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皇上。”李洛跪下,“本朝律法,西北监督使乃从三品的官员,西北指挥使乃正是三品的官员,什么时候下级官员有这个资格搜上级官员府邸的权利了?是有皇上您的圣旨还是有皇上您的口谕?若是没有,难倒是假传?还是私闯?”李洛的话,义正言辞。
京兆府府尹心里喝彩,我的妈呀,李小侯爷真是好口才。五岁孩童,圣上面前论律法,这胆魄,真是叫人佩服。
跟何况李小侯爷这番话,没有一点的瑕疵。
律法就是律法,下级官员没有这个权利。
“这位小朋友,我乃是事出从权。”寇齐道。
“从三品的监督使,在正一品的本侯面前,连下官两个字都不会吗?难怪视本朝律法为为无物。”李洛的声音沉了下来。
顾郡辰看着李洛,一直……一直看着,他甚至舍不得眨一下眼睛,他怕眨一下,就会错过李洛的任何一个神情。他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他的视线就是移不开。跪在那里的李洛,身上有一种强烈的,吸引着他移不开视线的力量。
李洛。
顾郡辰双手握紧了拳头,从来没有这样渴望过这个人,此时此刻,他就想抱着他,紧紧的抱住他。
“你……”寇齐一个三十岁的男人,被一个五岁的小男孩叱喝的脸红脖子粗了。
“刑部尚书、京兆府府尹、大理寺卿,请问三位大人,本侯方才说的,可有道理。”
京兆府府尹第一个道:“小侯爷说的没说,下级官员如果没有谕令,是不得搜查上级官员的府邸的。”
“小侯爷言之有理,我国律法没有事出从权这一项,除非……有圣上的圣旨或者口谕。”刑部尚书道。
大理寺卿更加不用说了,刚才李洛帮了他,且李洛的说的又是实话:“小侯爷一个五岁的孩子对本朝律法尚且如此的熟悉,我等都是科举出生,哪有不懂律法的。”这句话,把所有文 官的话都给堵住了。
如果敢说李洛说的有错,那么说明你不是科举出生的。
第131章
“既如此,寇齐的行为是不是违法在先?这是其一。”李洛又道,“其二,他越级状告上级官员,也是一罪,按照本朝律法,要杖打一百,对吗?”
“对。”刑部尚书道。
“没错。”大理寺卿符合。
李洛捂住嘴又偷偷笑了下:“皇上,小臣还有一个猜想呢。”
“什么猜想?”
“古往今来,小臣听说有些人模仿别人的字迹非常的厉害,便是再厉害的人,也看不出端倪。这告状嘛,讲究人赃并获,不过是一封书信,也可能是模仿的,谁知道呢。”
“你……小侯爷含血喷人。”寇齐气死了,这小祖宗是哪里来的?为什么看皇上的样子对他很是宠溺?寇齐看向秦尚书,秦尚书摇摇头,因为李洛说的句句在理,他不能出来。
寇齐,是秦尚书的人。
但是秦尚书也意外,没想到今天的这个局,这个他设计了很久的计划,被一个五岁的孩子打乱了。原本有利于他们的局面,恐怕会有变化。
“唬。”李洛示意他别闹,“你有前科嘛,如此对待又算计自己的上级,谁敢相信你的人品啊?而且就算于镇西将军真的有问题,你可以把怀疑用信写下来,再交给刑部尚书啊,你越级来告状,你把刑部尚书置于何地?”
被置于何地的刑部尚书听到李洛这句话,脸黑了,就算他知道这个精明的李小侯爷是故意推他出来的,他也不得不出来了说话了:“小侯爷真是熟知律法。”
“嗯,本侯打小就发誓要当知法守法的好人。”李洛回应。
刑部尚书嘴巴抽了一下,敢情李小侯爷现在不是小孩似的。
“而且,便是不把信交给刑部尚书你,也该交给他的直属上司御史大夫啊。监督使是御史台下属机关,不是吗?”李洛又道。
御史大夫站着也中枪了,对寇齐有几分恨上了。什么人不好告,偏偏告于小将军,不知道于小将军是齐王的表哥吗?不知道圣上师从于老将军吗?不带这样坑上级的。
今此之后,李小侯爷口才之好,闻名精彩。五岁孩子滔滔不绝的辩论,口若悬河的论法,让整个朝廷的百官目瞪口呆。
有人还觉得,这年头什么都可以没有,这口才不能没有。
“来人。”
“皇上?”
