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顺天到开阔的海域必须经过一天狭长的海域——露梁海,经过露梁海面前有两天水路,一条通往露梁海,一条经过猫岛通往顺天。
小西行长还没有出海就看到海峡处霍台令率领的水师船队连成黑压压的一片,不敢轻易硬磕,毕竟不知敌方究竟多少兵力,多少实力,这不知彼的战小西行长知道打不得,只能等着岛津义弘能遵守约定前来协助了。
岛津义弘不愧是又莽又轴的人,本来若是不管不顾是能逃跑的,还真信守承诺来救小西行长了。
陈璘知道消息高兴的不行,让副兵头邓子龙率三千余人,准备在露梁海北侧给予伏击,水军统制使李舜臣在观音浦准备埋伏,自己带领余下主力隐蔽在附近海域,随时支援。
李舜臣提出疑问,让一旁人做了翻译,内容是:“猫岛呢?那里可无人防守!”
陈璘笑呵呵,“他定然不会前往此处!”
其余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这陈璘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第15章
顺天地势险要,周围又挖了很深的沟壑,加固了防势的栅栏,房疏就等着霍台令下达通知,前后夹击才有突破之势。
加藤清正准备跑路,出了蔚山,明军任然没有动静,就放松了戒备,大队军队朝海边前进,海边有日寇准备好的数百辆船舰,所有人差不多上完了船就听的轰隆数声,一片火海,惨叫连连,这些前一刻还兴高采烈的倭寇,下一刻就添火喂鱼了,加藤清正算是明白了,这是引蛇出洞!
而他身处火海之中,隐约之间看得岸上黑压压一片明军,就等着棒打落水狗!
岛津义弘暗料自己逃跑他们也浑然不觉,此时发现自己跑路肯定像热锅上的蚂蚁,肯定放松了外围的戒备,自己若是回头他们更是意想不到,来个出其不意还能攻破明军,那可大功!所以他选择回头也不全是什么守诺重义,这名留千秋在历史上再留下风流一笔诱惑力十分巨大!
当他带领一万五千人的第五军组成六百多条船舰浩浩荡荡进入了露梁海,这露梁海静悄悄真印证了自己的猜想,明军哪有闲心还在这里晃荡打劫?
夜色里猫岛隐隐约约的出现在了岛津义弘的眼里。
万万没有想到埋伏于露梁海北侧的邓子龙率领三千精英水军将岛津义弘船龙尾部冲得七零八落。
邓子龙的水军都从渔民中选出,熟悉水性和流向,善于驾船,并且平时训练严格,此时十船一队,发起多点突袭。
日寇回过神,纷纷拿起火铳对着海上一通乱发,日寇火器不如明朝火器精良,炸膛率接近四成,一时间海上铅弹如暴雨落下,不仅打中了一些明军,还误杀了许多自己人,加上炸膛率,许多人不是缺胳膊少腿就是把脑袋炸出了窟窿,简直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
岛津义弘看这些士兵乱作一团,便下令不用火铳改用箭矢,刀剑,长矛。
第五军后路被邓子龙堵死,都准备和等邓子龙军队靠近就跳上敌船来个殊死搏斗。
结果明军突然不动了,多点突袭也停了下来,日寇也突然懵了,都呆住了等待上级指示,就在岛津义弘都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炮击中船的声音此起彼伏,火光越烧越旺,船龙尾部碎成火段,借着火光,日寇看见了明军船上无数正对自己的虎蹲炮,都吓得惊慌乱串,日军的铁皮木头船经不起虎蹲炮的攻击,很多日寇不被炸死烧死就是落海溺毙。
听得后面动静,岛津义弘是知道中了埋伏了,他也并没有慌乱,脑袋快速转动,既然尾部被堵,那就只有继续前进与小西行长汇合。
