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三国郭嘉成长日记(三国同人)——这个懒人没起

时间:2020-07-11 10:33:47  作者:这个懒人没起
  主公对郭祭酒不同寻常的礼遇,众人见得多了,已经麻木,当下该干嘛干嘛,完全不受影响。何况郭嘉率性随和,饮酒豪迈,人缘还不错,很多武将都十分敬重他。
  大战过后,需要处理的事情依然很多。比如新增地盘的政务交接,曹操表严象为扬州刺史。
  这个严象是京兆名士,颇有胆识,文武兼备。由荀彧举荐给曹操,最初担任督军。现在曹军占据扬州的寿春等地,需要一个有能力的人留在这里主持大局。
  曹操还要对抗袁绍,离不开荀攸、郭嘉、戏志才出谋画策,刘晔是宗室子弟,身份敏感。曹操思来想去,只有严象可以留下。
  各项事宜一件件的商议妥当,诸位将军陆续领命离去。
  雨后湿热难耐,议事的时候,郭嘉强撑着精神,此刻,中军帐里只剩下曹操和几位友人,郭嘉扯开外袍,倚着几案,蔫蔫地说:“听闻南方多疫,这鬼天气,吾往南方,则不生还。”
  (南方气候湿热,容易生疫病,像我这种体弱多病的人,如果去南方,定然不能活着回来。)
  大家都觉得这话十分不祥,荀攸啐了一声,道:“此话不吉利,勿要再说。”
  曹操瞪郭嘉一眼:“奉孝,怎么能在年纪比你大十几岁的人面前说什么不生还?”
  戏志才拧眉,若有所思。
  郭嘉只是有感而发,随口一说,这时也觉得不吉利,他洒然一笑,用酷似喝酒的姿势将碗中的最后一点汤药一口饮尽。
  曹操老怀甚慰,郭奉孝喝药,既不偷偷倒掉,也不耍赖,极其难得。
  然后,只见郭嘉抛给戏志才一个求夸赞的眼神,被忽略之后,扯着戏志才的袖子,闹着要吃糯米糖糕。
  曹操和荀攸:“……”果然还是不能对某人期望值太高。
  戏志才竟然真的挤出时间,挽起袖子,架一口铁锅,给郭嘉炸了几块糯米糖糕。外酥里嫩的糯米糕,裹一层桅子花,淋上红糖汁,曹操看着也有点馋。
  逆臣袁术覆灭,失落的传国玉玺再次回到天子的手中,许都朝廷的威望终于立起来,徐州、关中都有小割据势力归顺曹操。
  曹操论功行赏,曹营诸将大多升官一级。其中夏侯惇领济阴太守,封建武将军。赵昂领陈留太守,曹昂任折冲校尉。徐州降将臧霸被任命为琅邪国相,孙观为骑都尉,他们的兵马仍然归他们自己统领。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武将多是暴脾气,天天都有将领在校场互相较劲,比拼武力。曹营现在热闹非凡。今日关羽和张飞斗吕布,明日张辽战张绣,后日许褚约战典韦。难为曹操恩威并用,能镇得住这些人。
  广陵太守陈登上贡鲍鱼。自董卓之乱开始,沿海地区的贡品断绝,相隔几年,百官再一次在宫廷宴会上吃到鲜美细嫩的鲍鱼,感慨万千。
  美酒佳肴,荀彧只浅尝一两口,就放下筷子,目光掠过一处空着的席位,那是郭嘉的位置,他病着,没来赴宴。
  东海相徐璆献传国玉玺,并在宫宴上替曹操捧羹,态度谄媚。
  司徒赵温看不惯徐璆的行为,当着百官的面,略带讥讽地问他:“君遭大难,还保存了这个(玉玺)吗?”
  公卿百官神色各异,徐璆被逆臣袁术挟持,奉为上宾,欲授以三公之位,金尚等人都因为拒绝接受袁术授予的伪职,先后遭难,只有徐璆好好的回来了,还当众向曹操献媚邀宠。
  徐璆作揖,不紧不慢地回答:“从前苏武受困于匈奴,不曾坠七尺之节,何况这方寸之印乎?”
