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三国郭嘉成长日记(三国同人)——这个懒人没起

时间:2020-07-11 10:33:47  作者:这个懒人没起
  郭禧举荐田丰为茂才。
  三公、光禄、御史、州牧每年都可以举荐一名茂才。今年的茂才一共二十多人,殿前对策,田丰第一,被选为侍御史。
  出于在廷尉任上养成的职业习惯,郭禧总是忍不住暗暗观察小皇帝刘宏身边的人。他发现:中常侍侯览和黄门令张让、赵忠之间有嫌隙。
  大长秋曹节是个对谁都很和善的老人,他懂得进退之道,为了暂避王甫的锋芒称病退居幕后。侯览则专横跋扈,对于侍奉在刘宏身边的晚辈从来没什么好脸色,多次当众给张让和赵忠难堪。
  之所以还能相安无事,是因为以张让和赵忠目前的权势,还惹不起侯览,只能暂时忍耐。可以预见:过不了多久,等刘宏加冠成为真正的天下之主,张让和赵忠作为刘宏的心腹必然手握大权,到那时,侯览就要大祸临头了。
  郭禧派人收集了侯览和王甫贪污索贿的罪证。还有侯览为母亲修墓大肆掠夺土地、侵占民宅的证据。先预备着,估计不久就能用上。
  把侯览和王甫绳之以法,是荀昱和李膺想做却没做成的事。郭禧觉得除了陈球,有必要再找一个盟友。
  鉴于窦武集结了一帮笔杆子,天天对着宦官口诛笔伐,折腾到死也没有对宦官造成任何实质性伤害的蠢事。郭禧认为:盟友最重要的是嘴巴紧,最好是那种实力过硬,喜欢闷声发大财,弄死对手之前不说废话的人。
  试看满朝文武。太傅胡广显然不合适。这老东西虽然博古通今,是个能臣,但他处事圆滑,哪边都不想得罪。是不可能当出头鸟的。
  司徒许训依附宦官,以此子的为人,不把他卖给王甫就算手下留情了,不考虑。
  司空刘嚣是宗室,为人还算正派。但眼下小皇帝刘宏还没把皇位坐稳,对年长的宗室十分忌惮,各种猜疑。还是别没事找事。
  郭禧在心中把满朝文武都筛了一遍,拟出了两个可以争取的人选:少府、大鸿胪乔玄、司隶校尉阳球。
  乔玄此人,刚正廉洁,又不失风雅诙谐,才德兼备不必说了,关键是够狠。被他盯上的贪官,基本上可以直接买副棺材准备后事了,靠山是谁都没用。
  当年睢阳一霸、贪官羊昌的靠山非常厉害,就是那个因为一句“跋扈将军”毒杀了质帝刘缵的大将军梁冀。作为一个连皇帝都敢毒死的猛人,梁冀的话在当时比圣旨还管用,没人敢违逆。违逆他的人都去地下见刘缵了。
  话说乔玄盯上了羊昌,吓得羊昌赶紧搬出大靠山梁冀。
  梁冀也非常配合,命令乔玄的顶头上司看好乔玄,别让他乱来。还派了一个特使,一路快马加鞭,去赦免羊昌。
  然而乔玄根本不给梁冀面子,他一边应付顶头上司,一边加速追查羊昌的罪行,等梁冀的特使终于赶到睢阳县,羊昌已经被乔玄装进囚车里押送进京了。
  这件事让乔玄名噪一时,从此步步高升。
  前不久,乔玄被调回京师。他有平定鲜卑、南匈奴、高句丽联合叛乱的大功,本来一个三公的官职是跑不了的。然而他刚在洛阳站稳脚跟就弹劾董宠贪污。
  董宠是谁?现在宫里有两位太后,一位是被软禁起来等死的窦太后,另一位是小皇帝的生母董太后。董宠是董太后的哥哥,也就是刘宏的舅舅。尴尬的是:乔玄的弹劾有条有理,证据确凿。刘宏不得不贬斥舅舅董宠,嘉奖乔玄,并且安抚又哭又闹的亲娘。
  如果东汉有朋友圈,郭禧可能会忍不住给乔玄点一百个赞。这是一个大半辈子都在和贪官污吏作斗争,而且几乎次次完胜,不胜也能全身而退的牛人。是凭本事从县衙小吏一步步升上来的大清官。
