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一个老男人的自我修炼(近代现代)——一室花开

时间:2020-04-21 08:24:15  作者:一室花开
  “是啊,就你干爹这样的,也就配当个司机。”
  “叔,你家还有汽车吗?就像我们从县里做的那种。”
  “有汽车,不是那样的,是小汽车,后面没有车斗,我们刚才在街上见过那种,里面能做4个人。”
  “哇!”
  常远也跟着他爹学:“哇!”
  家乐给他头上拍了一下。“臭小子,别学爹说话。”
  常远躲到杨传厚身边,说:“爷爷,我爹欺负人,揍他。”
  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这房子现在没法住人,张叔家不用看,肯定也是这样。天色不早了,我们今天去招待所住,明天再回来收拾。”
  第二天杨传厚和罗利泽去买床、被褥,其他人在家收拾,他们准备先收拾3间佣人房出来住着,主楼要重新粉刷,再置办家具用品,需要很长时间。
  好在电和自来水都还能用,当初这座公馆是一个英国人和一个中国人共同设计的,公馆的设计中西并存,看起来有点另类,但是很舒适也很先进。不过因为设计的精巧,修复起来难度就很好。
  “一般的工人没见过这种设计,估计很难复原。”杨传厚提出这个问题。
  罗启文说:“我有个熟人,早些年给咱家做过工的,他可能认识合适的工人。就是多年不见,不知道还住不住在原来的地方,我得去找找。”
  “爸爸,是说沈叔吗?”
  “就是他,咱们多年不在,以前的熟人还能记得我的也没几个了。”
  罗启文到沈家老房子一找,老沈还住在原地。他看到罗启文特别激动。“罗先生,真的是你?你回来了!你回来了!”
  “老沈,是我,我回来了。”
  “总算回来了。那年听说你被下放,把我担心坏了,问了好多人,都不知道你去哪了。我去找夫人,她也不告诉我。还有少爷,你们这些年过的可好?”
  “我和利泽去了哈省边境的一个小村子,过得还不错,你看我这精神头,可还行?”
  “好,先生还和十年前一样精神。夫人那里?”
  “别叫夫人了,我们下放之前就已经和我声明离婚了。”
  “我就说呢,怎么你们都去了,她能留下?听说还升官了,要不是因为嫁给先生,她怎么能得到现在的地位,忘恩负义。”
  “人各有志,不说她了。你们家人这些年过得好吗?”
  “好,托先生的福,我们一家都好。我现在是铸造厂的厂长,子孙满堂,过得很好。当年要不是先生,我们一家哪有今天?”
  “以前的事不必再提,我今天来找你,一是看看你,二是因为家里的房子被破坏的严重,不能住了,你认不认识能来做工的工人?”
  “有,我们铸造厂很多工人盖过房子,我去问问。”
  就这样,沈厂长帮他们找来2个工人。
  带着工人把房子看过一遍,罗启文说:“两位师傅,房子破坏的严重,主要是厕所,面目全非。这是单独的洗浴间,这是抽水马桶,洗手池,都要装上。还有内部所有墙壁,要全部复原,两位能做吗?”
  “做是能做,我们年轻时都跟着师傅建造过这样的公馆,不难。就是时间上,虽说是厂长介绍我们来的,上班也不能耽误了。”
  “是,肯定不能耽误上班,您二位每天下班之后过来干一会,什么时候干完都行,我们不着急。工钱就不按天算了,全部的活给您二位600块钱,现在先付200,剩下的完活了再给,怎么样?”
  两人一听这工钱,立刻同意。本来厂长找他们,没说会给钱,他们觉得就算会给,顶多给个三五十块的意思一下。不过厂长找到门上,他们不好推辞,就不情愿的来了。没想到人家这么大方。
  他们每天下班过来干两个小时,顶多3个月就能完活,工钱比他们上班的工资还高,不干的是傻子。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罗家父子和张乐易去拜访旧友,十年不见,好友见面互相问候,总有说不完的话。杨传厚带着家乐父子去百货商店、木器厂、瓷器厂等等地方,大肆往家购买,那疯狂劲,家乐都看呆了。
  “干爹,这么多东西,要钱吗?”
  “当然要钱,人家还能白给?”
  “我还以为不要钱呢。刚才那个人说这个紫檀木,一方680,咱们要做这么多家具,桌子柜子椅子的,得多少钱?”
  杨传厚被他的语气逗笑了,说:“你算算多少钱?”
