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会会长惊讶道:“那别的人呢。”
糕点铺的继承人道:“别人我是不知道,但我猜测应该都要过来。”毕竟他在这边卖的好,大伙儿也不是没看到。
会长十分惊讶,邵坤光出个地方就能分得利润。
一旦和谐老牌的这店铺进来了,就是个天然的保护伞,哪怕没有知府的照顾,在这边也一定顺风顺水的,长久安全的赚钱。
真是一举多得呀。
连会长这样的人都忍不住佩服,这等商业奇才是他溜须拍马也赶不上的,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
被会长羡慕的邵坤,已经打算要跟唐泽回去了,邵坤知道他出来这么多天,已经想孩子了。
眼看这边的铺子开起来了,终于跟唐潇告别了。
“不再多呆一阵子?”唐潇问着。
邵坤道:“不了。”
“以后每年的利润,我会稳妥的人捎回去。”这个买卖,邵坤占八成,唐潇占两成,以现在的流水来看,要不了几年,这俩人的家底就都完全不一样了。
“好。”邵坤答应着。
邵坤偷偷跟唐潇谈回乡的事而唐泽并不知道。回了屋唐泽像往日一样强打起精神道:“吃饭了么?我去给你包饺子!”
邵坤道:“别忙了,我们回家。”
唐泽一下子就来了精神眼睛顿时来了神采:“啊?”
“是真的。”
唐泽得到了相公这句话,别扭道:“要不再多呆一阵吧,你不是有正事儿要忙么?”
邵坤笑着弹了下他的耳朵:“你可真是个口是心非的小东西,明明想回家!这次不框你,船都订好了,最快的行程回家。”
唐泽一下子就高兴了。
邵坤却攥着他的手敲竹杠:“不谢我吗?”
唐泽脸有些发红:“我回去谢你。”说完又怕不够分量特意加了一句:“好好谢你。”
邵坤似笑非笑,道:“好。”
第135章 到家了
邵坤跟唐泽回村的时候,已经快入冬了。
幸亏带的衣服足够多,才没有着凉。回村的时候村民在村口的时候就给他们围了起来。
“可回来了。”
“外头咋样?”
“都累瘦了。”
村子里的人都升起了一丝真心实意的高兴,以前都知道这村子是仰仗邵坤才变成现在这么繁华,但感受却不深。
自从邵坤他们出去了之后,全村都觉得哪哪儿都不得劲,很快村里就有了萧条之感。生怕邵坤他们去外头见过世面之后就不肯回来了。
邵坤这种人在哪儿都是个人物,离开他们村照样活的好,但他们村离开了邵坤却不成。
今日见邵坤带着媳妇回来了。
村口集市那些人把摊位都丢下了,簇拥着他回到家中,就连村长都没有这份牌面。
终于有人问到了重点:“这次回来了,还走吗?”
话音一落,全村的人都竖起了耳朵。
邵坤道:“不走了。”
村里人顿时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有那好信儿的人自从邵坤回到村子里就通知了唐母和邵母。
就在邵坤要进家门的时候,他们俩匆匆赶到:“我的儿啊!”邵母许久没看见邵坤,以前生活在附近没感觉,可他走了之后却开始想了,这会儿见到面就开始抹眼泪。
邵坤一把扶着娘道:“进屋。”
唐母跟唐父也跟着进了院子,他们也想知道唐潇他们在那边咋样,这一趟去了两个多月,可给他们惦记的够呛,怕他们银子带得多被歹人盯上,怕他们人生地不熟的被本地人欺负,担忧的不得了。
邵坤这次来还都给他们带了礼物,亲娘跟丈母娘一人一对金手镯,金灿灿的看着就喜欢。给唐父带了六坛从沿海之地那里进回来的陈年老窖酒。
唐父没有别的爱好,就喜欢喝酒,冬天温上一壶小酒,就着几颗花生米也是美美的一顿。
邵坤带回来的这个酒,醇香如喉,窖藏了三十年。喝着好还不上头。若非走有沿海之地商户会长的面上,酒庄还不舍得割爱呢。
唐父一看这酒,心中只熨帖,笑道:“还邵坤会买东西。”看着泥封的样子就知道必然是好酒,要不是现在院子里人实在是太多,恨不能当场就打开闻闻味。
唐大哥也捎回来不少的特产,沿海之地那边靠海,各种海鲜干货拿回来不少,无论是包饺子还是煲汤放上一两颗都鲜美的不得了。
唐母道:“他们在那边咋样?”
