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小远叫爷爷了!你们听到没有,小远会叫爷爷了。”常队长说着把手伸向常远。“我的大孙子,爷爷抱,再叫一声爷爷。”
很可惜他伸出的手被常远用小手扑棱开,常远看向杨传厚,又叫了一声:“爷爷。”
杨传厚惊喜的抱起他,举到头顶。“哎!小远。叫我呢,常龙,小远叫的是我。这可不是我抢,小远就认我。”
常队长看看自己被扑棱开的手,不敢置信道:“不是,怎么会是叫你呢?应该叫的我才对,我才是亲爷爷呢。”
常大嫂给他一个白眼。“你看小远玩的拨浪鼓、吃的饼干、穿的新衣服,哪个不是传厚买的?而且这半年人传厚一有空就来抱着小远出去玩,比你抱得次数都多,叫他有什么奇怪的?”
“哈哈哈哈!还是嫂子明理,嫂子,我带小远玩去啦,下午送回来。”说着话人已经窜出去老远。
剩下常队长在那大喊:“杨传厚,把我孙子还回来!”
“利泽!”
罗利泽放下手中的《红旗谱》,抬头问他:“怎么了?小远又来啦!给我抱抱。”
“别看书了,总在家看书眼睛累,我们带小远出去玩吧。小远会叫爷爷了,他刚才叫我了呢,说起来他应该也叫你爷爷。”
罗利泽..........
过了几天,常队长去公社开会,说他们公社过两个月要来知青,人数不多,先分到离公社最近的两个村子,让这两个村回去建房,以后要是再有知青来,就往其他的村子分。
开会的队长们在底下议论纷纷:“怎么还有知青到村里来?不都去农场了吗?”
“听说是县委新来的副主任申请的。”
以前到他们哈省的知青都是去了农场,并不到村里去,哈省有很多农场,属于建设兵团管理,与地方政府无关。
三道沟和二道沟离得最近,两村的队长很熟。三道沟队长凑过来说:“好好的又整什么幺蛾子?请一群城里娃娃来干什么?”
“谁知道?暂时轮不到我们,我们地方偏,再说我们两个村里不是还有劳改的嘛,推着呗,先推几年再说。”67年分来两批劳改的,不是来自同一个地方,当时说是要安排在最艰苦的地方接受改造,公社就给分到了他们两个村。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再也没有劳改的到他们公社来了。
“只能先这么着了,一开始分来那群人我们还不愿意,现在看怎么也比弄一群娃娃好。还得村里给建房子住,弄过来供着?”
“供着吧,那俩村可比我们富裕多了,他们供得起。”
杨传厚听了这个消息恍然大悟,和罗利泽说:“我就说嘛,这位激进的副主任调来好几个月了,也没觉出有什么不同,原来人家忙别的事,没顾得上我们。”
“永远别想起我们来才好,赶紧给调走高升吧,别在这整事。”
“这人就和你当初差不多,都是家里有关系,调到地方上混资历的,估计也待不长久。”
“别拿他和我比,我当时可不是自愿的,是我母亲逼着去的。要我选择,我更喜欢和父亲一样做做研究,研究世界经济发展规律,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比做官有意义多了。而且我也为老百姓办实事了,可不祸害人。”
“对,和你没法比,你是最优秀的。做学问是,做官也是。”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中国的经济发展起来,超过英美等国。我们什么时候能回去呀?时间太久我学过的东西都要忘了。”
“我再想办法多买点书回来,家里的书你都看好几遍了。要不然你和我讲吧,把我当成学生,给我讲你的想法和研究,就忘不了了。”
罗利泽嫌弃道:“你?什么都不懂,给我当学生都不够格。”但是这个提议不错,杨传厚当不了学生,他有现成的学生呀。隔壁吴亦凡就很合适,聪明好学,杨传厚带回来的高中课本早就被他翻烂了。现在都是推荐上大学,以他们这样的情况,大学他是肯定没机会上,那就在家上大学,以他和爸爸两个人的学识,教出来的大学生不会比在校园里学习的差多少。和他们一起来的肖老师能开小学识字班,他可以开大学班。