  家乐开始掰手指头算:“桌子大概20方,椅子十方,柜子50方......”
  “爹,你手指头不够用的,把我的给你一起数。”
  “一边去,臭小子笑话你爹。”他把小远拍到一边,接着数:“80方,一方680,一共是五...五...五万多!!!!!这是金子做的!”
  “不用这么多,给你罗叔和爷爷的书房里用紫檀,别的地方用黄花梨,那个便宜。”
  “我就说,咱要买这么贵的椅子,以后还敢坐吗?反正我是不敢,一想到我屁股底下坐着几百块钱,烧的慌。”
  “小远,看你爹那点出息。咱们走,让他自己在那数指头吧。”
  家乐从一开始惊叹,到麻木,最后都习惯了。
  每天早上常远见到杨传厚第一句话就是:“爷爷,咱们今天去买什么?”
  倒是罗启文看他这样,私下里对儿子说:“传厚怎么买这么多东西?”
  “他说要把房子恢复成原来的样子。”
  “他有心了。”
  “他应该做的。”
  “没有什么应该不应该,你都快40的人了,考虑事情要全面。别的不说,光是买这些东西花的钱就不少,我看他买的都是好料,就像这檀木和黄花梨,虽说比不上我们家以前用的,也是顶好的。但是此一时彼一时,我们家现在什么情况你不知道?补给我们的这点工资,全加起来买家具都不够。”
  “爸爸你放心吧,他有钱。”
  “爸爸一点都不放心。这些年他养着这一大家子,花钱可不少。他就算有钱,能有多少?把我们俩的工资都给他,添补一点。”
  “没听他说钱不够呀,再说他怎么可能会要你的钱。”
  “怎么不能要,都是一家人,爸爸又用不着钱。我一个老朋友在沪大当院长,邀请我去做教授,每天闲着无聊,我就应了,下个月开始上课,所以爸爸不缺钱。”
  “那他也不可能要,晚上我问问吧。”
  夜神人静,杨传厚和罗利泽躺在床上聊天,这是他们多年的习惯,白天人多事忙,不能好好说话,晚上在床上亲密交流,感情才能一如当初,永不退色。
  “今天去见谁了?”
  “今天谁都没见,称得上至交好友的就那几个,其他的关系一般,又十年没联系,不见也罢。我准备在家专心写文章,最近的见闻对我启发很大。”
  杨传厚搂着他翻了个身。
  “你高兴就好,我们来做点其他的事吧。”
  “等等,我话还没说完。今天爸爸问我你的钱够不够,他说把补发的工资给你用。”
  “不必,你和爸爸说我们有钱,足够用的。”
  “你有这么多钱吗?”
  “让你平时不关心这阿堵物。来来,今天给你看看咱们的家当。”他把空间里的钱和金条都取出来放到床上,满满的一床,金光闪闪。这都是他自己挣得,空间里原先那位前辈留下来的银钱古董他一点没动,那才是大头。
  “金条100根,现钱大概15万,最近用了一些,还剩12万左右。还有一些票和几箱东西,我没仔细数过,等有时间拿出来清点一下。”
  “怎么有这么多?”
  “我把丹药、药材还有粮食拿到黑市去换来的,十几年才攒这点家当,不多。”
  “可是照你这用法,房子收拾完就剩不下多少了。”
  “这钱该用,我们在一起这么多年,没有婚礼,也没有彩礼,我一直觉得亏欠你。把这个房子收拾好,算作送给你和爸爸的礼物。”
  罗利泽缩在他怀里,没有说话,静静的享受这份温情和感动。
  作者有话要说:  以回到沪市为分界,之前出现的日期是阴历,以后的日期都用阳历。
 
 
第37章 高考
  这天罗启文下班,带回来一个好消息:“听说要恢复高考,我们学院接到通知,在做准备。”
  “那真是太好了,百废待兴,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邓公英明。”
  “你们有认识的孩子可以告知一二,报考条件很宽松,虽然还没最终确定,先准备起来,有备无患。”
  “家乐学学吧,考个大学留在沪市。”
  “张爷爷,你饶了我吧,我就上过3年小学,字都还没认全,怎么考?再说我都这么大人了。倒是那个吴亦凡,那么爱看书,可以跟他说说。”
  “才不到30,哪里大了?你不是也爱看书?家里的书你也没少看。”其实家乐是个爱学习的,虽然就上了3年学,杨家大多数的书他都能看懂,算术也会。
  “我就是看着打发时间,和人家吴亦凡没法比。”
  “明天你别出去了,小远跟着我,你去吴家通知吴亦凡这个消息,你们一起去买初中、高中的课本,就在他家呆着,白天让他教你,晚上回家让你罗叔教。利泽给他布置学习任务,完不成不准吃饭。”杨传厚一锤定音,不容反驳。
  常远偷偷问他:“爷爷,我爹要是学不会,真不给他饭吃?”
