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继续学吧。
这是一条漫长的路,需要他终生学习。
谢兰生是在一大片嘈杂声中回过神来的,却发现祁勇还有岑晨的关注点完全歪了——他们对于莘野说的“没醉过”都表现出了百分百的难以置信,大叫着:“没醉过?怎么可能!”
莘野却没显出恼来,抛出最爱的反问句:“喝醉酒有任何好处?”
意思就是,喝醉没有任何好处。伤胃、伤身,失去控制丑态百出,还易说错话、做错事,让人知道不该知道的。
“当然了!”没有想到,祁勇他们纷纷赞叹,“喝醉酒是这世界上最最美妙的事儿了!”
“哦?”莘野挑出一个音调,“说说看?”
祁勇真是恨其不争:“喝醉时,人会露出本来面目,会觉得非常轻松……再也不用控制着了,再也不用伪装什么。你能知道自己内心最真实的一些想法、最朴素的一些东西,而不只是分析利弊、计算优劣。人能一直这样就好了。”
“对,”岑晨的脸有些发红,说,“而且,正因为会露出本来面目,人能借着那个酒劲突破之前的界限。比如,你非常爱一个女生,却要端着,不好表白,那你们俩一起喝完就很可能在一起了!你引诱她,她引诱你,全都是迷迷糊糊的。就算对方真不来电清醒以后也没事儿,反正谁都不记得了。”
如果换了平时聊天,莘野对于这番言论肯定直接上冷嘲热讽,然而今天他却没有。莘野半蹲在地上,强壮结实的大腿肌肉把裤子褶都绷平了,他竟显得若有所思,垂着眸子,重复了遍祁勇的话:“能知道自己内心最真实的一些想法……吗?”
“那绝对的!”祁勇说着中式英语,“Absolutely!”
莘野能说地道美音,自然十分嫌弃:“行了。”
感觉这天聊的有些长,谢兰生看看手表,强插进去道:“喂喂喂,大兄弟们,十点多了。我看囡囡也恢复了,咱们拍摄下一场吧?”
“好吧。”祁勇觉得不舍似的,又用力地抽了两口手指夹着的烟屁股,而后突然想起一个能拖时间的话题来,“哦,对了,谢导,咱们用的云台坏了,明天得去市内修修。”这事必须跟谢导说,同时还能把烟抽完,两全其美。
果然,谢兰生问:“啊?云台坏了?”
这个可是一件大事。云台相当于稳定器,固定支撑摄影设备,让移动中的摄影机能捕捉到稳定清晰的影像,它的作用毋庸置疑。
祁勇点头:“今天这场视角固定,还好说,不过云台迟早要修。”
谢兰生想了想:“行,明天就去市里修吧。我也去,顺便买些生活用品。”
“OK。”
此后一切拍摄顺利。
…………
因为云台必须要修,第二天的拍摄暂停。
谢兰生把欧阳囡囡留在片场好好休息,打算自己带着祁勇到保定市去修云台。莘野自然又要跟着,毕竟“看熊猫”才是他来这里的首要目的。
三人又是驴车+客车,一路跋涉地到市内。
他们找到了维修点,掏出云台给对方看。厂商表示可以修好,让三个人隔夜来拿。
得知要在市内过夜祁勇顿时精神起来!
他走遍了街头巷尾,“感受中国发展速度”,接着,一吃完晚饭,他便一头钻进一家名字叫作“金色枫叶”的歌舞厅。祁勇说,他好久没热闹过了。
歌舞厅一人一元。祁勇径直走到角落,要了酒,要了干果,眯起眼看男男女女。
迪斯科球疯狂滚动,五颜六色的光投射下来。台上,几个女孩穿着短裙一边扭动一边唱歌,她们身后的大屏幕则播放着这首歌的MTV,舞池里几百男女跳着、舞着,尽情享受这片时光。
祁勇一杯接着一杯,没一会儿也去蹦了,跟舞池里一个美女一边转圈一边蹦跶。谢兰生还挺惊讶的,因为祁勇根本不像是会跳迪斯科的人,看来人在美国待上几年还能变得能歌善舞。
倒是莘野有些沉默。
他的身子微微前倾,十指交叉放在膝上。微眯起眼,看着人群,嗅着男女的荷尔蒙,一杯一杯喝威士忌。他的手指修长有力,捏着杯子,每回喝到最后一口他的脖子便仰起来,喉头一滚,非常性感。
谢兰生总觉得莘野这两天有哪里不对,但又说不出来具体哪里不对,于是凑过去,问:“莘野?”谢兰生觉得作为导演他有义务疏导演员的不顺心。
莘野挑出一个鼻音:“嗯?”