“大哥他们买了个三进的宅子,还买了一些奴仆,倒是不用担心他们的起居,大哥说先让玉儿在那边适应半年,等适应好了就送他去读书。”唐泽安慰着娘亲。
唐母连连点头:“读书好啊。”以前在乡下大家都念不起书,如今条件好了这份遗憾能从孩子身上弥补回来,唐母明知道他们这日子是越过越好,跟儿子分开还是有点伤感。背过身去偷偷抹了抹眼泪。
邵坤道:“距离又不远,要是想他们了,随时过去看他们就成了。”
“我们可不去。家里还有一百多头猪呢走不开。”唐母话是这么说,还真的略微减轻了之前的伤感。
邵坤回来成了村里最大的事儿,过了一会儿邵大哥和邵二哥也跟着过来了,说要给他接风洗尘。来的时候还带了东西,说完全不用他们动手,等着吃就好。
邵坤道:“那就辛苦哥嫂们做饭了,我跟唐泽去把孩子接回来。”顺便把张三胖一家也叫过来吃饭。
回到村里邵坤也升起了一点真心实意的高兴。
张三胖他们家就住在隔壁。
白天他要去果蔬铺和粮铺那边,怕是得晚上才能回来。唐泽他们进去一寒跟一飞看见他们。
主仆好几个月没见,也有些激动的:“坤哥你们什么时候回来的。”他们一直在屋里看孩子,完全不知道邵坤他们回来的最新消息。
邵坤道:“刚回来。”
他们进了屋,张三胖的媳妇正在那逗两个孩子呢,小邵阳看起来比原来胖了一些,胖嘟嘟的小脸越发的讨人喜欢了。
唐泽见了儿子有些激动:“邵阳。”
小家伙顿时抬起头,眼睛里还有点不可置信之色,随后小嘴一撇哇的一声就哭了起来。
唐泽立刻给孩子抱起来。小邵阳的手一直抓着唐泽的衣服哭的十分委屈。
他这一哭,拐带的张三胖家的闺女都哭了起来。
张三胖的媳妇连忙哄着孩子。一边还道:“你们回来了?”
“刚到。”邵坤对一飞道:“你去套个马车把三胖叫回来。好久没见了。”随后对张三胖的媳妇道:“你一会儿也带着孩子去我那吃饭,这段时间承蒙弟妹照顾我儿子,辛苦了。”
张三胖的媳妇也是个老实人连连摆手:“我没做什么,家中许多大事儿小情还仰仗一寒跟一飞呢。”有这俩帮手在,她都轻松了不少。
一寒在旁边见小主子哭成这样,道:“他这些日子都不哭,能吃能睡。每天早上起来就跟小妹妹玩。我们还以为他不知道,没想到他是把想念都放在心中。”自家小主子就是聪明。
小邵阳哭的让唐泽的眼圈也红了。
邵坤道:“好孩子别哭了,把小妹妹都给吓坏了。爹爹们这不是回来了吗?”
小邵阳被唐泽温柔的怀抱哄了又哄,才渐渐的止住了哭声但还是抽抽噎噎的。
邵坤接过儿子,对张三胖的媳妇道:“我先抱着孩子回去了,待会儿一块去我们家吃饭。”
张三胖的媳妇答应了。
他们才回家。
这一路的风尘仆仆真是辛苦了,打算简单冲洗一下换个衣裳,人靠衣装果然不假,这穿戴齐整之后,越发闲的气度不凡。自此出远门给这俩人又锻炼了一番。他们自己没察觉,但是别人看起来却十分明显。
出去的时候,张三胖也匆忙的过来了吗,看见邵坤用力的锤了他的肩膀一下:“好兄弟。”
这次独当一面才明白邵坤不易,能把那么多人的关系处理清楚,本身就是一件极为难的事儿,他可算是回来了。
今日有邵家人有唐家人,还有张三胖这个发小齐聚一桌,另外一桌坐的这是邵家的六个佣人还有做饭姜老头和两个学徒。整个院落热闹十足,就像过年了似得。
第136章 新鲜
邵坤第二天又去拜访了师父姜安民。这次在沿海之地多亏了师父的罩着才化险为夷。
投桃报李,他带了五千两银子捐给邵记树人书院。冬天到了,瞧着这些寒门书生衣衫偏薄了,打算在从外头订购一些棉衣可以抗寒,给姜安民带了几坛好酒,和外地运来的毛笔和墨条,可以给学生作为嘉奖之用!
