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总,进来说。“谢晓东做事不算麻利,为人却不错,带着陈帅和病人家属进了办公室,给陈帅拿了一张椅子来。”坐着说吧。“说完又给病人家属也搬了椅子。
三个人坐下,赵彬坐旁边,开了电脑边听边写,谢晓东怕赵彬吼,不敢站着不做事,外面一喊他就溜出去了。
“我刚才问了下病史,”陈帅说,“病人发病有十年了,都是这样全面强直阵挛发作,小时候发病可能时间不长,几分钟就过去了,他们也就没有处理过,没带孩子看过病。孩子……从小就有脑瘫……估计大脑发育异常造成的这个癫痫发作。孩子没有治疗,癫痫发作越来越频繁,在当地县医院用了什么药以后,发作减少了,但偶然发作一次,持续时间很长,因为他们觉得反正都能醒过来,没再管。”
“县里的医生说,”病人父亲插话,“治不好的……他已经都是傻子了,我们再治又会有什么结果……?我们现在打工的钱寄回去给家里老二,其余的都用在他身上了。因为他这个样子,老年人也不敢照顾他,我们出来打工都只能带上……”
“县里给你开的药,今天带着吗?”大家沉默了一会儿,陈帅又问。病情处理要紧,暂时没有人想听病人家属的心酸。
“带来的,带来的。”病人母亲拿出一个瓶子,上面也没有标签,倒出来的药片是最普通不过的圆形小片,谁也看不出来是什么。
“估计是……苯妥英钠吧……”陈帅一脸无语,“县里的医院很多都用这个。作为癫痫经典老药,也算是能对症。”叹了口气,他又说:“不过都不是重点了……现在的问题,这个孩子病情很重,你们要有准备,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呢?第一,病人持续状态不能停下来,脑水肿出现,癫痫发作停止了仍然意识障碍,甚至成为植物人;第二,病人可能已经有误吸了,就是口腔里的东西吸到肺里面了,这样就会出现肺炎,肺上的感染很重,可能因为感染出现呼吸衰竭,必须呼吸机维持;第三,长时间卧床,压床……所有这些问题,对你们经济压力都不小……而且都可能致命……”
陈帅讲完这些,夫妇两个都是木木的没有什么反应,似乎还在消化这些信息。赵彬让病人家属回去陪病人,他和陈帅写的写病历,写的写会诊。
等他回诊室的时候,他听见病人母亲在离办公室不远的地方哭泣:“不切开让他就这么死了多好……”
“同学们,来准备!”摄影师举起手来示意所有人看相机,“一、二、三!”
“茄子!”临床医学院五年制的全班同学加辅导员、院领导、校领导一起喊着。
穿着白色镶边的黑色学士服,带着方形的学士帽,到处在校园留影。这是毕业前的最后一个星期了,酷热的气温也没让毕业生们退缩半分。周一把学士服发下来,毕业生们就开始到处拍照。去只待过两年的学校总部拍,在医学院教学楼、图书馆和解剖实验室门口拍,还有去自己实习的附属医院拍照。拍到中午,太阳晒得越来越厉害,很多人都换了衣服吃饭休息了。
黄柏怀还拉着罗铭遥往医院去:“小铭,陪我去医院吧,中午了你说他们那些科主任会不会出来,我们也能拉几个大佬合照!”
朱珍珍发出一声嗤笑,劝他:“你博士毕业时候再找大老板们拍吧,本科生谁理你呢?这么热的天!走路上别人都嫌你挡道!”
黄柏怀不屈不挠地要去医院,还拉朱珍珍:“珍姐,珍姐!我们的革命友谊是在医院里建立的,怎么也得去那里合影留念不是?”
朱珍珍翻了个白眼给他:“不去,我现在有男朋友的人,不能生活那么粗糙了。这个天,伤皮肤!”说完跟自己寝室女生回宿舍换衣服去了。
黄柏怀怕罗铭遥也要走,赶紧把人抓住:“小铭我们去!待会儿我请你在医院旁边吃。下午我们还喝个冰咖啡!”
罗铭遥点点头。本来他也想去医院拍一张照……
到了医院,没想到这个时间出来还坚持的人也不少。黄柏怀一会儿拉这个一会儿拉那个的拍。每个专业他像是都认识几个,还没脸没皮地去别人班跟着蹭拍。他也没留意到,罗铭遥已经一个人悄悄去了其他地方,周围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罗铭遥去了急诊科,他去的时候门口救护车刚好开走,他在门口的那两棵晚樱树下站了会儿,往急诊科里头望,想等等会不会看到赵彬出来。候诊区的人太多,坐的坐站的站,来来往往的人头攒动,根本看不到诊室那边,他踮起脚也看不清。
“小铭?你也来急诊科拍照啊。”有人在他身后喊。
回头是班上几个男生。“我们当时在急诊,每天轮班可惨了,我真的是在急诊时候都要顶不住了!”男生们语气夸张地讨论着。
“是啊,是啊,急诊是真的惨!我妈那时候出差来C市看我,心疼得都流眼泪了。我说我只是个实习生啊,我们急诊带教老师更辛苦!”
