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三国]天策枪魂(三国同人)——Yana洛川

时间:2020-06-20 08:36:05  作者:Yana洛川
  【1】《魏志?武文世王公传》
 
 
第70章 
  陆偃一顿, 看着朝自己眨眼睛的鬼才笑道,“主公有意开漕渠, 渠成之日, 自然便是发兵之时。”
  俊雅无双的男人淡定自若,没有丝毫局促之感, 郭嘉有些遗憾的耸了耸肩,感受到来自旁边几人的谴责目光后老老实实坐了回去。
  他只是问了一句话而已,都这么大反应做什么?
  他一个文弱书生, 还是吃了陆少良不成?
  荀彧看着毫无悔改之意的郭奉孝, 收回目光看向他们家撑着脸看戏的主公,“下个月的考试,主公想要选出几人?”
  科举, 即分科取士之意, 他们耗费那么长时间才仅仅能在豫州一地推行的政策, 将读书、应考和做官直接联系了起来。
  到底还是时间太短, 还要兼顾世家大族的利益, 接下来再想往下推行, 只怕难上加难。
  曹操敛了笑意,屈节关节敲着面前的案几, “稳妥起见,不能超过双十之数。”
  洛阳的书院被把持在朝臣手中,不只洛阳, 中原有些名气的书院, 背后都有世家的身影, 现在和朝廷抢人才,他们名不正也言不顺。
  贾诩看了一眼上座面色沉着的主公,正想说些什么,却看到陆偃不着痕迹示意他不要说话,于是假借喝茶的将刚才的动作掩饰了过去。
  科考一事这几人已经忙活了小半年,难不成又出了什么差池?
  现在只是以策论在民间选出些能用之人而已,少良最终的目的还没有被外人所知,世族这时候就开始着急,以后可怎么办?
  二人的小动作没有人注意,便是一直负责这件事情的荀彧,也没法说出今年即刻就能选拔人才为他们所用这种话来。
  主公毕竟还不是……
  这时,一直不曾说话的程昱忽然开口,从一堆竹简中分出来很大一部分道,“这些,皆是上书陛下,请求为主公加赐九锡的。”
  荀彧一愣,下意识看向曹操,陆偃挥袖起身,将人挡住然后笑道,“主公之意,可是依旧压下不理?”
  曹孟德大笑一声,“少良所言不假,时机不到,急不得。”
  荀彧看着挡在自己身前的人,哭笑不得的同时心里也熨帖的不行,一个二个的,都当他要为了汉室而殉情不成?
  若是如此,之前让他以做戏之法将请加九锡的折子全都驳回的人是谁?
  他既然会答应做戏,对主公加九锡还能真的以死相抗吗?
  如此想着,“冰清玉洁一颗红心向大汉”的荀文若摇了摇头,然后面带微笑的坐了回去,看的旁边的贾诩眼角直抽。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自从少良回来,他这些同僚一个个心思越来越深沉,连他都有些瞧不清楚了。
  陆烨感觉到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也没怎么在意,只是看着上首的曹操继续说道,“如今不宜大肆出兵,主公若忧心乌桓,不如将祸水引至他处,虽不能拖延太长时间,却也足够我等安排了。”
  匈奴,鲜卑,羌人,氐人,羯人……
  在南北匈奴没落时趁机崛起的,可不只有鲜卑一族,同样想着闷声发大财的羯人,西羌中不服管教的白马羌青衣羌,北方观望坐等时机的氐人……
  大汉周围虎视眈眈的外族不在少数,往后不过百年之数,在中原没有让他们忌惮的存在时,大举进犯的外族便迫不及待将大好河山糟蹋成人间地狱。
  五胡乱华啊……
  如今他们还没有那个实力,为什么不趁机堵死他们进犯中原的路,茹毛饮血不通礼教的外族人,在没有学会如何俯首称臣之前,还是不要有南下的想法为好。
  他不能确定曹操之后曹氏子弟会是什么情形,但是如果可以直接将外在危险给挡住,情况会不会好些?