埋伏于观音浦的李舜臣驾着他的得意之作——龟船,等待着岛津义弘的到来。
虽然朝鲜军队不堪一击,当初倭寇不出两月就攻陷了朝鲜京城,才向明朝求救,但是这李舜臣确实是个非常难的军事人才,当初在鸣梁海峡用十二艘船击败了倭寇四百艘船,从军事上来说是一个奇迹,兵力强大是一个绝对的优势,而他大获全胜差点生擒住了日军主帅藤堂高虎,也让他名气大震。
当岛津义弘的舰队出现在了李舜臣眼里时,岛津义弘也离猫岛不远了,李舜臣用龟船猛撞第五军的侧翼,几乎是胡打乱撞,怎么混乱怎么来,倭寇被撞下海的都不计其数,指挥系统彻底瘫痪了。
岛津义弘不亏是名将,他保持镇定,虽然侧翼遭了攻击,可是猫岛方向任然静悄悄,看来是明军并没有在此设防,他要率领大部队继续朝顺天方向前进。
他大喜过望,带领军队全力向猫岛方向前进,刚刚进入了猫岛海域前面三条船就炸裂起火,奇怪的是并没有明军可以袭击到最前面的船,全部日寇都吓得不敢再动弹了,浆也不划了,望着空旷的海域,岛津义弘陷入了恐慌。
这就要归功于霍台令了,让他当海盗的那阵子他是一点没有闲下来,水下定位炮弹前两年他就开始研究了起来,这段时间恰好给了他时间做了出来,外层套了木箱用作浮力,内置铁壳雷,利用沉浮力相抵固定于水下两米左右位置,当受到撞击就会爆炸,爆炸力强度比嘉靖时期的普通□□危力更大操作也更便捷,不需要人为引爆。
就是这水下炮弹拦住了岛津义弘前进的步伐。
前两天霍台令找到陈璘演示他炮弹地的威力,用劫来的倭寇的船只,那只船不大,也不算小,能承载三十多人,是铁皮木质货船,霍台令用火铳指着一名倭寇的头,示意上船驾驶朝指定位置行驶,那倭寇不知他们意欲何为,见识了同伴惨无人道的死法,入海溺死也算上天赏赐,就按着他们指示驾船驶去,只听得惊天巨响,船只炸成了碎片,在海上燃烧了起来,一旁人都看呆了。
陈璘喜上眉头,计上心头,就生出了用这炮弹拦截倭寇前往猫岛的路。
霍台令只说:“这货船比不得军舰经实,军舰铁皮更厚些,具体碰上真的军舰效果肯定是没有这么好的。”
陈璘了然于胸,说:“我也不指望它能摧毁倭寇,但绝对能起个拦路虎的作用。”
拦路虎的作用是起到了,岛津义弘不敢再上前,若再前进不仅不能和小西行长汇合,还可能会全军覆没,只能掉头,发起冲锋尚有一线生机。
李舜臣见敌军不动,还有掉头的趋势,指挥自己身处的龟船只身冲入敌军阵营,龟船周围都是铁刺铁钩,一开始撞翻了好几艘倭寇军舰,可他冲得太快,自己的水师没有跟上,他迅速被倭寇围住了,倭寇反应过来,不断使用□□打这个死靶,改用箭矢射击船上的人,这再坚固的龟船也被打地左摇右晃,李舜臣好几次差点被甩下船喂鱼了。
所幸,此时陈璘赶到了,他居然等不及排兵布阵就率领四条大明军舰冲进了包围李舜臣的包围圈,自己乘的大鸟船船身长达五十米,船上架了数十架普通机炮,而船头船尾架上弗朗机炮。
可是陈璘冲进去也被围住了,弗朗机炮也打不散周围的日寇,沉了一批又围上一批,这岛津义弘第五军不怕死的精神确实是名不虚传。
弗朗机炮也挡不住倭寇试图上陈璘船只的决心,许多倭寇手持野太刀,□□上了陈璘的船,都想取下这御倭总兵头的命。他们上船见人就砍,陈璘年纪大了,手脚始终没有年轻人灵活,幸亏他又个勇猛无畏的儿子——陈久经,为人老实忠厚,自己武器被敌军打落在地,以肉身作盾为陈璘挡了数刀,鲜血淋漓,任然岿然不动,鲜血沾了陈璘一脸,明军迅速护住两父子,陈璘含泪大喊:“久经!我儿!!”
陈久经也是相当硬气,只说一句:“父亲……孩儿无恙!速谋计逃脱!!”
