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见他这又是哭又是笑的,被唬了一跳,忙叫人去请了太医来。
宝玉一副痴痴傻傻的模样,太医来了,便也只叫静养罢了。索性宝玉也不再哭闹痴笑,便只静静地躺在床上流眼泪。贾母实在乏得狠了,便叫王夫人守着宝玉,自己先回去歇了。
晴雯早卸去了一应钗环妆饰,虽不能替袭人守孝,到底也要尽一二心意的。冷眼旁观这一幕幕闹剧,只做个旁观的石头雕像罢了。
第72章
贾家乱得如何样子,薛家却是不知的。薛蟠嘱咐开解了宝钗一番后,便回去了黑子那里。他总觉得贾家这事不算完呢。贾母多要脸的一个人呢,如今因着宝钗,叫她家丢了这么大的一个脸面,亲事恐他家是不会想了,可也需防着些旁的呢。
果然,薛母的寿宴刚过,只消停了几日,京大户人家之间便流传出,恩骑尉薛家将同东安郡王家联姻的消息来。
东安郡王家如今阖家守孝,自然不会有女眷出来走动,这信儿自然不会是从他家溜出来的。旁个人家可不知这事儿呢,那这信儿是从哪传出来的,自然就不言自明了。
薛母心下很是懊恼,自然,有了这样的喜事,她是恨不能早早便传扬出去的,整个上京都知道了她女儿即将嫁得贵婿才好呢。只薛蟠早早便告诉她,这样的事情,自然是越低调越好的。薛家越能沉得住气,宝钗将来嫁入郡王府才不会被小瞧了去。薛母虽愚笨些,却是真正疼女儿的,便是强忍着憋出内伤了,也不曾跟旁个人炫耀过。
如今她自己都还没出去说呢,也不知这消息是打哪传出去的。别的倒还好说,本东安郡王家便与薛家有口头上的婚约,只这般事情,再没有从女方家传出去的道理,没的倒显得女家轻狂了,于宝钗的名声上也不大好听呢。
且东安郡王家毕竟如今正在守孝,再怎么,也谈不到婚姻一事上来。薛蟠闻听这个消息也是大怒,他再想不到,贾母竟能使出这般阴损的招数来,她这是打着坏了宝钗名声的主意呢。便是宝钗不能嫁了她家,却也不乐意宝钗寻一门好亲事呢。
东安郡王家那边,自然也有那好信儿的女眷。东安郡王家人不能出去走动,却也有些姻亲之家前来,特特将这信儿漏给了东安郡王妃。甭管是出于真心还是假意,穆家难免也受了这流言的影响。
东安郡王妃原就是有些不乐意薛家的,宝钗她也是见过的,人品相貌都没的说,只是这出身上到底不够,匹配自家儿子便有些低了。虽古来就有高门嫁女低门娶妇之说,可到底也该娶个知礼的人家呢,薛家毕竟是商家出身,便是有个小小爵位在身,在这遍地贵人的京,实在也算不得什么的。
只穆安一心求娶,又是不能袭爵的小儿子,且又有十分得圣宠的九王爷在,东安郡王妃才没那么多说道。又有薛母出身王家,与贾家亦是姻亲关系,穆家自来与贾家交好,这才允了的。
东安郡王妃听了这消息,自然越发不喜薛家轻狂,便唤了穆安来说话。左了也还未正式定亲,不过是口头上的婚约罢了,便是穆家退亲,薛家难道还敢有什么异议不成?东安郡王妃是打定了主意劝服儿子的。
好在穆安乃是一片真心,又与黑子私下有些个协议,百般劝说,这才安抚住了东安郡王妃。只东安郡王妃却到底还是唤了薛蟠来家里说话,穆安也是无法,又不能得罪了未来大舅子,只得在薛蟠来家里时,先赔了礼,提前打了招呼,无论王妃说了什么,且叫他忍耐忍耐,莫顶撞了老太太,过后他定会好生补偿的。
薛蟠嘿嘿一乐,“还用你说,原就是家妹行事不谨,叫人拿住了错处,这才使出这般段来。我自然晓得你是真心的,否则你以为我会来听你老娘教训我?”
