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独立电影人(近代现代)——superpanda

时间:2020-06-29 14:57:29  作者:superpanda
  “原来如此,还有呢?”
  “还有一些意见领袖。”莘野说,“我出发前对当地的重要活动摸过底了。我会邀请意见领袖来电影节看展映的,开幕式票有诱惑力。另外,party,记者会,也全都有。”
  “好……”谢兰生说,“莘野,拜托了。”
  莘野一哂:“客气什么。”
  “请务必要做好一切。”
  “当然。”
  两人讨论宣传过后谢兰生的干劲上来些,谢兰生又突然想起莘野上次也安慰过他,便小声道:“莘野,谢谢。”
  “谢什么?”
  “《生根》当时胶片废了,也是你来安慰我的。那时候你还骗了我,说为考CFA,每天复习16个小时,然后吃饭两个小时,睡觉六个小时,其他什么都不做了。因为久坐,很少喝水,还患上了肾结石了……还有,一支0.5毫米的笔芯能写25页的A4纸,跟真事儿似的。”谢兰生想,莘野总能让他好受些。
  那边莘野沉默了下,突然说:“一支0.5毫米的笔芯能写25页的A4纸,是真的。或者说,差不多是真的。”突然,给这件事盖棺定论。
  谢兰生:“嗯?有证据吗?”
  莘野又道:“我当时是不知道,但后来却知道了。”顿顿,莘野继续,“谢导,那次……1993年12月21号,分开整整两年那天,我想你实在想的狠了,给你写了一夜的信,写了六张笔记本纸,用下去了四分之一。所以,25页A4纸,差不多。”
  “莘野……”谢兰生又有些呆了。
  他曾经在酒店见过莘野那个大笔记本,不是A4,是Letter,不过尺寸区别不大。那里面有200多封信,其中一封特别地长,谢兰生数过,足足六页。絮絮叨叨事无巨细。日期就是1993年12月。而除去了那一封,其他的信都很克制。
  谢兰生嘴张了张,说:“莘野,我……”
  话到这里戛然而且。因为兰生又想起来此时莘野还在影展,不想让他分心,便道:“没什么,好好宣传。”
  “当然。”
  谢兰生没说的话是“我想你了”。
  没错,他突然想莘野了。
  柳摇毕生都没等到真心对她的一个人。在这时候,对于对他……的大影帝,他本能地想见一见,看一看,确定一切都是真的,确定自己不在梦里。
  他前所未有地珍惜。
  作者有话要说:  90年代电影冲奖官方确实十分重视,文化部的副部长等亲自督阵是常见的~
 
 
第67章 柏林(四)
  影展开幕前三四天莘野做了不少活动。他每早都向谢兰生汇报当天的进展, 谢兰生也不大明白, 只叫对方全权负责。他相信莘野能做到自己完全做不到的。
  中间有回, 莘野说电影节官方要给导演一一拍照,因为最后一天晚上颁奖仪式兼闭幕式的主会场会悬挂起每位导演的大照片,这是影展对“最出色”的导演们的敬意。谢兰生并不能拍照, 因此,电影节组委会希望谢兰生能寄张照片。他们承诺,洗完相后会把底片原封不动地还回去。
  谢兰生答应了, 回到房间开始挑。
  他毕业后的这几年都没什么单人照片, 谢兰生挑了好半天,最后捻起一张来。
  他决定寄这张过去。
  这张照片是谢兰生毕业那年拍摄的。在照片里, 他站在一银杏树下,笑的欢畅, 充满希望。他静止着,也汹涌着。
  那个时候, 兰生完全不曾想到自己会走这样一条路。在他心里,他会进入大制片厂,当导演, 拍电影, 他的电影全国上映,爸妈带着大家支持。
  可结果呢?是拍摄了六部禁片,与官方在对立面上,绞尽脑汁、偷鸡摸狗,想让人看他的片子。
  仅仅隔了六年而已。
  他不能到现场领奖, 别人只能看看照片。那,就让别人看看自己风华正茂的那时候吧。
  对于电影,他的心意还是一样,对于现实,他却更加无能为力。
  在摄制时,他会走入一个梦境,五光十色,绚丽灿烂,他努力地认识世界,也努力地记录自己,作品不管好与不好,也全都是真实的他。每部电影,都是人生一个碎片,也是人生一块拼图,有的重要,有的不重要,可他通过这些电影才对自己真正了解。没有电影的谢兰生可以说是苍白无趣的。拍电影时,他的思想挣脱出笼,他的意识得以驰骋,因为电影这个形式而获得了新的生命,不再受困于现实的巢窠。他能构建新的世界、新的时空,里面一切让他满足。
