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越是这般短视,他们就越是不会被世家大族看在眼里。大家都把他们当成了靠裙带关系爬上去的关系户。
这件事实在是大家茶余饭后的笑料,容析说了足有半个时辰。待笑够了,这才歪头冲向容乐:“这事虽说是世子做的,但你总要和母亲说一声。”他这句“母亲”说的是侯夫人,算是好心提醒。
容乐一听到要和侯夫人打交道就头痛,他呵呵一笑,“我早先便和母亲说了,那绸缎庄早已送给了世子,不归我管。结果柳全一个下人还敢去白拿白要,甚至对掌柜放狠话,世子出手教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母亲总不会因为这么件小事生气。”
只是说归说,容乐却暗自提起了心。
万俟峥教训柳全,侯夫人自然不会放在心上。但偏偏万俟峥不愿跌份,懒得对下人出手,而是借着给柳家施压,让柳家主动清理门户,一下子就把柳家拖下了水。
京城里风言风语说的也是柳家如何,至于那柳全的死活,没人会在意。
容乐心道,为了安抚侯夫人,少不得他又要给对方送上信件。这次该用什么理由?说自己得了万俟峥的信任会管用吗?
实在不行他再带着万俟峥回趟府总行了吧?
第26章
只是万俟峥向来不愿出门,何况又是回长兴侯府,容乐也不愿意走这一趟,想着还是要找个什么由头先顶过这一阵再说。
容析点到即止,看容乐寥寥几句转换话题,便知他自有打算,于是笑笑不再多言,而是和容乐讲起了读书时的闲事。
容乐每天生活单调,不是看书就是习字,要不就是去厨房磨炼手艺,和他相比,容析的日常可要精彩得多。
首要一点就是他终于不再被困在侯府那一亩三分地中。
他也知凭自己庶子的身份,那些身份尊贵的少爷公子不乐意和他交往,但国子监里除此之外,有能耐的庶子旁系也不算少。
若能好好利用,未尝不是助力。
这些事,他心中自有打算,不会细细跟容乐说明,只是一带而过,容乐知道这位主角性情坚韧,胸有丘壑,也不好奇追问。
容乐只在心中计算着日子,容析这次进入国子监中的时间比原着中早了几个月,不知如今认没认识七皇子。
两人又说了会儿话,这才从包房里出来,不过为了避免麻烦,并没有一起离开,而是容析先走,容乐又单独坐了片刻,才起身出门。
因着送布这件事,柳家算是在京中颜面扫地,但同时,容乐手上那家绸缎庄也终于步上了正轨。
如今大家都知道这家铺子背后的人是端王世子,至少是不会来找麻烦的。那掌柜虽然胆子小了点,但是为人圆滑,做生意的手段也不错。
容乐看他还算忠心,索性放手让他去做,只每月将账本送上就成。
这样一来,他每个月终于有了近百两的进账。
而另一边,书店租书的事宜也根据容乐的指示做了起来,只是事情的进展并不算顺利。
原本容乐对此是抱有很大期望的,他特地跟掌柜还有陈姨一起商量出来了章程。为了避免书籍破损丢失,凡在此租书者,都需要先交上押金,每本书日租金三文,若是延期交书,每日需再多交一文钱。
还回来的书需要进行检查,一旦有脏污破损,都要从押金里扣钱。
另外书店里毕竟还是要做生意,所以容乐便让人把书店一分为二,一面卖书,另一面放上租借的书。
因为是首次试水,本来书店里客流量就不大,所以并没再多招人,还是掌柜和原来的伙计负责。
不过容乐也说了,若是店中忙不过来,可以再多雇几个伙计帮忙,这点钱他还是出得起的。
租书这事毕竟是第一次见,一开始还有些人不太敢相信,生怕掌柜拿着押金的钱跑了。
结果那名叫赵二的小伙计脑筋确实灵巧,一张嘴差点能说出花来,“咱们书店开了有快十年,掌柜是这一片的老人,就连家眷都在这条街上呢。一本书定金才几两银子,值得掌柜的冒这么大的风险抛家弃子往外跑。何况这租书的生意就是个下金蛋的母鸡,哪能做这种杀鸡取卵的傻事?”
众人一想确实如此,总算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只是这年头识字的人不多,既然拿得起束修也不差几两银子买四书五经,是以这类学习书籍几乎人手一部,基本没人来借。
剩下的就是农书医书之类的杂学,但读书人自持身份,又不乐意去学习这些知识,何况他们大多数人把精力放在了学经上,很少人能有精力再学另一门课程。
至于有闲情逸致的世家子们,人家家中的藏书比书店还多,何必花那几文钱借来看?