“把寇齐拿下,越级告上级,安律杖刑一百下。再着御史台、刑部、大理寺三司会审西北监督使私闯西北将军府,偷机密军机要件一事。”照宁帝下旨。
“刑部领旨。”
“大理寺领旨。”
“御史台领旨。”
“把这晦气的东西给朕押下去。”
“押下去……快快押下去。”海公公赶忙催促。
“且慢。”正当这个时候,顾郡辰开口了,“皇叔,既西北监督使告发西北将军于镇西和扶丘国有私密来往,依侄儿的意见不如派人去西北调查一番。”
照宁帝眯起眼:“那么按照你的意思,什么人最合适?三司会审,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可派不出人。”
顾郡辰跪下:“侄儿不才,愿前往。”
“郡辰。”照宁帝忍不住提高了声音。
“四弟,你这身子骨恐怕不行,不如大皇兄代替你去吧。”大皇子马上道。
“四弟,二哥也愿意代你前往。”二皇子紧跟着开口。
“四弟,还有三哥,三哥……”
“三位兄长好意,郡辰心领。”顾郡辰打断他们的话,“皇叔,除微臣之外,微臣不信任何人。西北乃军机要地,当年皇叔在那里二十多年,也没有收服扶丘。可见扶丘虽是小国,却不容小觑。于私,微臣是于镇西的表弟,比谁都想证明他的清白。于公,微臣是顾家子孙,比谁都想守护顾家的江山。”这是顾郡辰第一次,在照宁帝自称微臣。可这微臣两个字让照宁帝愣了很久,的确,满朝文武都知道,于家代表着齐王,于镇西的事情,只有齐王去是最合适的。“准奏。”
“谢皇叔。”顾郡辰又跟着道,“三曰后侄儿就启程。”
“嗯。”答应了他就自称侄儿,不答应他就自称微臣,这真是……任性的孩子啊。
李洛欲言又止的看着顾郡辰。他……要去西北,明知道这是一场针对于家、针对他的阴谋,他还要去西北,难道他不知道这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吗?他是糊涂了吗?
李洛很难受,恨不得扑过去抓花他的脸。
顾郡辰对上李洛的视线,看着他眼中毫不隐藏的担忧。顾郡辰一震,他一直以为自己是孤身一人,无牵无挂,但这会儿,他突然发现他不是一个人,他走的洒脱,却忘记了站在他身后的人会关心他。
最终,顾郡辰撇开眼提醒。
我靠。
李洛气死了。
“忠勇侯,你刚才说要表演什么?吹什么曲子?”照宁帝看向李洛。
“小臣吹箫,请李长诚舞剑。”李洛想到要吹什么曲子了。就当……为顾郡辰送行,“小臣的父亲出自西北军营,承蒙皇上厚爱,信任有加。小臣的曲子代表西北军营的将领,庆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照宁帝心头有些感动,在这个时候,这个小孩说这样的话,是为了帮身在西北的于镇西说话吗。
“好,朕倒是想听听。”
李洛事先并没有和李长诚说这件事,但是李洛要吹的曲子李长诚是知道的,因为前段时间李洛一直在练习。“你随便耍你的剑就好,不用在意我的曲子。”
“侯爷放心。”李长诚不紧张是假的,毕竟圣上面前,但是他不能让侯爷失望。
李洛微笑了一笑,他很放心啊,因为李长诚的武功很好,不是那种花拳绣腿,所以他没什么不放心的。
对于乐器,除了钢琴之外,李洛最拿手的就是箫和笛。现代父母培养孩子的决心有多么强,李洛是深受其害的。每天补课之外,还有学习乐器,最怕谁家说谁家的孩子样样精通。李洛的爷爷是部队里出来的,对箫笛这种乐器尤其喜欢,但是对钢琴就没有这个欣赏的细胞了。
箫声响起,气势磅礴,听的所有人一愣。谁也不敢想象一个五岁的孩子,竟然吹的出如此震撼人心的曲子。
李长诚的剑动了起来。男人舞剑跟女人不同,女人柔韧,欣赏的是姿态,优美就行。但是男人刚强,要的是这种不畏一切的强壮。
李洛一边吹箫,一边念词: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谁能相抗;(照宁帝在西北抵抗扶丘有二十年;李旭从十岁去了西北军营,到33为照宁帝而死,也有二十多年。这首词,赞的是谁?是照宁帝、是李旭,是于家武将,是那些还在西北边境镇守的十万西北军。)
(李洛说过,他代替西北士兵,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这一刻才明白,小孩的心思和用意。)
(李洛,李旭之子,据说是照宁帝养在外面派人教养的孩子;三岁开蒙,五步作诗,绝不是夸夸其谈。)
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华国要让四方……来贺。
李洛的箫声还在继续,他幼嫩清冷的声音,在众人的耳边回响,李长诚的剑气越来越强大,这首词,在超越了时空的另一个国家,注定永久被传颂。
他赞扬了每一位不畏生死,镇守在边疆的战士。是的,他们不是士兵,他们是战士,是勇士。
箫声止,剑气收。李洛挺直着身子站着,仿佛,他不再是一名五岁的小男孩,而是那个说甘罗能十二岁拜相,他李洛自然也可以的大人。
可事实上,这句话,就是出自一个五岁的小男孩之口。
照宁帝站了起来,啪啪啪……他掌声响亮,双眼泛红,有些难以压抑的激动。“吹的好,词作的好,剑也舞的漂亮。这是于家的剑法,当年朕跟着老将军的时候,老将军也把这套剑法交给了朕,时隔多年……六年了,朕有六年没有见到这套剑法了。”“皇上。”海公公有些担心。
六年前,正好叛乱。之后照宁帝登基,哪里还有需要他动武的地方。
“大海,把朕的那把剑去拿来,赐个李长诚。”
“皇上……诺。”那把剑是照宁帝去西北的时候一直带着的,太子宴命人特意打造的,他一直舍不得用,今次竟然要赐给李长诚,让海公公能不惊讶吗?