这次过来搬了一车的东西。
送礼也是一门艺术,像邵坤送的东西桩桩件件都送到了师父姜安民的心坎上。
姜安民对这个徒弟越看越满意,这次邵坤回来,他也挺高兴的。
有了邵坤在这边心里踏实。
关玉杰和白公子也是听到信儿赶来,见了邵坤喜出望外:“你可算回来了。”
邵坤还给他们搜罗了一些孤本书籍,两位爱不释手。
关玉杰道:“难为你还惦记这我们哥俩。”只觉得跟邵坤行事作风处处熨帖,真是没白认这个朋友,道:“自从你走后,我就好像病了似得,吃啥都不香了。”
姜安民在旁笑道:“你这是馋病。”
随后三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看过来。
邵坤也听明白了,立刻去了厨房,做了松鼠桂鱼,毛血旺,再加上几个素炒。
这四个人开始大快朵颐了起来,馋了好几个月可算能如愿了。
也不要知道邵坤是怎么做的,就连平平无奇的小青菜在他的手里都能变得十分清甜。
原本不爱吃菜的人都抢着吃。
毛血旺**辣的,里头的毛肚和豆芽也脆爽,盛出来满满的一大盆,麻辣鲜香好吃的不得了。在里头捞东西吃像寻宝似得,让人惊讶猪下水居然这么好吃。
松鼠桂鱼也做出了不属于饭馆的水平。
许久没吃,这顿吃的是酣畅淋漓。
饭过三巡,大伙儿见邵坤回来都很高兴。
姜安民道:“明年童生下场,咱们书院应该有不少能考上的。”寒门学子在刻苦上无人能敌。
“恭喜姜大人。”他们才办了一期的书院,就收到了如此多的好苗子。这些人将来再往上考,到时候也可以进入官场能造福百姓,他们也算是桃李满天下了。
姜安民嘴角也带着笑意,没想到在京城中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竟在偏远的省份实现了。
现在每日都充满了干劲儿,像是焕发了第二春似得。
当然他知道之所以能如此顺遂,全靠了邵坤的鼎力支持。之前那些拒绝姜安民化缘的商户此刻都后悔不迭的。再想捧着银子进来刷一下读书人的好感却已经没了机会。
关玉杰道:“邵坤兄,我替全部寒门书生敬你一杯。”
邵坤连忙举着杯站了起来吗,俩人一饮而尽。
白公子道:“邵坤兄弟有这样一身的好本事,不用实在是可惜,要不你再回来读读书。说不定能考个秀才呢!”
话音一落姜安民的眼睛就亮了,他就这么一个宝贝徒儿,恨不得把自己那一身的学问传给邵坤。若是他能做官必也是一方好官员!
邵坤却道:“我就不学了,杂念太多,将来还是好好培养我儿子吧。”
姜安民道:“就算是不考功名多看看书也是好的。我去给你找一些浅显的,你先看着不懂的事儿来问我!”旁边的老仆听了都阵阵诧异,当初京城里那些王爷世子的这想要拜姜安民为师都被他以拒绝了,现在对邵坤恨不得追着教。
这要是传回去,京城那些眼高于顶的公子哥还不知道怎么想。
邵坤只好应了。
走的时候拿着一些带姜安民批注的书本就离开了。
姜安民对关玉杰不无感慨的道:“可惜了,若是他有心进学肯定能考取个功名。”
这话不知怎么就传出去。
邵坤开的这几家铺子都很红火,附近县里的都不远千里过来买东西。在县里也算是一方人物。
再加上邵记书院,他想低调都难。
县里的老百姓虽不认识他,但也多少听过一些邵坤的事儿,没想到他还有此等才学。
大家不免有些替他可惜。
如今县里还有那酒馆的说书人拿邵坤编起了故事,其中最受人喜爱的就是邵坤跟他哥儿媳妇的故事更是被人津津乐道。
还沉个了广为传颂的范本了。
唐泽听说后倒十分好奇,带着一寒去了县城说书的那个酒楼。找了个僻静的地方点了几盘小菜,没一会儿这边就坐满了人!
那说书先生一袭长衫姗姗来迟。
见他来了,大伙儿就逐渐安静了下来。
就听他娓娓道来,多半是把一些民间故事揉在了一块,故事里唐泽是个世家子,被歹人所劫持,危难之中上山打猎的高手邵坤从天而降,击败了歹人,俩人一见钟情在河边私定了终身。
除了名字一样之外,没有一点相似的。
但这个说书的先生讲起来就跌宕起伏,许多人都听入迷了。唯有唐泽脸颊通红,他性子绵软从不肯出来见人的。没想到他俩的故事却在县里流传开来。这种感觉十分的奇妙,羞涩中还带着隐秘的骄傲。
回去的路上,一寒都能感觉到唐泽十分的欢快。
到了家里邵坤还没有回来。他立刻去厨房,给邵坤做了一桌子的酒菜。
等邵坤回来的时候还有些受宠若惊:“这是什么日子?”
“坤哥,你都好久没吃我做的饭菜了。你尝尝好不好吃。”他眼睛明亮的惊人。十分高兴。
邵坤落座,夹起一筷子食物放在嘴里,咀嚼了一下,道:“好吃。”
“那就多吃些。”说完又给他添了一些饭菜。
78/85 首页 上一页 76 77 78 79 80 8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