第34章 变化
就这样,罗氏大学在二道沟正式开班,现在不忙,每天下午上一下午课,他和爸爸轮流讲,学生有3个,吴亦凡、吴亦心、常家宝。
罗利泽去找吴家夫妻商量。“吴哥,我有个想法,想征得你们的同意。咱们在这里虽然不知道要待到什么时候,但是总有能回去的那天。我想让亦凡空闲里跟我学点东西,他涨点知识,我也复习复习,省的年头多忘了。”
“这哪需要我们同意?你愿意教他我们高兴还来不及。”
这几年在杨传厚的帮助下,吴成桐他们的日子还不算太难,累是肯定的,但是能保证吃饱穿暖没病没痛。
吴亦凡也长成大小伙子了,俊秀一点不输罗利泽,只是年纪还小,比罗利泽少一点成熟的魅力。就这样,他轻易不敢到村里去。在一堆不修边幅的粗鲁小子中,他就像一群黑天鹅里混进去的那只白天鹅一样显眼。
以前杨明义在家时,他跟着杨明义一起出去,小伙伴们畏惧杨明义,不敢说什么,女孩子们也不好意思离太近。现在他一个人出去,村里的女孩老爱凑到他身边,男孩们就看他不太顺眼,有意无意的排挤他。
所以他现在除非必要不喜欢出门,罗利泽的提议算是及时雨,让他找到一件有意义的事打发空闲时间。
吴亦心听说了,就缠着哥哥要和他一起学。她开始也听不懂,过了几天想打退堂鼓,不过她觉得哥哥一个人学习太孤单,就自己坚持陪着哥哥,时间长了倒是能听懂一点,也觉出乐趣了。
吴家另外两个孩子亦雪和亦航太小,什么都听不懂,还是先跟着他爸爸和张老先生学识字吧。
常家宝就更听不懂了,他来杨家看到那两个人在学习,就要求跟着一起,听不懂涨涨见识也好。他觉得他老大杨明义都去上大学了,他要是不学点知识,以后和老大差太远还怎么一起玩?他们说好了过几年他也去参军,到时候去一个队伍的。
只有吴亦凡,是真的在学习。罗家父子一个讲化学一个讲经济,完全不相关的专业,也没有教科书,两个人想到哪讲到哪,他都能听懂,还能提出自己的见解,被罗启文直呼人才。
时光匆匆,几年过去,转眼到了1976年。
这几年他们的日子过得还算平稳。那位革委会副主任只在瑷珲县待了2年就调走了,他的很多提议还没来得及实施,在他走后都不了了之,罗利泽他们算是有惊无险。
杨传厚见过那位一次,何主任介绍的。杨传厚和何主任的关系倒是亲近很多,多了那层老乡的关系,他们相处起来更随意一些,如普通远亲那样年节往来。
那位副主任的爷爷也是年纪大了受病痛折磨,听说何主任的母亲那么严重的病都被治好了,他就请何主引见那个大夫。
何主任找田开给杨传厚传消息,让他到县城来。
“程副主任听说了我娘的事,非要请我引见,我推辞不过,只能把你请来了。中午我们去国营饭店吃饭,我做东。”
“没事,都是给人看病。还得让你搭一顿饭。”
“一顿饭是小事,只是那位实在不怎么讨人喜欢,一会儿他要说了什么不中听的,你别介意。”
“随他怎么说话,我还会跟他一般见识?”
“等见了人你就知道了,我一点没夸张。”
他俩在国营饭店等了半个小时,那位才姗姗来迟。“何主任,抱歉抱歉!有点事耽误了,劳你们久等。”
“没事,也没有等很久。这位就是杨大夫。”
“杨大夫好。不知杨大夫你师从何处?在何处高就?”
“杨大夫是位退位军人,退伍后学的医术,现在是马场乡公社的社员。”
他对着杨传厚上下打量一番。“退伍的大头兵呀。杨大夫挺厉害的,几年就能学到这么高明的医术。”
“马马虎虎,高明算不上。”
“何主任,你请这样的大夫给大娘看病,够有勇气的。我爷爷可是部级干部,请这样的大夫回去,家里人得骂死我,谢谢你的好意,我还有事先走一走,你们慢用。”
何主任被气得呀,指着那个程副主任的背影。“他!他!什么玩意儿!”
“我都不生气,你这么大气干什么?”
“太目中无人了!”
“放心,他心气太高,在咱们这呆不久。你得高兴,和你对着干的人很快要走了。”
“真的?你怎么知道?”