  郭嘉坐正了身子,几乎瞬间就明白了这人的意思,挑了挑眉眼中的惊叹快要溢了出来。
  没想到陆少良看上去和文若一样温温和和一副好脾气的模样,魄力竟然一点不比他郭奉孝小,关外那些异族关系错综复杂,想让他们自相残杀,难度并没有比直接攻打乌桓小上多少,甚至于一个不甚就会惹火烧身,惹得他们群起而攻之。
  不过,在他们不好直接出兵的情况下,让关外异族自相损耗自然再好不过,只是具体如何运作还需要好好思量。
  曹操思量片刻,当即派人将城中的谋士武将都喊了过来,文若说的不假,陆少良此人天纵之才,只要能让他交心,再难的事情都能解决。
  只是这人如今虽然喊着主公,离与他交心却还差的远,甚至连已经开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文和都慢慢回到了当年打一棒子说一句话的状态,若不是确定这人不会对他不利,他绝不会留这么个祸害在身边。
  陆烨那孩子比起他爹,简直是太讨人喜欢了。
  曹孟德在心里感叹了一句,面上依旧一副冷凝沉着的表情,身边几位谋士都是善于察言观色之辈,虽然看出了他们家主公有些跑神,却心照不宣都当没有看到。
  郭嘉撑着脸看着神色淡然的陆少良,再看看温润如玉的荀文若,指节不自觉敲在案几上,看文若这反应,好像并没有多吃惊啊。
  荀彧理了理衣袖,朝郭嘉点了点头,然后侧身低声和陆偃说起了话。
  前些日子朝廷有人提议,以《禹贡》为准,除了以益州代替梁州,将之前皇帝突如其来分出的雍州再次归位凉州之外,兖、豫、青、徐、荆、扬、冀、益、凉,将大汉十三州回归古制。
  交州并入了荆州和益州,幽州并州并入了冀州,不说幽州并州物资如何,只一下并入两州,冀州就绝对不能等闲视之。
  而自主公打败袁氏之后,便一直领了冀州牧的差事,如此看来,这个提议对主公有着天大的好处,可提出这个建议的却不是他们的人。
  关外的异动,和这件事情绝对脱不了干系。
  曹操沉思片刻,果断让人去请军中将军们过来,虽然不是真正的出兵,但是要真想挑起乌桓鲜卑等族之间的争斗,依旧还是要派人过去的。
  至于派谁过去,却是不怎么好选。
  扒拉着自己手下众多武将,在京城的和镇守地方的还有出去平定动乱的都数过来一遍,曹操挑了挑眉,似乎明白了陆少良言下未尽之意。
  私底下不怎么有架子的曹丞相敲了敲桌面,看着手段不俗却在表面一点也看不出来的陆偃,“接下来要派人先去辽东,少良心中已有人选?”
  陆偃大大方方的对上他们家主公的目光,“想必主公已经猜到了。”
  荀彧看着这俩人打哑谜,略一思索也明白了其中之意,“你怕是不知道避讳二字怎么写了。”
  陆偃弯了弯眉眼,“举贤不避亲,孟起足以担此重任,为何不能推举?”
  郭嘉饶有兴趣的在旁边看着,看他们家主公没有什么不满的意思,也知道这先行军的将领人选是定下来了。
  城中的武将陆陆续续到来,一直在旁边当透明人的贾诩和程昱也打起了精神,应对这些精力旺盛的武将,只有嘴皮子上的功夫那是万万不够的。
  每次来议事厅都跟打仗一样,的亏他们脾气好。
  争相出战总比一个个缩着脑袋不敢往外露头好,曹军勇武,他们的谋略才能真正起到作用,如此甚好。
  天色渐晚,月明星稀,最后从议事厅中出来的几人看了看天色,说了几句后各自散去,贾诩负手慢步走在前方,等着正和荀彧道别的陆偃跟上来。
  议事厅距他们住的地方不远,他们走回去也不费劲儿,他现在只是想不明白,之前在厅中这人为何拦着他说话。
  自当年这人寄来第一封书信时开始,他便着手将西凉绑在曹操这条大船之上,这么多年过去了,西凉与曹军早就分不开了。
  不说他们二人如今正在曹操手下做事,两位将军再加上底下的孩子们,哪一个受的都是经曹操之手的官,如果现在再有什么想法,那可不是什么容易解决的事情。
  在军中向来“安分守己”的贾文和吹着傍晚的凉风,很是慎重的想着万一陆少良真的有什么不该有的想法,他该如何让西凉的损失降到最低。
  可惜这人当年送回来的消息太少,让他以为以后再无相见之日,因此连后手都没有留太多,如今虽然西凉的兵马大多还在两位将军手里,可孟起和阿菟却是正儿八经的在曹营成长起来的,以他对那两个孩子的了解,事情还有的磨啊!
  贾诩低声叹了一口气,眸中却并没有多少担忧,反而藏了些跃跃欲试,虽然他喜欢低调,但是如果好友想搞事儿,他也不会拦着就是了。
  若是心情不错,再往上加点柴火也不是不行。
  陆偃和荀彧就公务上的事情又说了一会儿,跟上来就看这人沉思的模样,当即无奈的将人敲醒。
  他们俩相交多年,要是连这人想什么都看不出来,他也白担了这好友的名分,而且,他何时说过要背弃曹操了?