  阳球这个人,疾恶如仇,有酷吏之名。嫌犯最怕落在他手里,因为别的官至少是讲法理的,依据罪行的轻重来给人定罪。但是在阳球这儿,小杜律就是个屁,管你贪多贪少犯了什么事,一律大刑伺候。什么?您说那个谁谁谁犯罪情节不恶劣,情有可原罪不至死?不好意思,您说晚了,已经打死了……
  郭禧再三思量,觉得还是乔玄比较靠谱。阳球那个酷吏,性情刚烈急燥,对打板子等刑讯逼供手段有特殊的癖好,通常案情还没审问清楚,疑犯就承受不住酷刑断气了。
  如果只是为了杀死侯览和王甫,根本用不着阳球,郭禧的门客或者洛阳街头的游侠儿能做的更漂亮,但那不符合他的初衷。粗暴地终结掉恶人的生命从来都不是刑罚存在的意义。通过公正公平的审判,让罪犯受到应有的制裁,从而教化人们去约束自身的行为,弥补礼教余下的空白。这才是出礼入刑的深意。
  已经到了上朝的时间,但小皇帝刘宏还在睡觉。十几个小黄门在刘宏的寝宫外学公鸡打鸣,试图叫醒沉浸在睡梦之中的少年皇帝。
  被阉人特有的尖细嗓音刻意模仿出来的鸡鸣声折磨了许久,郭禧终于忍不住嘲讽:“母鸡打鸣哟。”
  乔玄在一旁听的真切,拊掌大笑道:“这雌鸡一向喜欢代劳雄鸡的事呢。”乔玄永远也不会提起,得知郭禧入狱,他苦思良久,终于在刘宏召见他的时候,不着痕迹的让刘宏想起:郭太仆最近怎么没有入宫陪朕下棋?
  郭禧也不会告诉乔玄,当年乔玄在边疆私自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先帝原本要把他用囚车押解回京治罪的,是郭禧连夜入宫,劝说先帝,指出边关告急,如果乔玄先上疏请示,等先帝批阅,再等政令传到边疆,恐怕胡虏早就攻破城池,长驱直入烧杀抢掠了。所以乔玄不但无罪,还有守土安民之功。
  也不知怎么的,他们的对话传到尚书台,变成了“牝鸡司晨”。再传到洛阳街头的茶楼酒肆,硬生生传成了一桩“雌鸡化雄”的奇事。
  “最近宫里头有件新鲜事儿,贤弟可曾听说?鸡鸣堂有只母鸡不下蛋了,天天早上打鸣,头上还长出大红鸡冠子,变成一只大公鸡了。”
  话说小黄门学鸡叫半个时辰过后,刘宏终于姗姗来迟,和文武百官一起上朝的,还有一只黑色獒犬,獒犬披着太尉的绶带官服,对着百官一阵狂吠,看着又吓人又滑稽。
  郭禧的眼皮微微跳了跳,在同僚异样的注视下缓缓走到属于太尉的位置上,一举一动都颇有汉官威仪。在他劝阻刘宏和董太后的卖官赚钱大计的时候,就预料到刘宏会生气,只不过他没想到:刘宏表达不满的方式竟如此幼稚。将獒犬装扮成太尉,羞辱他:朕喂狗狗还会摇尾巴呢,你天天拿着朕的赏赐和俸禄,朕想赚点钱你还要反对?
  刘宏此举,若是被宦官挑唆的,说明他怯懦无能。若是他自己的主意,说明他昏聩荒唐,无论是哪一种,都不是值得辅佐的君主。
  百官的面色都不太好看。自从宦官专权以来,政令都通过尚书台传达,太尉的实权已经所剩无几,但太尉毕竟是百官之首。(大将军不常设。)这狗都戴上太尉的冠带了,岂不是说他们连狗都不如?
  刘宏毫不在意百官的状态,抛出一道惊雷:你们总是说天下都是朕的,结果上回那场冰雹砸坏了宫里一小半的屋檐,太后住的永乐宫都漏雨了,朕想修缮宫殿,你们居然说国库空虚,没钱,修不起。很好,反正朕也住不惯那旧宫苑。朕要新建一座西园。不用国库的钱,从朕的私库出钱。
  郭禧:“……”
  群臣:“……”
  陛下的私库?那不就是卖官的钱吗?
