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涂山有一九尾狐,唤作女娇,却为禹治水的认真勤劳所吸引,遂嫁于他,大禹虽知女娇是妖族,但见得她美丽善良,勇敢大方,也心下喜欢,女娇见得禹治水辛苦,又叫了一众妖族好友相帮,使得禹治水更加便利。
只是治水乃是耗时之事,当时鲧因堵截留下的祸患终于爆发,禹不得不离开新婚不久的妻子,重新踏上治水的道路,后来,他路过家门口,听到妻子生产,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都咬着牙没有进家门。第三次经过的时候,他的儿子启正抱在母亲怀里,挥动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儿挥了挥手,表示自己看到他们了,还是没有停下来。
如此经过十三年的努力,他们开辟了无数的山,疏浚了无数的河,修筑了无数的堤坝,使天下的河川都流向大海,终于治水成功,根治了水患,禹也被所有人认识。
而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也传扬开来,百姓们见得女娇善良勤劳,与当地一众人相处愉快,还经常互相帮助,即使知道她是妖族也并未有任何偏见,反而对妖族改观不少。
舜帝也将禹定做了继承人,十七年之后,舜帝逝世,禹继承了天子之位,南面接受天下诸侯的朝拜,国号为夏后,姓姒氏,人们将其尊称为大禹。
大禹为了巩固夏王朝,把全国分为九州,还用首山之铜炼制了九个大鼎,用来作为九洲的象征,大鼎铸成之日便有龙九子前来,将元神印在鼎上,担当守护九州神兽。
原来女娲听得女娇之事后,为了加紧人妖两族的关系,便吩咐了龙族奉献出九子,百姓淳朴,这更使得他们对妖族友好起来,而妖族得到女娲命令,也纷纷下上融入人族中去。
夏王朝自大禹起,历经十三代,十六传,历四百七十二年,待得夏桀即位后不思改革,骄奢淫逸,筑倾宫、饰瑶台,挥霍无度。他日夜与妹喜饮酒作乐,置百姓的困苦于不顾,百姓指着太阳咒骂夏桀。大臣关龙逢忠谏,他囚而杀之。四方诸侯也纷纷背叛,夏桀陷入内外交困的孤立境地,最后,被诸侯国商灭掉。
商的首领叫汤,即位后便建国殷商,成汤在位十三年而崩,寿百岁,共历二十六帝五百多年,最后传至辛受德,号纣王。
而这千年间,天上又有一事使得昊天对三教更是不满,便是他那妹妹瑶姬,瑶姬嫌天庭烦闷便下界游玩,也是天定孽缘,被他遇见了凡人杨天佑,二人心生爱慕,瑶姬便不顾天规私嫁凡人,还生下了二男一女,虽然做得隐蔽,但此事也最终被昊天所知。
昊天虽然心疼妹妹,但天庭正是立威之时,如何能徇私,只得派人捉拿瑶姬二人,瑶姬虽然料到瞒不过,但也不知来得如此快,见得云端一群天兵,瑶姬只得全力相拼过,即便如此,也救不得杨天佑与大儿,只余下杨妙君与其妹被人救走。
昊天自然认得救走杨妙君的是阐教门下玉鼎真人,因此对于阐教更是没有好感,想到封神之日,便也只有冷哼一声,
失了面皮,昊天也是怒火攻心,当即骂道“贱婢,好不知羞耻,私配凡夫,将我脸面丢尽。今便将你压在桃山之下万年,以示惩戒。”失去了丈夫与儿子,瑶姬也不反抗,只暗自流泪,众天兵便一路将她带到桃山,将其压在山下,命土地看管。
第43章 姜尚拜师准提使坏
百年后,众圣依旧来到紫霄宫中,女娲见得那封神榜上一字未填,便看向原始与通天,道“老师既然定下封神,吾等也不好行拂逆之事,吾虽然不立教,但也有一二弟子,便写上吧。”
有女娲带头后,准提也想上去写上几个名字,就听得一旁通天凉凉开口“小心你西方教断了道统才是。”
原始也在一旁帮腔“想你西方贫瘠,这门人死一个便少一个,若然是我,便不做那狠心之事。”
准提自然知道这二人是讽刺自己上次急于撇清干系,便冷哼一声站在一旁,面色诡异的看这二人,现下同仇敌忾,就不知劫起之后,还能不能这么兄友弟恭。
待得女娲写完,就见得老子已经将封神榜收起,接引愣了下,便问“三百五十六遵神位,现下不过才填上几人而已。”
女娲也是疑惑,这封神该不会再拖吧?
