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契(古代架空)——枯泽

时间:2020-05-25 09:46:53  作者:枯泽
  两个半大的少年人对视片刻,默契的摆出了一样精明的笑脸。郑蕴听着两个少年人的笑声,默默的将那句‘他们姓李’的话给咽下去了。
  李是本地大姓,彭泽姓李的可比彭蠡姓崔的和姓曹的加起来还要多。他们态度和善也是因为卫舟轻易妥协要价不高罢了,须知这时候菜谱方子都握在各家私厨手中,密不外传,卫舟这价格一连卖了好些秘方,且还都是这时代还未流行的做菜方式,对方给的价格着实不算高了。
  不过....便是卫舟不肯卖方子,他们也是有法子的。
  卫舟且还想不到这些,安抚好失业少年郑莯,卫舟又去安抚另外一个失业少年。
  阿留不敢像郑莯一般不满,只忧心这些阿爷需要的吃食从哪里来,不说万一阿爷日后只能这么躺着,便是阿爷好了他也不想再让阿爷上山了,但是他要拿什么养活爷孙两个呢!
  卫舟拍拍阿留道:“你阿爷的伤口才刚刚结痂,正是长皮肉的时候,不抓会痒,抓了又怕伤口再有不好,得需人看着陪着,且你阿爷的腿还要复健,哦你不懂复健,就是做一些合理的运动让身体康复更快,我把这段时间该给的钱先给你,你暂且回家照顾你阿爷一段时日,等再过一段时日,保证有好事找你。”说着又交代了一些护理常识,平日该注意、忌口等琐事,还说了些简单初级的复健方案。
  阿留被安抚好,揣着安下的半颗心回家去了。
  郑莯这边拉着卫舟问个不停:“阿兄,过一段时日有什么好事?要不你先告诉我呗,我先预备着,你看上次咱们其实就没预备好.....”
  再过一段时间,□□ 月份,是吃螃蟹的好时候啊。
  卫舟哪里肯告诉他具体是什么事!万一这边的螃蟹不多呢?那他只能看看有没有黄鳝、泥鳅、田螺、蚌壳了,万一这些他都弄不好呢?!那他不是还得想些其他的法子,总之现在不能说。
  郑莯又去扯他的袖子:“卫阿兄,你最好啦!”
  卫阿兄打了个哆嗦后,用实际行动表示自己不那么好,不仅什么消息都不说,还冷酷无情的将事业心少年赶回家去了。
  等外人都走了,郑蕴才慢慢起身,他指指桌上装银子的箱子道:“卖方子的钱,你拿回屋收好吧!”说罢便预备着回房了,他身子骨仍未大好,强撑着在外做了一日,已有些疲惫。
  
 
  ☆、16
 
  
  “那池塘是你家的,鱼是你家的,那些酱料也是用你家东西做的,便是...便是方子是我写的,也该一人一半么。”
  卫舟是真心觉得自己的菜谱没什么技术含量,何况今日若不是郑蕴出来帮忙谈判,他一个没常识的穿越者必定会再被这些古人也糊弄的。
  他又接着道:“还有之前,前些天三郎和阿留做生意挣来的本钱,我也每日都记着,待会一律拿给你,这本来就是你的么。”
  郑蕴回屋便有些支撑不住的坐在床边,他看着跟进来的卫舟道:“阿弟,你说‘你家’,是要同我生分,不把我当一家人的意思么?!”
  什...什么生分了?!怎么生分了,哪里生分了?这样做就算生分了?
  便是亲兄弟一样要明算账,何况他们...无亲无故的呢!
  等等,咱们之间怎么就成了不能生分的关系呢?!
  卫舟想一条一条的同郑蕴理清楚,跟他来一个关于‘账目清晰有助于减少矛盾、缓解家庭经济纠纷’的讨论。奈何,郑蕴就那么坐在床榻上看着他。
  郑蕴是个病秧子,这是他一直以来给卫舟的感觉,从卫舟穿来以后,郑蕴便药水不断,一直徘徊于肺要被咳出胸腔的凶险地带,卫舟甚至一度认为郑蕴有肺结核...