  可对于生活,幸好,他永远是心不在焉,也不会太焦头烂额。因为,与电影的世界相比,这真实的不值一提。
  只有莘野让他注目,强行地,让他注目。
  …………
  而在等待的时间里谢兰生也十分焦虑。
  他睡不着觉。他每晚上只要睡上三四小时就会醒来,而后便干躺着,东想西想,一直折腾到天明。他想睡觉,可就是睡不着。到后两天,失眠愈发严重,每天晚上睡眠时间从三小时到一小时。谢兰生想,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可能要吃安眠药了。
  如果《圆满》只跟自己有关系他不会这样,可现在,还跟柳摇有关系。他不想让柳摇埋没。
  他也知道焦虑不安对于现实无济于事,可他还是控制不了自己整日胡思乱想。
  ——谢兰生的这个状态在开幕那天达到顶峰。
  柏林时间2月15号,电影盛会开始了。
  谢兰生像小小的兽,在房间来回行走。
  他试着看书,可那些字好似蚂蚁,撕咬着他,啃噬着他,把他的心啃的糟烂,左右收拾不起来。
  最后,晚上8点,到《圆满》的展映时间时,谢兰生在自己房间对着眼前的大白墙,扶上去,在头脑中把这电影一帧一帧地放映了。
  嗯,才宽郎宽认识彼此了。
  他们两人互寄心意。
  才宽吻了郎英喉结,他们两个在一起了。
  才宽妈妈发现一切了。
  李芳芳……
  在“看到”了李芳芳时,谢兰生的心中一痛。
  等谢兰生在大脑中把《圆满》同步放映完,北京的天已蒙蒙亮了。他非常想立刻知道现场观众的反应,可这时候也只能等于千子给他发消息。谢兰生跟他的父母一家三口住在一起,莘野如果直接来电李井柔会骂死他的——对他这个拍电影法母亲仍然是不赞同。在母亲的头脑当中,人跟官方不能对立。幸好,于千子说他会等着,莘野可以给他电话,他接着再发消息到谢兰生的BP机上,是一样的。
  莘野可能需要应酬,没时间去打电话,谢兰生在自己房间坐立不安等到7点,BP才发出“叮”的一声儿。
  他赶紧把屏幕按开,一看:
  是于千子发过来的,关于电影的首映礼。
  屏幕上只有一句话:
  【谢导!牛逼!《圆满》放完,全场观众起立鼓掌八分多钟!!!】
  “……”
  谢兰生的眼睫毛儿在一瞬间有些湿了。
  全场观众起立鼓掌八分多钟?
  真的吗?
  他能相信吗?
  …………
  可能是想让谢兰生安下心后早点休息,莘野直到下午三点才把电话打回中国。
  可谢兰生根本没睡,他一把把电话抓起来,问:“莘野!真的吗?全场观众起立鼓掌八分多钟?”
  “对。”莘野声音带着磁性,“谢导,恭喜。”
  “谢谢……”
  “你没看过最终版本,不会知道它的震撼。”事实上,谢兰生作为导演什么版本都没看过,莘野又道,“我这也是第一次在大屏幕上看到《圆满》,太震撼了。在一开始,才宽郎英浪漫旖旎,有些观众以为它是同志影片,还挺不屑,然而,后半内容急转直下。假的妻子、假的儿子,才宽郎英渐行渐远,而柳摇最后几场崩溃把所有人都震住了。到最后的周岁宴时整个会场鸦雀无声。我想,他们都看懂了。”
  谢兰生又想要哭了。
  “谢导,”那边莘野又说,“今早影评也出来了。我念一些给你听听?”
  “好。”谢兰生深吸口气,在心里面做好准备,“你念。”
  他估摸着没有好话。
  他从记者那儿听说,《圆满》这种家庭写实是新电影所摒弃的,是守旧的,要被打败。
  “嗯。”莘野开始念报道了,“国际影评人协会的:‘出乎意料,今年柏林电影节第一天就开始发光了,这在以往是没有的。’”
  谢兰生:“……”
  “《德国之声》的:‘中国电影大放异彩,索票的人排起长龙。’”
  “……”
  “还有,xxx的:‘今年,《圆满》作为开幕影片对后出场者是个灾难。它拉高了观众期望,后面出场的电影都免不了被与《圆满》做对比,而后,可能一败涂地。’xxxx的:‘这部《圆满》充分证明了家庭写实永不过时。’还有,‘电影包含着导演对拍摄对象强烈的爱与关心。’”他签下的媒体公关邀请到了许多记者,因此报道铺天盖地。
  “……”
  莘野念了不少评价,谢兰生简直不敢相信。
  直到莘野挂了电话他还感觉是在做梦。
  他忍不住想:莘野是否在骗他呢?《圆满》真有那么好吗?是不是,因为柳摇那个事儿,莘野担心他太难受,所以瞒他并且骗他,让他心里好过一点?这样,等12天后他的心情平复一点了、理性一点了,再告诉他虽没拿奖可是各方评价很高?继续骗?