所以虽然有了租书这个渠道,但每日进账却并不多。
再有就是对这些学子来说,抄写是门基本功。很多贫困的寒门子弟为了读书,都是管同学或老师借了书手抄一遍,省下买书的钱。租书正好方便了他们,只要花上几文钱,把书借回家,小心不要将原书弄脏,然后花费几天的时间手抄一本,再把书还回去。这就相当于他们花费了一天的饭钱,就拿到了一本书。
而当他们把书抄下后,他们也就没必要再花钱借来看了。
于是,书店利润的大头,竟然还是靠赵二忽悠那些不谙世事的公子哥□□gong图。
只是最近正值选秀,京中严打,这生意也越来越不好做。
这还是容乐第一次在这个世界提出自己的商业大计,没想到创业未半,中道崩殂。
他心道主要还是最开始的定位错了。无论是什么时候,这些工具书的借用率都不会高,就像是他上学时学校门口的租书店,有哪个同学会去租教材租卷子吗?
最受大家钟爱的是各种课外读物,言情和武侠小说。
容乐再次去了书店,问伙计赵二有没有什么话本小说,赵二挠了挠头,“咱家店里没有,您若是想看,我可以帮忙找来几本。”
赵二也是后来才知道容乐是书店的幕后老板。虽然因为一开始卖给老板春X图这件事心中忐忑,但看容乐为人温和好说话,很快就恢复了原来的胆子。
这伙计因为在书店上工,也跟掌柜的学了几个字,而且他脑袋灵巧,那春X图的进货渠道,还是他去打听的。
容乐有些疑惑:“书店里除了四书五经和杂学,竟然连话本都没有?”
赵二道:“有钱有闲的人家自己养戏子,哪稀得看话本呢?至于那些穷书生,一来没钱买,二来瞧不起这些下里巴人的东西。人家是要读圣贤书的。”他最后一句话调侃意味很浓。
容乐敲了一下他的头,“管好这张嘴,怎么什么都往外说。”
赵二忙用手捏住嘴巴,示意自己绝不多说话。
虽然赵二这么说了,但容乐并不认为小说读物在这里没有市场。
书籍的承载方式虽然会随着时代而变化,从纸质版进化到电子书,但是这种文化形式是不会消失的。
就像是现代社会,随着科技发展,有了电视、网络、自媒体,大家也多了更多的娱乐方式,像是看电视剧看电影看短视频,但这些形式最多是对网络小说造成了冲击,却不会挤压小说的生存空间。
因为对于很多喜欢书籍的人来说,他们更乐意在脑海中幻想着书中的主人公是如何进行剧情,而非是通过真人将这些本就千人千面的细节直观地演绎出来。
赵二做事麻利,没一会儿就给他拿来了几个话本,容乐看着上面半文不白的话就头痛,皱着眉翻了一遍,大概看懂了情节,就扔到一边去。
小说讲究的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典型环境,能吸引读者的是情节的发展和转折,这些话本都太粗糙了。
容乐虽然没写过,但至少博览X江X点X起X横等着名网络文学作品站,少说也看过上千本小说。
没见过猪跑还没吃过猪肉吗?
他大马金刀地坐下,指着赵二:“去给我找几个写话本的人过来。”
作者有话要说: 这篇文明天就要入v了哦~很高兴有那么多小天使喜欢,希望宝贝们能继续支持~感恩比心么么哒~
第27章
赵二这人别看年纪小,能力确实不错, 没过多久真给容乐找来了几个人。
容乐打眼一瞧, 看起来都是三四十岁的中年男子, 身上穿着粗布衣裳, 身材细瘦,还留着一把胡须,一看就是穷书生的模样。
赵二悄悄跟他说了, 像是那些冲着科举去的读书人是不屑花费时间写戏本的, 只有这些读过书识过字, 耗费了半辈子光阴还是没能考出门道, 最后只能息了科举的心, 靠卖弄笔杆子赚几个钱的穷书生才会去做这档子事。
毕竟写出来的戏本要卖给戏班子, 而戏子算是下九流。
容乐倒是不在意这个, 反正这些人本就是为了混口饭吃, 那么他就直接拿银子当敲门砖,不信他们不给他好好写。
容乐做事雷厉风行, 直接就和他们说, 让他们在三天内交出来一部情节曲折,人物鲜明的作品来,“不拘题材, 不定字数, 只要能把故事讲清楚即可。交上来以后,每人能拿三钱银子的润笔费,若是被选中了留下, 每个月底薪一两,有提成,上不封顶。”
几个人原本还不太看得上容乐这个年纪轻轻的老板,但是容乐这话一说出来,他们顿时眼睛都开始冒绿光。
这个价钱绝对不算低。
在大周朝,普通人家一年的花费不会超过二两银子,京城算是花销比较大的地方,但也是在三四两之间。
这些书生辛辛苦苦耗费心血写出来个戏本,拿到戏班子去卖,撑死了赚上几钱银子,但他们却要花上半个月甚至一个月的时间来构思。
他们唯一的指望就是自己写的本子能一炮而红,这样他们今后写出来的戏本就有着落了,不用再让人家挑,而是会被别人争着抢着要。
只是这样的几率太小,写戏本子的书生没有一千也有几百,京中出名的戏班子就那么几个,而能被人口口传颂的好戏本几年才能出一个?