通天看了眼原始,开口道“吾二人决定,这名字便不填了,何人上榜,何人不该上榜,但凭天意。”
原始也点头,这样做却是最不伤感情的做法。
接引与准提不甘,老子也权当未看见,收好封神榜后,便与原始通天走了,女娲也不想久留,便回了娲皇宫。
准提气不过,拉着接引就走,边走还边骂道“这三清端不为人子,如此排挤我西方,就连名额也不愿我等占上一些”
接引长叹口气,无奈开口“三清此时尚为一体,封神之事想来也早已商定好,就算他们给我西方名额,又能给多少?”
准提看着接引疾苦的面色,暗自摇头,师兄什么都好,就是有些古板,如此下去,西方何时才能大兴。
想了想,准提眼珠子一转,笑道“三清既如此排挤西方,我等也不必再顾及,既然他们顾及感情一字未填,吾便让他们作茧自缚。”说道最后,准提面色却有些狠辣,就连接引也吓了一跳。
“师弟你....?”
准提手摆了摆,暗恨出声“师兄,三清定然是想牺牲外围弟子以全人数,尤其是通天,号称万仙来朝,可惜聪明反被聪明误...."
顿了顿,准提面色得意的说道““此法虽好,但也有弊端,他们既然不填名字,就代表谁人都可上榜,吾等可利用这点,将两教核心弟子逼出,送上榜去。”
接引听得此言,刚想拒绝,但一想起西方人才凋零又有些心动,挣扎良久才道“师弟放手去做吧,只盼别做得太过才是。”
“吾省得”准提点点头,便舍了接引朝洪荒而去,徒留下接引一人叹息
原始与通天回道场后一反常态,连连昭告洪荒广纳门徒,一时之间洪荒沸腾,不断有修士与普通百姓,前往两处寻求仙道。
朝歌城外五十里处有一小村,唤作宋家庄,村内有一中年人名叫姜尚,字子牙,又因母亲宋氏曾梦飞熊入怀,故姜尚又号飞熊,这姜尚乃是神农之后,却因父母双亡,这才流落到这里得表兄宋异人收留。
这日,姜尚正在劳作,就见得不断有人朝着同一方向而去,心下诧异就拉着人问,才知道圣人广纳门徒之事。
姜尚心下羡慕,也想去碰碰运气,便回家告别宋异人,独自踏上了寻仙之旅,只是姜尚对于修仙之事也只是道听途说而已,如何知道去哪里寻找?只得紧跟着众人步伐。
这日,姜尚跟着这些人来到东海边上,就见得他们纷纷出海而去,姜尚并不会水,踌躇半天只得做了竹筏跟上,怎知却半路遇见了狂风,竹筏被吹散后便落在了水里。
姜尚扑腾半天也不见有人来救,正想着吾命休矣,就感觉自己被一股大力提到了岸上,见得恩人一身黑色道袍,姜尚忙一拜“多谢道长相救。”
这道人也是豪爽之人,忙道“吾也不过顺势而为,你可是去那金鳌岛拜师的?”