“他工作开展的不顺利吧,要是顺利他不能这么下你面子。他这样一看就是从小顺风顺水没受过挫折,在这里碰了钉子,他只会找家里人抱怨,长辈疼爱嘛,就给他调走了。”
果然不出杨传厚所料,不到半年那位程副主任就高升了,到临省某县去当主任。为这,何主任还特意找杨传厚喝酒,敬杨神算的铁口直断。
杨明义军校毕业,被分配到南方的某个军区。因为能力过人,在一次军事比武中,被该军区过来参加军事交流的某位首长看中,算是从沈市军区给抢走的,一毕业就被破格任命为连长,最近的一封来信说现在已经是营长了。这个提升速度,让当年的带兵奇才杨传厚自叹不如,被罗利泽嘲笑长江后浪推前浪,他已经老了,过时了。
这几年明义只回来过一次,就是毕业以后去南方军区以前,回来待了一个月。在军校的时候,杨传厚和罗利泽后来又去看过他两次,去了南方距离太远,只能书信联系了。
常家宝如愿在73年参军去了,当然并不能和杨明义一个队伍,在北方军区,因为学识比一般士兵好,也挺受看中。
二道沟的队长在去年换成了曾经的民兵队长邹平,常龙觉得自己已经做了十几年队长,年龄也大了,不想再受累,就让给了邹平。
邹大兴家的大姑娘枝儿,在她娘病好的第五年嫁人了,她每年都去给杨传厚还一次钱,次次被推掉。临嫁人前,她找到杨传厚。
“大伯,我今天不是来还钱的,我知道你不会要了,你当初把药赊给我就没想要钱,我是来和你道别的,我要嫁人了,来给大伯磕个头,祝大伯身体好,万事顺心!”说着跪下给杨传厚磕了个头,起来转身走了。这个姑娘能干,又有主意,婚后的生活过得很和美。
杨传厚他们倒是没什么变化,他和罗利泽看起来还是和几年前一样,那么年轻。罗、张两位老先生虽然看起来老了一些,身体却很健康,比得上四、五十岁的人。
要说变化最大的,当属我们的常远小朋友。从一个不会走的小包子,长成满村乱跑的小伙子。
他不到两岁的时候,有一天中午田英子带着他在园子里摘菜,准备做午饭。他拉着田英子的衣角亦步亦趋。
“娘,饿,要糖。”
“小远听话,糖已经吃完了,在旁边等着,娘摘豆角给你做饭吃。”田英子把他抱到一边。等她摘完豆角出来,没看到小远的人。前前后后找遍了,也找不到。回去喊常大嫂,婆媳两个把左邻右舍都问过,谁都没看到。
两个人六神无主,田英呜呜的哭,自责道:“都怪我,我没看好小远,他这么小,走路都不利索呢,能去哪?不会是被狼叼走了吧。”他们这里发生过这种事,孩子一个人出去玩被狼叼走的。说的常大嫂也开始哭。
常龙和家乐父子从外面回来,看他们俩在那哭,问明白事情经过,常龙怒道:“两个败家娘们,哭有什么用!赶紧去找人呀!”
“我们把左邻右舍都问过了,没看到,小远这么小,能去哪?”
家乐还算冷静,问:“去干爹那找了吗?”
“没有,今天干爹也没来过。”
“我去看看,说不定在那,要是没有我们召集人一起去村外找。”
家乐飞奔出去,到杨家一看,居然真的在,小远正坐在罗利泽怀里被他喂饭。他本来是没报多大希望的,就是试试,觉得他干爹有主意,来找他帮着一起想办法。
他跑的上气不接下气,喘着粗气问:“干爹,小远怎么到这来了?”
“不是你送来的吗?我在做饭,他自己进来了,说饿了,要吃糖。我以为你们有事忙没空做饭,送过来的。我还纳闷你怎么也不进来?”
“不是,英子带着他摘菜,一转眼人就没了,到处找没找到,我们以为他丢了,英子和我娘还在家哭呢。”
罗利泽问怀里的常远:“小远,怎么到爷爷这来的?”
“饿,找爷爷,糖。”
“小远自己走过来的?”
他点点小脑袋。
杨家人面面相觑,这个孩子厉害了,从常家到杨家,大人还得走十好几分钟,他这两条小短腿,走路都不利索,怎么来的?
“这孩子不得了,太聪明了,这么远他都记得路。”
“聪明?罗爷爷,我们家人都快被吓死了,他要是一直这么聪明,我得少活三十年。干爹,我带他回去了。”
一场虚惊,回家以后小远被暴怒的家乐一顿揍。从此常远小朋友开启了他的挨揍生涯,太能整事,把家乐一个温和青年逼成了暴躁爹。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是亲妈,不舍得让我们小罗受苦,所以不会让反派出来兴风作浪的。
第35章 好消息
“爷爷!爷爷!”人未到声先至,有他在的地方绝对不会安静。打从会叫人开始,常远自动区分杨传厚和常龙,管杨传厚叫“爷爷”,他亲爷爷常龙叫“爷”,不会再出现应错的情况。从小就聪明,又调皮,不让人省心。
“小远,这么晚,怎么又来了?”这孩子一天跑三趟了,也不知道累。
“爷爷,我有大消息要告诉你。”
“什么大消息?”
“邹平叔在和我爷商量,他今天去公社开会,说毛什么领导去世了,要全大队哀悼。爷爷,什么是哀悼?”去世他知道,就是死了。
24/39 首页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