“哎,谁能不在急诊脱层皮……”
“小铭手机拿来,快站好拍!”男生们招呼他,“趁现在救护车走了有地方拍。”
“好。”罗铭遥说,“急诊科几个字和那两棵樱花树尽量拍进去。”
“没问题!”男生们指挥他,“左边点,左边点,好!摆个pose嘛,别站得这么拘谨,你都毕业了,没有老师管你了!潇洒一点!”
赵彬走出诊室的时候就看到了罗铭遥。背着他站在急诊科门口,正在拍照。他只看了一眼那熟悉的背影,就逃一样地躲进了楼道间。楼道间的门在他身后合上,发出巨大的声响,震动着空气中的尘埃,也隔绝了外面的喧闹。他点起烟,正对着那个安置得过高的窗户。在那个光影相交的位置,曾经有一个人那样深情地看着他……他吸了口烟,让吐出的白色模糊掉寂静中快要出现的幻觉。
第2章 主诉:反复心悸、黑曚1+月
七月,知了叫的整个医院和医学院都不宁静。黄柏怀坐在宿舍一边吃西瓜一边后悔当初没想过要凑钱给宿舍装空调。
“当初想着省钱,那两个C市人就占个床位偶尔有事来住,肯定不装,我们俩摊钱划不来。”黄柏怀直叹气,“我也是目光短浅了,没想到你考上了研究生,我们还是做室友。”他突然觉得自己说的好像有什么不对,赶紧扔掉手上的西瓜皮,给罗铭遥拿了一块过去,“小铭你别往心里去,你知道我……”
“没有没有,”罗铭遥接过西瓜,“其实我自己当时也没想会考研究生。”
“你争点气啊!”黄柏怀气的拍他脑袋,“你考的是C大医学院!全国前十的医学院你说你没想过读研!你气死我了!”
罗铭遥笑笑。吃完西瓜,背上书包就要走。
“内分泌夏天不忙吧。”黄柏怀问。
“还可以,不过病房每天都是满的。住院都是提前预约。”罗铭遥说,“你们心胸外科呢?大手术停了休暑假,还好吧。”
“大手术停了还有小手术,还有急诊手术啊……”黄柏怀一边假意摇头喊累,一边颇为骄傲地说,“最近都跟着老板上台,脚都站肿了。老板觉得我还行,说要多带带我,我都要崩溃了!”
罗铭遥笑着对他表示了几句佩服,赶紧走了。下午老板组会,他不能迟到了。
虽然还没正式开学,但本校的研究生基本都已经开始跟着导师做课题、上门诊、跟查房或者打杂了。这意味着他们已经无缘最后的暑假时光,开始更加紧张忙碌的研究生生活。和大学时候的学习完全不一样,罗铭遥最近和师兄师姐交流,越发感觉压力大。
医学类研究生一般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专业型,一个是学术型。表面上,专业型培养更加偏向临床实践,学术型更加偏向科研文章,但实际上,在目前的大环境下,两种类型都无差别的要求文章说话。不管你选哪一个,最终你怎么走都是看导师的要求。内分泌科有两个老师出了名的科研狂人,直接放话出来说不招临床型研究生,或者你选了临床型我也不会顾及你临床轮转实习的事,一样要按老板我的要求完成文章和课题。
罗铭遥自认不是做临床的料,刚好他的导师周宏斌又想要招学术型,所以他选择了学术型研究生。不过就算选择学术型,也不可能完全不上临床,只是比专业型的临床要求低而已。
暑假还没有科教科的具体研究生考核培训的计划表出来,没正式入学的研究生全凭导师安排。罗铭遥现在是跟在周老师的临床医疗小组上,每天去病房跟查房。周老师每周二和周四下午门诊,他也要和同门师兄师姐一起帮忙,主要是负责操作电脑、写病历和记录病人的相关数据。然后就是周三固定组会,一起学习文献和汇报文章进展,讨论目前课题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罗铭遥熟门熟路地进了内分泌科示教室,他来的最早,规规矩矩地拿出笔和笔记本放好,等周老师和各位师兄师姐的间隙,拿出一本《内科学》出来看。
师兄宋成刚很快也来了,打了个招呼:“小铭来的早啊。”
罗铭遥赶紧关上书站起来给大师兄打招呼:“宋师兄好。”
宋成刚反而被他这个恭敬样子弄得有点拘谨:“你坐就好。不用紧张,我们周老师组会都很随便的。”宋成刚是周老师的博士生,今年博二。他从研究生就一直是周老师带的,在师门里是资历最高的。
周老师名下学生不太多,博士一个,研究生目前加上罗铭遥才三个。四个人坐在示教室显得都有些冷清了。和内分泌几个学术大牛开组会示教室坐满的盛景完全不同。周宏斌老师人很随和,也没坐讲台上,就坐在下面的座位上,让大家各自说说自己现在文章到哪里了,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宋成刚读博,文章要求毕业前两篇SCI,还有临床的工作要求,压力最大,说的时间也最长。他马上开学就是博三,医院的要求是博士必须有代理住院总一个月的经历。他的代老总时间就排在九月份,现在着急得不行,恨不能文章马上就发出去。他和周老师汇报的时间最长。其他人说的就少了,周老师要求不太高,其他人没什么压力,显得也稍微有些懒散。
“小罗呢,你现在有没有什么想做的方向?”组会最后,周宏斌问罗铭遥。
罗铭遥红着脸摇头,又是紧张又是羞愧:“没有,还没有太了解师兄师姐的工作,没有什么想法。”
周老师笑着安慰他:“别着急,你这几个师兄师姐的工作你可以接着做,你要是有新的想法也可以提出来大家讨论。不过如果你暂时没有想的,我想安排你最近跟进一下你宋师兄的课题,帮宋成刚做做事情。”
罗铭遥反射性地站起来,回答着:“好的,周老师!”