姜尚忙点头,就听得这道人说道“你既不会水,又怎能到得岛上,不若去那昆仑山吧,原始天尊也已昭告洪荒,吾等也可去碰碰机缘。”
姜尚这才知道,这道人名叫申公豹,也是因为不会水,才想转道去昆仑山,申公豹为人义气直爽,也是一心求道,又是自己救命恩人,姜尚当即与他拜为异性兄弟,一同朝昆仑而去。
二人行走十几日,终于来到了昆仑山脚下,只见只见那人山人海。到处黑压压的一片,姜尚见得如此多人心生焦急,这样下去却是何时才能见得原始天尊。
申公豹心思活络,见此情景忙说道“如今大开山门之时尚未到来。我等莫若先行一步。也好抢个先机。”姜尚一听忙点头,二人便当夜悄悄朝着山上而去。
玉虚宫内,原始端坐云床之上演算天机,突然心神一动,就算得山中一人与自己有那师徒之缘,忙抬眼看去,就见得夜色下有两人正朝着山上而来,
黑色道袍那人是一妖族,而麻衣男子却是人族,原始观那麻衣之人眉眼分明,印堂明润,虽然仙道不善,但也是常碌富贵在,只是背后却隐隐有飞熊虚影。
替天封神之人正是身具飞熊之相,原始瞥了眼东海方向暗自摇头一番,袖袍朝着山中挥了下。
就见得这二人被突然袭来的一阵大风刮下了山,姜尚见得自己被送到了山脚,大惊之下忙看申公豹,就见得他也已在山脚。
“难道是圣人不愿收下我俩?”姜尚疑惑的看申公豹
申公豹思索一番,却是觉得这应该是圣人想要考验自己,就说道“听得人常说仙道难求,但想要修仙,就得有毅力与恒心,更何况山上乃是圣人,我等只要坚持,便会通过考验。”
姜尚一听,也来了干劲,就与申公豹又朝着山上而去
原始仰头轻叹一声,只得唤了白鹤童子前去接这二人
姜尚二人正在疾走,只听从天上传来一声响彻天际的鹤鸣,抬头看去,只见一只硕大无比的丹顶仙鹤从远方飞来,在天空盘旋了数周,似乎看见了两人,却是双翅一收落在两人身前。
仙鹤落下后,就化作了一白衣道童,看了眼二人后,问道“你等可是前来拜师的?”
“我等正是!”姜尚与申公豹忙点头
白鹤童子又化了原型,将二人放在背上,朝着山上玉虚宫而去
玉虚宫内,原始扫了眼跪拜在地的姜尚与申公豹,半响才说道“你两人也算与我玉虚宫阐教有缘,就同进我门下吧。姜尚年长,便为师兄!”
二人此行本就是兵行险招,却没想到居然真拜入了圣人门下,忙三跪九叩,行了那拜师大礼
原始点点头,便唤了南极仙翁代师传艺,南极自然是尽力教导这二人,可奇怪的是姜尚对玉清仙法领悟力奇低,一些平常入门的仙法通常要练习几个月才能学会,反观申公豹却是天资聪慧,短短时间就上升到天仙初期,南极想起老师将这二人给予自己教导,便前去询问原始。
原始心下了然,只说道“既如此,你便教导姜尚一些兵书战略吧”
南极虽然疑惑,也领命办事,见得姜尚对于这些兵法之事学得甚快,常常能举一反三,只得感慨一声老师不凡。
此时三教未分,时常有截教弟子前来拜会,申公豹心思快,见得姜尚修为弱于自己,又学习一些人间兵法,便不再与姜尚一起,反而与那些截教之人相处极好。
姜尚也不在意此事,听得师兄言那申公豹乃是妖族,又是一只黑豹得道,当下也开始疏远起来,只日日修习那些兵书谋略。
此时正是商朝大盛之时,纣王登基后也是励精图治,朝中有太傅闻太师,首相商容、亚相比干等俊杰护持,外有黄飞虎为镇国武成王,令得天下臣服,有四路大诸侯,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每一镇诸侯领二百镇小诸侯,共八百镇诸侯属商。