  这话说的不卑不亢,以苏武持节自比,相当有水平。曹操拊掌大笑,表徐璆为九卿之首的太常,掌管宗庙礼仪、礼乐祭祀,兼管太学博士的选拔。
  庆功宴结束的第二天,陈登私下拜访曹操,说小霸王孙策素有英雄之志,如果放任他在江东站稳脚跟,必定会觊觎徐州,乃至天下。希望曹操派一些兵马给他,他原意替朝廷扫除江东的隐患。
  陈登这番话,曹操半点儿都不信。目前,江东还有豫章太守华歆等势力,孙策并不能独霸一方,况且孙策还派张纮出使许都,献上贡品以示臣服。
  曹操把江东的使者张纮给扣下了,当然,不是采用拘禁的手段,而是任命张纮为侍御史,让他没有理由回江东。
  孙策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开开心心地接受了曹操的封赏,担任讨逆将军、吴侯。
  所以,曹操不觉得孙策有什么太大的威胁。他认为,陈登说孙策有野心,是因为陈登的叔父、吴郡太守陈瑀谋夺孙策的地盘,被孙策击败。陈登想讨些兵马,去助他叔父。
  对曹操来说,下邳陈氏一族,能够左右徐州政务,豫章太守华歆、国子祭酒郑玄、名士管宁等人都是太尉陈球的弟子,一直以陈氏的门生故吏自居,这种世家大族潜在的威胁,远比孙策还要大。
  不过,曹操能得到徐州,多亏下邳陈出力,为了安抚陈登,曹操许诺封陈登为伏波将军,并设宴款待他。听说陈登喜欢吃生鱼脍,曹操还特意让人去请郭府的厨子来做这道菜。
  陈登也是智谋之士,瞬间明白曹操信不过他,若不是郭嘉还病着,他也不会独自拜见曹操。
  看来还是要给友人添麻烦,陈登夹起一片薄薄的近似透明的生鱼脍,缓缓送入口中。鲜香美味的鱼片,使得味蕾获得极大的满足,鱼是用酒腌过的,点缀着红的辣椒、黄的姜丝、绿的香芹,酱料香浓,好看又好吃,倒像是郭嘉那厨子的手艺。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一十木束柬阑澜 19瓶;清画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4章 
  郭嘉最近天天宴请孙策的使者张纮,有一种近似于诡异的热情好客。
  一开始,张纮惴惴不安,每天夜里都要把郭嘉说过的话反复琢磨,猜测曹操让心腹谋臣来套近乎,究竟有何用意?是想从他这里得到什么,还是想招揽他?
  到后来,张纮渐渐习以为常,甚至开始欣赏那个自在不羁的年轻人。江东的军政机密,一丝一毫都不能透露,但郭嘉只是好奇他家乡的风土人情,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他也很乐意知无不言、畅所欲言。
  大江南北,风俗迥异,但青少年的娱乐活动都相近,无非是斗鸡走狗,玩鹰赛马,青楼赋诗,山林游猎……
  郭嘉垂眸,这些看似毫无价值的吹牛聊天,其实透露出不少孙策的个人习惯。
  比如:孙策非常喜欢狩猎,每每领着部下驱驰在山林间,他的马是大宛良驹,奔跑的速度比较快,随从都落在后边。孙策一马当先,追逐猎物,骁勇犹如霸王复生。
  这至少说明:孙策在狩猎的时候,是有可能落单的。所以正史上孙策遇刺,恐怕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刺客预谋已久。
  曹操找到了神医华佗,确认他当得起神医之名,于是让他先去郭府。
  “公子,曹司空请神医华佗来为您治病,华神医已经来了,正在花厅里用茶。”
  小侍女清脆的声音让郭嘉回过神来,他起身迎出去,只见花厅外,一个鹤发童颜的老者蹲在花圃边,指着一株淡紫红色的小花,说:“这地黄的年份入药刚好,颍川的地黄药性也极佳。”
  看这老头儿的神色,似乎很想把这株草药挖出来炮制一下。
  郭嘉眨眼,他府上的花圃,并不曾专门种什么花,花圃中还保留着这块土地上的原生植物,只是考虑到小奕儿的安全,让家仆定期清理蛇虫鼠蚁。
  “华先生若用得上,尽管挖走。”
  华佗微微摇头,非常认真的说:“地黄要秋天采挖。阁下就是郭祭酒?”