穆安无奈,只得又一番作揖行礼的,深怕薛蟠这性子,一言不合再动把自家老娘打了。他却是多虑了,再怎么,薛蟠是不打女人的。
薛蟠早便想好了对策的,且他都不用查便知这风声是谁传出来的,打的又是什么主意。只不想这里边儿竟然还有史家的在,可真当他们薛家好欺负呢。
他可不是个好性儿的,如今来了穆家,难道还替贾史两家藏着掖着么?
穆安只瞧见薛蟠将脸一抹,接着一串泪珠便滚了下来,他进了东安郡王妃的屋子,哽咽着行了礼,哭道:“许久不见娘娘了,给娘娘请安了。”
东安郡王妃吓了一跳,“这是怎么了?”又叫穆安,“快扶你薛大哥哥起来。”
穆安比薛蟠还要大上几岁呢,只因娶的是人家妹妹,平白便小了。“舅兄快起来,有什么话只管同母亲说,她最是个慈悲的,哪里受得住这个?”
薛蟠听见这“舅兄”两字,便借着袖子遮掩狠狠掐了穆安一记,竟占他们兄妹的便宜。
穆安强忍住嘴边的抽搐,坚强地扶起大舅兄。薛蟠就势起身,扑到东安郡王妃腿边,哭道:“还请娘娘替我妹妹做主呢。”
东安郡王是个无甚出息的,老太妃倒是个精明的,却没敢给儿子娶个厉害的媳妇,因而这东安郡王妃也是个性子绵软的。
原她就是一时气愤,加之多少有些替自家儿子委屈,如今一瞧薛蟠这样,她又心软得跟什么似的,忙问薛蟠,“这可是受了多大的委屈呢,快同我说说,我再是不能叫人委屈了你妹妹的。”
薛蟠于是便添油加醋地把贾母同史家逼迫薛母之事说了,“原贾家老太君便是知道咱们两家有婚约的,只如今家毕竟在守孝呢,并不好谈这些事的。我母亲那是个嘴笨的,再不敢越过贵府去提这事儿的。如今竟不知哪个又传出这样的消息来,我妹妹已是气得病了,如今还起不得身呢。她说了,再是没有这样的事情的,倒显得她轻狂了。如今也不敢求这门亲事了,只盼着莫牵连了府上才好。”
东安郡王妃早便将先时对宝钗的嫌弃去了,如今反倒怨上了贾家。“好孩子,回去告诉你妹妹莫多想,哪里就与她相干了呢?她是再好不过的孩子了,我是极喜爱她的,待明年安儿除了孝,便叫两个孩子先定了亲。也免得外边有人说道四的。”
薛蟠哭道:“原我就说娘娘最是明事理的,哪里便会被这些个流言蒙蔽了呢。只我妹妹一向守礼,自打与家里二爷定亲后,更是越发地少出去走动了。平日间便也只去几家亲戚那里罢了。如今平白无故地竟就传出这般的流言来,她哪里受得了这个。”
东安郡王妃心都要被薛蟠哭化了,忙叫穆安来劝慰薛蟠,“快来劝劝你大舅兄,咱们家再不会像旁个人家那般眼皮子浅的。原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偏你家最是守礼,这才多了心,我们是再没有多想的。且咱们两家原就是换过定礼的,不过是因着事耽搁了罢了,便是别人传出去也没甚么要紧的。”
薛蟠便又将东安郡王妃赞了又赞,这才渐渐止了哭声。穆安唤了下人端水来给薛蟠洗了脸,薛蟠净了面,自己从袖子里掏出一个小罐儿装的面脂来细细地涂在脸上,这才抽抽搭搭地出来。穆安跟在他身后,一脸的生无可恋。
薛蟠对着东安郡王妃羞羞一笑,“实在是失礼得很,叫娘娘看笑话了。”
东安郡王妃笑道:“真是,又不是外人,哪个会笑话你呢。”
薛蟠仍是一副羞臊的模样,东安郡王妃真是越瞧他越爱的,便不再打他,又与他说了几句话,安抚好了他,才放他离开。
穆安送了薛蟠出府,拱道:“代我向太太和薛妹妹问好。”
薛蟠不满的哼哼两声,穆安只得道:“贾家先祖当年对穆家有提携之恩,如今虽贾家地位不比穆家,到底穆家也做不出忘本之事。如今虽贾家有些越界,到底算不得大事,父王不会同意我出的。”见薛蟠面色没有丝毫改变,他便又接道:“自然,如今穆家阖家守孝,外边儿的事却是再管不着的。”
薛蟠又轻哼两声,以示自己仍旧不满。穆安也是没有办法,毕竟穆家祖上确实是受过贾家恩惠的,如今贾家已然比穆家要差上许多,再不好落井下石的。起码,这落井下石的人,不该是他穆家人。
薛蟠自然也明白其道理的,不过是故意给穆安摆脸色看罢了。在东安郡王妃那里哭得也怪累的,他便也不逗穆安了。“行了,知道了,你老老实实在家把孝守完了,赶紧把亲定了。这糟心事儿实在是够多的了。”
穆安好脾气地笑着道:“好。”
薛蟠又反悔了,“怎么感觉你又占了便宜了呢?”