  卖官鬻爵也算是老刘家的一个传统。汉武帝、文帝景帝都曾限量出售爵位。到了桓帝刘志时期,兵连祸结,为了筹钱平叛赈灾,刘志把卖官制度发扬光大,关内侯、虎贲、羽林、五大夫等官爵都可以花钱上任。
  不过论起卖官,和刘宏相比,老刘家的列祖列宗简直都弱爆了。因为刘宏不仅向那些买官的人索要钱财,没买官,凭借能力当官的臣子也要交钱,名曰“上任钱”。为官清廉没钱怎么办?不用担心,您可以先上任再付款,还能分期付款哟。
  在刘宏眼中,满朝文武就是一个个行走的钱袋子。虽然他暂时只能效仿刘志,卖一些前辈们卖过的官爵,但早晚有一天,他要将三公九卿都明码标价,太尉什么的,怎么着也要卖一亿钱才行。
  想到这里,刘宏望向郭禧,只见郭太尉正以一种极端正极优雅的姿势跪坐在上首,眉目清隽,全身上下,连一根头发丝看上去都十分妥帖,挑不出一丁点失仪的地方,也看不出喜怒。
  颍川名士,果然非同一般。
  郭禧面无表情的时候,有一种很强势的气场,让刘宏有点怵的慌。昨夜王甫和董太后商议许久,他们特意叮嘱刘宏:如果郭太尉反对卖官之策,那就是非议朝政,不敬先皇,可以把他杀了。如果郭太尉赞同卖官之策,那过一段时间再把他杀了,可以平息卖官引发的怨愤。顺便安抚那些反对卖官的臣子。但此时此刻,郭太尉一言不发,王甫和母后并没说过这种情形要如何应对……
  刘宏松了一口气,他并不想杀郭太尉,但他更不想和王甫起冲突,至少现在还不行。
  不过,昨夜王甫信心满满,想利用獒犬羞辱郭太尉,让郭太尉当场发怒,忍不住开口说话,将把柄递过来。然而现在看来,这个谋划显然落空了,说好的士可杀不可辱呢?
  建宁三年(公元170年),三月丙寅晦,日蚀。太尉郭禧上表请辞。
  四月,任闻人袭为太尉。郭禧为太中大夫,郭禧称病辞官,回到故乡颍川。
  七月,司空刘嚣被罢免,乔玄升任司空。
  乔玄一上任,就弹劾董宠冒用太后的名义向官员索要贿赂。
  其实并不存在什么“冒用太后的名义”,董宠要钱,就是替董太后要的。
  董太后爱财,人尽皆知。但一国太后频频暗示臣子送钱,还在永乐宫抱着受贿得来的纯金假山咯咯大笑,高兴到落泪,如此有损皇家颜面的事,乔玄实在是忍不了。但直接弹劾皇帝的亲娘风险太大,所以乔玄决定杀鸡儆猴,反正董太后居住在深宫之中,索贿这事一向是由董宠出面的,他一点也不冤枉。
  董太后本来就因为藩妃的出身遭人议论,这一下更是成了朝野笑柄。皇室为了遮丑,把董宠给砍了。罪名是“矫永乐太后属请”。就是假借董太后的嘱托。
  不得不说,这个罪名定的太耿直了,把董太后的脸打得啪啪响,简直是又红又肿。
  消息传到颍川阳翟的时候,已是暮秋时节。郭禧正在喝酒,一个族子的满月酒。
  对士族来说,家族中又诞生了一个男儿,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喜事。要拜谢神明,告祭祖先,用喜饼和红鸡蛋向亲朋好友报喜。
  孩子的父亲要亲手制作一副弓箭,用弓箭射天地四方,祝祷这个孩子将来上事天地,下御四方。孩子满月这天,要沐浴、穿礼服、玩玉璋、戴玉佩。家族还要举行命名礼,大宴宾客,将孩子的名字公之于众。
  “郭嘉。”
  郭禧轻轻地重复了一遍,嘉是美好的意思,心之所善者为嘉。这个孩子粉雕玉琢一般,确实非常美好,让人心生向往。
 
 
第22章 
  郭禧番外  在宾客的祝福声中,郭鸿把弓箭悬挂在房门的左侧。郭禧眉眼含笑,扬声颂着赞辞,把色泽纯白,手感细腻温润的美玉系在郭嘉的衣带上。
  这些仪式本来应该由郭嘉的父亲郭祁来完成,但郭祁体弱多病,又帮助遭遇党锢之祸的友人逃亡,受到牵连入狱受了刑,已经缠绵病榻数月。
  这个郭祁是郭氏旁枝的子弟,他这一支人丁稀薄,已连着两代无人出仕,在家族中毫无存在感。郭祁纵然才学出众,但拖着这样一副病体,连家门都出不了,又能怎么样呢?