  郭嘉做了一个邀请的手势:“正是晚生,有劳华先生光临寒舍,请坐。”
  华佗入座,隔着几案,盯着郭嘉看了好一会儿,忽然“咦”了一声,伸手替郭嘉把脉,先是一根手指搭在郭嘉的手腕寸口处,片刻后,改成三根手指搭着,半晌,面露不解之色:“奇怪,奇怪,公子这病本不该这么重,也不对,公子的病根似乎不在形体,倒像是劳神费心,损及形体。”
  话音刚落,华佗又推翻了先前的诊断,摇头:“不对,还是不对!我观公子眉目清明灵秀,举止潇洒自如,不是那等心机深重、终日算计利弊得失的小人,纵然偶尔思虑,也不至于如此体弱多病。”
  郭嘉:神医华佗,果然名不虚传。子脩(曹昂)说过,我伤在神魂,因此体弱多病。
  他毫不在意地笑着,轻声安抚陷入迷茫纠结之中的华佗:“嘉习惯了,并没有什么大碍,只不过比常人更容易疲乏,格外嗜睡一些,无妨的。”也非常容易生病。
  华佗掏出一只小葫芦:“我这里有一味丹药,名叫五石散,据说是长沙圣手张仲景改良过的丹方。适量服食,可以提神治病。我给公子留一些,五石散药性猛烈,需要发散,一会儿我把行散的方法写下来,公子一定要牢记在心。”
  郭嘉:“……”
  华佗让他磕五石散?!
  这是神医的时代局限性吗?不过这个时代,还真的没法理解服用五石散之后,那种浑身发热、精神抖擞、飘飘欲仙、超然物外的感觉,不是仙丹的养生效果,而是微量的矿物中毒,天长日久,毒素积累,有可能出现身体浮肿、皮肤敏感,甚至溃烂等副作用。
  郭嘉心情复杂的接过药葫芦,想了想,还是觉得不能任由服用五石散变成一种风气,他正色说:“不瞒您说,张仲景和左先生一同改良五石散,是为了医治伤寒疫病,此药不仅药性猛烈,还有微毒,绝不能滥用。”
  华佗将信将疑,郭嘉让人去将左俭请来,左俭拿出和张仲景一起改良丹方的时候,伤寒病人的服药记录,华佗看过之后,默然良久,才说:“关中那边,士族子弟服散成风,老夫尝过几次,竟也误以为是长生之药。”
  神医毕竟是神医,华佗虽然无法根治郭嘉的体弱之症,但他开了一个调养身体的方子,左俭看过之后,十分佩服,连说:“还能这样配伍药材,我怎么没想到?”
  郭嘉:“术业有专攻,左先生更擅长炼丹嘛。”
  一说到炼丹,左俭的脸上忽然流露出悲凄的神色,似乎下了什么决心,等华佗一走,他跪在郭嘉面前,说:“能否求公子一件事?”
  郭嘉伸手去拽左俭,想把人扶起来,然而拽不动,他索性坐在地上:“先生起来说话,但凡是嘉能做到的事,岂敢不允?”
  左俭蓦地落泪:“我有个师兄,名唤于吉。他百岁有余,是个道士,在吴会一带行医,偶尔替人祈雨画符,颇受百姓爱戴,一生行善,前不久,孙策以蛊惑人心为理由,将他绑起来,承诺说,如果他能使晴天降雨,就饶他不死,师兄成功祈雨,孙策还是把他给杀了!”