  但郑蕴虽然面色苍白病态,却并不泛黄,因而只显得虚弱并没到膏肓境界,甚至无损于他跟村里别的人不同的气质,那股斯斯文文的读书人的气质。
  他咳嗽时总拿帕子掩住嘴,极力忍耐,人仍然是挺立立的,哪怕是病弱之时展现的也是一副“我并不脆弱,不要你帮忙,若你硬要帮忙,那也是服侍,不是照顾”的姿态。
  简单来说,郑蕴有股小清新式的自然而然的装逼。
  但现在,郑蕴眼中却有些清晰明了的伤感之色,他问卫舟:“你仍将你我当两家人看么?”
  卫舟讷讷,他想解释,又想自己在郑蕴眼里应当是卫小六才是,他一边觉着该将这责任担起来,一边又纠结着觉得不该这样糊弄人,便有些踌躇,只勉励的硬着嘴道:“就...就是一家人也断没有我收着钱的道理。”
  “阿弟。”郑蕴垂下眼眸不去看面前的少年人:“当初...当初你来我家时,我便说过,有我一日便有你一日,在郑家,你同我、同阿茂都是一样的。”所以你不必如此汲汲营营,生计一事,本该由他这个兄长来考虑才是。
  想到这里郑蕴不免叹气:“终究是我身子不争气拖累了你。”卫舟被他这口气叹得,蓦然生出一股其妙的情绪来。
  他一把将装银两的箱子放到郑蕴手边,道:“既是一家人,你是一家之主,家里的家用合该由你收着。”
  说着他便往门外走,走到门口又倒回来往箱子里抓了一块银锭,道:“我先拿一块用着,再要用钱的时候再问你拿便是。”顿了顿又说:“时间不早了,你早点休息。”
  郑蕴看着少年略显匆忙的背影,神色略复杂,复而一笑,宝贝的将小箱子慎重的放在床里间的小格子里。
  这边卫舟拿了一块银锭回屋后愣愣神,甩甩头,立刻欣赏起起自己挣来的钱。
  他最后特意拿出一块来,真不是贪财或要藏私房钱,而是怀着收藏的心思啊。
  这是古代的银子啊,跟现代的不一样呢,之前若不是怀着对古物的尊重,他怎么耐得下心数了整整几贯的铜板。
  此刻卫舟小市民心里又犯了,将自己在现代旅游时沿路买来的纪念品,里边的一些银饰拿出来,古代的银当然没有现代的银白,中间毕竟差着千年的提炼技术。
  卫舟看着收藏的古代硬块,又看看现代买下的银饰,心中思绪万分,终究叹气将东西一道锁起来,而后逼迫自己不要再胡思乱想,往事不可追,便这么劝服自己早早歇下了。
  翌日,郑莯早早的来敲门,他因对‘一段时日后’的好事满怀期待,竟没有再念叨着要出门做货郎的事,只每日来巴巴的望着卫舟,希望他能好心提前告知他,下一波红利在哪里?!
  卫舟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告诉他的,于是他拉着郑莯和小四一道学起了九章算术。
  学明白了繁体字,懂了一些基本的字意,九章算术还是很容易看明白的,但卫舟是不会这么容易满足的,他打算做一件大事。
  看了全本的九章算术,卫舟发现自己低估了古代人民,低估了古代数学,就九章算术上已经出现了勾股定理。
  只是很多古代的用语和现代不一样而已,卫舟看了书后硬生生将自己‘一一得一,二二得四’的口诀改为当下的‘一一如一,二二如四’,且不止是自己,还得喊阿茂一起改。
  偏阿茂不像刚开始见面那般乖巧懂事,又机灵会看眼色,拿出不知何时养出来的天然黑问卫舟:“卫哥哥是将背错了的口诀交给阿茂了吗?卫哥哥近日教了阿茂好些算术,还有教错吗?”