穆安便只笑不语。
受了这样的事,便是穆安好脾气,哪里能真就不介意的。毕竟不只是坏了宝钗的名声这么简单,这分明就是要坏了两家的亲事呢。要知道,薛蟠本意是要宝钗嫁个小门小户知书达理的人家的,并不愿与公门侯府联姻。若不是自己请了九王爷说项,怕是这亲事还难成呢。
如今贾家那个贾宝玉竟然还想截胡,岂不是太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了。贾母毕竟是长辈,且身居内宅,穆安实不好拿她开刀。既然贾家将个贾宝玉护得眼珠子一般,给他些教训让贾家肉疼些倒是可以的。
不过还没等穆安动呢,便先有别的信儿传了出来,宫里的贤德妃娘娘被降位了。
听到这个消息,穆安想,自己怎么就不觉得有丝毫惊讶呢?
第73章
我叫薛蟠,乃是堂堂恩骑尉大大。我祖上是紫薇舍人,我爹是皇商,我娘是九省提督王子腾的亲妹妹,我男人是当朝九王爷。说了这么多,我只想表达一件事,那就——我家很有钱。so敢打我妹妹注意,哼哼哼……
贤德妃在宫好好的,却无故被降了位分,虽只是由贵妃降为普通妃位,连封号都未被攫夺,到底不是什么好事。她原是皇后之下的第一人,如今竟与一群普通妃嫔平起平坐,哪里受得住这个,已是病了一场了。
贾家人在宫外也只有更急的,宫里的娘娘不知如何被降了位,又有懿旨下来说是禁了足,免了贾家人椒房请安。贾家使了几次银子向常来往的一位姓周一位姓夏的太监打听,也没得出个准信儿来,便越发地焦躁了。
如今贾琏在外边儿办差,贾母也没个可支应的人,便叫了东院儿的贾蓉过来。贤德妃乃是全家的依仗,贾蓉自然义不容辞,便给薛家递了帖子,亲自前来拜访。
薛蟠接到帖子,还觉着怪惊异的,虽与贾家有姻亲关系,可他倒是同东府那边不大来往的。实在是那一家子都是奇葩,他实在与他们合不大来。
虽知晓贾蓉因何而来,薛蟠却也决定见他。
贾蓉进来,先就给薛蟠行了大礼,薛蟠忙亲自过来扶他,“这怎么说的呢?”