  左俭抹去眼泪,神情变得坚定:“还有我那三个徒弟,他们在前吴郡太守许贡的府上当门客,许贡也是死于孙策之手,此仇不能不报,但他们潜伏了几个月,孙策随从众多,前呼后拥,找不到下手的机会。我欲助他们刺杀孙策,虽死无悔,求公子指点一二。”
  郭嘉蹙眉:“这太危险了,我不同意。”
  左俭坚持:“士为知己者死,我徒弟身为门客,受许贡厚待,若不能替他复仇,有何面目苟活于世?纵使公子不愿意插手,我也一定要去江东,大不了和他们死在一起。”
  后世的人恐怕很难理解这种任侠行为,但秦汉时期,门客为主家报仇,其实很常见。
  郭嘉:“行刺孙策,无论成败,刺客都会死,你再想一想,想清楚了再来找我。”
  左俭:“我的弟子,岂是贪生怕死之辈?要是有人敢谋害公子,我也会豁出性命,取他项上人头,祭拜公子。”
  郭嘉无语,单手扶额:“左先生若是能答应我,不要冲动,凡事由我来谋划,我就助你徒弟复仇。”
  左俭那几个徒弟的事,郭嘉是知道的。史书上也说孙策在丹徒狩猎的时候,被许贡的门客刺杀,当时没死,只是重伤,隔了一段时间,把后事安排妥当才挂掉。
  野史上则说得颇有戏剧色彩:孙策当时没死,但是被一箭射中面门,毁容了。箭上淬有特殊的毒药。医工替孙策治伤,嘱咐他千万不能情绪起伏过大,箭毒会发作。
  恰在这时,郭嘉关于孙策之死的预言传到江东,孙策暴怒,伤口迸裂,他一向爱美,注重仪表,这时揽镜自照,看见毁容的面部,一时无法接受,于是毒发,继而精神异常,每每看见被他杀掉的妖道于吉在眼前晃荡,日渐衰弱,不久在半夜时□□亡。
  这其中疑点重重,郭嘉一直想不通:正史中的郭奉孝为什么能够预言孙策之死?
  他不赞同巧合说。因为就算他抽风,曹操也不会跟着犯傻,曹操不是那种感情用事的人。
  如果另一个郭奉孝没有任何依据,瞎猜胡扯,说孙策会死于匹夫之手,具体时间不确定,一切纯属巧合,那曹操是心有多大,外加智商没够到及格线,才能相信郭嘉的预测?
  要知道,当时曹操已经和袁绍在官渡相持,如果孙策不会马上“死于匹夫之手”,那郭嘉的预言就毫无价值。孙策依然会袭击许都,曹操必败。
  郭嘉的好奇心很重,当年他和荀彧在洛阳期间,他就让齐物阁的掌柜去江东发展,顺便查探丹徒所有适合狩猎的地方,绘制地形图。他当时就是好奇,想弄清楚孙策遇刺的事。
  左俭求郭嘉指点,郭嘉愣了一下,万万没想到,他收集的情报、在江东布置的棋子,有一天会用上。用来算计一个他很欣赏的人。
  陈登从司空府出来,天色尚早,他顶着烈日,驾车去了郭府。
  郭嘉不曾束发,墨色长发自然散落在靛蓝轻袍上,含笑望过来,乍一看,仍是疏狂少年郎的模样。只是面色过于苍白。
  陈登快步上前,扶住郭嘉就往屋里送,说:“怎么迎出来了?酷暑天,您别搁在这里暴晒。”
  郭嘉满不在乎:“又不是冰雕人儿,元龙(陈登)还怕我晒化了不成?”
  陈登:不是冰人儿,也是玉人儿,怕你碎了。
  他不由分说,将郭嘉送进堂屋,深施一礼:“舍弟陈应被袁公路(袁术)劫持,多亏奉孝解救,等他养好伤,我带他来拜谢奉孝的活命之恩。”
  郭嘉摆手:“哪里有什么活命之恩?袁公路兵败如山倒,他的部下见风使舵,原本就想将令弟送回陈家,刚巧被我赶上了。令弟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陈登听陈应说过,当时,袁术的部下只顾着搜刮钱财逃亡,是郭嘉的部曲提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