  卫舟:“........”
  郑蕴是学明经科的,对明算并不精深,家里就这么一本九章算术而已。
  卫舟却认为,不能放下理科的教育,已经心底打算将已经写了一半的数学课本用在阿茂身上的。
  只是才刚刚默下了书写,紧接着又要改为古代数学的格式。譬如阿拉伯数字是不能用了,卫舟虽然也觉得阿拉伯数字挺实用,但并没有在古代来一发改革推广的想法。
  再有计量单位,口诀,等。如九章算术异第一章面积的算法,他原来的S、平方等符号得用朴实的文字表示了。
  且人家的题目是:方田:今有田广十五步,从十六步。问为田几何?  他以后也要用方田来出题,不能再用长方形、正方形了。
  这些对比修改的过程中不免枯燥,卫舟觉得郑莯来的及时,边教学边修改,正好也能发现其中不足之处啊,岂不两全其美。
  郑莯...郑莯觉得一点也不美,他好容易证明了自己学渣的本质,脱离万家村倾力请来的老师的魔爪,步入社会的人士哪里那么容易静下心来学习的。且,他若有心学习,跟着郑蕴这个乡贡学不更好。
  卫舟安抚他:“我教的和你阿兄教可不一样呢,你不是要行商么,不识数怎么行呢?”
  郑莯:“....我识数。”
  卫舟觉得这孩子是不识相啊,既然有缘分成了亲戚,说不得要教教他做人的道理,便问他:“就比方说,昨日来买鱼的人,他若真把吃食做好了,以至于其他州府的店铺都要买鱼,那他总不能每天临时买吧。”
  “若他有十家酒楼,从低到高,分别每日需要一百、两百...一千条鱼。”说着卫舟在郑莯轻松惬意甚至有些不屑的小眼神中转了口风:“一条鱼,鱼头能分一道菜,鱼身分一道菜,整鱼也能成一道菜,分别对应价格为三十文、五十文、一百文,鱼头够一人吃,鱼身够两人吃,整鱼够三人吃。”
  郑莯一下子不满了:“他们竟卖得比咱们贵这么多!”他一下子就抓住了重点。
  卫舟摆摆手表示这些不重要,他怎么会知道人家订的菜价:“都说了是比如,一条鱼的成本是三文钱,而一个小厮一日能破五十条鱼,一天工钱为五文,一个大厨一日能烧三十条鱼,一日工钱为二十文,你算算看,这店家该所有分店一起,该请多少小厮多少大厨,又以什么样合理的方案,挣最大的利润,且最大的利润又是多少呢?!”
  郑莯:“......这..这怎么能算。”
  “所以啊,你不会算,待日后你若开店,岂不是花的本钱比旁人多,挣来的却又比旁人少。”卫舟问他:“现在你知道算术的重要性了吧!”
  郑莯愣愣的点头,被忽悠的都忘了反问卫舟,他自己会不会算,他若问了,必定能知道卫舟是随意糊弄他的。
  一旁的小四见兄长也被按在了学习的课桌上,对兄长发出了怒其不争的重重一‘哼’,双眼渴望的看着后院外,晒坪的方向,那里有村里的小孩在玩闹,他们最近因为卫舟提供的几个小游戏,简直烦恼的不知如何是好,每日里玩了老狼几点了还想玩攻城,还想玩萝卜蹲想玩木头人,时间都不知道要怎么分配了,可怜小四原本也是那其中的一员。
  阿茂才不到五岁,都启蒙了,小四却已有八岁,都能上二年级了,竟只认得几个字,连数都不会数,这怎么可以。可不就在跟着兄长找来的时候,被好为人师的卫阿兄也一把抓住了么!
