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爱如长风(近代现代)——小崇山

时间:2020-06-11 10:03:11  作者:小崇山
  她很羡慕哥哥,不用怎么费力,就能取得好成绩。
  如果她能考到双百分,杨嘉羽做梦都要笑醒了。
  杨嘉佑压根儿没当回事,卷子丢得到处都是,杨嘉羽想看一看满分试卷长什么样,是不是真的很神秘。但爸妈在哥哥试卷上签完字,家长会一过,哥哥像投篮一样,把卷子揉成一团,投进了垃圾桶。
  有一次,她趁着哥哥不在,想把垃圾桶里的卷子捡起来,但妈妈很快就进来了,数落她蹲在垃圾桶旁,也不怕有细菌。
  哥哥正巧踢完球回来,把杨嘉羽吓了一跳,她连忙回了房间。
  那时候她还在上小学,可是记忆如此清晰,杨嘉羽就很奇怪,自己到底是哪里不对劲,为什么所有人都觉得自己很笨呢。
  不过现在有许立在家,一切好像跟之前不太一样了。
  许立很有耐心,学习也很好,轻言轻语地讲话,喜欢安静地微笑,双眼皮不明显,睁开眼睛的时候反倒像单眼皮,可是眼眸低垂时,让人觉得特别温柔。
  像什么呢……
  杨嘉羽搜索脑海里的词组,暗自后悔语文课没有好好背词语,现在搜肠刮肚,一个合适的词也找不到。如果非要说点什么,杨嘉羽觉得许立像上周五,她在校门口吃到的棉花糖。
  柔软,洁白,蓬松,靠近了也不怕受伤,反倒粘得满脸是糖丝,很甜。
  哥哥杨嘉佑,当然就像又硬又粘牙的麦芽糖,扯一块儿下来,非得掉颗牙不可!
  杨嘉佑的糖可没那么容易吃到嘴里,杨嘉羽愤愤地想到。
  为了保住牙齿,杨嘉羽不会轻易向哥哥讨要甜头。
  长大后的杨嘉羽,用了很长时间,很大代价,才理解到原来棉花糖和麦芽糖会相爱。那是一种怎样的甜,她就不知道了,得问哥哥杨嘉佑。
  杨嘉羽回过神来,面容很舒缓,望着身后的爸妈,“妈妈,你下周请老师过来吧。”
  夫妇二人倚在门口,相视一笑。
  后续的钢琴课果然如许立所说,乐理课枯燥而乏味,光是钢琴的基础知识笔记,杨嘉羽都记了好多页,晚上睡觉的时候还在心中默念‘全全半,全全全半’,五线谱还有一定的记忆规则。
  不过这些知识,要比数学课本上的鸡鸭鹅有趣多了。
  许立做完作业以后,会陪她在琴房待一会儿,问学习进展。偶尔他也会抽时间练习,叔叔阿姨对此非常支持,认为同伴一起学习交流是好事。杨嘉羽每次都很认真,把老师说的话记在心里,除去完成自己的作业,她把课余时间放在了钢琴上。
  十几岁正值玩耍的年纪,平常孩子一般坐不住,要么是家长在一旁威逼利诱。
  杨嘉羽坚持学下去,觉得好像打开了新的人生大门,音乐的世界很美妙,她不会觉得那么孤单,时间久了,那架钢琴反而更像她忠实的朋友。
  她能定在钢琴前,不是家人逼着,是自己愿意花时间学习。
  因为许立跟她说过,只有基础知识扎实了,才能弹奏出美妙的音乐。
  现在还弹不出来,肯定是基础功不到位,手指还不够灵活,对琴键没有烂熟于心。
  杨嘉羽一点也不怕,她会一直坚持到那一天到来!
  时间在忙碌中流逝,进入初二的那个秋季,杨振华帮许立转校了,暑期结束前,他还专程带许立去拜访秦晓雯老师,感谢她这一年多以来,对许立的关照。
  看见许立有了新的生活,秦老师十分开心,她伸手抱了抱许立,希望他敞开心扉,好好感受生活。
  许立眼里闪着泪光,点头答应了,他从书包里掏出一个厚厚的笔记本,“秦老师,麻烦你帮我把这个本子转交给班里的同学,我给每个人写了一句话,很感谢他们的友善。”
  秦老师笑着保证:“没问题,我相信他们也会祝你一切顺利。”
  事情处理得较为顺利,为了方便照顾,杨振华把许立安排在儿子杨嘉佑所在的班级。
  换了新的环境,许立才知道杨嘉佑一直在双语学校,周围的孩子非富即贵,算是当地的精英教育。许立心想,学费一定很贵。
  这天回到家,他见杨叔叔还在书房忙工作,敲门进去了,问杨叔叔有关学费及转校的事情。
  杨振华说:“没有你想得那么可怕,真的。”
  许立觉得不对劲,因为小到校服,大到学校的教育设施,甚至是食堂的饭菜,都跟之前的学校不在一个标准。
  见许立面带难色,杨振华说:“如果你怕给我们添麻烦,这样,叔叔帮你记着,等你将来工作了,有经济基础了,再跟叔叔谈这件事,行不行?”