一名合格的将领,在关键时候是肯定不能自乱阵脚的,陈璘迅速判断了局势,看手下士兵的盾牌与甲板颜色非常相近,耳边炮弹击中的声音连绵不绝,混杂着惨叫与落水声,都有些分不清是我方还是敌方了。
陈璘下令所有人以盾挡身都躺在甲板上,顿时一艘船上都没了动静,夜色下日寇看不清,只以为是这大鸟船上的明军都被歼灭了,就胆子大了些都朝这船上跳。
明军可就等他们上来了,躺在甲板上的士兵见人上来就用长矛刺穿上船的日寇,一时间甲板上方串起了许多人肉串,响起了连绵的撕心裂肺的哀嚎。
一时间日寇有些退却,但又准备发起一波更大的攻击,都知道了明军的把戏,这次不蛮上了,也都拿盾持□□,有些试探地往前走,突然听见了明军休战的鸣金号角声。
连日寇将领都面面相觑,一时间都没有动弹了。
还没得日寇回过神,大鸟船附近几条日寇的船,不是爆炸就是翻船,日寇又一次恐慌了,其余船上的日寇像受了惊吓的狼群,全都找不到方向了。
陈璘对手下大吼:“再放‘火龙出水’!”
然后听得大鸟船下嗖嗖水声,几只像龙一样的水下炮弹朝四面八方游去,接着又是一阵连绵巨响。
这火龙出水是那天霍台令在演示了□□之后又向陈璘展示的东西。
“这火龙出水......之前也用过的,你这和之前相比有什么不同?”,陈璘对安静躺在地上的炮弹打量起来,“好像是比之前的个子大一些。”
霍台令挽起袖子,给陈璘展示了草图,陈璘看着这些图画也看不懂,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台令你就直接说吧,这排兵布阵的图我看得懂,这火器设计图......有些费脑子。”
零台令说:“以前的火龙出水射程也就是一百五十米左右,我这几天改良了一下,射程提高到了二百米左右,而且可以承载更多的□□,危力也更巨大。”
这样说对陈璘来说就十分清晰明了,他如获至宝,拍着霍台令手臂说:“台令啊,在朝庭做些悬牅绕梁,抓鸡拖狗的的事情,可真是屈才了啊!”。
听陈璘说那些文官是鸡是狗,霍台令只说:“这抓鸡逮狗也是一种活计不是?”
陈璘叹了口气,“只要台令不嫌弃想入我麾下,陈伯随时列阵欢迎!也绝对不会委屈你!”
陈璘是一直都想把霍台令收入麾下的,自己必定是如虎添翼,可惜霍台令有自己的打算。
霍台令点了点头,说:“若有那一天,陈伯可别嫌弃!”
日寇被火龙出水打得溺毙了许多人,外围陈璘的手下也与陈璘汇合,见取陈璘人头无望,岛津义弘只能带领剩余人向退路冲去,现在得保住命。
后路只有邓子龙带领的三千人,而岛津义弘起码还剩下七千人,俗话说,兔子急了都要咬人,何况这一群逼疯了的野狗,他们对着邓子龙的军队疯狂扫射,一通乱撞,邓子龙也毫不退却,带领船队散成弧形,拦住了海域,势死不退。
这海上真成了箭雨弹林,无数燃烧着的箭矢将邓子龙的船燃起了熊熊大火,势要吞天。由于船只之间相隔太近,都烧成了一条火龙,本来日寇是想逼退邓子龙的拦截,万万没有想到邓子龙毫不退让,结果正是这火龙堵死了日寇逃生的路。
一旁士兵拉着这年过七十的将领让他坐小船逃跑,他只是摆了摆手,身正腿直,有些混浊的眼里印的是日寇癫狂的垂死挣扎,他笑着说:“此船为我守之土,绝不退让。”,便与火船融为一体。
这位老实忠厚的将领,四十多年从军生涯一如即往,在火海里实现了他一生的夙愿--为国战死!