  小四亲眼看着卫舟如何绕晕了郑莯,不敢反驳,只能委委屈屈的接受了阿茂好心分给他的小本本。
  那小本本比书本小了一圈,封面上写了‘算术’两个大字,下边还有两个小字,写了‘姓名’,后边划了横线,里边打开,封面内页赫然写着九九乘法表。
  阿茂还得意的告诉小四:“卫哥哥每日教完课是会留作业的,我特意把这个有九九歌的本子给你用,我已会背了的。”
  小四茫然的看向阿茂,阿茂又道:“这是卫哥哥做出来的最整齐的本子,我先前舍不得用,现在特意拿给你了呢!”
  
 
  ☆、17
 
  
  第一天么,还是要给小朋友一点信心,卫舟也没出难题,只教了些基础的加减法,他拿了块木板放在窗沿边充当黑板,又用捡来的能画出颜色的石头当粉笔,给他们几个用古代数字列算式。
  接着又教了一遍速算法,反复举了几组例子后,便把木板一翻,在背后写下二十组双位数加法二十组三位数加法,让三个孩子抄在本子上当作业。
  阿茂用‘你看我没说错吧’的眼神看向小四,提着凑手的小毛笔刷刷的抄下了题目,小四笨拙的费力的也跟着抄了。
  卫舟留了作业后还拍着郑莯的肩膀,鼓(刺)励(激)他:“可不要被两个几岁的孩子比下去了啊。”
  说着便自去做自己的事了,他还要拿削制好的木板做出直尺三角板等数学工具呢。
  幸好那套记账本里有一套小尺子,虽然只有十厘米长,但该有的三角尺和量角器都有,不然他还真不知道角度的问题如何解决,现在只需要将厘米改成尺寸了,只做出来的估计不是手用的工具尺,得是黑板用的教 具尺。
  10寸1尺,5尺1步,10尺1丈。
  卫舟削了三十多厘米的长木板,一面用现在有刻度对比,画出寸、步、丈的位置,另一面用自几的直尺对比着,仍用他习惯的毫米、厘米划分了刻度。
  另因为没有好器具钉合,两个三角板和量角器都直接是从整块木板上直接切下来的,再在中心挖出一块小的来。之前那些捡回来的没做好纸张的木板留着还是有用的。
  又用两根圆木,一根削尖,绑在一起,做了简易的勉强能用的圆规。
  有了这套器材,倒是多多少少令郑氏兄弟学习有了积极性,尤其是学梯形、圆形的面积时,卫舟不免还做了些简易模型,还要画图做辅助线等。
  这期间阿留也常来,他家没有水塘,都是来卫舟家买鱼,不免也跟着学了些算数。更不免也一道被留了些作业。
  经过这些天的对比,卫舟发现郑莯到底年长,理解能力比小孩子强些,且头脑也灵活,但因细心不足,常出些小错误,小四倒是挺聪明的,没有基础的时候便会自己翻着乘法表把题目一点点算出来,阿留基础差些,还看不出好歹来。
  卫舟刷刷用红笔改了几人的作业,并再次宣布:“又是阿茂头名,只他一个人拿了满分。”
  阿茂眼睛亮亮的,到没有再说什么话语去刺激旁边几位或不服气(小四)或故作不屑(郑莯)或不好意思(阿留)的兄长。
  书房里,郑蕴看着窗外院子里热闹的场景,微微一笑,他取出收藏得很好的宣纸,研磨,提笔写信。看来阿弟在明算一道上却有些本事,得为他把《张丘建》、《夏侯阳》、《周髀》、《五经算》这些明算用书给找来才是。
  九月间,吴老的伤口好的差不多了,经过大夫检查,可以下床走动了,只他到底伤了根底,行动有些不便,肩膀不能再随意举摆,卫舟还用布条和木板给他多绑些日子,腿的问题不严重,找了合适的木头做个拐杖就行。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