怎知这一日,纣王刚一睡下,寝宫中便来了一人,此人一身明黄袈裟,着挽双抓髻,髻上带着两枝花,手中拿着一株树枝。正是那西方教圣人准提
就见准提默默念了一咒,打在纣王身上,只是这咒法刚一落下,纣王身上便亮起了一道金光,一条盘龙升腾而起,见得如此情景,准提冷笑一声,又念上一咒,就见得这盘龙哀嚎一声,不甘的消失在纣王身上。
做完一切后,准提就化作一道流云离开了这里,只是他刚一走,这寝宫中又落下一道人来,却是明黄道袍裹身,手中一根藤鞭闪着微绿光芒。
这道人检查了纣王一番,面色疑惑的看了眼窗外,捏了个法诀之后也快速的离开了。
第44章 三妖出孔宣入世
帝辛七年,这一日,纣王刚想宣布退朝,就听得首相商荣奏曰“明日乃三月十五日,女娲娘娘圣诞之辰,请陛下驾临女娲宫降香。”
女娲作为人族圣母,更是朝歌福神,圣诞之日进香本是因该,纣王正要应允,就感觉脑中突然一顿,恍惚间问道“这女娲有何功德?竟然让寡人亲自前往降香。”
此话一出,惊得在朝大臣纷纷交头接耳,目露异色,隐身在一旁的司年仔仔细细打量了纣王片刻,就见得他眉心中隐含黑气。
难怪遍寻不获,司年暗骂一声准提,立马打了道功德进入纣王体内,得功德之助,纣王浑浊的双眼又变得清明起来,似未察觉有异,点头说道“圣母之诞如此重要,众卿明日可随寡人一同前往降香”说完便卷帘退朝。
第二日,纣王自朝歌南门前往女娲宫,就见得宫中华贵富丽,龙檐风舞,金童对对执幡幢,玉女双双捧如意,女娲圣像就隐没在幔帐之后,商荣递过香来,恭声说道“请陛下敬香。”
纣王正要躬身下去,突然一阵狂风席来,卷起了幔帐,现出了女娲圣像,纣王抬眼一瞥,只见女娲貌美端庄,国色天姿,如那蕊宫仙子临凡一般。
见得女娲圣像,纣王眉宇间被功德压下去的黑色又开始蠢动,引得他脑中一乱,想到;寡人贵为天子,虽有三宫六院侍奉,但也遍寻不得如此绝色,遂笑道“取文房四宝来。”
众人还以为纣王想要歌颂女娲功德,纷纷暗赞陛下英明,就见纣王接过紫毫,在宫墙上提下一诗“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众大臣读得这诗,纷纷吓得冷汗淋淋,商荣忙上前奏道“圣母娘娘乃上古正神,朝歌之福主。老臣请驾拈香,祈求福德,使万民乐业,今主上作诗亵渎圣明,非天子巡幸祈请之礼。愿陛下以水洗之。恐天下百姓观见,传言圣上无有德政耳。”
纣王闻言瞪了眼商荣,笑道“尔等却是多心了,朕乃天下至尊,今不过见得女娲之容有绝世之姿,特作诗赞美,岂有他意,且娘娘仁德,见得孤赞美之,或能赐下福德”
群臣暗自叫苦,眼下因诸侯叛乱,太师闻仲不在,又无人能劝阻大王,当下决定等得太师回朝之后,再一起劝谏纣王前来向女娲娘娘赔罪。
待得众人远去,司年现出了身形,端详了壁上诗句半响,心下一阵腹诽,这准提还真是无所不用其极,竟是连美人计都会使,就是不知这诗是纣王所想,亦或是他所想。
司年正踌躇是洗去这诗句还是向女娲告状时,就感觉自己所处的地方已经变了模样,四周山明水秀,朵朵陀罗花含苞待放,又有一颗菩提树立于眼前,安静而又祥和。
这分明是中了暗算,司年心下一想便知道又是那准提搞鬼,遂笑道“准提,你好歹也是一介圣人,竟施那暗算之法,就不怕丢了你圣人面皮?亦或是怕贫道将你那见不得人的心思告知女娲?”
26/55 首页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