  “不给。”
  “那我爹要挨饿喽,好惨!”
  “我怎么觉得你希望看到他挨饿呢?你这样不对。你爹要是学得好,让他考到沪市来,你和你娘就能跟着,你就能一直留下了。”
  “那爷爷你得让我爹好好学,我想我娘和爷奶了,我想让他们都来。”
  “亦凡,亦凡,告诉你个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家乐到吴家来的时候,吴亦凡正在家里看书。吴家是一栋二层小楼,没有围墙花园,房子外观也很破旧,没怎么收拾。不过里面不同,虽然简陋,但是收拾的非常干净舒适。
  走的时候他们兄妹四个还小,现在回来他们都没有工作。光是原来有工作平反回来的,工作岗位都安排不开,他们这样没有正经学历没有一技之长的,根本找不到工作。全家只有吴成桐一个人上班,他们花钱就比较节省。
  “要恢复高考了。”
  “你说真的?!从哪里得来的消息?”
  “罗爷爷他们学院内部通知,具体时间没定,估计很快报纸上就会有报道了。”
  “太好了,我每天都在发愁前途渺茫,像我们这样的,没有工作没有地种,以后不得饿死。恢复高考就好了,毕业能分配工作。”
  “嗯。我干爹让我找你一起去买书,他说现在消息还没传开,我们早准备着,比别人抢占先机。”
  “你也要考?”
  家乐苦着脸点头。“我干爹说的,让我和你一起学,罗叔教我,完不成学习任务不准吃饭。”
  “大伯英明!”
  “太没有兄弟情了。我能学会吗?”
  “你得相信自己,能,肯定能。现在去书店,买书去吧。”
  “买什么书?”
  “买两套小学、初中、高中课本,你用一套,亦雪他们三个用一套。”
  “你不用?”
  “不用,你们学的那都太简单了。我看看有没有参考资料、习题一类的。”
  “你牛!”
  过了一个月,报纸正式刊登出来,确定于公历1977年12月举行全国高考,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
  家乐指着报纸说:“干爹,时间太短,学不完。”
  “学不完没关系,既然已经恢复高考,明年你还有机会。”
  “如果明年还考不上呢?”
  “说明你朽木不可雕也,就算了。”没等家乐松口气,他接着说:“看见外面那颗老梧桐树了吗?如果明年考不上,吊在上面一天一夜,让街坊邻居都参观参观这块朽木。”
  家乐..............
  干爹,够狠!
  罗利泽私下里问:“你对家乐要求是不是太高了?他连小学都没上完。”
  “叫了我这么多年爹,不能白叫。先别管他上过几年学,这么说吧,你天天教他,就看现在初中和高中的课本,你觉得他学不会?”
  “学得会,虽说他不像亦凡那样聪明,一教就会,还会举一反三,但是他学得很扎实,教过的都不会忘。而且家乐年龄大也有一个优势,思想成熟,喜欢看书看报,语文和政治学得很好,就是数学和史地费点劲。”
  “那你觉得就是在学校里的学生,每天忙着喊口号搞斗争,他们又能学到点什么?现在的中学和你上学时候的中学不一样,我敢断定,家乐只要能坚持学到明年,不单能考上,还能考个很好的学校。”
  “这么有信心?”
  “我们拭目以待,到时候你这个老师就是最大的功臣。”
  这一年高考,有570万人报名。12月,570万名考生如过江之鲫涌进考场,开始改变他们自己的命运,也改变整个社会的命运。家乐没有报名,因为需要回哈省才能考,他们讨论后决定干脆放弃这一次,家乐一直待在沪市专心学习,等明年再回去报考。
  吴亦凡和吴亦心姐妹都报考了。吴家姐妹一个二十一个十八,都到了相亲找对象的年龄。可是因为没有工作,她们很难找到条件好的对象。
  有一次一个街坊大妈给亦心介绍了一个傻子。大妈也是好心,因为对方的父母有很好的工作,只有那么一个儿子,承诺以后他们老两口的工作一个给儿媳妇,一个给儿媳妇的兄弟。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