  这似乎也挺可能的。
  虽然几个香港记者也先后给他发了祝贺,然而措辞十分客套,也看不出是真是假。他们几个不在柏林,也都是听别人讲的,谢兰生也不好意思从他们那打听消息。
  …………
  谢兰生又开始焦虑了。
  他连续两晚都只睡了三小时到四个小时。
  而在最后让谢兰生相信些也平静些的,竟是一个挺出乎他自己意料的老朋友。
  森田小姐。
  在展映的两天以后,兰生突然接到一个日本翻译打的电话,他说自己正好出差到中国来进行交流,也是森田的好朋友,又说,森田正在柏林卖片,看到了《圆满》展映,于是请他向谢兰生转交一个小礼物,祝谢兰生旗开得胜。
  谢兰生还挺意外的,立刻就按对方说的念了一遍家庭地址。
  于是,森田小姐的好朋友带着礼物上门来了。
  谢兰生本以为森田送的礼物会是娃娃、或者和服、扇子、陶器这些东西,因此,当对方把礼物拿出来时,谢兰生呆了。
  那竟是一把日本刀。
  日本刀,是日本人送朋友的最高级别的礼物,代表最高级别的敬意。
  古代中国也有刀礼,是非常庄重正式的礼仪,象征二人是知音。三国吕虔有一宝刀,据说,佩带便能位列三公。吕虔得到王祥帮助后便把刀送给对方,认为对方有资格,王祥后来真成三公了,于是有了“赠刀”这词,张大千还画过这个,李白、岳飞也都写过赠友人刀的诗词。现在中国基本没了,可在日本却仍流传。日本人对菊与刀这两个物件最有感情。
  “谢导,”森田那个朋友又说,“森田这次并未入围,只是去卖片,她在会场看了《圆满》,非常非常感动,说谢导您更厉害了。知道我来,便请我带这个礼物并祝你们披荆斩棘、马到成功。这是日本名家锻的,森田也是刚刚拿到。另外,她请我到东京外的一家寺庙帮您祈福了。她说,这么好的一部作品应该被更多人看见。”
  “……啊。”谢兰生说,“谢谢森田了,有心了。我会准备一份回礼,也麻烦您带回去了。”
  谢兰生还挺感动的。他与森田两个人间的语言就从没通过,可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朋友,他们的交流甚至有一种沉默的庄严。
  谢兰生想,既然森田也被感动了,也许,《圆满》真的很好看吧。
 
 
第68章 柏林(五)
  在《圆满》被展映以后, 各项活动也开始了。
  莘野签的媒体公关确确实实尽职尽责, 它们请了几乎所有重量级的记者观影, 又根据题材还有内容,凭多年的经验积累请了他们认为会很喜欢《圆满》的影评人,重点是大影评人, 也有小影评人——这些人在专栏、博客等等地方发表文章,会影响到读者受众,进而影响到评审团。而对于那些极大可能对《圆满》并不感冒的, 公关也没自取其辱。
  于是, 展映的第二天,因为策略十分得当, 同时电影质量过硬,《圆满》成了大热门, 而开幕影片成大热门在过去是非常少的。
  莘野还办记者会、party,还是, 媒体公关负责邀人。能在欧洲当记者的肯定英文都过关了,而莘野的英文通顺,交流起来毫无障碍。翻译经常不懂电影, 也未必能表达完全, 而且隔着一个翻译也说不了太多的话。莘野说了不少可以让记者们大写一番的。
  莘野还在官方场刊上面买了两个广告。两个广告都不便宜,莘野自己填了成本,但谢兰生一无所知。
  对“造话题”媒体公关也还感到挺新奇的,但是赞同。于是,一波一波地放出去, 不同媒体分类讨论,持续造势,不让《圆满》遭遇降温。
  而在宣传的同时,莘野还要负责卖片。他弄了个试片间,喝着咖啡,西装革履地等片商在试片间看完片子,再讨论。而后,不管对方出什么价,莘野全都只摇摇头,说要看过其他片商开的条件后才能定。各大片商都觉惊讶,因为中文的电影能到掉欧美的非常少,莘野竟然如此自信,《圆满》似乎非常抢手。这样一来,各方报价越来越高。
  谢兰生觉得,莘野真是一个奸商。
  …………
  在宣传的过程当中谢兰生也不是没事。
  莘野毕竟只是主演,他谢兰生才是导演,因此,对于几个大的报纸、杂志的专访,莘野安排隔空做了。谢兰生把可能问到的问题都准备了下,还让莘野在电话里修改句子、纠正发音,花了好几天。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