估计也就比金榜题名简单点儿。
容乐的提议一说出口,这些人马上点头答应下来,保证绝对写个好故事。
转眼就过了三天,这天容乐刚到书店,就被那几个书生围了起来。
容乐一看天色,只觉得这些人为了钱真是够拼的。因为今天有事,所以他特地起的早,他醒来的时候,万俟峥还在床上睡着。
他知道万俟峥睡觉轻,所以看他睡得香不舍得吵醒,自己默默地摸去了外屋洗漱吃饭,待收拾妥当以后,带着李元出了门。
结果还是被人堵在了书店门口。
反正近段时间书店没啥进账,他索性让掌柜把暂停营业的牌子挂出来,然后带着这几个书生去了后院的厢房。
三天时间写出来一个故事在容乐看来不算难,毕竟他又没列出来具体要求,只要言之有物就行。
当年上学,考试的时候他半小时就能编出一篇八百字作文呢,不比这些书生更难?
可是当这几个书生把自己写的成品交上来的时候,容乐还是不由皱紧了眉头。
把作品拿过来的第一时间,容乐先扫了一眼字。所谓字如其人,这种说法虽然有些片面,但是字迹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可以显现出一个人的性格、心理、情绪等特点。
比如万俟峥,他的字看似无力,但实则刚硬,颇有风骨。
这几个书生的字只能说是工整,至于风骨那是不可能有的,唯一有一个看起来颇为端秀。
容乐为此抬头看了那人一眼。
对方身量瘦小,被几个人一挡,几乎看不见人影,身上穿着的衣服不知是不是他自己的,并不合身,太过宽大,他只能在中间折了一下,然后拿腰带紧紧地扎起来,看起来有些臃肿。
容乐本就是临时起意,没看清对方也不在意,而是低下头继续把心思都放在了这几个故事上,一目十行地看完,总共花费了不到几分钟。
他将看过的作品放到桌子上,手指不断地摩挲着下巴。
他的确有些选择困难,但是如今这般为难却不是因为选不出来,而是因为都太差了,他反而找不出来哪个更优秀。
最后,他挑挑拣拣,从中挑出了两个本子,有些嫌弃地说:“这两个人留下。”
赵二很会看眼色,忙给另外几人递上银子,然后要领他们出去。
不料其中竟有个书生将袖子一甩,非但不往外走,反而还站定在容乐面前,他一脸不忿,“不知公子挑选本子的条件是什么?”
他是这几个人中名气最大的一个,曾经卖出过一部脍炙人口的戏本,只可惜那是快十年前的事情了。
靠着那个戏本,他后来写的戏本不等完成就会有戏班过来预定,让他赚了不少的钱。
可惜,自那以后,不知为何,他的本子再也没大热过。
于是过来定本子的戏班自然越来越少,直到如今,他新写完的几个本子竟然到了卖不出去的地步。
先前赵二找人时,他本不想参加,但是一听到价钱,让他不由得心动。
他本以为凭自己的资质,被选上十拿九稳,却没想到自己竟然落选了。
而选上的两个人,一个最近小有名声,另一个甚至还是个新手,是他从未见过也没听说过的人。
落选的人虽然也能拿到银钱,但只是一锤子买卖,而且还只有三钱银子,但若是选上,可是每个月有一两的月钱!哪个多哪个少,傻子都分得清。
他看容乐年纪小,于是犯起了混,只觉得能凭自己倚老卖老压对方一头,于是指着那个瘦小书生道,“小公子想必很少看戏,竟然能选中这么一个从未写过戏本的新手。”他嗤笑一声,“这人只怕连唱词和念白都分不清吧。”
那人被他这么一说,脸都涨红了,张张嘴想说些什么,最后还是咽了回去。
容乐最讨厌有人拿年龄说事。按理说到了这个世界,让他平白年轻了十岁,他该高兴才是,但看着自己比万俟峥还矮一个头的身高,软绵绵没有一丝肌肉的身体,和瘦巴巴的弱鸡身材,他实在是很怀念自己的现代身体。
他看着对方趾高气昂的模样,懒得和对方争论,平白自贬身份,赵二却不能让那人这么跟自家主人说话。虽然他没念过书,不懂什么主辱臣死的大道理,但也知道作为下人,他不能让主人在别人面前跌面。
于是赵二直接一叉腰,指着那老书生的鼻子道:“你在这里装什么大瓣蒜!放眼京城,谁不知道你除了《梅花园》,写的其他本子都是狗|屎一堆。就连那本《梅花园》还是借着当年端王新建梅园的东风才吹起来的。靠一个《梅花园》吃了十年老本,现在眼瞅着老本吃光还以为自己多厉害呢!用不用我把那些戏班子私底下骂你的话全都讲出来啊?”
15/51 首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