  许立说:“爸爸的卡上还有钱。”
  杨振华摆摆手,“那些钱是给你定期存着的,以备将来不时之需,现在还不能动。”
  “那每天回家里吃饭也是开销——”话还没说完,身后的门响了响,许立回过头,见徐阿姨站在书房门口,手里端着刚切好的西瓜盘,她笑了笑,“什么开销?家里并不多你这一双筷子,你千万不要把阿姨想成这种人。”
  许立内疚地低下头。
  徐瑛把西瓜盘轻放在桌子上,“许立,当这里就是自己家,真的,阿姨说的都是实话,这也是我和杨叔叔的共同决定。”她拿了叉起一瓣西瓜,递到他手上,“你还小,这几年对你来说很重要,叔叔阿姨希望你将来过得好,飞得更高。”
  说到这里,她语气恳求:“其实,阿姨很想跟你说一句‘谢谢’,因为你的出现,让嘉羽能够静下心来学琴,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宽慰。”
  杨振华从书桌前走过来,拍着许立的肩膀,“徐阿姨说得对,你安心上学就好。”
  许立抬起眼眸,从杨叔叔眼里看到了真诚与坦率,他知道自己再客气就见外了,声音带着力量:“好,我知道了。”
  许立把这些事都记在心里,就像杨叔叔说得那样,将来他会悉数回馈给他们,现在当务之急是要好好学习,静待长大,成为有力量的人。
  之后每天上学,司机可以一起送三个人,不过没过多久,许立借着周末吃晚餐的机会,跟叔叔阿姨说,他还是想自己上学,从现在住的地方到新学校,其实没有之前那么远,坐地铁可以直达。
  杨嘉佑说:“我也坐地铁。”
  徐瑛看着儿子:“你也跟着起哄。”
  杨嘉佑皱眉:“我怎么起哄了,我又不是小朋友——”话没说完,他撞见杨嘉羽幽幽的目光,怕自己又惹怒她,连忙改口:“我们是男孩儿,让司机送妹妹,这样也安全一点。”
  杨嘉羽翻了个白眼,哼哼唧唧地说:“我一个人坐还宽敞一些。”
  杨振华说:“行,出行注意安全。”
  徐瑛没好气地看着丈夫:“他才多大,这样出行我不放心,拐卖孩子的人很多。”
  听到‘拐卖’两个字,许立心中涌起一阵刺痛,他不知道妹妹许岚在何处,自己在杨家得以庇护,暂时不用面对残酷的生活,那妹妹呢?会不会挨饿,会不会像堂妹那样挨打?
  想到这里,许立有点吃不下去了。这是他压在心底的秘密,杨叔叔他们应该还不知道这件事,毕竟爸爸许明达不是一个热衷于诉苦的人。
  现在跟杨叔叔他们说,无疑是增添他们的压力与烦恼,许立等待着长大,将来自己去找妹妹。
  杨振华没注意到这么多细节,只是说:“男孩子就得皮实一点,别这不放心,那不放心,将来他们怎么独当一面。”
  杨嘉羽咬着花椰菜,学爸爸说话:“我也要独当一面。”
  大人们忍俊不禁,徐瑛拿孩子们没办法,觉得丈夫说得有道理,对女儿说:“你暂且不行,先让哥哥们试试,如果每天出行顺利、安全、及时告知家里,再允许你跟着。”
  杨嘉羽举起汤勺,说了一句‘耶!’
  家里现在气氛松快,不像之前那么剑拔弩张,徐瑛觉得自己的压力也少了不少。从前她样样不放心交给别人去做,总怕孩子受到委屈,现在她才知道,如果不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无论是谁,都会让他们觉得很难受。
  徐瑛洗碗时跟丈夫商量:“要不等他们都能单独上学以后,咱们把司机辞退了,家里反正有两台车,出行也方便。请个做饭的阿姨,缓解一下我的压力。”
  杨振华在一旁帮忙,“可以啊,”他压低了声音,“让他们自己上学,也是为了缓解你的紧张,有时候稍稍放手,给他们一些自由会更好。”
  徐瑛点头,“钢琴老师会定时来,我一般都在家里。等我从家务中解脱出来,倒是很想捡起之前的专业。你也知道,我以前是学法语的,人虽然在家里,可以兼职做一些翻译的工作。”
  “这是应该的,除去妈妈的身份,你更应该是你自己,只有你把自己顾好了,条理清晰了,才能把‘妈妈’这个兼职做好。”
  徐瑛忍不住笑了:“翻译是兼职好不好,妈妈可是终身的。”
  杨振华耐心地解释:“‘妈妈’是终身的兼职,无论是谁,都应该先成为自己,然后才是妻子、丈夫、儿女、朋友、同事,这样的人生才有厚重感。”
  徐瑛眼里涌起一阵泪光,“振华,谢谢你!”