“谢皇上。”“李长诚赶忙跪下。”
“你功夫好,也有志气,可有什么愿望?比如做武将,比如进御林军?”照宁帝问。
在座的众人又吃了一惊,这可是天大的恩赐,御林军御前当班,等于是皇上的人了。
第132章
可岂料,李长诚却坚定的摇头:“父亲说,老侯爷待他恩重如山,他一生都是老侯爷的副将,他的责任是保护小侯爷。如今父亲老了,保护小侯爷的责任自然是交给草民了。对草民来说,并非在朝为官才是有意义的事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是有意义的事情。”
“你跟李忠铭的性格倒是一个样。”照宁帝轻叹了一声气,“既如此,朕就封你为正七品侍卫,专门供忠勇侯李洛差遣。”
李长诚一愣,随即赶忙扣头:“多谢皇上。”皇上赐封的品级侍卫和普通的侍卫不同。普通在侯爷身边的侍卫,其实就是一个奴才,而有了皇上的赐封,就不是奴才了,等于是朝廷命官了。
李长诚不在乎是不是奴才,但是有了品级心里肯定是高兴的。
李洛更是欣慰。凭着李忠铭对李旭的忠心,李长诚的品性,他也不能让李长诚一辈子只在自己身边当个小侍卫随从,今次,他是特意让李长诚露露脸的。如今被封为正七品,李叔和李婶子也该高兴了。
李长诚回头,看着李洛,他在笑,有些激动,眼底有泪。
李洛轻叹了一声气,十五岁的少年,到底还是太年轻。
可是在有些人眼中,却是不同的。比如京兆府府尹,他和李洛接触的次数比较多,李长诚一直是容易让人忽略的,不过每一次碰到李洛,他的身边总有李长诚的身影,寸步不离的跟着李洛。
而现在,他的寸步不离,终于有了回报。
李小侯爷真是一个好主子,这次的吹箫和作词,其实那个侍卫可以不用的,但是李小侯爷却偏偏要他,这其中的意思,也是有想在皇上面前讨个好的意思。
接下来的节目是歌舞,没什么意思。
真正的重头戏还在晚上,到时候有外国的使者觐见,那个时候才是热闹。
顾郡辰起身,跟郡一交代了些话,便走出了会场。李洛其实一直在关注他,顾郡辰一走,他就坐不住了。不过郡一也过来了:“小侯爷,王爷说您年纪小,该午睡了。”
李洛嘴角一勾:“好。”
李洛走出会场,看到顾郡辰站在门口,回首看着他。
“齐王哥哥。”李洛跑了过去,速度有些快。顾郡辰蹲下身,张开双臂抱住了他。“齐王哥哥,你一定要去西北吗?”李洛头埋在他的颈脖间,有些病怏怏的语气。
“舍不得?”顾郡辰抱起他走了。
会场门口的内侍、侍卫和宫女们都看见了,忍不住有些脸红,真看不出齐王殿下会这么温柔的抱着小侯爷。
“嗯。”李洛难得一次,老实的承认了,“我舍不得你怎么办?”“可以想我。”顾郡辰道,“准你想我。”
“可是我想你,你也不会知道啊。我如果想一个人,我希望他能知道。因为只有他记得我的好,才会……一直都喜欢我。”默默无闻的关心一个人,不是他的做法。这年头,哪来那么多圣母?
67/341 首页 上一页 65 66 67 68 69 70 下一页 尾页 |