  贾文和何许人也他再清楚不过,说是淡然低调不喜欢掺和麻烦,其实就是很少有事情能入得了他的眼。
  出身于西凉那种地方,尤其是几十年前战乱正酣的西凉,别说什么之乎者也忠君为国,能活下来的都不是什么简单人物。
  如今的贾文和没有背负曹大公子和典韦典将军两条性命,在曹操身边自然不会像史书上一样低调的仿佛不存在一样,不过也没高调到哪儿去就是了。
  小心谨慎四字他一直都记在心里,不会因为曹操重用就抛之脑后。
 
 
第71章 
  一路无言, 俩人很快回到宅邸,书房里的灯都点上了, 陆偃拿剪刀戳了戳灯花, 待门关上后才无奈开口,“之前拦着你只是因为有些事情不适合由你开口, 莫要多想。”
  要动高门世族,还是让他和荀彧出面比较合适,即便如今的世族不是当年的如日中天, 撑到现在也多是仰主公鼻息, 可世族二字,代表的就是根深蒂固,不是说去就去的。
  他直接从天下士子身上着手并不是心血来潮, 而是和曹操一起探讨了几个日夜才艰难定下的策略。
  这里和唐时不一样, 书籍典藏几乎全部被世族把握在手中, 只要他们不肯放手, 庶族就永无出头之日, 如若不然, 又何来门生故吏遍天下?
  如果不依附世族,庶族子弟就无法出人头地, 而一旦依附世族,加上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便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能放开手脚让利于天下的世族终究是少数, 你贾文和现在地位再高, 在那些只看得见出身的高门世族眼中也不过是尔尔罢了。
  风骨气节, 不是所有世家子弟身上都有这种东西。
  而且,就算明白如何有利于治理天下,也未必都肯让庶族子弟大肆进入官场,世家大族,似乎天生就比庶族高贵。
  就连他自己,当初也不敢确定和父亲透露消息后可能面对的后果,乃至直接做好了被除族的打算。
  他对世族并没有什么偏见,江东陆氏本就是高门大族,出身于那样一个地方,他很清楚世族子弟比庶族子弟强在了哪里。
  这是他们天生的优势,没有人能改变的了。
  以策论之试招天下之才,而后择优而为官,世家大族于学问一道领先了那么多,这条路如果真的行的通,对于真正有本事的世族子弟来说更有好处。
  他们现在要做的,是为庶族开辟一条进入朝堂的道路,而不是让天下世族都翻不了身,此事太过重要,如何平衡各方关系更是重中之重,所以即便如今天下各处书院数量大肆增多,除了被推举上来的少数人外,依旧没有人是通过考试的方法被任命为官。
  这月末首次考试,虽然参与的人数不多,但是只要结果没有出来,他就不敢有丝毫松懈。
  贾诩看着和他解释的好友,有些遗憾的揉了揉额头,“既然如此,就不用再担心孟起和阿菟会有什么反应了。”
  陆偃在旁边坐下,抿了口茶水笑骂了一句,“在这里那么多年,你这般反应,也不怕主公知道了心寒。”
  贾诩勾了勾唇,将案几上腾出来大片的空白不紧不慢开口,“主公向来大度。”
  “那也得看是什么事儿。”陆偃回了一句,很快便将话题转移开了,虽然私底下的话传不出去,但是这种话还是少说为妙,毕竟他们的主公是个多疑之人。
  那可是一代枭雄曹孟德,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世家子弟,可不敢在明面儿上耍什么小心思。
  “所以,你想让阿菟离洛阳远远的?”贾诩摊开一块绢布,看着面前神色温和的好友挑了挑眉,“少良,你太紧张了。”
  陆偃捏了捏眉心,难得露出几分疲意,“阿菟太单纯了,就算有孟起护着也不行,洛阳城中处处危机,他不喜欢束缚,留在这里才是害了他。”
  “好歹是你儿子,怎么就没你这七巧玲珑心呢?”贾诩叹了一句,想想陆烨从刚来曹营到现在干过的种种事情,实在找不出反驳的理由来。
  那混小子,说他单纯还是傻呢?
  领兵打仗的确让人放心,可是要在朝堂上活下去,不只要会打仗,谋略心计样样不能拉下,就是能学他爹一成也不至于让他们这么担心。
  陆偃失笑两声,提笔在绢布上写下两个字,待墨迹干透然后才给旁边的好友看,“文和觉得,季安二字如何?”
  陆烨在陆家这一辈中排行第四,他也不求那孩子以后能有多出息,一世安稳就够了。
  “你既已定下,又何来不好一说?”贾诩看着绢布上纵横有象低昂有态的两个字,再看看淡定自若将笔放回原处的人,将绢布抽到自己跟前道,“你要给阿菟补冠礼?”
  那小子现在在荆州正开心,若是因为冠礼回来,只怕他自己也不怎么乐意。
  “并非。”陆偃摇了摇头,阿菟已经过了行冠礼的时候,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他不在的时候这几位好友也没亏待过那孩子,“你们不曾给阿菟取字,不就是给我留着的吗。”
  “你记得就好,再拖下去,那小子就要闹了。”贾诩白了他一眼,起身直接将人赶了出去,早睡早起身体好,他年纪大了,可不能熬夜。
  阿菟之前还提过几次要取字,后来带兵出去又把事情给忘了,那小子对自己的事情向来不关系,连这等大事都只是抱怨几句就抛之脑后,要是没有他们时不时护着,将来可如何是好?
  陆偃看着没有一丝白发保养得体看上去和而立之年无甚两样的好友,嘴角抽了抽什么也不想说。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