“没事儿吧?别喝醉了。”
莘野闻言看了看他,没说话,只是笑笑,转回头却扬起颈子,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红色的酒流过喉管,五脏六腑被熨烫着。他浑身如烧着一般,血液沸腾,从心脏一直流到四肢百骸。
明明只是劣质威士忌。1926年60年单Valerio Adami酒标的Macallan他也喝过,却从未有这样的感觉。
“莘野,”谢兰生又再次劝说,“别喝啦,小心身体。”
“放纵放纵,没事儿。”
“哦……”既然对方这么说,谢兰生也不好劝了,只好坐在大沙发上对着舞池胡思乱想,思绪都飘到爪哇国去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祁勇终于蹦跶回来,他只一眼就看到了桌子上的威士忌瓶,被吓了一跳:“不是吧!你们两个喝了三瓶?!”
“没,”谢兰生苦笑一声,“都是莘野一个人喝的。”
“…………”更恐怖了。
莘野像是醉了,又像是没醉,靠在沙发的靠背上,交叉十指,翘着长腿,似笑非笑地看了祁勇一眼。
祁勇头痛,觉得莘野简直像个勾引唐僧的小妖精,说:“行了行了,我去结账。”
谢兰生应了,想想却又不大放心地叮嘱道:“对了,咱们自己付自己的,千万别走剧组的帐。”张继先的血泪教训已经让他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了。
祁勇则是不耐烦道:“知道了知道了。”
拍拍祁勇宽实的背送对方去前台结账,谢兰生又再回头来,觉得莘野这个样子很明显是不大对劲,但也只能轻轻叹气:“莘野,我都告诉你会醉了……走吧,回招待所休息休息,明天还得继续工作呢。”
一边说,谢兰生一边在圆桌边上蹲下身子,双手把膝:“来,上来,我背着你回招待所。”
几秒种后,莘野起身,推了一把谢兰生的背:“得了……你能背动什么。”
谢兰生:“…………”
不是,虽然他是1970年出生的,在营养上有些欠缺,可他毕竟是北京人,也长到了1米76呢,跟莘野这187的比不了,但跟一般人比绰绰有余了,算高个子了,他能背动的可多了。
谢兰生才刚直起腰,还没来得及反驳呢,便发现他自己的腰被人从身后搂住了,此刻对方的胸肌正牢牢贴着他的背脊。
莘野的手一合,把谢兰生箍进怀里,自嘲似的轻笑一声:“祁勇他们没说错,酒精果然是好东西。”
谢兰生愣了:“啊???”说什么呢?糊涂了?
莘野半醉不醉,似醒非醒,只觉身处云端,嗅着男人的头发旋儿,想,他果然知道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一些想法。
在被酒精麻痹的时候。
说起来也非常简单。
他想要他。
这样的人绝无仅有。
他想拥抱他、亲吻他、贯穿他。
让他轻吟、高叫、在他怀里到达巅峰、与他一起几欲癫狂。
作者有话要说:
影帝也会有事业线,不过基本在后半段,不是演戏……
第17章 《生根》(十五)
又是一周的拍摄后, 盱眙场次拍摄完毕, 《生根》剧组要离开了。
电影内景会在北京拍。谢兰生的一个同学是北京边梨树乡的, 他说可以把自己家借给《生根》拍摄内景,谢兰生看了,比较合适。盱眙村都还没通电, 《生根》这个草台班子也不可能有发电车,夜间内景不大好拍。巧的是,同学家的墙壁质地跟盱眙村十分相像, 灰灰的。出于这些特殊原因谢兰生把内外景分开了。
谢兰生跟老郑村长喝酒喝了整整一夜, 东倒西歪,一早起来却发现他的东西都被收拾的差不多了, 整整齐齐摆在地上。
“咦,”谢兰生问, “这哪位义士帮收拾的?”本来打算不吃早饭了,现在看来……还来得及。
助理小绿回谢兰生:“咱大影帝。”
“哦, ”谢兰生觉得神奇,“真没想到,莘野挺会照顾人的。”此前帮他洗衣服, 现在帮他收拾行李。
莘野正跟祁勇说话, 突然听到自己名字,扭头看向了谢兰生,挑出一个慵懒的音:“嗯?”
“没事儿,”谢兰生让小绿走了,对莘野说, “谢谢帮忙收行李了,我刚才在跟小绿说您还挺会照顾人的。”
莘野盯着谢兰生看了足足有三四秒钟,才道:“我不会照顾人。”
“啊?”
莘野说:“我会照顾猪。”
谢兰生:“???”