他手下将领见识了这壮烈的一幕,邓子龙用自己的英魂点燃了手下的士气,大家都与这倭寇拼杀了起来。
给陈璘的到来争取到了时间,李舜臣也是士气大爆棚,又一次冲到最前面,只是这次还没有让他发挥,就被一颗子弹结束了一生,在战场上运气是非常重要的。
他临死前对手下李菀说:“别让我的死讯公布出去,你代替我......战斗下去。”,李菀湿红了眼,他是见证了李舜臣大半个戎马一生,如今要背负着他的使命延续他的光荣,心里烧着怒火也透露着无尽缅怀让他带领着朝鲜水师继续冲锋陷阵,也为了一百三十万丧生于倭寇屠刀之下的朝鲜百姓。
现在是最后的时刻了。
等到凌晨,海边升起红阳,经过一夜的屠杀,这一片海域都是一片血红,海上漂浮着连成一片的尸体,多是倭寇,惨不忍睹。
倭寇都是一群绝望之徒,岛津义弘身中多处刀伤,衣服被划得破烂,渗着血,他咬紧后槽咬,想方设法要突破重围,他下令让生存的日寇围住自己,作包围之势突破围困。
天微亮,驻守顺天海域的霍台令和包围顺天城的房疏就收到了露梁海的战况。
小西行长自然也得到了情报,前有狼后有虎,援军又多半是来不了,他决定让顺天城内的士兵四散跑路,自己混杂其中方有一线生机。
房疏早料到他有此招,每个城门口都埋伏了军队,房疏带人打算从顺天城正门入,可是这顺天城沟濠深宽,手下又多是车军,要带大车入内,还得等着叶敬州和尔良他们从左门突围杀入城内才能拉下吊桥。
左门地势平缓很多,由于地理原因,沟濠不深,拦栅也不如其它地方坚固,这是房疏观察了好几天得到的一个突破口。
能不能进入左门,就看倭寇从不从这里跑路了,自己拉下吊桥了。
房疏等得有些不耐烦了,城里厮杀声连天,想必是有同胞进入了城内了,城门却任不见动静,房疏就像蒙着眼看戏,心里急得慌,表面也只能不动声色。
城门从内传出的轰天巨响的咚咚声,城门开始摇晃起来,房疏以及身后的所有士兵都全神贯注了起来。
却看到让人震撼的一幕,城楼上几个身穿倭寇盔甲的人与身后一大群蜂拥而上的倭寇拼杀,这是还没有被发现的锦衣卫,他们蛰伏了这么久,纵使有霍台令的撤退命令,他们依然选择留在狼窝,现在正是他们等待已经的机会,让房疏大军入城绞杀倭寇。
他们拼命砍杀了守着绳索的日寇,毕竟现在很多倭寇都忙得逃跑,连正城门的守卫兵都不如平时的多,但是几个锦衣卫要突破守卫吹断吊桥绳索还是太勉强了些,有两个锦衣卫作后防,而房疏眼睁睁得看着这两人被倭寇长茅插得千疮百孔,最后被抛尸体城下。
城外的明军都看得真切,几个锦衣卫拼死一搏,不顾一切也要朝着绳索的方向,这不到一半柱香地时间内让城外明军燃烧了猛烈的斗志,一万人自觉用脚踏地,震出了天崩地响,有些吓到了倭寇,也鼓舞着城楼上的锦衣卫。
房疏下马,忙夺过一旁副使背上的连驽,眼神狠厉,双臂左右开弓,银甲反着晨光,晃了城楼上倭寇的眼,十二支穿云箭齐刷刷,簌簌几声,准备对两个锦衣卫下狠刀的几个倭寇纷纷倒地。
这一发为锦衣卫赢得了关键的时间,他们对着绳索挥刀吹下,吊桥轰隆倒下,房疏翻身上马,明军吹响号角,房疏带着骑兵先行,步兵与□□兵驾着大车紧随齐后。
本来房疏初来战场时只想着自己的仕途,当他当先锋要打头阵时,被副将拉住:“房大人,使不得,您冲在最前面,太危险了!!”,或许是被这一路上许多人的报国护民的精神感染,他挥开了副将的手:“国家赐予我这盔甲,就是用来挡住日寇的!岂有靠后之理!!今日就要让这些个欺弱无理的家伙得到报应!!!”
19/91 首页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