周老师和师兄师姐们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组会散了,宋成刚还带着笑,怕罗铭遥的肩:“小罗,说了放松点,周老师人那么好,我都没见过哪个学生在他面前这么紧张。”
“我、我还不适应……”罗铭遥想到刚才大家笑,还是有点窘迫,“我见到老师都紧张的。”
“你要成我们组上的吉祥物了。”宋成刚笑,“好了,我们说正事。我的课题你刚才也听了一些了,主要涉及了一些实验室的东西。你正好选的也是学术型,以后可能多一点时间跑跑实验室。我们的动物实验主要是做疾病模型,现在用的是小鼠。改天我带你去一趟实验室,在那边联系一下生物工程的老师,她们来教教你怎么做实验。”
“谢谢师兄!”罗铭遥说。
宋成刚点点头:“没事。周末我请你们吃一顿,我们师门聚个餐,大家联络联络感情。对了你有自行车吗?实验室那边还有点远,地铁过去都要走好一截路,很不方便,只有骑自行车过去。”
罗铭遥说:“有的,我有自行车的。”
“那好,”宋成刚说,“我明天带你去认认路。”
急诊科在夏天算是要轻松一点的时候。但赵彬这段时间,不管忙不忙,脾气都很暴躁。前几天急诊科给他安排了个新的实习生,他还不太愿意带。今天他叫学生给他拉一个急诊床旁心电图,全部12个导联图出来以后,还要做一个长一点的单独的II导联。学生表示不会调单独的II导联出来,他吼了学生一顿,说这种基本技能都没有掌握是学习态度问题。然后去诊室耐着性子教了一遍。
一边做心电图,赵彬盯着心电图机上一块小屏幕上面的监测心率,还没做完眉头就皱了起来。心电图做完,他撕下心电图纸拿起来看。“大娘,起来吧,做好了。”他折着心电图纸,示意学生把吸在胸前皮肤上的电极取下来,扶起躺在检查床上的病人,“我跟你说,你的心电图出来,问题很大。”
“啊?什么问题?”老年人擦了擦胸口皮肤,拉下衣服,一脸紧张地问。
“先出来吧,我们在诊室那里谈。”赵彬说,带着病人回到诊室里。“你说你一个多月前开始出现心慌,然后眼前发黑像要晕倒一样是吧。”
“对!”老大娘说,“哎,心窝子发紧,然后眼前就黑了,脑子里像是要啥都不知道了一样。就一下,然后坐下来休息,好像又慢慢好了。”
“你以前心脏有什么问题吗?”赵彬问她,“冠心病有吗?以前得过心肌炎什么的吗?还有高血压、糖尿病?”
“你说那些病,我都没有过。”大娘摆手。“我身体挺好的,就是今天这一发病,我眼前黑的厉害,感觉人都要倒了,才来急诊看的。平时我觉得都不是问题。我女儿也说,我就是心思重,才得的病。”
“现在我们看来是大问题,大娘。”赵彬把心电图展开给她讲:“你的心跳出了问题。我们正常人,一分钟跳60到80次,你现在的心率,还没上60次,从这个心电图算,估计40多次,所以你会觉得心慌,心里紧,难受。”
“心慌不是心跳快吗?”大娘疑惑地问。
“心慌是你自己的感觉,心跳快会觉得慌,心跳满了也会觉得慌。”赵彬压着耐性解释,“你现在是心跳慢引起的心悸。而且,你看这个心电图,你这两个波之间,时间很长,我们医学上叫做PR间期延长。这有什么问题呢?这意味着你的心脏可能短时间有停跳。”
14/78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