个孝子。
“大娘慢慢坐,我给你把把脉。”
何母做下,把手伸出来搭在桌子上。杨传厚把了下脉,沉思了一下,说:“是不是平时经常胸闷、心悸、气虚、气促,还不能受凉,否则腿关节红肿疼痛,冬天尤其严重?”
“对。”
“是湿寒入体,心脉受损所致。”
“其他大夫也这么说,开了药也没好。”
何主任打断她的话:“娘,我扶你进去躺会,我和大夫说会话。”
何主任把母亲扶回里屋,出来问:“杨大夫,能治吗?”
“能治,你母亲这个病有年头了吧?”
“是啊,十几年了,看了不少大夫。”
“其实以前吃过的药不是都没用,全靠吃药维持着,病情才没有加重,否则你母亲现在起身都难。先给你一盒药,每天睡觉前服用半颗,10天后我再来看服药的效果。”
“诊金怎么算?”何主任也是将信将疑,实在是失望的次数多了。
“先看效果吧,诊金下次来再说。”
从何主任家出来,田开觉得挺不好意思,他把人请来的,结果人家还不太信任他们。
“叔,不好意思,让你白跑一趟。这都过午了,你还饿着,我请你去国营饭店吃饭。”
“没事,不算白跑,他母亲会好的,你等着过几天何主任肯定会找你。饭以后再吃,我还有其他的事,先走了。”来一趟县城,他顺便去再买点药材。
何主任家里这几天喜气洋洋的,因为他母亲吃了几次药之后能自己走出家门了。今天是第九天,中午他妻子下班急匆匆往家赶,她得回去做饭,还得看看老太太。老太太行动不便,她工作不忙离得又近,往常她都是半上午和半下午各回去一次,扶她上厕所,天气好的时候把她扶到外面坐着,晒晒太阳。今天早上老太太说她自己能走了,不让她再回去,这半天她心里七上八下的不踏实。
回去进门一看,老太太坐在桌子旁,上面摆了一桌饭菜。
“娘,这是你做的?”
“嗯。”老太太含笑点头,她就是想给儿媳妇个惊喜,因为她这个老太太,她儿媳妇太不容易了。
她儿媳妇眼泪刷一下流下来。从前年冬天老太太病情加重,行动不便,她就每天照顾。虽然她从不抱怨,但是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
“太好了,我都一年多没吃过娘做的饭了。”
第二天何主任在家里翘首以待,看到杨传厚激动的说:“杨大夫,你真厉害,你的药真是神药,我娘好了。”
杨传厚看了看老太太,也不能说好了,就是能正常活动不用人照顾了。
“嗯,效果不错,再服用2盒药。冬天的时候再看看,如果不复发就是全好了。”他又给了何主任2个木盒。丹药用玉瓶装最好,能放多年药效不会流失,他没有玉瓶,就请村里的木匠做了很多掌心大小的木盒,木有灵气,也可以用。
何主任递给他一个信封,感激道:“杨大夫,上次怠慢了,你别放在心上。多谢你,这是诊金,不多,请一定要收下。以后如果有什么我能帮上忙的事,杨大夫尽管来找我。”
19/39 首页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