  不过同族子侄的满月酒,无论如何都是应当来的。何况对于郭祁的才华和遭遇,郭禧一向十分惋惜。若是当时他在阳翟,绝不会任由郭祁入狱。虽然阳翟郭在洛阳什么也不是,但在颍川,太守也要让三分的。若是……哎……
  只看来宾和宴席的规格,就知道郭祁有多看重郭嘉,这个孩子可能承载了他所有的希望。
  听说自从郭祁一病不起,有那么几个不要脸的族人上蹿下跳,想要接手他家的田宅产业。不过这些人若是识相,在这里看见他就该收敛了。
  其实郭禧是被郭祁收藏的那几坛子十年陈酿勾搭来的,谁知道酒没喝上几口,还被郭嘉粘缠上了。他一放手,这孩子就哇哇大哭,他只好把郭嘉抱起来。
  就这样反复了两回。郭禧忽然发现:郭嘉在假哭,哭一两声,就偷偷观察他的反应,他假装不理不睬,郭嘉就扯住他的衣襟,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或着继续假哭,脸上一滴眼泪都没有。神色像极了某种狡黠魅人的小动物。
  这时的宴席是分食制,每个人面前都摆着一张食案。所有菜肴均分,每人一份,各吃各的。
  郭禧自斟自饮,侍女在一旁布菜。郭嘉鼻翼翕动,几次手脚并用想扑到酒盏上,用行动表现出他对美酒的向往。
  刚满月的小子应该不能饮酒吧?但郭禧对上郭嘉那双稚子特有的黑白分明的干净眼眸,一个呼吸间就败下阵来,什么原则都抛到了九霄云外。他托住郭嘉,用竹箸沾了一滴酒喂给小家伙。
  郭嘉神色陶醉,把竹箸舔的干干净净,还一脸意犹未尽的样子,活像一个资深酒鬼,把宾客都逗笑了。
  建宁四年(公元171年),正月甲子,刘宏加元服,大赦天下,唯党锢不赦。
  二月地震,太尉闻人袭被罢免,汝南人李咸任太尉。
  三月瘟疫,司徒许训被罢免。乔玄任司徒,辟陈留名士蔡邕为掾吏。
  这个蔡邕雅擅音律,熟读经史,在辞赋和书法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创作的“飞白”书体,和他生的女儿蔡文姬都名传千古,让无数后人遐想。
  话说董宠死后,董太后深恨乔玄。但乔玄功劳大,资历老,又是刘宏最敬重的人之一。董太后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一腔恨意都发作在负责审问董宠的廷尉吴恭身上,说吴恭驾驭不了下属,才德不能服众,将他贬为布衣。
  其实吴恭初任廷尉的时候,因为他看上去有些文弱,言行举止总缺了几分气势,廷尉府那帮刺头确实没少阳奉阴违,各自为政。谁让他不像郭禧那般镇得住场面呢?但最近几桩大案证明了吴恭的风骨和才能,陈球等人对他已是心服口服。
  关于新廷尉的人选,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颍川郭氏。
  居住在颍川郡阳翟城的郭氏也是衣冠世族,数代都传承法律。那些掌管刑狱诉讼的廷尉正、廷尉左监、右监、廷尉左、右平,决曹掾等,即使不姓郭,也多半是郭氏的门生故吏。这个家族已经出了六个廷尉,再多一个也无妨。
  然而颍川郭氏出产的名士就那么几个,郭贺、郭晊已经入土为安,郭祯花甲之年,这位老哥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使,看不清文书上的字。郭祁倒是年轻,但他多病多灾,据说正在准备后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