兰生知道莘野最爱说反话和用反讽,但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哪一点像只猪了。他意识到莘野讨厌“会照顾人”这个评价,因为对方语气带着莫名其妙的坏脾气。
哎……谢兰生想,莘野这人真的诡异,这一星期还更神经了。自从他们还有祁勇修过云台回来以后这大影帝就时不时看看自己,还若有所思,把他弄得心里毛毛的。
因为想要力求真实,在临行时,谢兰生跟盱眙村民买了不少生活用品,比如脸盆,毛巾、牙具,还有床单、被罩、枕巾枕头……谢兰生的北电同学毕竟住在首都周围,虽然房间比较破旧,但近几年生活好了,家里面的生活用品不是十分符合要求。
他们卷了几个大包,用自己的床单兜着。谢兰生背最大的包,小绿也背了一个去。祁勇要拿摄影设备,岑晨要拿录音设备,饰演“公公”的男演员也会帮忙拎拎袋子,只有莘野宛如大爷,只拉他的大拉杆箱。
谢兰生总觉得莘野这个男人十分神奇。一下了戏,他会立刻穿得宛如电影里的上流社会,特别拉风,也不管在什么场合。这不,即使知道等一会儿他们几个要先坐驴车再坐客车再坐火车,还是穿着深黑的衬衫——左胸有道浅黑的假兜,腰间扎了一条皮带,跟其他人格格不入。
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
盱眙距离北京不远,第二天,《生根》剧组便住进了北电边上的招待所。招待所是专利局的,一铺十元,比较便宜也比较方便。谢兰生跟前台谈好了,从8点到次日8点他们只用交一天钱。
剧组要先在城区里拍摄几场重要的戏,然后再到同学家去完成影片所有内景。
这几场会在城区里拍的内容是这样的:已经有点“不正常”的彩凤偶然一次进城却在繁华的大街上见到自己的三女儿了。这里剧情比较模糊,三女儿在一两岁时就被丈夫给送走了,按理来说女主彩凤绝无可能一眼认出来,可传说中母女连心,她又或许“感觉到了”。总之,她在街上所见到的究竟是否是她女儿,或者不是她女儿,片中没说,也没有任何暗示,重要的是彩凤自己认为是,从而崩溃。
因为那个小女孩儿正倒立着引人关注,面前放着搪瓷缸儿,在乞讨。而搪瓷缸儿的下边还铺开着一张白纸,颇幼稚的笔迹写着:【我的爸爸重病在床……】
半晌,女孩胳膊开始发抖,最后终于坚持不住,一头栽下来,磕在地上。而当女孩爬起来时,彩凤看见,她的额头、脸颊、小臂、手肘,全都是伤,纵横交错。她每天就倒立、受伤、再倒立、再受伤,苦海无涯,走不出去。
看到这些她冲过去,被拦住了,她大叫,接着,一个男人走进场地抱起女孩匆匆离开。
彩凤回到自己家后就一直都疯疯癫癫的。
小演员是杂技团的,当初,谢兰生一说要拍戏就有孩子拼命举手,毫不费力。而几个大人,而由摄影师、录音师等自己人客串了。
这场拍完,众人全都有些压抑。
“囡囡,”谢兰生想转移话题,“到北京了,在首都了,有没有啥想看看的?马上就去梨树乡了。”
“唔,”囡囡立即想起来了,道,“想看一看天安门!看一看升国旗!”
“升旗是吧?”谢兰生是北京土著,他上学时被组织着看过N次升国旗了,对各季节开始升旗的时间还比较熟悉,他算了算,说,“那这样吧,咱们明天六点左右出发,骑自行车去天安门。沿着西海走,半个小时应该能到,正好赶上升旗仪式。然后咱们随便逛逛,八点来钟往回骑,跟剧组汇合去梨树乡。”
“我……”欧阳囡囡说,“我不会骑自行车啊。”
谢兰生说:“我驮你去。”
欧阳囡囡终于高兴了:“行!”
定了行程,谢兰生便转过脑瓜问剧组的其他主创:“莘野,祁勇,岑晨,欧阳囡囡想看升旗,你们去吗?”小红小绿也是土著,被一朋友介绍来的,就不用问了,肯定看过。
祁勇岑晨都说不去,时间太早了,只有一向爱看熊猫的莘影帝很感兴趣。莘野比较想坐Taxi,但也不会矫揉造作,谢兰生说骑自行车那大家就骑自行车,他也会——为出行方便,目前《生根》整个剧组一共有两辆自行车,是导演谢兰生回家蹑手蹑脚推出来的,他自己骑着一辆同时用手拖着一辆把车带回到了剧组,当天晚上打电话时母亲直说要打死他。
…………
就这么着,第二天的早上六点,兰生莘野欧阳囡囡三个人骑两辆车子从招待所往天安门走。莘野还是风骚无度,穿着深蓝的衬衫,骑在黑色的“二八”上,身高腿长,矜贵又懒散,周围的人全在看他。
17/127 首页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