贾蓉笑道:“这不是许久不见薛大叔叔了么,赶着来给大叔叔请安呢。”
薛蟠笑啐他,“偏你是个促狭的,我是没东西赏你的,再是请安也没用的。”
贾蓉亦是笑容满面的模样,“小侄哪里就是为了那么几样东西了呢,不过是大叔叔能赏小侄个笑脸,小侄便要乐上天去了呢。”
说笑几句,贾蓉方道明来意,“原是不该来打扰大叔叔的,只是宫里娘娘也不知哪里做错了,竟惹得圣人震怒,不单降了位分,竟还禁了足。老祖宗如今有了春秋,实在惦念得很,这才不得不来打搅大叔叔。大叔叔一向在陛下面前有脸面,又同九王爷交好,老祖宗的意思,是看看大叔叔能不能帮忙打听一下,倒也不是为了别个,只安一安老祖宗的心呢。”
薛蟠打量了一眼贾蓉递上来的礼单,笑问:“这话说的倒是外道了,宫里的娘娘说来也是我嫡嫡亲的大姐姐呢,我再是不能看她受罪的了。只是,这事儿毕竟涉及内帷之事,别说我,便是九王爷,哪里还去打听皇家的内宅之事呢,再没有这样道理的。”
贾蓉道:“毕竟是咱家大姑姑的事儿呢,也并不算外人。”
薛蟠仍是笑,“话是这样说,只到底哪有小叔子去打听哥哥房里姨娘的事儿呢,我再是不敢同九王爷提的,大侄子听我一句劝,也莫要去触这个眉头才好呢。”
贾蓉一听薛蟠将贾元春比作了姨娘一流的人物,心下有些尴尬,只到底不能就这般不管了,便又是一番央求。
薛蟠只不松口,后来没办法了才道:“说来,你倒是走错了门路了。”
贾蓉一听这话有门,忙便追问。
薛蟠踟躇了一会儿,到底决定还是把林珏卖了。“要说还有谁有这门路,难道竟忘了府里嫡亲的外甥了么?不说林大兄弟正在皇上面前当差,便是林家妹妹已同陈家联姻。皇后娘娘正是出身陈家,陈太太常去宫走动,怎的倒不走她的门路呢?”
贾蓉唯有苦笑,那林珏岂是好招惹的,且陈家什么样的人家,虽无爵位,可却是正经的皇亲国戚,贾家哪里敢轻易招惹。
不过薛蟠已是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贾蓉也不好再多做纠缠。
又是寒暄了几句,贾蓉方起身告辞了。毫无所获,又折了一银子,贾蓉好不懊恼,可也只能空着去向贾母复命。
贾母听了贾蓉的话,倒也未觉生气,转而又备了厚礼叫他去了林家。说到底,虽林珏不大亲近外祖家,可黛玉却是一向待她孝顺的。如今黛玉定了亲,过来走动得少了,可逢年过节的礼却从来不少的。
贾母原不欲走林家的路子,便是不愿叫林家越发疏远了自家,如今与薛家有了龃龉,薛家不乐意帮忙,她便也只得寻到林家头上了。
只贾蓉却是连林家家门都没得进去的。原来,林珏被皇帝陛下派去同北静王一同办差,受了些伤,如今正在郊外静养。因着是密旨,如今竟是无人知晓。贾蓉也便只知林珏近日不在家,黛玉乃是后宅女眷,不好接待贾蓉这个侄子。贾蓉便也只能灰溜溜地又回了荣府。
贾母无法,只得动用了宫里的人脉。你道这人是谁,却真正是权倾一方的大内官了,乃是大明宫的掌宫内监。说来,不过一个正四品的一宫掌事罢了,可这大明宫乃是皇帝日常办差之所,这戴权戴大太监虽不是皇帝身边随侍的,可却做着这样重要的一宫掌事,权势不可谓不大。
尤其宁国府那边的大奶奶秦可卿去的时候,这位可是亲至的。贾蓉亦是走的他的门路,才有了一个面上光的五品龙禁尉的官职。这样亲近的关系,贾母却也知,这人脉能不用还是不动用得好。
只如今宫里再无消息传出,贾家难免人心惶惶起来。贾母瞧着已经有些坐不住的两个儿子和儿媳,无奈道:“叫宝玉去他戴爷爷那边走一遭吧。”
王夫人却是不乐意宝玉去走动的,谁不知道那戴大太监最是喜爱那些个容貌俱佳的少年的,便插言:“宝玉可懂什么呢,不如还是叫蓉儿去一趟吧。”
贾母瞪了王夫人一眼,“难道是蓉儿的亲姐姐在宫里么?”
46/75 首页 上一页 44 45 46 47 48 4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