  “谢我做什么?”杨振华眉眼舒缓,语气诚恳:“是我应该谢你,有这么好的妻子,还有两个这么可爱的孩子,真的,我很知足。”
  徐瑛洗净了手,用纸巾擦干了些,轻轻拥住丈夫,声线哽咽:“咱们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一定会的。”
 
 
第12章 细嗅蔷薇
  厨房的水流声还在持续,却让人觉得烟火气息十足。
  徐瑛梦寐以求的平静生活好像快来了,至少能够看到一丝曙光,静下心来一想,她真的觉得自从许立来到家里以后,很多事情都发生了改变。
  她松开手,眼里带着温柔,“振华,你不觉得咱们应该庆幸,没有把许立推开,这个孩子心很好,很安静,也很懂事,从来都不用我多操心。”
  杨振华说:“是,经历这么挫折,早慧难以避免,这不一定是好事。”
  “我觉得他跟嘉佑、嘉羽相处得很好。”
  杨振华笑了笑,“他跟之前同学相处得也很好,转校前还给班里的同学写了赠言录,这份心细与周到,不是一般孩子能做到的。”
  徐瑛收敛了笑意,眉宇有些担忧,“是,正是因为他能够与其他人和睦共处,他才会跟嘉佑、嘉羽相处得来,这一点不容怀疑。”
  “如果他跟其他同学关系冷淡,反倒和嘉佑、嘉羽亲近,那才令人担忧。”杨振华眉眼沉沉地看着妻子,作为父亲,他看到的东西,当然会长久一些,更何况孩子们的事没有那么难懂,就看家长愿不愿细看。只要他们三个人平安、健康、快乐长大,杨振华不会干预太多。
  徐瑛点了点头,其实这些念头也曾闪现在脑海,但看着许立那张白皙的脸庞,她觉得自己不该揣测一个孩子。
  杨振华接着说:“让咱们家发生改变的,不是许立的突然到来,而是他的出现,让我们做父母的,懂得了反思,体谅,沟通,”他笑了笑,想起那天儿子说的话,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我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小朋友之间还会有这么真挚的感情,虽然相处时间没那么长。”
  徐瑛笑出声来,“哎,总之以后我也会注意的,保持学习,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杨振华宽慰妻子:“别压力太大了,就像嘉佑说的,没有谁规定嘉羽一定要和别人一样,你也没必要给自己设置打分机制,尽力去承担就行,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徐瑛擦着厨房台面,“你还别说,我都不知道嘉佑口才那么好,都把我说愣住了。”
  “咱儿子有出息,你且看着,这个孩子‘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也很宽善,但是有话你得好好儿跟他说,只要是合理的想法,他能够听进去。”
  “是的!”徐瑛长舒一口气。
  收拾完家务,徐瑛去了楼上,孩子们都在安静地写作业。关于学琴的事情,她坦诚地跟女儿聊过,由于课余时间需要练琴,其实杨嘉羽的压力比哥哥他们更大。
  杨嘉羽却说:“爸爸不是既要上班,又要处理那么多事情吗?妈妈做完家务,还要看书,我虽然是小学生,应该也有自己的责任。”
  徐瑛眼里闪烁着欣慰的目光,“嘉羽,这话是谁告诉你的?”
  杨嘉羽偏头看向妈妈:“没有谁告诉我,我自己看见的。”
  徐瑛心中感慨万分,原来父母言传身教的力量竟然如此强大,不用说教,就能深深地印在孩子脑海里,转化为他们成长中的力量。
  隔天早上司机按点来,不过坐车的只剩下杨嘉羽。
  杨嘉佑和许立搭乘地铁去学校,一路上杨嘉佑挂着耳机,不知道在听什么歌。许立喜静,清晨搭乘地铁的上班族,跟学生一样起得早,许立坐着看书。
  由于封面被卷住,杨嘉佑扫了他一眼,把耳机取下来,“你在看什么?”
  许立抬起头,“《鲁宾逊漂流记》。”
  杨嘉佑一听就头大,“这玩意儿有什么好看的。”
  “这是学校建议看的书籍,上次订的书你没看?”
  杨嘉佑说:“我只知道这里面有个野人叫星期五,好像是被鲁宾逊救下的——”话还没完,他意识到这个故事似乎有点隐喻,怕自己伤害到许立。
  许立偏头笑了笑,丝毫没有避讳:“有点像我们。”
  杨嘉佑吓得直撇嘴,心想这话可不是我说的,我不是罪人。
  再看向许立,他好像没有放在心上,继续专心地看书,杨嘉佑心里好受一点了。
  地铁上播报站点,眼看着就快下车了,许立好像没意识到。
  杨嘉佑拍了拍他的肩膀,“哎,到站了。”
  “哦,”许立连忙收好书,站在杨嘉佑身旁,地铁门打开的那一瞬,人群如沙丁鱼一样挤进来,他下意识地拽住杨嘉佑的书包。
  杨嘉佑感觉被勒住,回头发现许立被挤到后面去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